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81)
- 2023(18436)
- 2022(15605)
- 2021(14284)
- 2020(12060)
- 2019(27836)
- 2018(27454)
- 2017(52641)
- 2016(28276)
- 2015(31744)
- 2014(31809)
- 2013(31315)
- 2012(29148)
- 2011(26412)
- 2010(27022)
- 2009(25382)
- 2008(24284)
- 2007(21591)
- 2006(19120)
- 2005(17542)
- 学科
- 济(134279)
- 经济(134162)
- 管理(77723)
- 业(76281)
- 企(61150)
- 企业(61150)
- 方法(53878)
- 数学(47674)
- 数学方法(46933)
- 中国(38717)
- 农(33563)
- 地方(33058)
- 财(30235)
- 融(29325)
- 金融(29322)
- 业经(28255)
- 银(28192)
- 银行(28155)
- 行(27158)
- 学(25259)
- 制(24488)
- 农业(23163)
- 贸(22224)
- 贸易(22206)
- 易(21459)
- 理论(19869)
- 务(18852)
- 财务(18774)
- 财务管理(18729)
- 环境(18505)
- 机构
- 学院(403561)
- 大学(399591)
- 济(173741)
- 经济(170122)
- 管理(152664)
- 研究(139977)
- 理学(130479)
- 理学院(128979)
- 管理学(126442)
- 管理学院(125688)
- 中国(110925)
- 京(84784)
- 科学(84246)
- 财(78661)
- 所(71273)
- 农(66365)
- 中心(65545)
- 研究所(64397)
- 财经(62009)
- 江(61760)
- 业大(57364)
- 经(56068)
- 经济学(54082)
- 北京(53809)
- 范(52609)
- 师范(52061)
- 农业(51703)
- 院(50200)
- 州(49582)
- 经济学院(48448)
- 基金
- 项目(263667)
- 科学(207617)
- 研究(192425)
- 基金(190134)
- 家(165445)
- 国家(164079)
- 科学基金(141035)
- 社会(122171)
- 社会科(115943)
- 社会科学(115913)
- 省(104750)
- 基金项目(99229)
- 自然(90526)
- 教育(89252)
- 自然科(88435)
- 自然科学(88415)
- 划(87503)
- 自然科学基金(86814)
- 资助(79387)
- 编号(78436)
- 成果(63395)
- 发(61055)
- 重点(60198)
- 部(57666)
- 创(55087)
- 课题(54939)
- 创新(51532)
- 国家社会(50641)
- 科研(50376)
- 教育部(49464)
- 期刊
- 济(196834)
- 经济(196834)
- 研究(120660)
- 中国(83326)
- 财(61551)
- 农(60485)
- 学报(59733)
- 管理(57803)
- 科学(55955)
- 融(48778)
- 金融(48778)
- 大学(45620)
- 学学(43141)
- 教育(43118)
- 农业(40490)
- 技术(39082)
- 经济研究(32634)
- 业经(31204)
- 财经(31028)
- 经(26805)
- 问题(25089)
- 统计(22558)
- 业(21896)
- 技术经济(21783)
- 策(20284)
- 贸(19789)
- 商业(18772)
- 理论(18547)
- 决策(18423)
- 世界(18072)
共检索到618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源芳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断深化金融服务,但其能否缓解经济增长中的地域歧视和梯度发展问题尚缺少实证支持的答案。本文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将劳动、传统资本、互联网金融资本和制度等因素纳入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分析框架,以考察各因素特别是互联网金融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收敛假说在中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各区域的经济差异仍在扩大,各区域相对共同前沿的平均技术效率呈"U"型趋势;传统资本和劳动要素依然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作为新型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的技术无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云福
本文应用面板数据门限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比消费和投资都要大很多;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低、中等和较高三个区制;属于区制Ⅱ的地区,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的增长速度作用最大,此时有利于相对贫穷地区追赶富裕地区;属于区制Ⅰ的地区,金融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可能出现负的相关关系,三个区制的门限效应显著。由此我们在寻求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应该避免依靠投资和消费的作用,而要着重考虑依靠地区金融发展作用,尤其是利用地区金融发展到一定水平值之后,即当此水平值超过区制Ⅱ的门限值以后,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倍数效...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门限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峰 王科 赵毅
互联网具有"时空压缩"特质和新经济增长点"催化剂"效应,逐渐成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驱动力量。本文以中国30个省(区、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互联网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空间条件收敛模型,分析互联网发展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收敛具有促进作用,且呈现直接和溢出的双重促进效应;异质性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对东、西部区域经济收敛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中部地区影响不显著。本文研究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差距稳态趋同的作用,对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林贤郁 李纲 汲凤翔 梁琦 史会学 王明亮
本文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地区差距进行了定量描述与评估,并剖析了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普查 投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倩 周荣荣 冯小舟
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和金融的交叉融合,借助网络平台实现金融资源的重新分配。互联网金融产业集群主要是业务关联的实体经济和互联网金融的有机结合。互联网金融产业集群将众多的单一交易功能的平台整合起来,形成一种交易生态,通过这种聚集的密度来释放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力度和深度。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集群还处在政府引导的初级阶段,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会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的运作模式直至最终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态势,而该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主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来实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漆嘉琦 王斌会
近年来,关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非常多,但鲜有针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平均指标(比如人均GDP)进行因素分析。本文通过构建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模型,对2000年与2009年广东省经济发展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流动不均衡,这一结果可以为我国协调区域均衡发展的工作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平均指标 因素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燕子
在区域开发的实践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以非均衡手段来实现均衡发展的。在探索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区域的产业选择问题是一个重要内容,事实上产业选择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产业选择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要方面。
关键词:
产业选择 非均衡 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守东 杨东亮 赵晓力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终是备受瞩目的领域。本文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数理模型导出:地区金融发展的速度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影响的大小由该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决定,在理论上存在着门限效应。通过应用门限回归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中国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具有门限效应这一结论。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门限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焕英 石磊
文章采用多水平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从理论及实证两方面说明了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分析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的必要性,系统的讨论了在层次数据分析中,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各城市发展水平等级内部收敛性及区域之间的异质性问题。并与传统线性模型进行了相应的比对,发现在具有层次数据结构的分析中,多水平模型明显优于传统的OLS估计,同时所得结论能够更合理地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特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敛性 层次数据 多水平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锐
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对2004-2015年我国31个省份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中部和西部区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东部区域产业集聚效应已经产生负面影响,抑制了经济增长。本文建议应根据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产业聚集战略,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晶 卢家昌
本文在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金融功能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收集江苏省1980—2010年相应数据,分别从社会融资总量和融资内部结构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总量推动作用显著,内部结构则存在差异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总量研究 结构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春应
文章从科技金融资源、科技金融经费和科技金融产出三个维度构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2012—2017年30个省级层面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显示:中国科技金融呈现出"东强西弱";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科技金融能显著促进邻近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显著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提升作用。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春应
文章从科技金融资源、科技金融经费和科技金融产出三个维度构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2012—2017年30个省级层面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显示:中国科技金融呈现出"东强西弱";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科技金融能显著促进邻近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显著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提升作用。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燕飞 曾令华 刘亦文
贷款反映的是投入一个地区的信贷资金量,体现的是对该地区的支持力度。文章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回归分析我们得到两个基本结果:一是贷款余额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关系。贷款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二是贷款的增加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作用呈现区域差异性。对于不同区域,当期贷款带来的影响不一样:东部地区当期贷款每变化一个单位GDP变动0.1776个单位,中部和西部当期贷款对GDP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金融支撑 区域经济 非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义霞
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历史上,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改革至今,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伟战略。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和创新进行总结和研究,对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