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0)
- 2023(11795)
- 2022(9957)
- 2021(9176)
- 2020(8003)
- 2019(18658)
- 2018(18413)
- 2017(36045)
- 2016(19482)
- 2015(21770)
- 2014(21793)
- 2013(21450)
- 2012(20060)
- 2011(18131)
- 2010(18478)
- 2009(17718)
- 2008(17135)
- 2007(15253)
- 2006(13163)
- 2005(12106)
- 学科
- 济(84049)
- 经济(83956)
- 业(55492)
- 管理(54030)
- 企(46277)
- 企业(46277)
- 方法(41683)
- 数学(37760)
- 数学方法(37471)
- 融(28456)
- 金融(28454)
- 中国(26923)
- 财(26598)
- 银(26384)
- 银行(26355)
- 行(25382)
- 制(22070)
- 农(21270)
- 业经(18178)
- 务(17179)
- 财务(17151)
- 地方(17118)
- 财务管理(17105)
- 企业财务(16443)
- 学(15980)
- 贸(15848)
- 贸易(15839)
- 易(15415)
- 体(14623)
- 农业(14044)
- 机构
- 大学(277311)
- 学院(275662)
- 济(120041)
- 经济(117649)
- 管理(104189)
- 研究(93198)
- 理学(89763)
- 理学院(88799)
- 管理学(87412)
- 管理学院(86877)
- 中国(76817)
- 财(59589)
- 京(57231)
- 科学(54475)
- 所(47246)
- 农(47202)
- 财经(47099)
- 中心(45080)
- 经(42848)
- 研究所(42697)
- 江(41440)
- 业大(39692)
- 经济学(39442)
- 农业(37091)
- 北京(36145)
- 经济学院(35962)
- 财经大学(35316)
- 范(34487)
- 师范(34084)
- 院(33060)
- 基金
- 项目(180273)
- 科学(142310)
- 基金(132656)
- 研究(131084)
- 家(115167)
- 国家(114219)
- 科学基金(98025)
- 社会(84634)
- 社会科(80545)
- 社会科学(80520)
- 基金项目(69751)
- 省(69727)
- 自然(62595)
- 教育(61500)
- 自然科(61183)
- 自然科学(61163)
- 自然科学基金(60154)
- 划(58712)
- 资助(55660)
- 编号(52047)
- 成果(42923)
- 部(41593)
- 重点(41257)
- 发(38717)
- 创(37916)
- 课题(36204)
- 教育部(36145)
- 国家社会(35727)
- 创新(35559)
- 性(35291)
共检索到413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生蕾 路子强 路漫天
选取29个样本的年度数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从服务实体经济、普惠性发展、服务效率、风险水平4个方面的6项指标分析改革政策实施前后数据的相互关系,检验和量化改革的实践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在选定衡量的4个方面都起到不同程度的积极效应,有效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和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践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匡卫华 王文涛 祁怀锦
优化金融结构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以正在推进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为现实背景,采用2002~2017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金融结构演化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性和空间相关性特征,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有助于提高非金融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从而促进整体金融结构的优化、助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丁廉业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需求总量、产品结构、经营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金融供给模式远不能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需求。互联网金融以便捷、高效、普惠等服务理念,突破了时间、空间、网点的限制,迅速渗透到农村区域,是不断完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入手,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有关建议,以期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助推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硕颖 黄爱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在于针对需求变化改善供给结构,实现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针对这一内涵来分析"互联网+"实践可以发现:就"互联网+"的总体模式而言,"纯信息类+资本运作"扭曲社会资金的分配,且与实体经济的基础设施关联不大,应当避免并加以规制;就流通环节B2C业态的商业模式而言,能够为供应链创造价值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比纯平台模式更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生产环节的"互联网+"指导思路而言,"互联网+工业"立足于互联网,强化海外设计中心对本土产业链条的控制,反而会恶化国内的供给结构,应该鼓励"工业+互联网"——立足于工业,把互联网视为传统工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客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国军 刘素婷 孙彦东
面对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迫切的养老需求,"互联网+"养老成为信息时代养老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和实现手段。"互联网+"养老具有交叉、跨越产业界限,多种业态渗透融合,改变养老资源配置方式和创新企业聚合方式等特征,应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养老事业,聚集各类养老资源,创新养老模式和业态形式,构建养老服务平台,完善养老产业链,深化"互联网+"养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
关键词:
养老 “互联网+” 供给侧 平台 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国军 刘素婷 孙彦东
面对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迫切的养老需求,"互联网+"养老成为信息时代养老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和实现手段。"互联网+"养老具有交叉、跨越产业界限,多种业态渗透融合,改变养老资源配置方式和创新企业聚合方式等特征,应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养老事业,聚集各类养老资源,创新养老模式和业态形式,构建养老服务平台,完善养老产业链,深化"互联网+"养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
关键词:
养老 “互联网+” 供给侧 平台 改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泗薪 闫君
随着物流业的爆发式增长,物流金融业务发展势头愈加凸显,尤其是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给物流金融业务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压力越来越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得尤为紧迫。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物流金融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瓶颈,紧紧抓住国家政策、信息技术等赋予的契机,积极驱动交易平台、信用体系、差异化品牌、绿色供应链等物流金融创新建设,切实提高物流金融业务风险防控能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志来
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形成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双创经济"宏观背景,结合互联网金融创新,提出了供给侧视角下商业银行结构性改革路径:基于共享金融和普惠金融要求,对商业银行现有结构进行调整和内在优化;通过增设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解决线上线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托互联网金融创新,将互联网金融作为商业银行供给结构重要组成,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效率提升。
关键词:
供给侧 商业银行 结构性改革 互联网金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泗薪 闫君
随着物流业的爆发式增长,物流金融业务发展势头愈加凸显,尤其是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给物流金融业务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压力越来越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得尤为紧迫。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物流金融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瓶颈,紧紧抓住国家政策、信息技术等赋予的契机,积极驱动交易平台、信用体系、差异化品牌、绿色供应链等物流金融创新建设,切实提高物流金融业务风险防控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明花
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正常,我国的农业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时代,现有的矛盾已从供给总量的不平衡转变为供给侧结构的矛盾。因此,农业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是为了在新形势下稳步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农业升级转型的必然途径。金融资本作为重要来源,也是农业供应方面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因此,要把握机遇,在农业供应改革方面发挥金融的作用农业供应方面,它不仅能使金融业发展和创新,也可以创建新农村农业发展势头,创建一个新形势下的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 农业 金融 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涵
我国互联网金融从爆发至今已经经过三个年头了,从爆发期到冷静期,外界观点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乱象密布",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但是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具有特殊的经济模式,同时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其创新的金融供给是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目前的"野蛮生长"只是在网络外部性效应下的"规模冲动"。但是,以各类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确在供给侧出现了结构性无效供给,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也需要为互联网金融来一次"拨乱反正"的供给侧改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密 盛玉雪
本文融合创新型企业理论与劳动价值论,以社会环境—异质性劳动的匹配结构为框架,对“现阶段社会环境下,创新型企业以认知性劳动引领微观层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观点进行建构性解释。主要结论是:①移动互联网经济的社会环境以需求快速变化和信息高度对称为核心特征。这使得供给侧面临的关键结构难题从生产者内部竞争为主的市场结构,转变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竞争为主的关系结构。②为应对社会环境的结构性变化,小米的企业家团队探索出以认知性劳动的构成—配置—复制为主的三阶段结构性改革。一是借助移动互联网,创新型企业的供给侧提前认知了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立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主要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来实现促进有效供给、去除过剩产能、培育竞争优势、扩大先进生产、扶持创新创业的五大目标。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需要一个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立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主要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来实现促进有效供给、去除过剩产能、培育竞争优势、扩大先进生产、扶持创新创业的五大目标。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需要一个与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益平
现在经常提一个词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金融改革在新时代的最新要求。金融改革已经进行了40年,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当前的金融改革局面?中国金融改革40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市场化改革。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40年的改革,就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是改革的大方向,但在金融领域存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既然是市场化的改革,为什么我们还是看到非常普遍的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各种干预和监管?第二,为什么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