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3)
2023(7313)
2022(6276)
2021(5730)
2020(5105)
2019(11942)
2018(11650)
2017(23249)
2016(12412)
2015(13961)
2014(14012)
2013(14028)
2012(13177)
2011(11894)
2010(12259)
2009(12000)
2008(11185)
2007(10334)
2006(8866)
2005(8051)
作者
(35351)
(29490)
(29434)
(28246)
(18578)
(14198)
(13721)
(11476)
(11137)
(10502)
(9935)
(9917)
(9463)
(9236)
(9205)
(9202)
(9123)
(8629)
(8625)
(8491)
(7259)
(7248)
(7220)
(6850)
(6709)
(6695)
(6579)
(6474)
(6037)
(5922)
学科
(52335)
经济(52287)
(34696)
管理(32540)
(27822)
企业(27822)
(26027)
金融(26025)
方法(25279)
(23680)
银行(23660)
(22918)
数学(22824)
数学方法(22662)
中国(20244)
(16020)
(14682)
(13171)
地方(12482)
业经(11890)
(11135)
贸易(11127)
中国金融(11091)
(11004)
财务(10981)
财务管理(10955)
(10853)
企业财务(10421)
农业(10057)
(9883)
机构
学院(175249)
大学(174790)
(75382)
经济(73729)
管理(65372)
研究(57562)
理学(55784)
理学院(55195)
管理学(54304)
管理学院(53982)
中国(51064)
(36062)
(36015)
科学(34072)
(31126)
中心(29750)
(29491)
财经(28751)
研究所(26716)
(26613)
(25925)
业大(25810)
农业(24693)
经济学(24626)
北京(22754)
经济学院(22577)
(21905)
(21471)
财经大学(21350)
师范(21245)
基金
项目(111842)
科学(86616)
研究(82608)
基金(80045)
(68674)
国家(68078)
科学基金(57739)
社会(51836)
社会科(49228)
社会科学(49210)
(44542)
基金项目(42513)
教育(37777)
(36894)
自然(36025)
自然科(35168)
自然科学(35155)
编号(34716)
自然科学基金(34541)
资助(33346)
成果(28404)
重点(25476)
(25007)
(24959)
(23723)
课题(23434)
创新(22215)
科研(21873)
(21607)
教育部(21459)
期刊
(79193)
经济(79193)
研究(51299)
(32966)
金融(32966)
中国(32792)
(29156)
(28174)
学报(26822)
科学(23499)
管理(21149)
大学(20022)
学学(18956)
农业(17755)
教育(15337)
技术(14753)
财经(14629)
经济研究(13180)
业经(13056)
(12479)
问题(10765)
理论(10112)
(9668)
实践(9232)
(9232)
技术经济(9121)
(8911)
商业(8700)
统计(8582)
(8298)
共检索到263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张扬  
2012年以后,在互联网金融将颠覆传统金融的热议中,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进入了高峰期,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将其列为发展的重点项目。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在概念上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在功能上并无颠覆金融的可能,在机制上更多的是利用了中国金融体制机制的缺陷所进行的监管套利,在发展上具有拾遗补缺的作用但难以成为金融的主流运作方式。在互联网金融热潮中,应防止新一轮的金融泡沫产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鑫  徐唯燊  
互联网金融是近两年国内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之一,但许多与互联网金融有关的问题至今仍存有很大争议。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三个争议较大的基本问题给予了深入辨析,以期能够增进各方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理解。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指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据此定义,可以将互联网金融分为两大类——支付类和脱媒类。展望前景,最有可能出现的是金融专业性与大数据的有效融合,更重要的则是由互联网金融所引发的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志九  吴义根  
互联网金融是在ICT技术优势推动下发展的金融新业态,以高效、便利、开放、普惠的崭新面貌展现于世。新业态所内嵌的不确定性注定其发展充满分歧,无法形成共识的焦点集中于理性评价互联网金融的功过是非、客观认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理念、前瞻预测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程度及如何有效监管互联网金融。展望未来,发展互联网金融理应坚持利大于弊的前进方向,不可因风险事件的扰动而动摇;技术创新理应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点,更新完善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竞争力的创新源泉;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银行业构成立体式、多方面的冲击,但短期内互联网金融难以改变传统金融机构的主导地位;防范风险与刺激创新构成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干,需要实现机构性的外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菅雪松  刘福生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和对各个行业的渗透,非面对面业务已成为金融机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模式下,如何核实客户真实身份,满足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基本需要,成为移动互联网金融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互联网金融客户身份识别面临困境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最前端。由于互联网银行在客户身份识别机构上存在一些特有问题,增加了反洗钱履职难度,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菅雪松  刘福生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和对各个行业的渗透,非面对面业务已成为金融机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模式下,如何核实客户真实身份,满足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基本需要,成为移动互联网金融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互联网金融客户身份识别面临困境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最前端。由于互联网银行在客户身份识别机构上存在一些特有问题,增加了反洗钱履职难度,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念  王海军  赵立昌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掀起的热潮,大有冲击传统金融之势。尽管国内外学者所持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建立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及网络与通信技术等基础之上的互联网金融,本身并没有形成新的金融业态,而是金融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工具实现的金融服务普及和延伸,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从国内互联网金融创新实践活动来看,其主要的模式就是P2P、第三方支付、电商金融、众筹以及比特币等五种形态。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拓展市场交易边界以及节约人的劳动时间等四个方面,未来互联网金融将在推动实现普惠金融、促进金融交易脱媒、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以及推动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对中国...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硕颖  黄爱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在于针对需求变化改善供给结构,实现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针对这一内涵来分析"互联网+"实践可以发现:就"互联网+"的总体模式而言,"纯信息类+资本运作"扭曲社会资金的分配,且与实体经济的基础设施关联不大,应当避免并加以规制;就流通环节B2C业态的商业模式而言,能够为供应链创造价值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比纯平台模式更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生产环节的"互联网+"指导思路而言,"互联网+工业"立足于互联网,强化海外设计中心对本土产业链条的控制,反而会恶化国内的供给结构,应该鼓励"工业+互联网"——立足于工业,把互联网视为传统工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客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志昌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出现已有十余年,直至2013年,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引起了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重视。互联网金融业务如火如荼展开,同时也出现了业内企业破产倒闭的现象。如何认识互联网金融,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分析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征,从互联网精神的角度,明晰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希望能为大家理解互联网金融提供新视角。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庆  王越  
互联网作为一种颠覆性力量,已经将音乐、图书这些传统行业彻底颠覆,而当其将触角延伸到金融业时,整个金融行业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互联网的逻辑想要真正理解互联网金融,首先要弄清楚中国互联网的逻辑。互联网逻辑之一:用户比收入重要。周鸿祎在谈到互联网本质的时候借用过毛泽东这样一句话: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在,人地皆得。地就是你的收入,人就是你的用户。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用户为王,用户利益要大于商业利益。有人认为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处于赔本赚吆喝的阶段,互联网理财产品高收益率的背后其实是互联网公司自己在掏腰包补贴。但这却是符合中国互联网逻辑的,早期赚钱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吸引足够多的用户,这才是关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高铭辉  
何谓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藉由因特网、行动通讯、云端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之创新及应用,来实现资金流通、金融支付与投资理财等金融中介业务之新兴经营模式。有人说互联网金融是网络和金融两个行业的结合,但不管是狭义定义支付、投融资、大数据金融、虚拟货币、互联网金融平台与机构等相关业务种类为互联网金融,或广义地将涉及金融业务之科技产业及模式都纳入,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一个创新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晶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规范日益成为理论与实践讨论的热点。本文从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全面概括了当前国内外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业态的主要模式和发展状况。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为缓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带来的机遇,对金融运行和金融管理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以发展普惠金融为导向,鼓励创新和规范发展并重,促进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高铭辉  
何谓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藉由因特网、行动通讯、云端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之创新及应用,来实现资金流通、金融支付与投资理财等金融中介业务之新兴经营模式。有人说互联网金融是网络和金融两个行业的结合,但不管是狭义定义支付、投融资、大数据金融、虚拟货币、互联网金融平台与机构等相关业务种类为互联网金融,或广义地将涉及金融业务之科技产业及模式都纳入,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一个创新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晓东  王涛  
中国拥有巨大的金融资产存量,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7月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显示,2014年中国的国家总资产已达691.3万亿元,能够从容应对1.5次金融危机。但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业务的不断深化,今后势必会产生诸多风险及一系列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理解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理解技术、金融和经济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有助于给互联网金融定位,对消费者、金融从业者、监管者和政府都意义深远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常态。其名义GDP的增长率在过去的三年中已经下降了十个百分点。从2007年到2011年的五年间,除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名义GDP的平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