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0)
2023(9443)
2022(7705)
2021(7090)
2020(5786)
2019(12622)
2018(12482)
2017(23181)
2016(12357)
2015(13440)
2014(12996)
2013(12092)
2012(10697)
2011(9653)
2010(9919)
2009(9554)
2008(8343)
2007(7805)
2006(6941)
2005(6032)
作者
(32417)
(26438)
(26401)
(25043)
(16602)
(12579)
(12074)
(10287)
(10108)
(9609)
(8954)
(8879)
(8353)
(8338)
(8326)
(8196)
(7798)
(7722)
(7699)
(7561)
(6662)
(6465)
(6423)
(6183)
(6130)
(5957)
(5924)
(5848)
(5448)
(5396)
学科
(38180)
经济(38130)
管理(32501)
(28804)
(25869)
金融(25861)
(24147)
企业(24147)
(23895)
银行(23875)
(23213)
中国(21096)
(13800)
(13617)
(13470)
业经(12159)
地方(12016)
方法(11589)
中国金融(11120)
数学(9452)
(9430)
理论(9406)
数学方法(9330)
(9015)
财务(8971)
财务管理(8959)
农业(8936)
企业财务(8504)
(8248)
(8035)
机构
学院(152175)
大学(146475)
(56614)
经济(55046)
管理(52337)
研究(50842)
中国(47124)
理学(43338)
理学院(42895)
管理学(41977)
管理学院(41722)
(30992)
科学(30247)
(30056)
中心(26823)
(26554)
(25025)
(24902)
财经(22579)
研究所(22353)
业大(21457)
(21005)
农业(20432)
(20377)
(20314)
技术(19932)
(19920)
银行(19649)
师范(19636)
北京(19310)
基金
项目(99291)
研究(77542)
科学(76309)
基金(67628)
(58426)
国家(57850)
科学基金(49035)
社会(46971)
社会科(44332)
社会科学(44326)
(42105)
教育(35929)
基金项目(34872)
编号(34058)
(34009)
自然(29432)
自然科(28755)
自然科学(28744)
成果(28403)
自然科学基金(28192)
资助(27217)
课题(24725)
重点(22792)
(22624)
(21765)
(21586)
项目编号(21080)
创新(20307)
(20266)
(20182)
期刊
(67753)
经济(67753)
研究(46870)
中国(38122)
(33043)
金融(33043)
(25803)
(24317)
教育(23896)
学报(23462)
管理(19996)
科学(19791)
大学(17813)
学学(16549)
农业(16483)
技术(14387)
业经(13311)
经济研究(11306)
财经(11053)
(9498)
图书(9039)
职业(9036)
(7857)
问题(7718)
理论(7574)
(7539)
论坛(7539)
(7362)
商业(6974)
实践(6941)
共检索到248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秋海  
互联网的应用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平台迅速崛起,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加,信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只有建设完善的信用体系,才能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需要从多个层面努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振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保证经济良性运行的社会机制,具体作用于一国的市场规范,旨在建立一个适合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经济向信用经济方向转变。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日益广泛普及,各类市场主体,包括传统的金融机构、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及个人之间的交易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这一"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载体,网络信用问题业已成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涛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的稳定发展离不开信用体系的支撑。现有的信用体系在标准化、平台化、应用场景化等方面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从大数据的视角出发,提出构建一种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的信用体系。该信用体系采用基于多维数据的"臻信"新标准,对信用主体进行全面信用画像;通过构建统一的大数据信用服务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互联;引入多维评议技术,实现信用在各种互联网金融场景中的应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娜娜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征信成为互联网金融业务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征信体系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认为今后应明晰征信体系模式,加快征信相关立法工作,提高征信数据的质量,加强隐私保护力度,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信用文化建设等,以促进征信业规范可持续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侯兆辉  
对我国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以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导,市场化征信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征信格局进行梳理,分析互联网征信业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剖析宏观和微观层面制约互联网征信发展的瓶颈问题,探讨符合国情的互联网征信体系模式,提出构建互联网征信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梁春亚  
通过借鉴国外征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的"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等成功范例,探讨推进我国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体系,整合有效信用信息,加强风险监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信息共享。
[期刊] 征信  [作者] 侯兆辉  
对我国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以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导,市场化征信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征信格局进行梳理,分析互联网征信业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剖析宏观和微观层面制约互联网征信发展的瓶颈问题,探讨符合国情的互联网征信体系模式,提出构建互联网征信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正荣  文良旭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调查辖区征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征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结合征信业务活动特点与规律,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征信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构建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征信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互联网金融领域征信管理相关机制,科学采集非银行信息数据,建立全面有效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和配套措施跟进。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娜娜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征信成为互联网金融业务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征信体系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认为今后应明晰征信体系模式,加快征信相关立法工作,提高征信数据的质量,加强隐私保护力度,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信用文化建设等,以促进征信业规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沈一飞  吴晓光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理念快速被我国社会各界所接受。我国金融业是较早践行"互联网+"的行业之一,在短短几年内,我国快速涌现出第三方网络支付、互联网小额贷款、P2P贷款、股权众筹等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而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在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产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焦作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骆波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以互联网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网络众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迅猛,对提升金融业服务、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互联网金融使得风险的波及面更为广泛,扩散速度更加迅速,溢出效应更是强烈。互联网金融业务信息的宽泛统计是做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要基础要素,也是下一步实施创新监管的重要一环。通过对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和众筹实施了统计监测框架的研究,为今后更加宽泛的互联网金融业态统计监测框架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雪梅  
我国征信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现行征信体系存在征信数据来源狭窄、数据分析能力不足、信用主体隐私易被侵犯、信用信息权威性不足、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等问题。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完善互联网征信体系建设,去中心化机制能增强数据采集能力,分布式存储处理有利于提升数据存储能力,加密算法能保护信用主体隐私,溯源技术能提升征信信息权威性,定价机制能促进信息共享。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焦作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骆波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以互联网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网络众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迅猛,对提升金融业服务、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互联网金融使得风险的波及面更为广泛,扩散速度更加迅速,溢出效应更是强烈。互联网金融业务信息的宽泛统计是做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要基础要素,也是下一步实施创新监管的重要一环。通过对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和众筹实施了统计监测框架的研究,为今后更加宽泛的互联网金融业态统计监测框架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珊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作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重要内容的农村信用体系,一直以来发展缓慢,也未能对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互联网金融尤其是涉农P2P的出现,有可能改变这一现状。互联网金融快捷高效的市场行为,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注入了新动力。聚焦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剖析涉农P2P的征信特点,并提出进一步推进涉农P2P征信发挥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涛  
我国现有征信体系不完全适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亟须构建一种基于大数据原理的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该体系采用基于多维数据的"臻信"新标准,对信用主体进行全面信用画像和信用评估,并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构建一种基于新标准的互联网金融信用服务平台,实现该信用服务平台在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