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1)
2023(10965)
2022(9569)
2021(9094)
2020(7566)
2019(17661)
2018(17472)
2017(34328)
2016(18248)
2015(20365)
2014(20098)
2013(19879)
2012(17927)
2011(16013)
2010(16092)
2009(14981)
2008(13403)
2007(11500)
2006(10078)
2005(8690)
作者
(50553)
(41549)
(41213)
(39238)
(26382)
(19898)
(18851)
(16329)
(15956)
(14805)
(14367)
(13774)
(13022)
(12989)
(12852)
(12532)
(12362)
(12299)
(11789)
(11729)
(10169)
(10128)
(9992)
(9393)
(9387)
(9202)
(9167)
(9166)
(8336)
(8147)
学科
(68251)
经济(68175)
管理(51250)
(50294)
(42954)
企业(42954)
方法(32620)
数学(28233)
数学方法(27916)
(26258)
金融(26257)
(24160)
银行(24126)
中国(23795)
(23325)
(18951)
(17653)
业经(16933)
地方(16044)
(14944)
(14903)
(13373)
财务(13312)
财务管理(13293)
理论(12923)
企业财务(12690)
(12449)
贸易(12437)
农业(12224)
(12113)
机构
大学(246811)
学院(245835)
管理(101047)
(95499)
经济(93271)
理学(88141)
理学院(87232)
管理学(85744)
管理学院(85329)
研究(78536)
中国(64033)
(51948)
科学(48830)
(43948)
(38287)
中心(37686)
(36778)
业大(36301)
财经(35980)
研究所(35170)
(33787)
北京(32891)
(32708)
(31510)
师范(31239)
(28886)
农业(28784)
(28733)
经济学(28488)
财经大学(27064)
基金
项目(173482)
科学(135966)
研究(128296)
基金(125588)
(108153)
国家(107220)
科学基金(92876)
社会(79462)
社会科(75358)
社会科学(75338)
(68120)
基金项目(67540)
自然(60753)
自然科(59330)
自然科学(59319)
自然科学基金(58240)
教育(58224)
(56826)
编号(53119)
资助(51829)
成果(42450)
重点(38262)
(37750)
(36680)
(36564)
课题(35747)
创新(33994)
项目编号(33456)
科研(33327)
教育部(32651)
期刊
(99126)
经济(99126)
研究(72195)
中国(43440)
学报(37683)
管理(35676)
科学(34745)
(34307)
金融(34307)
(33106)
(31977)
大学(28526)
学学(26845)
教育(26343)
农业(22726)
技术(20446)
财经(16870)
业经(16494)
经济研究(15786)
(14193)
理论(14086)
图书(13678)
实践(13201)
(13201)
问题(12469)
科技(12123)
技术经济(11311)
现代(11220)
(11052)
情报(10609)
共检索到352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陆岷峰  徐博欢  
2018年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爆雷跑路,扰乱了社会秩序。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出台各类监管政策,试图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伦理道德作为调节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力量,能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应构建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伦理秩序辅助互联网金融监管。其重点在于,清晰区分各互联网金融主体的伦理责任和伦理关系。对此,文章首先根据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厘清各主体的伦理责任,提出伦理准则,再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伦理失范的表现特征,探究乱象频发的原因,最后提出构建互联网金融伦理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丁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同时也暴露了诸多伦理失范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互联网金融伦理的概念和相关原则,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伦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构建互联网金融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炳旭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规模发展迅猛。据统计,从2011年5月央行公布首批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许可证以来,2015年底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已达11.87万亿元,同比增长46.9%;2015年底网贷运营平台达2595家,同比增长65%;全年网贷成交量9823.04亿元,同比增长288.57%。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很多伦理失范问题也开始慢慢衍生出来,互联网金融市场对伦理规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首先梳理了中西方主要的金融伦理思想,接着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支付、融资和理财三个领域的失范表现,并通过金融伦理学中的三大核心关系:委托——代理、权利——义务、自律——他律关系对其进行伦理分析,最后探讨了政府的监管机制、行业自律机制和社会征信体系对互联网金融的作用和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倩  
作为互联网向传统产业强力渗透的重大成果,互联网金融正在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重构与再造着我国的金融体系与运行机制,同时也使社会伦理传统道德在这一全新的领域遭遇到了十分严峻的挑战。警惕与纠正互联网金融中诸多伦理道德的失范,不仅有助于提升与释放互联网作为全新商业基因改造传统产业的功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谷  黄英  冯勤  
一、经济伦理特性与经济秩序样式 经济秩序的伦理基础,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又称“意识形态”。用诺斯教授的话说,是一种与人们有关世界是否公平的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评判交织在一起的行为方式。它的主要作用表现为:有效率的经济伦理或意识形态,具有确认并强化现行秩序符合义理或凝聚某个团体的功能,替代或辅助产权界定,以克服经济秩序运行中的搭便车、道德危险和偷懒现象。 一致的有效率的伦理基础,不仅是减少经济秩序交易费用的重要制度基础,而且,它对经济主体创新和进取精神的推动,具有和产权界定匹敌的巨大作用。正是在这个立场上,日本政府在1884年经济白皮书中强调了伦理精神使资本和法规运转起来的重要性,指出:“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洁  刘畅  
当前我国空间规划改革处于由国土整合阶段向体制变革阶段过渡的时间拐点,首先,对国土整合阶段的核心方法和核心特征进行总结,并反思当前空间规划所面临的核心困境为精细治理目标下的空间管理权界缺位。然后,通过对近30年来我国空间资源配置措施的梳理,认为我国空间规划的价值观由工业文明时代的重发展轻保护转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保护与发展相融合。基于此,从价值本源角度分析,提出当前空间规划的问题在于体系与制度的调整滞后于价值观的转变。最后,以发展与保护融合的价值观,对新时期空间规划改革路径进行优化与创新,提出近期以分级分类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夏冰  
技术创新不仅产生了工具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同时也引发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结构关系的巨大变化,这种变革是沿着适应自然、群居合作———征服自然、劳动分工———尊重自然、倡导责任———融入自然、天人和谐这样一种路径来演进和发展的。沿着这一途径,可以研究技术创新与自然及社会伦理秩序更替之间的关系。技术创新对自然的伦理冲击,可以从结构维度上去尝试分析,依照地表、水系、大气层、生物圈这样一个结构来进行研究,着眼点是揭示技术创新对自然法则的改变及其伦理影响。技术创新对社会伦理的影响主要作用于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伦理秩序三个方面。技术创新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度的,在面临制约的同时,也促使道德伦理发生重要的变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华征  
目前的电商快递物流秩序存在着种种乱象,电商企业的精致经营与消费者的个性化服务诉求对快递服务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快递物流服务秩序的重建,需要在伦理的向度上厘清路径,优化快递物流服务体系的权力结构,强化伦理制约机制,立足顶层伦理设计的同时,突显异质性资源对企业竞争力和个性培育的基础作用。快递服务在供应链无缝对接的基础上,应促进价值链的升级,从而顺应消费者对"好经济"的道德期许。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民武  曾力  何淑兰  
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深刻影响着金融业发展生态。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出现了不同于传统金融业态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降低了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使得整个社会福利得到了边际改善,提高了金融的普惠程度。普惠金融蕴含了公平、包容、效率等伦理维度,主张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获得全方位金融服务的机会,体现出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选择值得审慎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邹积超  
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有明显的双边市场特征。基于双边市场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平台流动性、价格结构非中性及多消费者多归属性的特征,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既激烈又复杂。在双边市场下,互联网金融竞争有其内在特点,对竞争秩序的规制也应该采取与一般市场不同的策略和措施,避免过度执法,加强消费者保护,并积极构建平台兼容的环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晓橹  
"斯密问题"最早是由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于19世纪中叶提出。"经济科学之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将道德行为的动机归之为同情或利他,提出人性论是利他主义的;而在《国富论》中将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动机归结为利己的,提出人性论是利己主义的,由此造成了伦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对立,反映了斯密前后思想上的碰撞和矛盾。这一从人的本性角度对斯密两大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莹  
生态系统是一个很脆弱的稳定结构,一旦被破坏,就会产生深远而且巨大的影响。而目前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态危机,对于此本文首先就生态伦理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伙伴关系,探讨人类的应走之路,同时解释了生态伦理的核心价值,接着以符合生态效益的企业经济发展为例,说明生态与经济并不冲突,最后通过生态伦理的认知、行动,建立文明社会中的企业经济新秩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杰  
儒家伦理是支撑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均衡的独特文化符号,它不仅切合家庭主义治理机制的内在需求,其本身还具有十分显著的兼容与调和品质。孔子思想之守旧或者承前,集中体现在对源自三代等级秩序的传承与坚守。西周以来"礼乐社会"的良好表现自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攀  
当前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法律规范缺失非常严重,而制定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法律规范必须要弄清楚几个基本定位:在法律体系中的定位、在立法依据上的定位、在调整对象上的定位、在监管部门上的定位;必须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建立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用户权益行政保护的法律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