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5)
- 2023(14126)
- 2022(11879)
- 2021(11013)
- 2020(8862)
- 2019(19922)
- 2018(19533)
- 2017(36678)
- 2016(19588)
- 2015(21548)
- 2014(21142)
- 2013(20431)
- 2012(19307)
- 2011(17402)
- 2010(18307)
- 2009(17054)
- 2008(16291)
- 2007(15179)
- 2006(13902)
- 2005(12913)
- 学科
- 济(75410)
- 经济(75332)
- 业(61988)
- 管理(61846)
- 企(51650)
- 企业(51650)
- 中国(31747)
- 融(28681)
- 金融(28680)
- 银(28058)
- 银行(28042)
- 行(27236)
- 地方(23974)
- 农(23773)
- 财(22532)
- 业经(21836)
- 方法(21267)
- 制(20953)
- 技术(19948)
- 数学(17040)
- 数学方法(16770)
- 农业(16299)
- 贸(14616)
- 贸易(14595)
- 理论(14528)
- 策(14238)
- 务(14129)
- 易(14128)
- 财务(14086)
- 财务管理(14044)
- 机构
- 学院(265279)
- 大学(258210)
- 济(110444)
- 经济(107727)
- 管理(100211)
- 研究(90979)
- 理学(82884)
- 理学院(81982)
- 管理学(80811)
- 管理学院(80275)
- 中国(78990)
- 财(56909)
- 京(55420)
- 科学(50571)
- 江(45218)
- 所(44909)
- 中心(44424)
- 财经(42176)
- 研究所(39380)
- 经(37979)
- 农(37695)
- 州(37024)
- 范(36108)
- 北京(36056)
- 师范(35792)
- 院(33293)
- 经济学(32914)
- 业大(31851)
- 财经大学(30858)
- 技术(29983)
- 基金
- 项目(160573)
- 研究(127865)
- 科学(127403)
- 基金(111959)
- 家(94474)
- 国家(93490)
- 科学基金(81644)
- 社会(80126)
- 社会科(75975)
- 社会科学(75962)
- 省(66524)
- 教育(58899)
- 基金项目(57950)
- 编号(54373)
- 划(53807)
- 自然(48617)
- 自然科(47538)
- 自然科学(47530)
- 自然科学基金(46721)
- 成果(45851)
- 资助(44900)
- 发(40322)
- 课题(39561)
- 创(39193)
- 重点(36185)
- 创新(35629)
- 部(34327)
- 发展(33447)
- 性(33400)
- 项目编号(33334)
- 期刊
- 济(137547)
- 经济(137547)
- 研究(89969)
- 中国(68018)
- 融(46695)
- 金融(46695)
- 财(44985)
- 管理(42804)
- 教育(40340)
- 农(36770)
- 科学(31481)
- 学报(31194)
- 技术(26323)
- 大学(25078)
- 业经(24251)
- 农业(24064)
- 学学(22844)
- 经济研究(21428)
- 财经(20751)
- 经(17934)
- 问题(16416)
- 图书(14562)
- 坛(14393)
- 论坛(14393)
- 贸(13821)
- 技术经济(13660)
- 科技(13585)
- 理论(13148)
- 现代(13065)
- 国际(13016)
共检索到446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青 黄俊杰 肖立伟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虚拟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等细分行业已趋于成熟;而P2P、互联网理财等行业仍处于混乱局面。互联网金融有零边际成本、长尾理论、互联网思维和双边市场理论等理论支撑,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经历0-1和1-N两个阶段,这不仅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与新兴产业融资需求的匹配性,也预示着互联网金融的行业整合与规范化趋势。参考英美监管模式,中国应当采取多样化监管措施,并打通全业务监管渠道。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创新理论 政策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培武 范诗洋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实现了创新性的快速发展,在提升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包含了较大的经营性、技术性和市场性风险因素。现有的监管政策尚未完全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变革,在监管政策体系、机构整合、功能统筹、风险化解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监管政策体系、明确监管主体职责以及加强部门间的监管功能协同等政策建议,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在风险可控基础上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协同监管 金融消费者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素娟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日益凸显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分析现代金融监管理论,从金融监管要素入手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监管仍处于现代金融监管理论的范畴之内,但目前国内的金融监管不能够满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监管主体、客体以及目标的影响,强调金融监管应该注重的方面,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监管客体 混业监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连举 刘茜
互联网金融是从技术到产品及金融制度和体系的全方位创新,不仅使交易、理财和融资更加便捷、高效,而且在关注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了需求多元化、支付电子化、存款理财化、融资多元化。为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流程监控,推进征信体系建设。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创新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雪军 尹振涛
互联网消费金融通过深化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以创新的方式全面赋能消费金融行业快速发展。这种创新体现在互联网消费金融商业模式多元化、促进金融普惠化、增强消费场景化、加深金融科技化等方面。但是,在互联网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背后,亦暗藏着众多现实问题,如:经营主体竞争激烈引发的市场乱象,行业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结构分化严重,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滋生的金融风险,实际融资渠道有限与普惠性有待提高,金融科技背景下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等问题。从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范缺失、法律规制模糊、风险防范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亟待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监管,并给予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许峰
互联网金融作为我国21世纪全新的金融模式,有着加速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结构和促进社会经济转型的有效特点。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速,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互联网监管在很多方面仍处于"真空"状态,使行业存在一定混乱。为此,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加强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模式 经济转型 监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菁
互联网+开创了金融服务的新模式,互联网金融的无束缚发展极大地便利了金融交易。在渠道创新溢出正效应的同时,也因监管滞后出现脱轨,风险累积的负效应日渐凸显。本文就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现行监管体系的非对称性展开分析,发现法律依据缺失、监管主体不明、信用评级滞后、监管手段落后等不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分业监管体制与互联网金融多元化运作模式不对称,最后给出了监管创新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非对称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兰虹 熊雪朋 胡颖洁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扩宽了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空间范围,覆盖了更多的长尾群体,为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也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前期积累的潜在风险不断爆发,暴露出金融监管存在的各种问题,损害了长尾群体权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成本,不利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对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监管进程进行研究,以大数据技术发展为前提,对中国第三方支付、P2P网贷、股权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大数据发展的视角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风险及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金融风险增加社会成本的新观点;结合大数据背景提出了推进大数据立法建设利用大数据实现协同监管、引入人工智能监管、建立大数据征信、加强大数据国际监管合作、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等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措施,为达到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增强社会信用,降低社会成本的监管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菁
互联网+开创了金融服务的新模式,互联网金融的无束缚发展极大地便利了金融交易。在渠道创新溢出正效应的同时,也因监管滞后出现脱轨,风险累积的负效应日渐凸显。本文就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现行监管体系的非对称性展开分析,发现法律依据缺失、监管主体不明、信用评级滞后、监管手段落后等不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分业监管体制与互联网金融多元化运作模式不对称,最后给出了监管创新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非对称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斯 张晶
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对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影响。其所具备的众多优点也令其业务规模及客户覆盖面不断扩大。市场门槛低、支付方式便捷、信息披露充分是其业务运作的主要特点。针对的客户群体也大都是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到的区域。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互联网金融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它的出现势必会加剧目前的市场竞争程度,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众多的风险。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还没有真正实现规模化及产业化。它的出现是否会对金融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又或者只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产物?本文将分别对其产生、运作模式及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并针对其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及监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资源配置 普惠金融 金融泡沫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卢清波
近年来,有关互联网金融话题的讨论与争议一直没有停止,但其概念尚未确切定义,一些新鲜经验尚未固化形成范式,开创性的实践步伐走向何方,未来的探索触角往何处深化,目前难以定论但值得期待。在互联网金融深化、嬗变的全新视野下,作为引领金融业改革发展,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监管部门,应积极适应、主动作为,使互联网金融每深化一步,监管法规体系构建和监管工作就往前推进一步。为此笔者在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的基础上,从监管法律法规建设、监管主体明确化、建立动态监管体制、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等方面入手,为改进和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监管创新 法规构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戴国强 方鹏飞
互联网金融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存款利率管制导致的利率扭曲,直接原因是证监会的监管创新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由于构建在互联网企业的支付平台上,支付功能的提供使得互联网金融具有货币属性,成为活期存款的替代品。因此,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活期存款的利率市场化,它冲击了央行负责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此外,互联网金融有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可能引发系统性危机,应将其纳入监管框架之下。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监管创新 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营造了政策支持的氛围。2017年的一号文件又用近千字的篇幅对农村金融创新进行了论述,提出既支持金融创新又要打击非法集资。在4月份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营造了政策支持的氛围。2017年的一号文件又用近千字的篇幅对农村金融创新进行了论述,提出既支持金融创新又要打击非法集资。在4月份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秦文岩
对于缺乏完备监管系统、详细监管数据和清晰风险底数,且混合着互联网信息科技因素的多样化新兴金融而言,金融监管科技的引入对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互联网信息科技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存在高度虚拟性、迅速迭代性、技术同源性等自限性,但金融监管科技底层支撑技术的实时性、敏捷性、交互性、智能性等特征,使其能较为容易、便捷地将金融监管从传统的命令性、时滞性、封闭性、分散性监管向智能化的协同性、过程性、包容性、集成性监管转变,并在实践中逐步构建具有公私协同性、数据自动化、人机交互性科技型金融监管体系。推动传统金融监管与科技型金融监管的衔接与融合,破解互联网信息科技应用于金融监管创新的自限性问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力优化金融监管系统:一是以数据为核心,设计新兴金融监管信息系统,二是统筹安排传统与新兴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协同和链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