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03)
- 2023(19471)
- 2022(16713)
- 2021(15662)
- 2020(13228)
- 2019(30957)
- 2018(30577)
- 2017(59175)
- 2016(31736)
- 2015(35638)
- 2014(35634)
- 2013(35164)
- 2012(32289)
- 2011(28999)
- 2010(29097)
- 2009(27361)
- 2008(26531)
- 2007(23671)
- 2006(20549)
- 2005(18221)
- 学科
- 济(124999)
- 经济(124860)
- 管理(94361)
- 业(91785)
- 企(78566)
- 企业(78566)
- 方法(60402)
- 数学(52014)
- 数学方法(51362)
- 中国(36266)
- 银(35199)
- 银行(35052)
- 财(34485)
- 行(33410)
- 农(32525)
- 融(32273)
- 金融(32269)
- 制(30274)
- 业经(29210)
- 学(27011)
- 地方(25804)
- 理论(23259)
- 贸(23113)
- 贸易(23093)
- 技术(22877)
- 务(22787)
- 财务(22704)
- 财务管理(22654)
- 易(22299)
- 农业(21982)
- 机构
- 大学(447160)
- 学院(445671)
- 管理(177814)
- 济(177704)
- 经济(173700)
- 理学(154025)
- 理学院(152342)
- 管理学(149603)
- 管理学院(148802)
- 研究(143324)
- 中国(117093)
- 京(93851)
- 科学(88611)
- 财(83583)
- 农(71867)
- 所(71245)
- 中心(68717)
- 财经(67241)
- 业大(65716)
- 江(65421)
- 研究所(65097)
- 经(60971)
- 北京(59043)
- 范(57556)
- 师范(57011)
- 农业(56621)
- 经济学(54238)
- 州(54154)
- 院(51707)
- 财经大学(50155)
- 基金
- 项目(302176)
- 科学(237553)
- 研究(220460)
- 基金(218898)
- 家(189742)
- 国家(188144)
- 科学基金(162531)
- 社会(138345)
- 社会科(131122)
- 社会科学(131087)
- 省(119121)
- 基金项目(116352)
- 自然(106301)
- 自然科(103847)
- 自然科学(103820)
- 教育(102352)
- 自然科学基金(101964)
- 划(99599)
- 编号(90334)
- 资助(90315)
- 成果(72810)
- 重点(67412)
- 部(66536)
- 创(65136)
- 发(63770)
- 课题(61979)
- 创新(60348)
- 科研(58038)
- 教育部(57336)
- 大学(56953)
- 期刊
- 济(188043)
- 经济(188043)
- 研究(130192)
- 中国(84792)
- 学报(69108)
- 财(65440)
- 管理(63919)
- 农(63886)
- 科学(63469)
- 融(57735)
- 金融(57735)
- 大学(52600)
- 学学(49576)
- 教育(48757)
- 农业(42067)
- 技术(39261)
- 财经(32936)
- 业经(31440)
- 经济研究(30228)
- 经(28128)
- 问题(24156)
- 业(22390)
- 理论(22308)
- 技术经济(21992)
- 图书(21645)
- 科技(21398)
- 商业(20853)
- 版(20494)
- 实践(20436)
- 践(20436)
共检索到652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亮
现有理论对于互联网金融影响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尚不明晰,由此为实践带来的困惑是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外部环境挑战以重塑核心竞争能力。基于此,在MOA理论以及文本分析法获取互联网金融指数的基础上,运用我国2006—2015年16家上市银行数据,探讨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关系,并分析高管团队异质性、外部治理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和外部治理对商业银行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高管团队的异质性对商业银行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探讨研究结论的管理启示,为商业银行转型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亮
现有理论对于互联网金融影响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尚不明晰,由此为实践带来的困惑是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外部环境挑战以重塑核心竞争能力。基于此,在MOA理论以及文本分析法获取互联网金融指数的基础上,运用我国2006—2015年16家上市银行数据,探讨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关系,并分析高管团队异质性、外部治理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和外部治理对商业银行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高管团队的异质性对商业银行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探讨研究结论的管理启示,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巍
现有的金融理论对于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尚不明晰,对此选取了2007—2016年13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结合运用DEAP2.1对样本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创新绩效评估值,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认为:(1)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倒"U"趋势;(2)城市商业银行网络技术的运用以及有机构成比例的提升可以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综合创新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 创新 绩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巍
现有的金融理论对于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尚不明晰,对此选取了2007—2016年13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结合运用DEAP2.1对样本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创新绩效评估值,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认为:(1)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倒"U"趋势;(2)城市商业银行网络技术的运用以及有机构成比例的提升可以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综合创新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 创新 绩效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勤福 孟志芳
对比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金融资源可获得性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及资源配置相对去中介化的特点决定了其更具发展优势,但初期"次级贷款"市场特征决定了市场发展存在风险。同时,偏低的市场准入与市场监管成本、不断成熟的互联网金融思想与信息技术、庞大的金融服务市场需求、互联网渠道更具有经济性及企业自金融服务发展等特性构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因,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仍将快速发展。但互联网金融绕不开信用中介、不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及具有"次级贷款"市场的特征,决定了其短期内更多地体现为金融服务通道功能,而长期内则可能出现反转,从而对商业银行发展形成更大冲击。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大数据 信用中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申创 赵胜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受到了较大影响。本文选取我国101家商业银行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首次利用百度指数构建互联网金融指数,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互联网金融能够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对银行产生积极影响,但是由于竞争效应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强,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非利息业务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我们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协调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申创 赵胜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受到了较大影响。本文选取我国101家商业银行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首次利用百度指数构建互联网金融指数,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互联网金融能够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对银行产生积极影响,但是由于竞争效应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强,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非利息业务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此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梅声洪 梁涛
论文构建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双寡头博弈模型,剖析当前"互联网+"跨界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发现在一次博弈的情况下博弈双方可能会陷入帕累托次优的"囚徒困境",但是长期重复博弈可以促使双方由竞争走向融合,走出"囚徒困境"实现福利水平最大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磊 耿丽 赵天琪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在其信息获取渠道方面各有优劣,双方在风险控制与降低信息成本方面有共同目标。本文通过演化博弈理论来研究两个行业共同构建征信平台的可行性,并指出演化博弈结果趋于合作的条件,双方共建征信平台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贷款成功率,最后对于促进演化博弈合作实现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演化博弈 征信平台 信息不对称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琼 蔡谦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凭借其自身优势快速发展起来,对沿袭传统经营模式的商业银行形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为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本文结合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竞争优势,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竞争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转型升级 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珊 翟莉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与金融业的融合,P2P平台的兴起、网络众筹、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与融资平台结合的"电商—小贷"模式创新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西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此时,中国农业银行推出了服务"三农"的"惠农e贷"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积极进行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创新,主动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也推动了自身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结合广西小微企业融资的实际情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广西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
关键词:
小微企业 互联网金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宏稳
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发展趋势下,如何实现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共同发展已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焦点。结合现有研究文献,文章从二元论视角分析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两者间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结算、资金来源以及信贷资源等方面与商业银行存在消极替代关系;互联网金融能够倒逼和启迪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商业银行的支撑利于互联网金融提高风险防控和降低违约风险。最后基于此提出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两者共同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共同发展 二元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宏稳
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发展趋势下,如何实现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共同发展已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焦点。结合现有研究文献,文章从二元论视角分析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两者间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结算、资金来源以及信贷资源等方面与商业银行存在消极替代关系;互联网金融能够倒逼和启迪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商业银行的支撑利于互联网金融提高风险防控和降低违约风险。最后基于此提出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两者共同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共同发展 二元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宏稳
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发展趋势下,如何实现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共同发展已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焦点。结合现有研究文献,文章从二元论视角分析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两者间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结算、资金来源以及信贷资源等方面与商业银行存在消极替代关系;互联网金融能够倒逼和启迪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商业银行的支撑利于互联网金融提高风险防控和降低违约风险。最后基于此提出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两者共同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共同发展 二元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苑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而开展金融创新成为商业银行有效应对巨大挑战的重要举措。本文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首先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背景以及发展现状,然后评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创新主体缺位﹑创新技术含量低以及金融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