- 年份
- 2024(13278)
- 2023(18662)
- 2022(15616)
- 2021(14655)
- 2020(12172)
- 2019(27782)
- 2018(27622)
- 2017(52939)
- 2016(28706)
- 2015(31809)
- 2014(31557)
- 2013(31189)
- 2012(28242)
- 2011(25357)
- 2010(25689)
- 2009(24230)
- 2008(23428)
- 2007(20903)
- 2006(18673)
- 2005(16711)
- 学科
- 济(116011)
- 经济(115868)
- 业(105311)
- 管理(88967)
- 企(86988)
- 企业(86988)
- 方法(49789)
- 农(49456)
- 数学(40115)
- 数学方法(39707)
- 业经(36627)
- 财(35762)
- 中国(34706)
- 农业(33126)
- 制(28995)
- 融(28575)
- 金融(28573)
- 银(27597)
- 银行(27554)
- 行(26565)
- 务(24526)
- 财务(24461)
- 财务管理(24423)
- 地方(23723)
- 企业财务(23234)
- 学(21973)
- 理论(21779)
- 技术(21245)
- 体(21164)
- 贸(20236)
- 机构
- 学院(404130)
- 大学(398743)
- 济(165633)
- 经济(162234)
- 管理(161813)
- 理学(139288)
- 理学院(137855)
- 管理学(135746)
- 管理学院(134995)
- 研究(133063)
- 中国(106750)
- 京(84217)
- 科学(80508)
- 财(78512)
- 农(76532)
- 所(66507)
- 业大(62330)
- 中心(61955)
- 财经(61920)
- 江(61074)
- 研究所(60198)
- 农业(58767)
- 经(56328)
- 北京(52898)
- 范(50915)
- 师范(50430)
- 经济学(49356)
- 州(49058)
- 院(47735)
- 财经大学(45673)
- 基金
- 项目(269950)
- 科学(213337)
- 研究(201099)
- 基金(195884)
- 家(169497)
- 国家(167927)
- 科学基金(145433)
- 社会(127901)
- 社会科(120972)
- 社会科学(120938)
- 省(106874)
- 基金项目(103978)
- 自然(92971)
- 教育(91111)
- 自然科(90822)
- 自然科学(90800)
- 自然科学基金(89220)
- 划(88130)
- 编号(82851)
- 资助(79563)
- 成果(66786)
- 重点(59965)
- 部(59567)
- 发(58630)
- 创(57957)
- 课题(56424)
- 创新(53555)
- 国家社会(52548)
- 教育部(51150)
- 制(51074)
- 期刊
- 济(189575)
- 经济(189575)
- 研究(120714)
- 中国(80362)
- 农(75342)
- 学报(61803)
- 财(61784)
- 管理(60852)
- 科学(58132)
- 农业(50475)
- 融(49113)
- 金融(49113)
- 大学(48012)
- 学学(45643)
- 教育(43231)
- 业经(35861)
- 技术(35285)
- 财经(30723)
- 经济研究(28655)
- 经(26383)
- 业(26054)
- 问题(24790)
- 技术经济(20740)
- 版(19765)
- 现代(19362)
- 理论(19192)
- 科技(18950)
- 商业(18538)
- 世界(17866)
- 实践(17236)
共检索到606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丁廉业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需求总量、产品结构、经营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金融供给模式远不能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需求。互联网金融以便捷、高效、普惠等服务理念,突破了时间、空间、网点的限制,迅速渗透到农村区域,是不断完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入手,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有关建议,以期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助推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匡卫华 王文涛 祁怀锦
优化金融结构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以正在推进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为现实背景,采用2002~2017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金融结构演化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性和空间相关性特征,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有助于提高非金融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从而促进整体金融结构的优化、助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明花
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正常,我国的农业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时代,现有的矛盾已从供给总量的不平衡转变为供给侧结构的矛盾。因此,农业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是为了在新形势下稳步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农业升级转型的必然途径。金融资本作为重要来源,也是农业供应方面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因此,要把握机遇,在农业供应改革方面发挥金融的作用农业供应方面,它不仅能使金融业发展和创新,也可以创建新农村农业发展势头,创建一个新形势下的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 农业 金融 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生蕾 路子强 路漫天
选取29个样本的年度数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从服务实体经济、普惠性发展、服务效率、风险水平4个方面的6项指标分析改革政策实施前后数据的相互关系,检验和量化改革的实践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在选定衡量的4个方面都起到不同程度的积极效应,有效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和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践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离不开农村电商的创新发展;而农村电商的发展又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针对农村电商发展提出的金融新需求,农村金融如何有效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效联动机制,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和"三农"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针对当前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的痛点及新需求,重构农村电商金融服务业态,建立农村"互联网金融+电商"综合服务体系,最后指出优化农村电商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联动机制的具体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离不开农村电商的创新发展;而农村电商的发展又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针对农村电商发展提出的金融新需求,农村金融如何有效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效联动机制,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和"三农"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针对当前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的痛点及新需求,重构农村电商金融服务业态,建立农村"互联网金融+电商"综合服务体系,最后指出优化农村电商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联动机制的具体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论文从金融角度透视农业供给侧改革,分析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探讨金融服务的支持重点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论文从金融角度透视农业供给侧改革,分析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探讨金融服务的支持重点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栾宏 何艳桃
以金融抑制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信贷补贴理论、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探寻我国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农村金融市场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培育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等方式扩大涉农金融服务面;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从而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通过突破涉农贷款抵押担保难的瓶颈、加大农村金融信贷投放、加快三产融合等来加速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一条龙"式金融服务和"互联网+农村金融"模式赋予农村金融服务更广泛内涵,从而构建系统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论文从金融角度透视农业供给侧改革,分析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探讨金融服务的支持重点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法稳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呈现刚性递增,优质耕地短缺,同时,耕地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结论]基于水土资源视角,提出了6条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环保制度建设,减少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坚持质量提升为重点,严守耕地红线;以提高利用效率为重点,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土资源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法稳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国军 刘素婷 孙彦东
面对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迫切的养老需求,"互联网+"养老成为信息时代养老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和实现手段。"互联网+"养老具有交叉、跨越产业界限,多种业态渗透融合,改变养老资源配置方式和创新企业聚合方式等特征,应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养老事业,聚集各类养老资源,创新养老模式和业态形式,构建养老服务平台,完善养老产业链,深化"互联网+"养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
关键词:
养老 “互联网+” 供给侧 平台 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国军 刘素婷 孙彦东
面对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迫切的养老需求,"互联网+"养老成为信息时代养老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和实现手段。"互联网+"养老具有交叉、跨越产业界限,多种业态渗透融合,改变养老资源配置方式和创新企业聚合方式等特征,应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养老事业,聚集各类养老资源,创新养老模式和业态形式,构建养老服务平台,完善养老产业链,深化"互联网+"养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
关键词:
养老 “互联网+” 供给侧 平台 改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庆海
国家在宏观经济的总体框架下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的结构调整具有不同含义。从根本上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深入到影响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以及产业的升级转型、技术的变革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源于农业发展背景的变化。一是供求关系的变化,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农产品供给的总体特征是供给不足,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