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2)
2023(7531)
2022(6202)
2021(5806)
2020(4916)
2019(10911)
2018(10368)
2017(21144)
2016(11005)
2015(11879)
2014(11587)
2013(11198)
2012(10396)
2011(9287)
2010(9706)
2009(9523)
2008(8641)
2007(7903)
2006(7272)
2005(6770)
作者
(27862)
(22858)
(22391)
(21735)
(14636)
(10756)
(10566)
(8977)
(8661)
(8443)
(7729)
(7606)
(7272)
(7246)
(7218)
(7106)
(6802)
(6690)
(6574)
(6452)
(5584)
(5550)
(5399)
(5255)
(5248)
(5221)
(4947)
(4925)
(4491)
(4479)
学科
(37949)
经济(37905)
(35214)
管理(31041)
(27235)
企业(27235)
(27149)
金融(27149)
(25822)
银行(25822)
(25007)
中国(21032)
(15105)
方法(14234)
(14196)
数学(12846)
数学方法(12675)
(12398)
中国金融(11386)
(10926)
保险(10835)
业经(10513)
(10263)
财务(10240)
财务管理(10221)
地方(9879)
企业财务(9775)
(9654)
贸易(9643)
(9495)
机构
学院(142591)
大学(138857)
(64530)
经济(63025)
管理(55374)
中国(48191)
研究(45825)
理学(45684)
理学院(45288)
管理学(44706)
管理学院(44424)
(36355)
(28055)
财经(27266)
中心(24747)
(24694)
(23897)
(23350)
银行(23018)
金融(22947)
科学(22797)
(22429)
(21632)
(21511)
经济学(20715)
财经大学(20393)
人民(19447)
研究所(18811)
经济学院(18744)
(18697)
基金
项目(85925)
科学(68359)
研究(68231)
基金(62659)
(51890)
国家(51369)
科学基金(45213)
社会(44263)
社会科(42079)
社会科学(42072)
(33109)
基金项目(31578)
教育(30407)
编号(28752)
(27236)
资助(26887)
自然(26877)
自然科(26293)
自然科学(26287)
自然科学基金(25853)
成果(24256)
课题(19870)
(19397)
(19239)
(19126)
重点(19047)
(18521)
国家社会(18080)
项目编号(18032)
(17868)
期刊
(71621)
经济(71621)
研究(51275)
(41024)
金融(41024)
中国(30047)
(27515)
管理(20823)
(17368)
科学(14640)
学报(14038)
财经(13610)
教育(13183)
经济研究(12002)
大学(11958)
业经(11537)
(11468)
技术(11365)
学学(11362)
农业(10489)
理论(8847)
国际(8534)
(8530)
问题(8408)
实践(8061)
(8061)
现代(7075)
中国金融(6583)
财会(6560)
技术经济(6462)
共检索到235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晶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规范日益成为理论与实践讨论的热点。本文从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全面概括了当前国内外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业态的主要模式和发展状况。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为缓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带来的机遇,对金融运行和金融管理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以发展普惠金融为导向,鼓励创新和规范发展并重,促进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勇  
在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脉络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阐释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其主要业务模式和国内外监管现状,总结出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可供监管我国互联网金融时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茉楠  
英国公投脱欧也许要改写欧洲历史,也可能影响全球股市、债市、汇市,以及货币格局在动荡中加速变化。全球央行联手应对潜在金融风险需提上议程。2016年6月28日凌晨,两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和惠誉宣布,下调英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这会使英国外部融资成本升高:英国2015年经常账逆差高达148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莉芳  
互联网金融是在我国"互联网+"大背景下所衍生出的新型金融业态模式,具有丰富金融产品种类、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拓展融资边界线、降低金融交易成本等诸多优点。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相关法律的缺失与监管的滞后使互联网金融风险日益突出,因此急需创新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与方法以助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文章在详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特征以及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产生机理和风险特征。通过建立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识别、评估、监管与披露等全方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主流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风险防范提出了具体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高铭辉  
何谓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藉由因特网、行动通讯、云端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之创新及应用,来实现资金流通、金融支付与投资理财等金融中介业务之新兴经营模式。有人说互联网金融是网络和金融两个行业的结合,但不管是狭义定义支付、投融资、大数据金融、虚拟货币、互联网金融平台与机构等相关业务种类为互联网金融,或广义地将涉及金融业务之科技产业及模式都纳入,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一个创新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高铭辉  
何谓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藉由因特网、行动通讯、云端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之创新及应用,来实现资金流通、金融支付与投资理财等金融中介业务之新兴经营模式。有人说互联网金融是网络和金融两个行业的结合,但不管是狭义定义支付、投融资、大数据金融、虚拟货币、互联网金融平台与机构等相关业务种类为互联网金融,或广义地将涉及金融业务之科技产业及模式都纳入,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一个创新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惺惟  
中国当前的金融风险隐患点,既包括传统的金融风险,也包括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新型金融风险,二者同根同源、相互交叉、同步出现,使中国处在金融“双风险”的聚集期、散发期,也容易产生共振效应,增加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传统金融风险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新型金融风险理论基础一致,基因耦合度较高,传导载体、传导链条和节点传染模式一致。金融“双风险”共振对传统金融监管造成冲击,使其应对乏力。金融“双风险”共振会倒逼科技驱动型金融监管崛起,在传统金融监管维度之外,加之以科技维度,形成金融监管的双维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阳晓伟  魏家富  房汉国  
文章从技术、操作、市场和违法犯罪四个角度,剖析了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从完善互联网金融立法、搭建统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更新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支持和鼓励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宣传普及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这六个方面加以应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暖  
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将资源配置到充满经济活力的领域、实现制度增量改革、释放市场创造力,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逻辑起点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定价优势与未来发展方向当前实体融资难题主要源于金融活动为机构意志所左右,而互联网金融发端的本质正是通过交易激活金融市场的效率与生机,让市场因素在金融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作为一种经济行为,金融活动的本质是金融资源的配置。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指出,经济资源的配置无非企业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汉君  
从金融稳定的视角看,互联网金融虚拟化的特点决定了互联网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不仅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的特征,还有其特殊性早在上世纪末,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曾预言:传统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资金期限匹配和风险分担的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晓巍  黄运成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成为金融发展的新亮点,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存在特有的风险,且监管较为困难,使其也蕴藏着诸多市场风险。虽然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已有改进,但仍存在监管漏洞,亟须研究并完善,以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互联网金融的特有风险目前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如P2P、众筹等良莠不齐,风险事件频发。这些风险既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特征,也具有互联网业态的特点,需要特定的风险管理模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宇阳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我国迅速发展,由于门槛较低且操作便捷,参与互联网金融的人群规模不断增大,甚至开始冲击到以银行业为主的我国传统金融体系。但互联网金融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给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者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产生的主要风险类型,并提出了使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海二  
互联网金融本身及其风险的特殊性,给金融监管带来了难题。表现在:对市场主体来说,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但对监管者来说,这也分散信息和转移信息,导致其无法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同时,非金融与金融因素的混合,使得监管者获取信息的难度增加。加之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匿名性和虚拟性,隐蔽了监管所需要的关键信息。总之,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监管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过高,抑或根本无法获得。因此,如何进行监管创新,值得我们思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晓巍  黄运成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成为金融发展的新亮点,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存在特有的风险,且监管较为困难,使其也蕴藏着诸多市场风险。虽然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已有改进,但仍存在监管漏洞,亟须研究并完善,以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互联网金融的特有风险目前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如P2P、众筹等良莠不齐,风险事件频发。这些风险既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特征,也具有互联网业态的特点,需要特定的风险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党均章  
传统金融企业具有的风险识别能力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所不具备的,其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法律合规风险都不容忽视在我国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余额宝等创新类货币基金因其收益高、便捷性等优势得到迅猛发展。这类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快速发展和庞大的资金规模对我国银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冲击,其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的原因中国互联网金融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