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7)
- 2023(13256)
- 2022(10840)
- 2021(9966)
- 2020(8551)
- 2019(19479)
- 2018(19275)
- 2017(37374)
- 2016(20059)
- 2015(22669)
- 2014(22163)
- 2013(22125)
- 2012(20353)
- 2011(18270)
- 2010(18305)
- 2009(17593)
- 2008(17719)
- 2007(15953)
- 2006(14028)
- 2005(13130)
- 学科
- 济(94709)
- 经济(94569)
- 业(89324)
- 企(81122)
- 企业(81122)
- 管理(78138)
- 方法(43345)
- 数学(35037)
- 数学方法(34866)
- 财(32911)
- 业经(30987)
- 农(29692)
- 中国(25115)
- 制(23664)
- 务(23043)
- 财务(23023)
- 财务管理(22991)
- 企业财务(21838)
- 农业(20715)
- 贸(18895)
- 贸易(18884)
- 易(18487)
- 技术(18273)
- 体(17525)
- 划(16957)
- 策(16708)
- 和(15413)
- 银(15335)
- 银行(15327)
- 体制(15127)
- 机构
- 学院(292427)
- 大学(290032)
- 济(136334)
- 经济(134179)
- 管理(119867)
- 理学(102913)
- 理学院(102020)
- 管理学(101037)
- 管理学院(100467)
- 研究(93806)
- 中国(78627)
- 财(66850)
- 京(59833)
- 财经(52469)
- 科学(49591)
- 经(47846)
- 所(45252)
- 农(45003)
- 江(44126)
- 中心(43434)
- 经济学(43091)
- 研究所(40098)
- 经济学院(38987)
- 财经大学(38796)
- 北京(37835)
- 业大(37544)
- 农业(34860)
- 商学(34749)
- 商学院(34453)
- 州(34000)
- 基金
- 项目(185808)
- 科学(150430)
- 研究(141050)
- 基金(140466)
- 家(119355)
- 国家(118310)
- 科学基金(104381)
- 社会(95664)
- 社会科(90882)
- 社会科学(90864)
- 基金项目(73268)
- 省(69922)
- 教育(64044)
- 自然(63950)
- 自然科(62523)
- 自然科学(62504)
- 自然科学基金(61535)
- 划(57647)
- 资助(57444)
- 编号(55100)
- 成果(44729)
- 部(43918)
- 创(41905)
- 制(41598)
- 国家社会(41079)
- 重点(40907)
- 业(39635)
- 发(39322)
- 教育部(39021)
- 创新(38436)
- 期刊
- 济(152944)
- 经济(152944)
- 研究(91037)
- 中国(58287)
- 财(56290)
- 管理(49589)
- 农(42432)
- 科学(38011)
- 学报(35918)
- 融(32350)
- 金融(32350)
- 大学(29699)
- 农业(28634)
- 学学(28259)
- 财经(27697)
- 技术(26035)
- 业经(25134)
- 经济研究(25056)
- 经(23842)
- 教育(23633)
- 问题(20086)
- 业(17892)
- 贸(17877)
- 技术经济(17147)
- 世界(16951)
- 国际(15212)
- 财会(15031)
- 现代(14219)
- 商业(13793)
- 会计(13792)
共检索到447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杨其静 唐跃桓 李秋芸
本文基于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数据,考察了互联网应用对小微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经营绩效,且该结果在一系列检验之后依然稳健;不同互联网应用模式赋能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互联网销售是小微企业利润提升的主要渠道;互联网应用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扩大市场规模来实现对小微企业的赋能,但这两种效应会因企业的主要交易对象属性而有所不同。本文研究有助于揭示互联网赋能小微企业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
互联网赋能 小微企业 交易环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兰 张立乐
数字金融是数字技术与金融的高度融合形成的产物,数字金融的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数据相结合,旨在研究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信贷可获得性来提升企业绩效;还能通过改善研发投入经费不足,为小微企业提供创新动能;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绩效提升的作用在未能实现技术创新、未进入产业园,以及地处城镇的企业中更强。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小微企业 融资约束 创新动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雪芹 姜旭 王雅琪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全面保障小微企业正常运营有助于稳住经济基本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本文结合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2018年中国年鉴数据,研究了物流成本水平对小微企业盈利水平及倒闭的影响。本文发现物流成本水平是影响小微企业盈利水平和倒闭的关键因素,将物流成本水平按其组成分为运输成本水平、保管成本水平和管理成本水平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三类物流成本水平对小微企业盈利水平和倒闭的影响程度不同,且在城乡之间及不同区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物流政策时:(1)应以改善物流运输环境为主,形成内联外畅、全域覆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是解决小微企业生存问题的关键;(2)应考虑我国城乡及区域间现有物流资源的差异性,在充分整合优化现有存量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基础上,加强物流设施间的互联互通、协同衔接。着力解决农村及中西部地区的运输问题和城镇及东部地区的仓储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宇虹 黄霖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金融知识体现了小微企业主对经济金融相关信息的认知与决策、以及使用正规金融工具与服务的能力,因此将作用于小微企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活力。实证结果发现,金融知识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的创新意识,表现为更重视创新的必要性与员工的创新能力,也有效改善了创新活力。这对相关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进一步普及金融知识与开展面向小微企业主的培训,提供了积极的数据支持。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知识通过市场认知机制与信贷约束机制分别作用于创新意识与创新活力。在市场化高、非国有经济发展好、金融市场化高的地区,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强而创新意识不强,金融知识的作用主要在于提升创新意识,即提升市场认知机制发挥作用;而在市场化低、非国有经济发展差、金融市场化低的地区,小微企业的创新意识强而创新活力不强,金融知识的作用主要在于提升创新活力,即缓解需求抑制型信贷约束的机制发挥作用。
关键词:
小微企业 金融知识 创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于井远 李林木
提升创新能力是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基于中国小微企业调查数据,文章利用工具变量法和多重处理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和增值税起征点提升两种税收激励对小微企业创新的组合式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整体上,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对小微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而增值税起征点提升的效果不显著,但有助于增强企业所得税减半的激励效果,二者表现为积极的政策协同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政策组合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流动性约束和税收负担,并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进一步地,政策组合的创新激励效应显著存在于技术型企业、行业预期前景好、社会经济关注度高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中。文章结论有助于为进一步对实施新的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提供经验上的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甘犁 秦芳 吴雨
定量评估提高增值税起征点的实施效果,对于构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费政策体系和发挥财税政策调节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数据库,测算了增值税起征点调整后,受惠小微企业数量与税收优惠规模,并评估起征点调整对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到10万元,约有94.7%的小微企业不用缴纳增值税,即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约为586.4万,税收优惠规模约为1590亿元。提高起征点新增就业284.05万人,相当于投入5.60万元增加一个就业,低于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就业的成本。进一步测算表明,新增就业人口将创造2287亿财富,是2018年GDP的0.25%。最后,起征点提高后,临界值附近税负不公平问题加剧,本文建议将增值税起征点改为免征额,这样约有346.09万小微企业获得优惠,税收优惠规模为1661亿。不仅会缓解起征点附近税负不公平问题,而且把月销售额大于10万的小微企业纳入减税体系,有利于完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兵 李柔
本文使用合并后的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后的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互联网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我们发现,互联网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且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大于国内销售,会提高企业出口密集度。我们还采用Bernard等(2011)的多产品、多目的国企业出口理论框架,进一步探索了互联网促进企业出口的机制,结果发现互联网对企业出口的作用与贸易自由化的作用相似。
关键词:
互联网 企业出口 出口二元边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兵 李柔
本文使用合并后的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后的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互联网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我们发现,互联网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且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大于国内销售,会提高企业出口密集度。我们还采用Bernard等(2011)的多产品、多目的国企业出口理论框架,进一步探索了互联网促进企业出口的机制,结果发现互联网对企业出口的作用与贸易自由化的作用相似。
关键词:
互联网 企业出口 出口二元边际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君 肖明月 吕品
小微企业是全面塑造我国发展新优势的生力军,推动其创新发展对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匹配中国小微企业调查数据(CMES)与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细分创新指标后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在考虑稳健性和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扩大数字普惠金融覆盖率比挖掘服务深度更能促进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规模较小企业和未入园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金融资源在部门间的配置和弥补传统金融短板促进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是对传统金融的有力补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法川 张学良
从投入、产出和管理三个层面,全面系统地检验了开发区政策与小微企业创新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与非开发区企业相比,开发区内企业进行投入创新和产出创新的概率更大。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保障了估计结果的可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企业自主研发和委托创新是开发区政策投入创新效应的主要途径,产出创新效应主要是通过新产品生产和新技术的使用来实现的。另外,研究还发现开发区政策不会影响服务业企业创新,但会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产生差异化影响。
关键词:
开发区 投入创新 产出创新 管理创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洪建设
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可以是说是互生互利的,互联网金融在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最后一公里"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是普惠金融的典型,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就如一对虚实结合的"孪生兄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的协作机制,完善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小微企业"双创"服务机制,健全互联网金融服务监管机制,才能深化服务好小微企业,才能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煜昊 马野青 承朋飞
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167个地级市804个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应用文本分析构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的异质性指标,通过供应链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创造能力3个维度测度企业供应链韧性水平,从微观层面探讨跨境电商赋能企业供应链韧性提升的方向和机制。文章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发展有助于企业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数字基础设施是赋能的3个重要机制,在不同分位数、产业和企业表现出明显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成渝、京津冀、长江中游、长三角和珠三角五大城市群的政策效应各具特色。文章的研究对于推动跨境电商良性发展、加强企业供应链韧性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石晓军 王骜然
双层股权制度在现代新兴高科技企业中的使用率持续上升。对这种新兴公司治理机制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它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上,而关于它对创新的影响的研究尚是一个缺口。本文通过引入短期业绩敏感性拓展了Chemmanur-Jiao模型,对此问题做出了理论分析,并以Bv D-Osiris全球上市公司数据库中2004—2013全球互联网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模型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全球意义上,双股制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样本选择问题进行处理后更为显著且影响更大。同时,双股制的创新促进作用还取决于外部投资者的短期业绩敏感性,这在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异。在外部制衡机制不完善的新兴国家中,采用双股制而且创始人任CEO或董事长反而会减少创新投入。进一步的实验设计的证据表明,中国目前采用双层股权制度的条件还不成熟。
关键词:
双层股权结构 创新 互联网企业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石晓军 王骜然
双层股权制度在现代新兴高科技企业中的使用率持续上升。对这种新兴公司治理机制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它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上,而关于它对创新的影响的研究尚是一个缺口。本文通过引入短期业绩敏感性拓展了Chemmanur-Jiao模型,对此问题做出了理论分析,并以Bv D-Osiris全球上市公司数据库中2004—2013全球互联网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模型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全球意义上,双股制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样本选择问题进行处理后更为
关键词:
双层股权结构 创新 互联网企业 公司治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施炳展 李建桐
本文实证分析了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分工水平的影响,并验证了其理论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分工水平的提升,互联网普及率越高,促进作用越大,这主要是通过降低企业的搜寻成本而非合约成本实现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互联网对企业分工水平的促进作用不会被其他通讯及运输手段所取代;外省互联网普及率提高只能促进联网企业分工水平提升;国有企业分工水平对互联网作用不敏感;互联网仅能增加直接材料类中间投入外购比例,无法增加生产性服务类中间投入外购比例。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其他统计偏误后,上述结论仍然整体稳健。由此,本文推进了对互联网经济效应的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化赋能:互联网如何推动农地流转市场转型——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虚实融合”如何赋能中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自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的证据
税收优惠与创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互联网创业企业的证据
互联网使用与企业库存决策行为:理论机制与中国证据
互联网与社会信任:微观证据与影响机制
互联网与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理论和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互联网平台企业定价策略与用户获取——来自中国外卖行业的经验证据
互联网应用对农村企业就业带动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互联网使用对农地转出决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来自CFPS的微观证据
信息共享能提升企业生产率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