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0)
2023(7038)
2022(5827)
2021(5488)
2020(4594)
2019(10189)
2018(9872)
2017(19566)
2016(10283)
2015(11458)
2014(11151)
2013(10645)
2012(10159)
2011(9132)
2010(9647)
2009(9568)
2008(8997)
2007(8223)
2006(7802)
2005(7445)
作者
(29188)
(23934)
(23701)
(22856)
(15155)
(11325)
(10974)
(9431)
(8983)
(8870)
(8316)
(8266)
(7655)
(7613)
(7537)
(7501)
(7014)
(6961)
(6918)
(6744)
(6160)
(5826)
(5795)
(5638)
(5552)
(5496)
(5265)
(5215)
(4855)
(4837)
学科
(36581)
经济(36523)
管理(33338)
(31837)
(27146)
企业(27146)
(25887)
金融(25886)
(23735)
银行(23722)
(23021)
中国(18480)
(15700)
(13595)
方法(12999)
(12209)
业经(12118)
(11681)
财务(11645)
财务管理(11621)
企业财务(11203)
中国金融(11031)
数学(10447)
数学方法(10208)
地方(8882)
(8592)
(8535)
理论(8462)
农业(8324)
信息(7655)
机构
大学(144870)
学院(144421)
(56606)
经济(55258)
管理(54010)
研究(49219)
中国(46635)
理学(44613)
理学院(44139)
管理学(43309)
管理学院(43051)
(32426)
(30934)
科学(28098)
中心(25894)
财经(24856)
(24807)
(23035)
(22912)
(22297)
研究所(22003)
(20106)
北京(20032)
(19631)
银行(19353)
(19063)
师范(18892)
财经大学(18467)
(18265)
业大(18232)
基金
项目(88387)
科学(69389)
研究(67517)
基金(64073)
(55247)
国家(54747)
科学基金(46714)
社会(42873)
社会科(40570)
社会科学(40557)
(33839)
基金项目(33210)
教育(30082)
编号(28820)
自然(28574)
(28500)
自然科(27915)
自然科学(27905)
自然科学基金(27428)
成果(26311)
资助(26262)
重点(20190)
(19298)
课题(19213)
项目编号(18788)
(18720)
(18278)
(18198)
国家社会(17912)
(17231)
期刊
(66238)
经济(66238)
研究(46065)
(33066)
金融(33066)
中国(29824)
(26609)
(22397)
学报(21787)
管理(19525)
科学(19262)
大学(16281)
学学(15036)
教育(14740)
农业(14058)
财经(12738)
图书(11023)
(10811)
技术(10580)
业经(10538)
经济研究(9967)
理论(9628)
实践(8772)
(8772)
问题(8400)
财会(7614)
书馆(7610)
图书馆(7610)
情报(7466)
会计(7247)
共检索到237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德昊  刘泽一  
互联网金融业务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其中爆发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比较严重,事件频发。本文用一系列数据和现象揭示了互联网金融中信息安全问题点多面广和形式多样的特征,从法律、政府监管、从业企业、技术和用户个人等多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是健全法制、明确部门分工、从业企业加大投入、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和用户个人加强自我保护等,综合施策,确保互联网金融中个人信息安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晓东  王涛  
中国拥有巨大的金融资产存量,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7月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显示,2014年中国的国家总资产已达691.3万亿元,能够从容应对1.5次金融危机。但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业务的不断深化,今后势必会产生诸多风险及一系列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畅  梁潇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势头正猛,但个人信息保护进程却十分迟缓,迄今为止我国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这使得我们在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较大的个人信息安全风险。在互联网时代,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迫切需要法律和制度保障,而欧盟《GDPR条例》作为个人信息立法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在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设计和框架建构上有许多可借鉴之处。研究深度剖析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中存在的缺陷,结合《GDPR条例》的革新性内容,对我国建立互联网金融领域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提出几点建议,以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秀娟  罗敏娜  
《民法总则》首创性的将个人信息列入自然人的民事权益保护范畴,是个人信息权益在民法领域的最高立法保护,也是构建公民个人信息权益民事保障机制的第一步,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日新月异的今天,个人信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隐患也更加的多样化、复杂化,信息侵权事件屡见不鲜,个人信息权益的维护面临严峻挑战,故而有必要加快完善个人信息权的民法保障体系,增设个人信息权民事的专门立法,以规范互联网金融中个人信息的处理行为,明确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范围并提供信息的分类保护,理顺民事维权途径,更全面、细致的保护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锦宁  南士敬  
在数字科技和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征信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违规采集、信息滥用、数据垄断等问题,个人信息保护受到了挑战。秉承“客观中立、包容审慎”的原则,在分析互联网征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业务特征、潜在风险和信息保护等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加强科技监管、严肃监管规则、坚持审慎性原则、建立数据确权机制等互联网背景下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文雷  石红波  石红舟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给人们提出了挑战。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有它产生的根源,并且在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对人类生活也有重大影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看,既要重视根本的防范对策:国家立法,又要重视技术层面的具体措施:安全管理。同时,关注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对政府而言更是责无旁贷。作为应急的组织、指挥者,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者以及网络道德的倡导者,政府的责任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期刊] 征信  [作者] 胡剑波  宋帅  石峰  
互联网金融在促进小微企业提升融资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迎合个人投资需求、提高金融体系包容性、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弥补传统银行融资渠道不足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互联网金融却面临着账号被盗、资金被窃、交易受骗以及财产受损等诸多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这需要政府、企业和投资者三方共同努力,各司其职,对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进行防范,以更好地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程飞  
经历了如火如荼的发展壮大时期,互联网金融正面临着安全和征信问题的严峻挑战,能否在创新商业模式的同时兼顾安全与征信,是学界和业界需要面对的新议题。本研究将从安全与征信的核心问题出发,总结和梳理当今前沿的实践做法,并进行理论归纳,为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提供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红熠  杨妮妮  
我国互联网征信自起步以来快速发展。但由于互联网征信具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业务特征,互联网征信业务与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保护之间存在不可回避的冲突。如何平衡好行业发展与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成为互联网征信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应通过加快推进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立法、完善互联网征信监管办法、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等方式,在合理保护个人信息主体权利的前提下,推进互联网征信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蓝寿荣  黄申  
网络环境下的个人金融信息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以文字、图案等载体客观存在的一种财产,具有财产性,进而衍生出一种财产性权利,民众对这种财产性权利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但同时,网络的数字化特征使得一切个人信息均表现为数据,数据是网络环境下个人金融信息的唯一载体。由于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网络环境下个人金融信息也存在易泄露风险,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金融信息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相关法律、法规比较笼统、杂散,没有形成体系。制定一部统一的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法律,是网络环境下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必然选择。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忠滨  黄晓彤  
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个人信息数据具有来源多样性、量级巨大性、覆盖范围广泛性等新特征,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日益凸显。分析大数据模式下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以及监管风险,建议加快立法进程,强化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构建个人信息安全生态圈,提高网络用户信息保护意识,以建立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的个人信息"防火墙"。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忠滨  刘岩松  
关键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强  
随着互联网消费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公民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的监管,刑法也应当修正在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金融信息的犯罪规制方面所存在的漏洞;互联网市场只有平衡对商业利益的追求与对公民私权的保护,才真正符合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在互联网消费中实现对公民个人金融信息的刑法保护,既需要完善相应刑事立法,还应建立刑事司法与行政监管的有效合作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从宝辉  
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个人征信权益保护工作成为人民群众征信服务和征信维权的集中难点。通过广泛调查和实地走访,以案例研究形式立体呈现互联网金融领域个人征信权益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个人征信逾期信息应由"谁举证"、报数机构主动核查和修改报送信息的动力不足、利用法律漏洞侵害个人征信合法权益、借道征信系统非法揽财等。建议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升金融消费者综合素养;强化征信现场执法检查,推进典型案件披露;提升接入机构自律意识,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凤君  陈昕瑶  
互联网征信中个人信用数据是分析信息主体信用的基础,保护好个人信息是互联网征信的前提。本文以芝麻信用为例,分析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认为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和管理会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形成不同的法律关系。我国应该在个人信息采集、个人信息使用、信息被遗忘权三个方面加强对互联网征信中个人信息的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