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73)
- 2023(18492)
- 2022(15753)
- 2021(14865)
- 2020(12466)
- 2019(27975)
- 2018(28030)
- 2017(53391)
- 2016(28933)
- 2015(32463)
- 2014(31762)
- 2013(30953)
- 2012(28246)
- 2011(25427)
- 2010(25580)
- 2009(23954)
- 2008(22371)
- 2007(19925)
- 2006(17725)
- 2005(15357)
- 学科
- 济(108333)
- 经济(108209)
- 业(87293)
- 管理(81022)
- 企(65654)
- 企业(65654)
- 农(50256)
- 方法(43125)
- 数学(36693)
- 数学方法(36263)
- 中国(34983)
- 农业(33613)
- 业经(29974)
- 财(28545)
- 融(28285)
- 金融(28276)
- 银(27825)
- 银行(27777)
- 地方(26807)
- 行(26757)
- 制(25504)
- 学(23139)
- 技术(22232)
- 理论(19741)
- 贸(18928)
- 贸易(18910)
- 易(18333)
- 体(17950)
- 务(17792)
- 财务(17714)
- 机构
- 学院(391257)
- 大学(386461)
- 管理(154169)
- 济(153171)
- 经济(149570)
- 理学(132804)
- 理学院(131367)
- 研究(130012)
- 管理学(129112)
- 管理学院(128419)
- 中国(103935)
- 京(82030)
- 科学(80804)
- 农(78142)
- 财(69929)
- 所(64738)
- 业大(62923)
- 中心(62205)
- 江(60149)
- 农业(60125)
- 研究所(58810)
- 财经(54955)
- 范(52428)
- 师范(51936)
- 北京(51083)
- 经(49943)
- 州(48716)
- 院(46894)
- 经济学(44160)
- 技术(42439)
- 基金
- 项目(267089)
- 科学(209780)
- 研究(200006)
- 基金(190675)
- 家(165101)
- 国家(163581)
- 科学基金(140925)
- 社会(124588)
- 社会科(117596)
- 社会科学(117563)
- 省(108514)
- 基金项目(101900)
- 教育(91056)
- 自然(90303)
- 划(88801)
- 自然科(88171)
- 自然科学(88150)
- 自然科学基金(86557)
- 编号(84384)
- 资助(76405)
- 成果(67934)
- 重点(59449)
- 创(58566)
- 发(58349)
- 课题(57736)
- 部(57697)
- 创新(54121)
- 科研(50344)
- 项目编号(50276)
- 国家社会(50154)
- 期刊
- 济(175805)
- 经济(175805)
- 研究(114422)
- 中国(84815)
- 农(77132)
- 学报(61511)
- 科学(56810)
- 管理(55095)
- 财(52930)
- 农业(51773)
- 教育(48340)
- 融(47429)
- 金融(47429)
- 大学(47058)
- 学学(44276)
- 技术(35082)
- 业经(34228)
- 业(25993)
- 财经(25595)
- 经济研究(25466)
- 问题(23263)
- 经(21883)
- 图书(20571)
- 科技(20412)
- 版(19811)
- 技术经济(18786)
- 理论(18574)
- 现代(18010)
- 实践(17072)
- 践(17072)
共检索到590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湘 纪秀风
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在我国也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论文以山东省的发展现状为样本,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模式选择和风险分担机制,并就相关问题为商业银行提出发展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明明 王余丁 张瑞涛 王俊芹
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特征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因此,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融资视角,探索以P2P网络贷款、众筹、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模式,为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融资模式 互联网金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明明 王余丁 张瑞涛 王俊芹
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特征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因此,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融资视角,探索以P2P网络贷款、众筹、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模式,为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融资模式 互联网金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学梅
本文阐述了三农领域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内涵及意义;从互联网金融克服农村金融需求侧长尾效应、网络金融大数据技术增强农村金融风控能力和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等方面,揭示互联网金融在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域的优势;给出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网络众筹融资平台,创新点对点网络融资模式和探索供应链式网络融资模式等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网络金融型融资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学梅
本文阐述了三农领域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内涵及意义;从互联网金融克服农村金融需求侧长尾效应、网络金融大数据技术增强农村金融风控能力和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等方面,揭示互联网金融在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域的优势;给出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网络众筹融资平台,创新点对点网络融资模式和探索供应链式网络融资模式等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网络金融型融资模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江维国 李立清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未来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导力量,但融资难问题制约着其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拓展了资金供给新渠道,能有效弥补传统金融对我国农业发展支持的不足。融资模式创新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需求,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有利于两者协同发展。P2P信贷融资、基于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众筹融资、供应链融资等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具有内在契合性,而完善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提高经营者金融与诚信意识、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等举措是其融资模式创新的有力保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明明 王俊芹 王余丁
传统金融体制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供给曲线的"尾部",很难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从而严重制约了其发展。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特点具有较高的契合性,且大大拓宽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缓解了其融资难的困境。因此,论文以麦克米伦缺口理论和长尾理论为基础,探索互联网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P2P网络融资模式、众筹融资模式、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小贷融资模式和供应链融资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芙蓉 李晓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准确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内涵和金融需求具有重要价值。从商业银行的经营效应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规模效应考虑,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服务切入点,以金融服务融入非金融服务提供场景化产品作为手段,是互联网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最优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服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芙蓉 李晓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准确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内涵和金融需求具有重要价值。从商业银行的经营效应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规模效应考虑,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服务切入点,以金融服务融入非金融服务提供场景化产品作为手段,是互联网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最优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服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凯 曹俊杰 张耀 吴雪
[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发展是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通过对山东省三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以点带面,提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方法]以山东省158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系统揭示山东省三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创新发展机制。[结果](1)山东省三类经营主体呈集聚型分布,三类经营主体的空间离散程度均处在高非均衡水平,空间分布结构的区域差异明显。(2)三类经营主体呈现“多中心,连片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家庭农场整体呈“带状”分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整体呈“环带状”分布。(3)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县域层面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龙头企业在市域层面呈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4)生产要素、政府能力、劳动力质量、技术创新、产业结构、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和市场化水平共同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创新发展,且两两之间的交互能对三类经营主体创新发展具有协同增强的作用。[结论]因此,针对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特性,采取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组合有助于推动各类经营主体的创新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鸽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但融资困境制约了其高质量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和数字特性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本文基于数字普惠金融视角,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商业银行网络信贷模式、大数据小额贷款模式、供应链融资模式、众筹平台融资模式等数字金融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大蓉
现代农业需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快速健康发展来带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方兴未艾,融资难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对浙江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和金融支持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需求特点,在融资的国际经验借鉴基础上,探讨浙江省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金融创新、服务创新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浙江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融资 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雷 许黎莉 陈东平
农业产业链融资创新是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有益的尝试。以北芹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展的"银行+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基于道德风险理论和金融联结理论分析发现:合作社能够以较低成本抑制社员道德风险、提高社员偿还贷款能力、获得监督激励以及地方农商行在该模式下涉农贷款违约降低等因素,是"银行+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创新能够有效实行的前提条件。对此,政府部门应该给予农业产业链融资创新一定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激励。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蕾 张明烨
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明确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土地集体所有权人对集体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一制度安排,既坚持了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这一不变特点,满足农户意愿,稳定了其承包权;又将土地经营权再次激活,避免了农村出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蕾 张明烨
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明确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土地集体所有权人对集体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一制度安排,既坚持了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这一不变特点,满足农户意愿,稳定了其承包权;又将土地经营权再次激活,避免了农村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