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1)
2023(11695)
2022(10181)
2021(9629)
2020(7891)
2019(18358)
2018(18529)
2017(36021)
2016(19526)
2015(21921)
2014(21718)
2013(21411)
2012(19329)
2011(17454)
2010(17408)
2009(15858)
2008(15153)
2007(13311)
2006(11768)
2005(10008)
作者
(55056)
(46277)
(45509)
(43325)
(28807)
(22129)
(20501)
(18317)
(17348)
(16083)
(15623)
(15366)
(14313)
(14249)
(13868)
(13858)
(13808)
(13409)
(13094)
(12772)
(11575)
(11187)
(11025)
(10600)
(10427)
(10315)
(10200)
(10021)
(9243)
(9179)
学科
(79417)
经济(79337)
(58917)
(50185)
管理(48791)
(37436)
企业(37436)
农业(33408)
方法(33336)
数学(29140)
数学方法(28842)
业经(23756)
中国(20860)
地方(17059)
(16139)
(15971)
(14150)
(13706)
贸易(13701)
(13363)
(12839)
农业经济(12496)
技术(12327)
环境(11620)
理论(11502)
(11357)
(10999)
(10774)
银行(10740)
(10351)
机构
学院(272107)
大学(268382)
管理(112234)
(107109)
经济(104789)
理学(98562)
理学院(97565)
管理学(95990)
管理学院(95529)
研究(88741)
中国(66309)
(63498)
(56552)
科学(56534)
业大(48659)
农业(48420)
(44144)
(43999)
中心(41565)
研究所(40407)
(38682)
财经(36036)
(35982)
师范(35700)
北京(35058)
(32998)
经济管理(31723)
(31425)
(31277)
农业大学(30582)
基金
项目(192649)
科学(151103)
研究(143707)
基金(138818)
(120401)
国家(119290)
科学基金(102646)
社会(89675)
社会科(84468)
社会科学(84446)
(76680)
基金项目(75280)
自然(66164)
自然科(64568)
自然科学(64552)
教育(63714)
自然科学基金(63384)
(63006)
编号(61245)
资助(55466)
成果(48176)
重点(42183)
(42086)
(41918)
(40191)
课题(40141)
创新(37298)
科研(36439)
国家社会(36227)
大学(35690)
期刊
(120459)
经济(120459)
研究(75166)
(67129)
中国(51310)
农业(46011)
学报(44420)
科学(41700)
管理(35516)
大学(34499)
学学(32780)
(29947)
教育(28626)
业经(26535)
(23057)
金融(23057)
技术(22785)
(20678)
问题(16936)
经济研究(16154)
财经(15930)
(15416)
农业经济(14931)
科技(14228)
农村(14209)
(14209)
图书(13905)
业大(13539)
理论(13442)
(13390)
共检索到385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冬  
本文从互联网及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角度出发,研究其对农村居民就业多元化及收入改善的影响,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渠道提供证据。基于全国性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本文发现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使用可以显著促进农村非农就业、丰富农民收入来源,从而促进农村发展。结合我国城乡互联网覆盖现存差异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政府应加大乡村和西部地区互联网基础建设和推广,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农村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财政部农业司《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课题组  
本报告首先探讨了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 ,结合 4省典型县的实际调查情况 ,描述了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的现状 ,探讨了在转型期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几个基本问题 ,进而提出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刚  
提高农村的非农就业是促进农民收入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的使用影响着人们工作中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文章通过2013年CGSS数据,利用Probit模型经验验证了互联网促进农村非农就业这一假设,并且在不同类型的人群中的促进效果不同。同时文章利用倾向匹配得分PSM方法,克服了样本的自选择问题后得到了一致的结论。文章的政策建议是扩大农村互联网的覆盖率,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提高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从而促进农村的非农就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丁学东  张岩松  
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在中国有其特殊的含义,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处在城乡"二元"的状态,以至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经常沿用农村财政这一概念。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以后,并没有涉及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问题。直到中国共产党第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志青  
阐述了加快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紧迫性,分析了"国家新农保"方案的不足及推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俊龙  宁光杰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并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了模型中由于互为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选择非农就业的概率,包括成为工资获得者以及自我雇佣。并且发现互联网属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高学历劳动者的影响要大于低学历劳动者。互联网至少从提高劳动者社会资本、减少家务劳动时间两个渠道对劳动者的非农就业选择产生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俊龙  宁光杰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并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了模型中由于互为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选择非农就业的概率,包括成为工资获得者以及自我雇佣。并且发现互联网属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高学历劳动者的影响要大于低学历劳动者。互联网至少从提高劳动者社会资本、减少家务劳动时间两个渠道对劳动者的非农就业选择产生影响。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高彩萍  
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过程中,"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全覆盖的呼声日益高涨。现有的助农服务网点是否发挥最初设想效果,新一轮服务触角该如何延伸?基于对××市辖内银行卡助农取款点运行情况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助农服务点的全覆盖应当由简单化的地域全覆盖、网点全覆盖转向服务的全覆盖。因此,普惠金融的推进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考量市场主体的真实需求,减少行政化干预,真正把服务落到实处。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高彩萍  
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过程中,"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全覆盖的呼声日益高涨。现有的助农服务网点是否发挥最初设想效果,新一轮服务触角该如何延伸?基于对××市辖内银行卡助农取款点运行情况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助农服务点的全覆盖应当由简单化的地域全覆盖、网点全覆盖转向服务的全覆盖。因此,普惠金融的推进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考量市场主体的真实需求,减少行政化干预,真正把服务落到实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林  何洋  
文章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互联网使用对不同农村劳动力群体就业选择的影响。文章着重从农村劳动力互联网使用的性别和年龄差异角度进行考察,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在总体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使农村劳动力由自雇型就业向受雇型就业转变,非正规就业比例下降。(2)互联网使用在促进壮年劳动力非农就业、受雇型就业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且降低了非正规就业比例;对青年劳动力和年长劳动力的影响则不显著。(3)互联网对不同性别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存在差异,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和受雇型就业的促进作用比男性更明显,对降低男性劳动力非正规就业效果较显著。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翯  李凌云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的整体状况和分地区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中存、贷、基础设施等因素的权重各不相同,我国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状况也存在着差异,而且不同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状况与地区经济因素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文根据研究结论,得出了针对政策制定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两点启示,一是我国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服务必须突破依赖存、贷等基本金融服务的现状,二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环境仍需要大力培育。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尹华北  潘明清  
从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两个维度实证研究社会保障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对于农村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其中提高覆盖率可以明显减少居民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消费意愿,提升保障水平则因对居民收入支持作用明显而能促进消费。在当今形势下,政府首先应致力于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同时应通过改变转移支付方式增加居民保障水平,以推动社会保障向纵深发展,从而有效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延平  
时下,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在全国全面铺开,要使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效果发挥到最大,就必须构建农村与城市金融服务全覆盖均等化。本文说明了构建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均等化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构建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均等化主要存在问题有政策性与商业性的矛盾、货款门槛、政策性短板、金融环境有待完善等4个方面。本文从蕲春县的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军  韩悦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了互联网使用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概率会提高7.9%,且该效应在东部地区、南方地区,对于男性、中青年劳动力、中高技能劳动力群体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信息渠道和人力资本渠道是互联网使用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受雇型就业,互联网使用对自雇型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使用互联网不仅具有工资溢价效应,而且提高了工作稳定性和社会保障水平,因此显著改善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玉森  郝志群  范黎光  于卫东  史立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