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4)
- 2023(13337)
- 2022(11047)
- 2021(10340)
- 2020(8754)
- 2019(19892)
- 2018(19656)
- 2017(37994)
- 2016(19969)
- 2015(22280)
- 2014(21840)
- 2013(20819)
- 2012(18806)
- 2011(16510)
- 2010(16486)
- 2009(15475)
- 2008(13711)
- 2007(11768)
- 2006(9927)
- 2005(8499)
- 学科
- 济(75840)
- 经济(75750)
- 管理(60719)
- 业(56271)
- 企(48351)
- 企业(48351)
- 方法(38055)
- 数学(33765)
- 数学方法(33203)
- 融(26826)
- 金融(26819)
- 中国(24922)
- 银(24585)
- 银行(24569)
- 行(23689)
- 财(23600)
- 农(19496)
- 业经(18521)
- 制(17385)
- 务(16763)
- 财务(16692)
- 财务管理(16658)
- 企业财务(15928)
- 地方(15230)
- 理论(15158)
- 学(14671)
- 农业(13243)
- 贸(12942)
- 贸易(12931)
- 易(12629)
- 机构
- 学院(264585)
- 大学(263269)
- 管理(107479)
- 济(105666)
- 经济(103477)
- 理学(93148)
- 理学院(92274)
- 管理学(90425)
- 管理学院(89936)
- 研究(80121)
- 中国(67517)
- 京(53456)
- 财(50480)
- 科学(47540)
- 中心(41622)
- 财经(40899)
- 农(39960)
- 业大(38277)
- 江(38116)
- 所(37462)
- 经(37344)
- 研究所(34076)
- 经济学(32914)
- 北京(32580)
- 范(32094)
- 师范(31705)
- 农业(31179)
- 州(31122)
- 财经大学(30826)
- 经济学院(29879)
- 基金
- 项目(187109)
- 科学(148896)
- 研究(137991)
- 基金(137705)
- 家(119045)
- 国家(118072)
- 科学基金(103600)
- 社会(88534)
- 社会科(84060)
- 社会科学(84039)
- 省(73518)
- 基金项目(72439)
- 自然(67051)
- 自然科(65562)
- 自然科学(65542)
- 教育(64404)
- 自然科学基金(64383)
- 划(61220)
- 编号(56648)
- 资助(56293)
- 成果(45259)
- 重点(41735)
- 部(41168)
- 创(39925)
- 发(39252)
- 课题(37827)
- 国家社会(37234)
- 创新(37213)
- 科研(36256)
- 教育部(36171)
- 期刊
- 济(105604)
- 经济(105604)
- 研究(71297)
- 中国(49557)
- 财(41056)
- 学报(39526)
- 管理(38375)
- 融(35796)
- 金融(35796)
- 农(35201)
- 科学(34978)
- 大学(30686)
- 学学(28890)
- 教育(27083)
- 技术(25138)
- 农业(23220)
- 财经(20025)
- 业经(18617)
- 经济研究(17749)
- 经(17144)
- 图书(15141)
- 统计(13753)
- 理论(13706)
- 问题(13562)
- 策(12754)
- 实践(12632)
- 践(12632)
- 财会(12519)
- 技术经济(12510)
- 版(12074)
共检索到381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从宝辉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取得了长足发展,互联网金融与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成为一个新的课题,而目前征信纠纷解决的三种途径(异议处理、行政投诉和司法诉讼)已无法满足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工作的新要求。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互联网金融业务背景下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存在诸多难点,严重侵犯了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导致信息主体对征信业产生不满情绪,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应多措并举保护互联网金融领域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大伟
作为"科技+消费金融"的产物,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提高金融交易便捷度、降低金融交易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改善金融消费者体验大有裨益。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消费金融领域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迅速,在拉动社会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系统梳理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视角分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并从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进行金融消费者分层、引导金融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和负债理念、规范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宣传工作、打破"信息孤岛"、以"沙盒"监管测试技术适用性和安全性、加强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经营活动的监测等方面提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郭纹廷 王文峰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大举扩张之势。互联网金融是一种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新型融资模式,它的出现将使金融市场的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并会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行业尚处于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状态,从相关利益主体的视角分析互联网金融面临的各类风险,健全完善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才能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融资模式 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勇坚
本文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着消费者认定难,互联网高链接性带来利益集团化,适当性原则适用特殊,信息安全及数据所有权、隐私保护等问题凸显,以及传播快速带来的纠错成本高等特殊性。中国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着消费者界定不清、电子数据保存不规范、数据所有权不清晰、适当性原则使用缺乏规则、个人信用资产保护不力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正确界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出台专门数据相关法律法规、以金融顾问弥补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之不足、建立快捷高效的互联网金融纠纷处理机制、引入冷静期制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峻桦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与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互联网金融在热议中不断升温,交叉性金融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使得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消费权益纠纷与保护问题愈发凸显。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消费的现状及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提供学术支持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消费权益 保护 金融服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勇坚
本文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着消费者认定难,互联网高链接性带来利益集团化,适当性原则适用特殊,信息安全及数据所有权、隐私保护等问题凸显,以及传播快速带来的纠错成本高等特殊性。中国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着消费者界定不清、电子数据保存不规范、数据所有权不清晰、适当性原则使用缺乏规则、个人信用资产保护不力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正确界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出台专门数据相关法律法规、以金融顾问弥补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之不足、建立快捷高效的互联网金融纠纷处理机制、引入冷静期制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斐 马静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现行的民商法、金融监管法、金融刑事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有关互联网金融方面规则亟需重构和完善。本文基于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典型业态法律关系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从而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立法的价值取向、逻辑理路等进行探究。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法律问题 价值取向 逻辑理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青
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后的新兴业态模式,具有降低交易双方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便捷性的作用,在满足了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还促进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但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丰富,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及脱媒现象加剧,在缺乏监管和法律定位不明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给消费者带来诸多潜在风险。对此,需要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在短期内强化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政策措施,保证互联网金融市场平稳发展;中长期则注重互联网金融发展质量,通过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进而构建具有综合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姚进凤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就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对当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满意度以及对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内容、途径等看法进行实证调查,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梳理,最后,就如何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教育 权益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雅婷
在互联网征信迅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界定个人隐私权,如何有效获得信息主体授权,如何确定信息开放共享和个人隐私保护的平衡点,是大数据时代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基础性规范问题。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成为摆在立法机构和监管当局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关键词:
互联网 征信 信息主体权益保护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斯华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大量的网络金融产品迅速涌入人们的生活。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消费者的多项权利如消费选择权、平等交易权、结社权、监督权得到更好的实现,但同时知情权、安全权、隐私权、求偿权等权利更易遭受侵犯。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可以从健全法律框架、完善监管体系、畅通投诉受理途径、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信息不对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晓慧
一是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监管。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等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正逐步加强,但互联网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立法仍然欠缺,尚处在"无法可依"的境地。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群体相比传统金融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