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4)
2023(11360)
2022(9318)
2021(8567)
2020(6939)
2019(15105)
2018(14650)
2017(27971)
2016(14488)
2015(15715)
2014(14824)
2013(14103)
2012(12645)
2011(11216)
2010(11698)
2009(11495)
2008(10464)
2007(9653)
2006(8640)
2005(7932)
作者
(36409)
(30435)
(30058)
(28714)
(19217)
(14374)
(13540)
(11598)
(11335)
(10820)
(10328)
(10143)
(9668)
(9616)
(9434)
(9349)
(8837)
(8816)
(8679)
(8487)
(7580)
(7144)
(7126)
(6917)
(6917)
(6801)
(6792)
(6732)
(5940)
(5925)
学科
管理(52561)
(50709)
(50050)
经济(49965)
(45336)
企业(45336)
(26704)
金融(26701)
(24749)
银行(24739)
(23983)
中国(22593)
(19860)
(19516)
业经(16702)
技术(16427)
方法(16151)
(14764)
数学(13089)
(13038)
财务(13010)
财务管理(12982)
数学方法(12952)
(12668)
企业财务(12416)
技术管理(12282)
地方(12036)
中国金融(11141)
体制(10943)
农业(10136)
机构
学院(190440)
大学(187026)
(81952)
经济(80230)
管理(74158)
理学(62862)
理学院(62285)
管理学(61534)
管理学院(61150)
研究(60415)
中国(54153)
(43974)
(37568)
财经(33402)
科学(31136)
中心(30381)
(30284)
(30164)
(27617)
经济学(26248)
财经大学(24864)
(24291)
研究所(24180)
北京(23607)
经济学院(23522)
(23023)
(22484)
(22098)
师范(21906)
业大(21886)
基金
项目(123365)
科学(99764)
研究(98101)
基金(89448)
(75161)
国家(74447)
科学基金(66141)
社会(65126)
社会科(61900)
社会科学(61888)
(50299)
基金项目(46801)
教育(44771)
(40374)
编号(39423)
自然(38472)
自然科(37634)
自然科学(37627)
自然科学基金(37018)
资助(34020)
(33017)
成果(32718)
(31293)
创新(29825)
课题(28370)
重点(27895)
(27541)
国家社会(27364)
(27258)
(26002)
期刊
(94811)
经济(94811)
研究(62646)
中国(45424)
(36330)
(36113)
金融(36113)
管理(32346)
教育(23776)
(22929)
科学(22498)
学报(21858)
大学(18656)
学学(17499)
技术(17392)
财经(17317)
业经(15873)
经济研究(15380)
(14913)
农业(14104)
问题(11120)
科技(10752)
技术经济(9496)
理论(9420)
财会(9380)
(9219)
现代(9070)
(8818)
论坛(8818)
会计(8731)
共检索到304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曜  
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日臻完善引发了金融创新领域的新一轮监管套利,诸如互联网信托、互联网票据和互联网保险行业的金融创新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监管层在关注P2P、网络众筹等主要领域的同时亦不能忽视新领域的问题。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立法持续推进的同时,适当的行政干预机制不能缺位,既要鼓励金融创新,不能"监管过度",也要防范"监管真空"的情形,引导互联网金融创新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应倩倩  刘海二  
创新与风险问题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法律规制、互联网金融属性及其业态特征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规制的现状,结合美、英两国的互联网金融规制经验,构建以协调创新与规范为出发点、信息技术为手段、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规制体系,并提出完善法律体系、创新监管制度、防范安全风险三大规制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应倩倩  刘海二  
创新与风险问题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法律规制、互联网金融属性及其业态特征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规制的现状,结合美、英两国的互联网金融规制经验,构建以协调创新与规范为出发点、信息技术为手段、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规制体系,并提出完善法律体系、创新监管制度、防范安全风险三大规制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啸林  
构建金融创新与规制的新型关系,是我国监管制度变革备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在我国迅猛发展,但监管的空白使金融行业"野蛮式"增长。因此,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金融规制。然而,政府的过度介入将会阻碍金融创新。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金融创新与规制的有效平衡,促进了权利(力)结构的重构,形成一种价值判断和制度选择:应以金融公平为导向,连接安全与效率,构建"四化一体"的监管体制;以制度化信息配置的立法格局和所有权要素产权安排,实现硬法监督与软法治理相结合的制度配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昱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开始显现,尤其在2013年以后,互联网金融更是井喷式地出现在大众面前。但由于起步较晚,我国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形成正式的业务模式,在带来便捷的同时引发了众多风险。因此,亟需提出相应的规制路径,为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基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及风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方也媛  
互联网金融行业作为一种颇具创新性的产业,虽然具有实现"金融脱媒"、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题、打破金融资源垄断等优势,但是其高度创新性致使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进行有效的规制,存在立法不规范、监管缺失、混乱经营等诸多弊端。为了使互联网金融的社会治理符合法治的要求,必须让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行为互相配合、良性互动,这就需要把握好国家公权力和社会自治权在互联网金融治理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边界。互联网金融法律规制之路径为:根据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分类进行特许经营许可;鼓励创新的同时明确刑事惩罚的界限;创建各部门法相互协调的法律治理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伯旭  李辉  
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越发深入,并展示出巨大的创新潜力。本文通过把握"互联网+"的主要内涵和特征,试图揭示"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机制,从而明确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运营、组织结构和竞争绩效的影响。结合国外利用"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模式和经验分析,探索"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结合点和发展路径。最后,针对当前影响制造业企业实施"互联网+"创新的制度性、技术性、认知性障碍,提出推动互联网与中国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伯旭  李辉  
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越发深入,并展示出巨大的创新潜力。本文通过把握"互联网+"的主要内涵和特征,试图揭示"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机制,从而明确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运营、组织结构和竞争绩效的影响。结合国外利用"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模式和经验分析,探索"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结合点和发展路径。最后,针对当前影响制造业企业实施"互联网+"创新的制度性、技术性、认知性障碍,提出推动互联网与中国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芬华  吴非  李华民  
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网贷平台,以其"债权式直接金融"模式,实现了金融功能实现模式的创新金融体征,改变了金融资本循环形式和周转规律,对于推进中国金融格局"蝶变"、探寻小微企业融资新路径等确有裨益。然而,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诞生到受追捧,进而失序发展再到当下泡沫欲裂之状况,是其实然状态与其应然状态严重背离的结果,与负面清单背景下的"法外治权"有关。行业健康发展亟待监管制度安排本身的合秩性并有效实施。调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P2P平台虽被定位"信息中介",但难褪其"信用中介"之本色,其风险典型具备金融风险范畴特征,因此将其纳入到金融监管范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P2P平台规制之合秩逻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科  何理  
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重利好下,银行、P2P企业、电商等基于自身优势与特点,纷纷布局互联网消费金融,导致行业竞争激烈、洗牌速度加剧消费金融从金融产品创新、扩大内需、实现普惠金融的角度看都具有重大意义,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传统的消费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便催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消费金融相比具有覆盖群体更广、服务更为方便快捷、交易成本更低等显著特点。银行、电商、P2P企业、消费金融公司等相继布局并展开了激烈竞争,在未来行业格局会进一步划分和洗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电子银行部课题组  孙龙  申莉  
近年来,我国网络金融创新方兴未艾,对满足互联网时代客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增强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期货等四种典型金融创新发展形态为抓手,力求通过对我国网络金融创新现状、积极效应和面临挑战的全面分析,从宏观角度探寻我国网络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向群  
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形态金融本身是社会性、群体性的产物,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没有金融。所以,当环境或者生产力的变化不足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金融创新是很难的,即使创新,也是产品层级的。而当群体的、社会关系变化的时候,就会带来金融领域里业务模式、生态模式、服务模式的变化,而不仅仅是产品创新。金融新生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生态系统尤其重要。企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党均章  
传统金融企业具有的风险识别能力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所不具备的,其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法律合规风险都不容忽视在我国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余额宝等创新类货币基金因其收益高、便捷性等优势得到迅猛发展。这类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快速发展和庞大的资金规模对我国银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冲击,其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的原因中国互联网金融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克穆  
作为互联网和金融业融合而生的金融新业态,互联网金融受到广泛关注。金融监管部门研究制定了相关监管规则,促使互联网金融在审慎监管的框架下规范运行。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发展(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互联网金融概念最先由我国提出,国际上并没有这一概念,目前也没有权威定义。一般认为,互联网金融为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思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纷纷涌现,冲击了一些传统的金融方式,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为此,了解目前理财存在风险,进行创新研究十分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