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6)
- 2023(9955)
- 2022(8703)
- 2021(8067)
- 2020(7159)
- 2019(16849)
- 2018(16600)
- 2017(34045)
- 2016(17998)
- 2015(20496)
- 2014(20677)
- 2013(20880)
- 2012(19601)
- 2011(17856)
- 2010(18305)
- 2009(17862)
- 2008(17488)
- 2007(15979)
- 2006(14280)
- 2005(13249)
- 学科
- 济(77483)
- 经济(77411)
- 业(51260)
- 管理(49306)
- 企(41959)
- 企业(41959)
- 方法(37522)
- 银(34295)
- 银行(34150)
- 数学(33445)
- 数学方法(33197)
- 行(32538)
- 融(30789)
- 金融(30787)
- 中国(27860)
- 制(24703)
- 财(21997)
- 农(20404)
- 业经(17347)
- 贸(17077)
- 贸易(17062)
- 易(16652)
- 地方(16243)
- 务(14110)
- 财务(14084)
- 财务管理(14047)
- 度(14013)
- 制度(14001)
- 学(13580)
- 农业(13377)
- 机构
- 大学(262846)
- 学院(262069)
- 济(113616)
- 经济(111112)
- 管理(99628)
- 研究(86406)
- 理学(84458)
- 理学院(83566)
- 管理学(82275)
- 管理学院(81801)
- 中国(79531)
- 财(56931)
- 京(55323)
- 科学(49778)
- 财经(45002)
- 所(44373)
- 农(43834)
- 中心(42841)
- 经(40588)
- 江(39954)
- 研究所(39796)
- 经济学(36462)
- 业大(36218)
- 北京(35550)
- 农业(34801)
- 银(34247)
- 财经大学(33425)
- 经济学院(33311)
- 州(33090)
- 银行(32885)
- 基金
- 项目(161092)
- 科学(125512)
- 研究(118684)
- 基金(116349)
- 家(99747)
- 国家(98898)
- 科学基金(84076)
- 社会(75228)
- 社会科(71478)
- 社会科学(71454)
- 省(62829)
- 基金项目(61588)
- 教育(54627)
- 自然(52766)
- 划(52566)
- 自然科(51524)
- 自然科学(51507)
- 自然科学基金(50585)
- 资助(49296)
- 编号(48981)
- 成果(40576)
- 部(36705)
- 重点(36356)
- 发(35156)
- 创(33475)
- 课题(33409)
- 教育部(31639)
- 创新(31345)
- 科研(31114)
- 人文(30874)
- 期刊
- 济(123553)
- 经济(123553)
- 研究(82475)
- 融(52422)
- 金融(52422)
- 中国(50536)
- 财(43912)
- 农(39140)
- 学报(37722)
- 管理(35409)
- 科学(34551)
- 大学(28516)
- 学学(27011)
- 农业(24011)
- 财经(23094)
- 教育(22495)
- 技术(21680)
- 经济研究(20383)
- 业经(20117)
- 经(19679)
- 问题(17106)
- 理论(15902)
- 贸(15204)
- 实践(14425)
- 践(14425)
- 国际(13817)
- 技术经济(13690)
- 商业(13620)
- 统计(13467)
- 业(12528)
共检索到406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钰 封思贤
当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移动支付、网络银行、手机银行、云金融等金融服务风起云涌,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形成了冲击。本文首先界定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银行业的主要特征,并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银行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收入来源、经营模式、交易限制、功能互补、信息共享、合作效益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传统银行业 竞合关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静
互联网金融从资产端、负债端和支付端对传统银行业形成冲击,加速了金融脱媒和金融业的市场化发展,但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商业银行必须实行自我变革,加快赢利模式的转型和重塑。同时,互联网金融中的风险不应忽视,亟需出台监管和风险管理框架。因此,应在实现金融改革提升效率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平衡中重新设计金融监管体系,构建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动态调整监管方式、规则、内容等,实现智慧监管。未来或出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发展 金融效率 金融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宫晓林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本文在总结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战略、客户渠道、融资、定价以及金融脱媒等方面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短期内不会动摇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但从长远来说商业银行应大力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以获得新的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依靠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自律、积极创新,还要吸引更多的客户、加强系统安全建设。
关键词:
金融创新 互联网金融 金融脱媒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梅声洪 梁涛
论文构建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双寡头博弈模型,剖析当前"互联网+"跨界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发现在一次博弈的情况下博弈双方可能会陷入帕累托次优的"囚徒困境",但是长期重复博弈可以促使双方由竞争走向融合,走出"囚徒困境"实现福利水平最大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卢思霖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金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对传统的银行业不仅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也同样带来了机遇。在疫情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的双向交流效率大大提高,加快了我国传统银行业理财产品的市场化速度,提高了互联网行业理财产品的专业化程度,在互联网大数据强有力的支撑下,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终将走向更加专业、更加开放的融合发展之路。
关键词:
互联网理财 传统银行理财 融合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德宝 王瑾 薛铭
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有较大的合作空间,同时两者无法避免地在存贷款和理财业务等方面存在竞争。基于博弈视角构建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差异化竞争的Hotelling模型,建立二阶段博弈过程对二者在中小微市场的竞争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数值仿真剖析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在不同情况下的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银行在初入市场阶段,会通过低价策略来抢占传统银行市场份额,互联网银行深入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传统银行为维护自身市场份额会进行一定限制,互联网银行则通过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来提升竞争力。因此,互联网银行应以低价策略和创新优势获取市场份额;传统银行则需运用线下网点、大数据等外部特征应对互联网银行冲击;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两者竞争合作的监督,避免一方采取消极竞争方式破坏银行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
资源配置、支付中介和风险管理是传统金融业的主要功能。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并没有提供一种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但是互联网金融通过对金融功能的复制,与传统银行业形成竞争态势,并对具体的银行业务产生冲击。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平台推进经营转型,这不可避免将会引起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在未来的发展中,两者肯定在竞争中结合自身的优势形成一种"互补性"的融合,这种融合其实是一种金融功能的整合,以促进金融服务效率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监管规则以及监管法案等的制定就显得格外重要,监管的完善有利于弥补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缺失。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银行业 金融功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德宝 安琪 薛铭
作为互联网金融中的一股新力量,互联网银行是传统银行的破坏性创新对手。金融资源丰富的传统商业银行和高新技术发达的互联网银行在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基于合作视角,采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寻找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合作主导下双方利润分配比例区间,发现在区间[0.59,0.64]内约6∶4的利润分配比例下,博弈双方合作关系更加稳定,传统银行不应只注重短期利益而依靠资源强势获得更大的利润分配比例。研究结果表明:传统银行需要高效利用自身线下网点及规模效应优势,互联网银行则应继续提高服务能力、运营能力和场景化能力,从而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莺 鲜梅
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于现代服务行业,其对经济与金融运行产生的影响也仅仅只是开始。最近两年,互联网金融逐渐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互联网金融在支付和操作手段上的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已经对现代金融产生了现实和潜在的强大冲击,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如何与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代表金融互联网共生竞合,在全球化下改善监管,确保支付与运营体系的安全与高效,已经成为现实课题。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发展基础 问题 共生竞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岚 徐青松
本文重点借鉴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案例,思考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所受到的冲击;简单快捷是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最主要特征,所以其只能经营传统银行业业务中部分比较单一的产品。同时,互联网金融在资产方面与传统银行业务存在一定的错位竞争、在负债方面存在较少的分流、而在通道方面则与传统银行不相上下,总的来讲,传统银行业难免受到较大的冲击。对于传统银行业来讲,防御互联网金融冲击的较佳措施是金融互联网。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美国 金融互联网 传统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玉秀
与传统消费金融相比,互联网消费金融在业务模式、运营体系、市场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体量较小,但是客户群体数量较多,未来发展潜力较大。互联网消费金融从业机构依靠自有产业链和他有产业链,积极搭建消费金融平台,在不断挤占传统消费金融市场份额、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的同时,也为传统消费金融提供了有效补充、提升了消费金融的运行效率、为产融结合开辟了新路径。为此,要着力引导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消费金融融合创新发展,营造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健康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完善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规范发展的法律法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雪
本文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总结互联网金融成本低廉、受众广泛、平台开放、信息透明及注重客户体验的基本特征,研究这种金融商业模式的变革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互联网金融推动了存款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其逐渐替代传统支付方式,使传统服务方式面临挑战,使银行难以全面掌握客户信息,面临新的风险。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在市场拓展、客户服务、支付、融资、风险管理等领域的融合,处理好维持传统优势与开拓新领域的关系、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客户体验与风险控制的关系、业务创新与依法合规的关系。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业务融合 金融服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灏
从金融结构转变的角度入手,基于WIND数据库等2013—2015年102家相关金融机构的季度数据进行面板数据统计分析,并结合运用DEAP 2.1对相关金融机构的综合效率以及技术效率评估值,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银行业综合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发展能促进传统银行业与之竞争并提升银行业综合效率;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银行业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在一定的发展范围之内,互联网金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银行业综合效率,但其盲目过度发展也会对银行业效率产生副作用。最后针对结论给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彭德文 周振拓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方兴未艾,各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自建"互联网"平台、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传统方式,蓄势反击互联网金融。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剖析商业银行与物流行业竞合关系,总结梳理商业银行和物流行业的合作现状,尝试从产业链运行的角度找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新路径,最终实现商业银行与物流行业的竞合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物流行业 竞合发展 产业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骁骏 吕随启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第三方支付业务、P2P网贷业务、互联网基金业务获得了较大发展,对银行业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为此,银行业必须尽快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改变原有的投资模式,积极与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紧密合作,培养各类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实现双向共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银行业 P2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