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5)
- 2023(15622)
- 2022(13100)
- 2021(11915)
- 2020(9715)
- 2019(21325)
- 2018(20801)
- 2017(39461)
- 2016(21198)
- 2015(22956)
- 2014(22107)
- 2013(21630)
- 2012(19748)
- 2011(18188)
- 2010(18399)
- 2009(17084)
- 2008(16342)
- 2007(14630)
- 2006(13313)
- 2005(11447)
- 学科
- 济(104606)
- 经济(104507)
- 业(58651)
- 管理(52794)
- 农(50380)
- 企(36806)
- 企业(36806)
- 方法(34313)
- 农业(33526)
- 数学(30232)
- 数学方法(29957)
- 业经(26553)
- 中国(24079)
- 地方(23822)
- 学(21481)
- 财(19240)
- 贸(17578)
- 贸易(17571)
- 制(17253)
- 易(17039)
- 发(14831)
- 环境(14453)
- 银(14045)
- 银行(13989)
- 融(13667)
- 金融(13665)
- 行(13498)
- 地方经济(13229)
- 体(13073)
- 农业经济(12613)
- 机构
- 学院(306081)
- 大学(299174)
- 济(133435)
- 经济(131098)
- 管理(111314)
- 研究(108542)
- 理学(97282)
- 理学院(96148)
- 管理学(94364)
- 管理学院(93831)
- 中国(82002)
- 农(75176)
- 科学(68535)
- 京(60279)
- 农业(58256)
- 所(56082)
- 财(55917)
- 业大(53884)
- 研究所(51483)
- 中心(49553)
- 江(45593)
- 财经(45217)
- 经济学(41470)
- 经(41201)
- 范(39763)
- 师范(39268)
- 院(37848)
- 经济学院(37320)
- 农业大学(36863)
- 北京(36465)
- 基金
- 项目(209763)
- 科学(165056)
- 基金(153148)
- 研究(149133)
- 家(136343)
- 国家(135128)
- 科学基金(114286)
- 社会(98738)
- 社会科(93186)
- 社会科学(93163)
- 省(83528)
- 基金项目(81364)
- 自然(73039)
- 自然科(71376)
- 自然科学(71353)
- 自然科学基金(70071)
- 划(69385)
- 教育(66291)
- 资助(60002)
- 编号(59103)
- 重点(47896)
- 发(47738)
- 成果(46048)
- 部(45455)
- 创(43994)
- 国家社会(41814)
- 创新(41180)
- 农(40620)
- 课题(40342)
- 科研(40128)
- 期刊
- 济(157524)
- 经济(157524)
- 研究(86174)
- 农(76955)
- 中国(56772)
- 学报(55256)
- 农业(51931)
- 科学(49885)
- 大学(41581)
- 学学(40368)
- 财(39538)
- 管理(37077)
- 业经(30900)
- 融(28987)
- 金融(28987)
- 经济研究(25262)
- 业(24776)
- 教育(24265)
- 技术(22763)
- 财经(22059)
- 问题(20868)
- 经(19143)
- 版(17929)
- 世界(16711)
- 业大(15800)
- 技术经济(15499)
- 农村(15171)
- 村(15171)
- 农业经济(15146)
- 商业(14917)
共检索到448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德彬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增长变得至关重要,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致使我国农村消费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拓展了我国农村消费的时间和空间,农村消费因此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经济视角下农村消费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 农村消费 收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晏凡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居民网上消费规模逐年扩大。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拉动内需成为关注的热点。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本文从消费体验因子、安全因子、促销活动因子、服务因子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居民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居民网络消费行为的回归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居民网络消费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 居民网络消费 消费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晏凡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居民网上消费规模逐年扩大。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拉动内需成为关注的热点。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本文从消费体验因子、安全因子、促销活动因子、服务因子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居民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居民网络消费行为的回归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居民网络消费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 居民网络消费 消费行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丰翼 颜廷武 范怡楠
基于湖北省967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聚焦抑制废弃物产生源头措施,着眼农村地区和微观层面,在“反事实”分析框架下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减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从消费升级视角探究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减量,反事实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的农户假如未使用互联网,其生活垃圾产生量将显著增加。(2)消费升级是互联网使用作用于生活垃圾减量的主要传导机制。其中,互联网购物带来的消费数量提升会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但是消费结构优化又进一步抑制生活垃圾产生量。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对男性、老龄人群、受教育程度较低和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影响效果更为显著。提出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夯实互联网基础设施、倡导理性消费、加快生产和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等措施,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效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丰翼 颜廷武 范怡楠
基于湖北省967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聚焦抑制废弃物产生源头措施,着眼农村地区和微观层面,在“反事实”分析框架下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减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从消费升级视角探究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减量,反事实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的农户假如未使用互联网,其生活垃圾产生量将显著增加。(2)消费升级是互联网使用作用于生活垃圾减量的主要传导机制。其中,互联网购物带来的消费数量提升会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但是消费结构优化又进一步抑制生活垃圾产生量。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对男性、老龄人群、受教育程度较低和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影响效果更为显著。提出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夯实互联网基础设施、倡导理性消费、加快生产和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等措施,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才坤
文章选取我国互联网与农村消费经济结构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互联网+"对我国农村总消费及各项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的三项指标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及分类消费的影响均呈现正向效应,对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也均呈现正向效应,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影响作用相对最高。相对而言,"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消费经济结构的影响最大的是东部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志毅 贾平
互联网经济对突破有形市场时空限制、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作用正逐步显现。本文基于2016-2021年的详实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网民规模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推动力大于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所受互联网经济的影响大于居民消费倾向;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呈显著正向影响,且对生存型消费的影响更大。据此提出从转化农村非网民群体、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多维创新赋能农村互联网经济等方面,进一步释放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楠
基于"互联网+"战略,我国的互联网发展逐渐向生产与生活领域蔓延。传统产业、服务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愈加紧密,这改变了居民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网购潮流、消费偏好转变与移动支付热点等。而互联网时代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主观的心理要素与客观的环境要素。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促进互联网背景下居民消费的发展,文章建议从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刺激消费者消费行为与推动网购发展等手段出发,促进互联网时代居民消费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居民消费 行为特征 影响要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芹 罗剑朝
以473户农户数据为依据,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三类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农户忠诚度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农村互联网金融农户忠诚度不高,农户金融服务满意度和金融产品满意度是影响农户忠诚度最基本的因素;比较三类金融服务提供商农户忠诚度影响因素发现,农户对于"三农"服务商和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忠诚为冲动型忠诚,对于正规金融机构网上金融部门的忠诚为认知型忠诚。基于此,建议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构建客户评价体系,有效区分客户类别,并对客户进行差异化营销与管理。三类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可尝试建立金融共生模式,优势互补,探索金融科技服务的全新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郜智方 戴鑫 张晗 乔志强 余娜 麦建军
随着农村互联网的建设、物流的覆盖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网购作为一种新兴消费模式开始在农村迅速传播。本文在网购基础设施完全普及、物流完全覆盖的假设下,研究影响农村居民网购的主导因素。选取河南省焦作市的6个互联网、物流设施齐全的农村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有效调查问卷308份。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农村居民网购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学历和职业,且年龄与学历又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结合访谈情况最终确定物流覆盖条件下农村居民网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网络应用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林 张艳萍
我国农村金融消费市场发展存在着巨大潜力和空间,但受农业弱质性、农村市场特殊性、体制与法律缺陷等多因素影响,金融消费市场存在着需求旺盛、供给短缺,金融产品和服务简单,金融创新动力不足和"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并存的特征,其症结在于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着农村金融深化。因此,必须通过诱致性与强制性创新相结合,从法制、金融生态、市场基础等方面促进农村金融消费市场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消费 市场供求 制度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晓红
我国农村网民的数量不断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也不断提高,但农村网民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在网吧上网的比例过高,互联网使用深度不够,网民结构不合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互联网意识淡漠,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互联网涉农内容不足、农村网民缺乏互联网应用教育是制约我国农村互联网需求的重要因素。今后,要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互联网意识、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互联网应用教育和培训、完善互联网涉农内容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学敏
在"互联网+"语境中,农村消费呈现出了经济、政治、文化三张不同的面孔,分别构筑起多重景观。"互联网+"对于变革农村经济,重塑农村消费者的政治参与,孕育农村消费文化自主和自觉有促进作用。学界和决策者要自觉将农村纳入"互联网+"大变革和战略行动之中,推动农村实现跨域式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消费 政治 经济 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学敏
在"互联网+"语境中,农村消费呈现出了经济、政治、文化三张不同的面孔,分别构筑起多重景观。"互联网+"对于变革农村经济,重塑农村消费者的政治参与,孕育农村消费文化自主和自觉有促进作用。学界和决策者要自觉将农村纳入"互联网+"大变革和战略行动之中,推动农村实现跨域式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消费 政治 经济 文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左茜 檀学文
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消费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的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法、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消费水平,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对农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越大。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低收入农村家庭、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家庭消费的正向影响更大。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非农就业是互联网使用发挥效应的重要渠道。为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对农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建议提升农村居民互联网使用的技能和素养,加快推进互联网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应用,以缩小农村消费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