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0)
- 2023(8434)
- 2022(7456)
- 2021(6879)
- 2020(6173)
- 2019(14661)
- 2018(14649)
- 2017(29694)
- 2016(15922)
- 2015(18233)
- 2014(17913)
- 2013(17836)
- 2012(16832)
- 2011(15219)
- 2010(14988)
- 2009(13962)
- 2008(13925)
- 2007(12427)
- 2006(10598)
- 2005(9337)
- 学科
- 济(70636)
- 经济(70563)
- 管理(43698)
- 业(43026)
- 方法(37096)
- 企(34547)
- 企业(34547)
- 数学(33451)
- 数学方法(33201)
- 农(18618)
- 财(17625)
- 中国(15966)
- 地方(14743)
- 贸(14723)
- 贸易(14719)
- 业经(14466)
- 易(14266)
- 学(12690)
- 农业(12480)
- 制(11695)
- 务(11337)
- 财务(11318)
- 财务管理(11285)
- 企业财务(10628)
- 理论(10142)
- 和(9955)
- 银(9831)
- 融(9829)
- 金融(9826)
- 银行(9807)
- 机构
- 大学(228042)
- 学院(225850)
- 济(93256)
- 经济(91278)
- 管理(89069)
- 理学(77393)
- 理学院(76538)
- 管理学(75380)
- 管理学院(74942)
- 研究(71404)
- 中国(54206)
- 京(47370)
- 科学(43343)
- 财(43014)
- 农(37701)
- 所(35264)
- 中心(35122)
- 财经(34980)
- 江(34127)
- 业大(33482)
- 研究所(32009)
- 经(31703)
- 范(29946)
- 农业(29862)
- 师范(29674)
- 北京(29350)
- 经济学(29269)
- 州(27103)
- 经济学院(26834)
- 财经大学(25996)
- 基金
- 项目(151676)
- 科学(119635)
- 基金(111006)
- 研究(110680)
- 家(95815)
- 国家(95032)
- 科学基金(82103)
- 社会(70650)
- 社会科(66959)
- 社会科学(66938)
- 基金项目(59805)
- 省(59300)
- 自然(53333)
- 自然科(52119)
- 自然科学(52104)
- 教育(51873)
- 自然科学基金(51198)
- 划(49907)
- 资助(45742)
- 编号(45383)
- 成果(36605)
- 部(34586)
- 重点(33776)
- 发(32263)
- 创(31578)
- 课题(30482)
- 教育部(30016)
- 科研(29590)
- 创新(29442)
- 大学(29265)
共检索到323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亮 杨闪 张頔
互联网迷因是网络上通过模仿而传播的数字化文化片段,其基本形式之一是网络流行语。在明确互联网迷因内涵和传播特点的基础上,采集57个国内网络流行语的时序数据,作统计分析和曲线拟合。研究发现,互联网迷因的传播类型包括"尖峰""宽峰"和"多峰"3种;其时序数据基本符合Log NormaL或gauss分布。研究结论可应用于互联网迷因的趋势预测和网络营销。
关键词:
互联网迷因 时间序列分析 实证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艳秋 姜红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受众数量越来越多。网络流行语是得益于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而催生的一种语言,很多是因为社会经济事件的热议而产生的,它表达出社会的真实状态,也反映了受众对经济社会事件的意见和态度。文章运用新闻传播学、应用语言学、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三种方法,通过大数据对近年网络流行语出现的次数与安徽经济实绩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建立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其中隐含的经济发展规律、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经济大环境对网络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大数据 经济形势 安徽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艳秋 姜红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受众数量越来越多。网络流行语是得益于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而催生的一种语言,很多是因为社会经济事件的热议而产生的,它表达出社会的真实状态,也反映了受众对经济社会事件的意见和态度。文章运用新闻传播学、应用语言学、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三种方法,通过大数据对近年网络流行语出现的次数与安徽经济实绩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建立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其中隐含的经济发展规律、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经济大环境对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与传播提供了怎样的契机和影响。据此,提出新闻传媒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大数据 经济形势 安徽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植耀莹
网络流行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反映的多是专属于中国文化群体的"经验域特色"。从认知语言学的文化框架理论来看,网络流行语引导的框架往往是中国文化独有的框架,或是与其所谓的英文对等词在某一框架成分上有文化差异的框架。文章在文化框架理论的指导下,以2016年流行的网络热词的翻译为案例,探讨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方法,尝试为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提供新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文化框架 翻译认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楠 高晓梅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流行语逐渐走进社会语言学,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网络流行语也逐渐从网络走进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用语的一部分,有些甚至成为流行。因此,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存在必要性:可以让我们更合理准确地使用这种新型用语;也可以通过正面引导来规范网络用语、净化网络环境,甚至通过网络流行语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国家政策等。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语言变异、语言接触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成因、特点以及未来发展三方面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网络 流行语 语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鹏 关立新
网络流行语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语言,已经到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将网络流行语与写作教学结合,先对网络流行语溯源和分类,进而分析其对写作教学的利弊,最终对二者的结合提出建议。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溯源 写作教学 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印成 高杰
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促进全体国民网络消费提供了良好的消费环境,成为本届政府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稳增长和调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文中通过收集国内互联网络发展和网络消费的实际数据,利用专业计量经济分析软件Eviews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就国内互联网发展对网络消费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回归模型分析结论,提出促进我国互联网信息消费、加快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增长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消费 互联网发展 实证分析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敬
校园语言与网络平台结合后成为高校语言中特别活跃的部分,校园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流行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并同时创造了机遇。本文立足校园网络流行语的特点,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校园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以此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校园网络流行语 大学生 价值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晓芳 刘丽云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该语言形式具有新颖、简洁、个性化的特点,对社会语言环境造成了强烈影响。随着网络流行语的广泛传播以及大学生群体与网络媒体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与语言相关的语文学科也在影响范围之内。大学生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必然会受到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为了探讨信息时代下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本文通过辨证方法分析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制定相关措施对网络流行语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削弱,从而促使大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
关键词:
信息时代 网络流行语 大学生 语文素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占伟 隋玚
为研究信息在微博中的传播特征,对新浪微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方法,对构建的微博信息传播网络,进行基于度、路径统计指标的分析,发现该网络具有集群性、小世界、高度中心化等特征。这些特征表明,信息在微博网络中的传播效率比其他在线社会网络更高;网络中介数中心点对信息传播效率的贡献显著,但网络并不脆弱;节点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差异很大,易于形成意见领袖。按行业属性对网络进行群落划分后,发现各群落在微博中表现出的信息传播特性与在现实社会中相似。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微博 信息传播 网络结构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静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中高速增长及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发展需求,这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基于此,首先分析国内外科技创新研究和实践状况、西咸新区科技创新机遇,进一步通过对西咸新区"互联网+"科技创新现状及其SWOT的分析,提出西咸新区"互联网+"科技创新的建设实施路径。研究表明:激发创新活力,打响"创业在西咸新区"的品牌;注重对创新核心要素扶持,实现创新领军人才集聚;积极与行业协会对接,打造两类内生型创新企业;修炼高级生产要素能力,"有力度"但"有选择"设计招商政策的四大建设路径,能够更好地发挥西咸新区自身资源优势,把握好发展机遇,能够让"互联网+"为西咸新区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动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倪建均
网络新媒体是一个虚拟社会系统,各种形式的网络流行语构成了网络语言生态系统,其形成、发展、流行、淘汰或传承,也有其自身成长发展规律。从生态学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竞争性、开放性、多样性和演进性等自然生态系统属性特点。分析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维的异化作用,并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策略。
关键词:
生态学 网络流行语 思维异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平亮 宗利永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结合微博用户之间的"关注"与"被关注"信息传播的网络拓扑关系,利用各种中心度和中心势测度指数,分别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三个方面对微博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启示。
关键词:
微博 社会网络分析 中心性 权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石夫磊 高迎
提高"互联网+"环境下公共信息的可获取性和易传播性,增强公众对公共信息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传播学视角对公共信息传播模式与公众获取行为进行系统考察,构建"互联网+"环境下公共信息传播模式与公众获取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不同情形下均衡点的稳定性,并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公共信息传播模式以及公众获取公共信息的策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分别是各因素的增减函数,求得上升与下降的梯度值。当在大众传播模式下的额外收益小于在分众传播模式下的额外收益,政府将会采取分众传播策略、公众将会采取获取公共信息的策略。
关键词:
演化博弈 公共信息 传播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恩 向志强 黄渊基
文章从探索互联网金融业品牌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角度出发,通过网络调研问卷形式收集到有效问卷1140份,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互联网金融业品牌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被调查者认为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品牌传播效果"好"的占比为43.19%。对互联网金融业了解程度高、接受程度高、传播内容准确、目的性强等影响因素对互联网金融业品牌传播效果的影响作用较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