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5)
2023(8255)
2022(6812)
2021(6216)
2020(5199)
2019(11755)
2018(11229)
2017(22155)
2016(11283)
2015(12399)
2014(12012)
2013(11932)
2012(10848)
2011(9778)
2010(9973)
2009(9408)
2008(8356)
2007(7632)
2006(6939)
2005(6610)
作者
(31925)
(26361)
(26079)
(24919)
(16682)
(12579)
(12030)
(10141)
(9905)
(9417)
(9112)
(8944)
(8371)
(8328)
(8293)
(8249)
(7818)
(7602)
(7553)
(7366)
(6567)
(6546)
(6082)
(6055)
(5903)
(5883)
(5819)
(5687)
(5286)
(5275)
学科
(45406)
经济(45380)
(35193)
(33082)
银行(32937)
(31434)
管理(30270)
(29436)
金融(29436)
(27919)
企业(27919)
方法(21874)
数学(20096)
数学方法(19986)
中国(19152)
(18513)
(14984)
贸易(14971)
(14625)
技术(13445)
(13306)
(12606)
中国金融(11793)
业务(11586)
业经(11503)
(11384)
制度(11380)
(11255)
银行制(10074)
地方(9559)
机构
学院(153124)
大学(152413)
(71992)
经济(70649)
管理(58949)
中国(53191)
研究(50905)
理学(49986)
理学院(49535)
管理学(48884)
管理学院(48610)
(33238)
(31492)
(29826)
(28947)
银行(28672)
科学(27931)
中心(27436)
(26746)
财经(26653)
(24943)
经济学(24688)
(24388)
(23744)
(23460)
农业(23068)
金融(23066)
业大(22724)
经济学院(22710)
研究所(22664)
基金
项目(101990)
科学(80763)
基金(75774)
研究(74218)
(65943)
国家(65430)
科学基金(56525)
社会(49738)
社会科(47760)
社会科学(47750)
基金项目(39592)
(39543)
自然(34956)
自然科(34259)
自然科学(34254)
自然科学基金(33718)
教育(33404)
(32542)
资助(31647)
编号(28523)
(23178)
(23128)
重点(23125)
(22645)
国家社会(22045)
创新(21820)
成果(21567)
教育部(20243)
人文(19775)
(19424)
期刊
(70805)
经济(70805)
研究(50155)
(45726)
金融(45726)
中国(32245)
(25622)
(24980)
学报(22610)
管理(21260)
科学(21031)
大学(17783)
学学(17069)
技术(15403)
农业(15365)
财经(13880)
经济研究(12577)
教育(11940)
(11834)
业经(10620)
(10234)
国际(9939)
技术经济(9896)
理论(9170)
问题(9154)
(8810)
实践(8336)
(8336)
科技(7774)
统计(7429)
共检索到246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悦  郭品  
立足技术溢出理论,本文剖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借助无导向DEA-Malmquist模型测度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运用"文本挖掘法"从金融功能的四个维度构建互联网金融指数,并结合2003~2012年36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互联网金融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显著提升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具有差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吸收能力最强,城市商业银行次之,大型商业银行较弱。因此,鼓励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规范其有序竞争,对于完善传统金融模式,深化我国银行业改革意义深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丹丹  
本文基于技术溢出理论,研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首先通过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出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然后使用文本挖掘法筛选出高相关性的关键词构建金融科技发展指数,最后分别以金融科技发展指数、金融科技企业融资总额、金融科技机构新增数量作为转换变量,建立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检验金融科技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影响,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溢出效应逐渐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翁志超  颜美玲  
文章采用2013—2017年商业银行指数和互联网金融指数的日度收盘价数据,结合GARCH-Copula-CoVaR模型来度量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为正且明显,而且其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具有异质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较敏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振  孙计领  
基于2007—2014年4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较新的F a?re-Primont指数DEA方法,把城商行和上市银行的效率及全要生产率置于同一框架内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普通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最低,上市城商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效率值依次增大,但普通城商行和上市城商行的综合效率不断增加,上升态势尤为明显;2007—2014年,四类银行的平均TFP指数均有所增长,普通城商行、上市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分别年均增长8.16%、5.42%、2.11%、2.51%。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米运生  邓进业  陈勋  
与工商业相比,银行有鲜明的产业特质性——以经营和管理风险为主要业务、高财务杠杆的商业银行非常脆弱;资产质量的模糊性又使其面临更严重的代理风险。产业特质性影响银行业的适应性效率。相应地,产权和市场结构影响银行效率的机理亦有其特殊性。本文构建"市场-组织-适应性"的效率分析框架并视"结构-产权-产业特质性"为核心因素,分析三类因素影响银行效率的内在机理。使用中国商业银行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安全性和创新性对银行效率的正向激励作用已初步显现;流动性制约着银行业的效率改善;盈利能力的提高对银行业效率产生了积极作用;国有化程度过高和市场结构过于集中,制约了银行业效率的整体改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振  孙计领  
基于2007—2014年4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较新的F a?re-Primont指数DEA方法,把城商行和上市银行的效率及全要生产率置于同一框架内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普通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最低,上市城商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效率值依次增大,但普通城商行和上市城商行的综合效率不断增加,上升态势尤为明显;2007—2014年,四类银行的平均TFP指数均有所增长,普通城商行、上市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分别年均增长8.16%、5.42%、2.11%、2.51%。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倩  
基于2008—2016年96家城商行的数据,运用多种估计方法,考察了地区科技金融发展对城商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城商行股权结构的调节效应和城商行信贷行为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地区科技金融发展能显著促进当地城商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城商行股权结构对地区科技金融发展与城商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其中股权制衡度起正向调节作用,而第一大股东性质起负向调节作用;地区科技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改变城商行的信贷行为间接影响城商行全要素生产率,关联贷款比例、贷款集中度和贷款流向是地区科技金融发展促进城商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三个重要渠道,在科技金融发展促进城商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总效应中约三分之一可归因为其信贷行为的优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秀意  
本文运用基于非径向和非角度及包含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BM-DEA模型三阶段对我国28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依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属性进行异质性分析。同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金融科技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上市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正向促进作用,主要的作用路径是通过促进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上的创新;(2)相较于城市商业银行,这种促进作用对国有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表现更大,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3)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后,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说明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更多表现在技术进步方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晔  杨培祥  谢富生  
文章基于交叉相关函数的信息溢出检验方法,对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两个板块之间的风险溢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两个市场之间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均值、波动率、1%下跌、5%下跌、1%上涨、5%上涨等六类信息溢出上皆显著,表示互联网金融与银行具有较高的市场一体化;单向的Granger因果检验只发现从银行板块到互联网金融的1%上涨和5%上涨信息溢出效应,未显示有从互联网金融到银行板块的任何单向溢出效应,表明互联网金融在资本市场主要受到来自银行板块的风险溢出影响,处在一个被动吸收风险信息的位置,监管部门要重点防范传统银行业的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强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中国4家金融控股银行和12家非金融控股银行2008~2010年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金融控股银行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平均水平高于同期非金融控股银行的平均水平,但金融控股银行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金融控股银行的水平低于非金融控股银行的平均水平。使用Tobit回归模型和自举法,对银行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后发现,金融控股能够显著地提高银行技术效率水平,但对提升银行技术进步水平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婷  马慧子  王向荣  
基于18家互联网货币基金及银行理财产品指数的相关数据,建立了二元DCC-GARCH-CoVaR模型以探究互联网货币基金之间及其与商业银行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与互联网货币基金相比,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相对较大。第二,互联网货币基金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溢出呈现非对称性,互联网货币基金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溢出更强。第三,银行系、基金系互联网货币基金对银行理财产品有正的风险溢出效应,这意味着银行系、基金系互联网货币基金能够加剧我国商业银行所受到的风险冲击。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青克  戴一鑫  郑玉  
结合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经合组织数据库,测算了进口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1995—2009年27国家14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中间品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外国研发资本通过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业间中间品对生产率有显著积极影响,而行业内中间品对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第二,来自中国的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主要集中在低研发行业,高研发行业并不显著。对比美国,它所输出的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对其他国家的生产率有重大影响,包括高研发行业和低研发行业,尤其是前者。第三,中国的研发溢出更多是通过一次性的直接中间品的出口对世界产生影响,美国不仅通过直接中间品,还通过间接中间品的输出在更长的生产链上对世界产生影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孟飞  张晓岚  
论文基于45家中国商业银行2002-2011年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从商业银行TFP增长测度模型及其影响因素计量模型出发,对中国银行业的TFP增长及其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商业银行均实现了TFP增长,各商业银行的TFP增长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在TFP增长的分解值中,以技术效率变化的占比最大,其次是规模效率变化,占比最小的是技术变化;在TFP增长的影响因素中,市场开放对商业银行的TFP增长存在明显的负面影响;产权改革、战略引资、资产规模以及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TFP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析  梅林海  
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集聚带来了金融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资本的逐利驱动也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区域间经济交易活动往来的日趋频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发明显。通过收集我国30个地区市(2006—2015)的截面数据,展开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研究,从而优化金融在区域间的配置效率。为如何协调区域金融、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政策的建议和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析  梅林海  
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集聚带来了金融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资本的逐利驱动也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区域间经济交易活动往来的日趋频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发明显。通过收集我国30个地区市(2006—2015)的截面数据,展开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研究,从而优化金融在区域间的配置效率。为如何协调区域金融、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政策的建议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