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0)
2023(11881)
2022(9892)
2021(9315)
2020(7895)
2019(18064)
2018(17374)
2017(34765)
2016(17633)
2015(19357)
2014(18742)
2013(18192)
2012(16133)
2011(14031)
2010(13684)
2009(12647)
2008(11174)
2007(9318)
2006(7783)
2005(6865)
作者
(44240)
(36701)
(36119)
(34741)
(23264)
(17497)
(16846)
(14351)
(14273)
(12835)
(12641)
(12360)
(11687)
(11247)
(11141)
(11044)
(10971)
(10528)
(10527)
(10489)
(8912)
(8862)
(8456)
(8417)
(8394)
(8277)
(7968)
(7681)
(7274)
(7168)
学科
(67666)
经济(67608)
(51629)
管理(50764)
(44832)
企业(44832)
方法(34552)
(33589)
银行(33443)
(31878)
数学(31173)
数学方法(30791)
(30174)
金融(30173)
中国(23183)
(22944)
(22393)
(16444)
业经(16441)
(16407)
财务(16365)
财务管理(16340)
企业财务(15699)
地方(14131)
(12662)
贸易(12646)
(12424)
(12238)
(12087)
制度(12073)
机构
学院(226411)
大学(225133)
(98295)
经济(96492)
管理(93876)
理学(82015)
理学院(81293)
管理学(79990)
管理学院(79582)
研究(66059)
中国(63963)
(47604)
(43910)
财经(39123)
中心(36021)
科学(35940)
(35870)
经济学(32299)
(31774)
(31589)
(31325)
银行(30554)
财经大学(29906)
经济学院(29525)
业大(29450)
(28899)
(28496)
(28257)
金融(27757)
北京(26536)
基金
项目(160678)
科学(129923)
基金(120887)
研究(119364)
(102983)
国家(102159)
科学基金(91381)
社会(79394)
社会科(75781)
社会科学(75765)
基金项目(64466)
(62184)
自然(58280)
自然科(57097)
自然科学(57088)
自然科学基金(56097)
教育(55675)
(51593)
资助(48617)
编号(47221)
(36731)
成果(36045)
重点(36044)
(35565)
(34211)
国家社会(33898)
创新(33227)
教育部(32971)
人文(32413)
科研(31499)
期刊
(93941)
经济(93941)
研究(66793)
(48984)
金融(48984)
中国(38262)
(37919)
管理(34014)
学报(28770)
科学(28179)
(26829)
大学(23986)
学学(23029)
技术(20018)
财经(19710)
教育(18870)
(16820)
经济研究(16442)
业经(16151)
农业(15964)
理论(12578)
问题(12285)
实践(11466)
(11466)
商业(11063)
财会(11029)
技术经济(10448)
统计(10129)
(9875)
现代(9697)
共检索到326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顾海峰  闫君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125家商业银行2013—2017年季度数据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盈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第三方支付通过改进存款期限配置效率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产生显著的冲击效应,但P2P网贷通过诱导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不显著。(2)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但P2P网贷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影响不显著。(3)第三方支付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冲击力度最大,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冲击力度居中,对城农商银行的冲击力度最小,但P2P网贷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均不显著。(4)第三方支付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农商银行的影响均不显著。P2P网贷对国有大型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具有显著的冲击效应,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农商银行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宇  阚博  
互联网金融不仅覆盖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盲区,更是在多个领域和商业银行进行竞争,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领域不断被侵蚀,本文选择23家上市商业银行2014—2019年的季度经营数据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盈利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1)第三方移动支付、互联网保险、P2P网络借贷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了负面影响;(2)第三方移动支付、P2P网络借贷、互联网货币基金和互联网保险均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3)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程度不同,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大于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4)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盈利结构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程度不同。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对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娟  黄永兴  
文章运用中国110家商业银行2013—2017年的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法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结论表明,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下降,非利息收入增加,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盈利结构。在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分析中发现,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盈利结构受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这就迫使其必须加快调整盈利结构,开展多元化经营,以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冲击;大型商业银行由于资产规模大以及客户粘度高,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受地缘经济限制、信息流通慢、硬件设施差、村民思想僵化的影响,二者的盈利能力以及盈利结构受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均较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锦虹  
互联网金融从萌芽到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变化,对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若采用德尔菲法问卷调查与模糊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并将专家对指标权重的两两测度结果进行模糊处理可获得指标的综合权重,从而构建测度指标体系。以此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就会发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负债影响较大,因而对商业银行盈利产生较大影响;对资产类和中间业务的影响较小,因而对商业银行盈利所产生的影响也较小,因此,不可忽视互联网金融在这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还发现,专家参与构建的测度指标体系是合理的,专家测度结果是准确的,可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影响下防范风险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辉  陈海龙  张旭东  
基于2011—2020年308家中国商业银行专利数据,结合搜索引擎技术构建银行个体层面金融科技指数,本文实证探究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显著促进了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进一步使用双重差分(DID)、Heckman两阶段、工具变量等方法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金融科技带来的收益效应大于其成本效应。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提高结算效率等“节流”措施、创新业务模式等“开源”措施综合并举,继而实现盈利能力提升。最后,本文提出大型国有银行应创新相对灵活的业务和研发机制、股份制商业行应不断深化“开源”机制、城商行应充分挖掘城市生活的个性化场景、农商行应尝试借助外部力量进行系统研发,并建议政府部门统筹规划全国性信息共享平台,降低各相关机构的重复研发成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静  
从信息经济学视角来看,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主要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利润。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水平、降低信息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息收益。具体来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单位信息成本先上升后下降,单位信息收益持续下降,单位利润先下降后上升、然后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长期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的获客渠道,扩大客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静  
从信息经济学视角来看,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主要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利润。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水平、降低信息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息收益。具体来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单位信息成本先上升后下降,单位信息收益持续下降,单位利润先下降后上升、然后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长期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的获客渠道,扩大客户服务范围,深挖中间业务潜力,加快盈利模式转型。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柴琳  
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稳定和发展对一国经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的特殊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的相关性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一方面,如何在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中寻求平衡,找寻最优点对银行盈利能力有着直接影响;另一方面,资本结构也可以通过影响公司治理结构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岳宁  陈立新  
本文选用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国有控股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3个样本小组,考察了收入结构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会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且这种效应在国有控股银行中更为明显;在非利息收入的构成中,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明显的正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瑞  杨有振  
从资本结构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融资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附属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越高,银行的资产利润率越高;商业银行股权性质与盈利能力负相关;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资产利润率正相关;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资产利润率显著正相关,但系数相对较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宏  闵丹  
遵循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的SCP范式的分析思路和理论框架,对传统的共谋假设、相对市场力量假设和效率结构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由原来的高寡占的市场向适度集中的市场发展,市场的竞争程度提高,银行总体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市场份额、银行效率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间正相关关系显著,而市场集中度与盈利能力则呈负相关。实证结果支持相对市场力量假设和效率结构假设,但不支持共谋假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马喜立  
2018年以来,监管层继续保持对银行业的严监管基调,商业银行的大量表外业务面临回表压力,这对银行的资本金提出了严峻考验。然而,补充资本尤其是利用股权方式补充一级核心资本并非易事。市净率估值低是制约各银行增发的重要因素。截至2018年4月4日,25家上市银行中11家市净率值大于1(即股价大于每股净资产),其余14家均小于1(即每股净资产大于股价)。从全球视角看,银行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文伟  陈妍玲  
资本硬约束下如何更好地协调盈利性和安全性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银行盈利与规模增长和资本约束三者的之间的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揭示了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同时以四家国有商业和11家股份商业银行在1997~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双重资本约束下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差资产比、贷款比例和资产规模增长率对银行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呆准金比率和资本比例显著削弱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上市对银行盈利能力具有正面影响,但不太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殷敖  杨胜刚  
本文基于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设定中间业务为门限变量、利率市场化为关键变量的面板门限模型,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非线性效应。结果发现,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存在阈值转换效应,中间业务这一门限变量存在双重门限值。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处在低水平时,利率市场化显著引致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商业银行通过业务创新和改革将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较高水平阈值时,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效应转换为促进作用。利率市场化对国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晓玲  吴瑞雪  
选取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和全国所有上市商业银行(16家)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截面加权广义最小二乘估计,考察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新常态未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形成负面冲击。控制变量中,收入利润率、股东权益比率、现金总资产比例与盈利能力正相关;管理费用率、一般风险准备金率与盈利能力负相关。商业银行需要从政策、结构、效率、风险、产品多方面,向跨界融合、精细化、智慧型银行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