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3)
- 2023(14418)
- 2022(11950)
- 2021(11078)
- 2020(9361)
- 2019(20810)
- 2018(21133)
- 2017(40991)
- 2016(21462)
- 2015(24095)
- 2014(23437)
- 2013(22989)
- 2012(21060)
- 2011(19444)
- 2010(20141)
- 2009(19252)
- 2008(18445)
- 2007(16782)
- 2006(15310)
- 2005(13734)
- 学科
- 济(110081)
- 经济(109997)
- 业(67549)
- 管理(61088)
- 农(47692)
- 企(45982)
- 企业(45982)
- 方法(39414)
- 数学(35221)
- 数学方法(34640)
- 农业(31484)
- 中国(28968)
- 业经(26009)
- 地方(23991)
- 制(20560)
- 技术(19925)
- 财(18798)
- 贸(18782)
- 贸易(18766)
- 易(18155)
- 学(17145)
- 银(17039)
- 银行(17029)
- 行(16502)
- 融(15372)
- 金融(15370)
- 体(14606)
- 策(14480)
- 发(14356)
- 理论(14117)
- 机构
- 学院(312993)
- 大学(305538)
- 济(142684)
- 经济(140005)
- 管理(122672)
- 理学(105503)
- 理学院(104537)
- 研究(102830)
- 管理学(102716)
- 管理学院(102165)
- 中国(82084)
- 京(62808)
- 财(62248)
- 农(58537)
- 科学(57807)
- 所(50323)
- 财经(48959)
- 中心(47903)
- 江(47521)
- 业大(45704)
- 研究所(44905)
- 农业(44410)
- 经(44202)
- 经济学(43424)
- 北京(39578)
- 范(38861)
- 经济学院(38820)
- 师范(38581)
- 州(37683)
- 院(35937)
- 基金
- 项目(197257)
- 科学(157231)
- 研究(150804)
- 基金(142367)
- 家(121364)
- 国家(120279)
- 科学基金(104630)
- 社会(98637)
- 社会科(93351)
- 社会科学(93326)
- 省(79560)
- 基金项目(74395)
- 教育(68615)
- 划(64177)
- 自然(63679)
- 编号(62976)
- 自然科(62281)
- 自然科学(62270)
- 自然科学基金(61138)
- 资助(57822)
- 成果(50062)
- 创(45409)
- 发(44761)
- 重点(43724)
- 部(43639)
- 课题(42960)
- 创新(41678)
- 国家社会(40506)
- 人文(38029)
- 教育部(37943)
- 期刊
- 济(170358)
- 经济(170358)
- 研究(96638)
- 中国(63409)
- 农(60459)
- 管理(46957)
- 财(44474)
- 农业(40668)
- 科学(40131)
- 学报(38934)
- 融(34470)
- 金融(34470)
- 业经(32382)
- 教育(32152)
- 大学(31760)
- 技术(30551)
- 学学(30236)
- 经济研究(27652)
- 财经(24111)
- 问题(22611)
- 经(20840)
- 业(20352)
- 技术经济(19010)
- 统计(17419)
- 世界(16630)
- 商业(16611)
- 策(16539)
- 贸(16190)
- 经济问题(15277)
- 农村(15239)
共检索到480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熙宁
我国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是农产品供需之间的匹配因每个参与主体流通效率的低下导致系统性失效,最终使得每个环节无法获取超额利润,而同时又降低了整体的流通效率。优化农产品流通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包含流通成本的缩减和流通机制的改进两个方面。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需要从农村地区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企业规划、打破区域限制及城乡一体化发展这四个方面努力。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 农产品 流通模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邹娜 郝大江
网络经济对农产品流通模式产生了根本性变革作用。基于网络经济对农产品流通渠道、流通组织、流通技术、流通费用的影响分析,"平台+网上金融+现代物流+农户"模式可以有效适应网络经济时代下的农产品流通。结合中国农产品流通实践,以及对网络经济时代农产品流通模式内在演进规律的系统分析,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需要构建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农村物流建设、构建农产品线上流通的统一金融平台等措施支持。
关键词:
网络经济 农产品流通 模式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翁文娟
传统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和机制存在信息化程度较低、组织化程度不高以及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的缺点,影响了市场供需平衡和农民收入水平。对此,在"互联网+"的社会潮流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传统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创新,具体包括:搭建"互联网+"背景下以电子商务网站为主的产销对接机制、培养"互联网+"背景下专业化的产销主体、打造"互联网+"背景下龙头企业主导的"基地+直销"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对接模式和机制的不足。
关键词:
产销对接 “互联网+” 农产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纪良纲 王佳淏
结合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电商发展现状,对现有的三种生鲜电商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对比分析不同种类的生鲜电商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并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Vensim模型对其中两种市场占有度较高的模式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B2C模式,O2O模式下的生鲜电商利润更高,总成本更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斌
在互联网+发展理念的驱动之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应当突出高效率、便捷化以及智能性,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去加强各个链条节点之间的衔接性,加快资源整合、增强优势互补、促进共享运营、实现互利共赢,形成开放交互、联动一体的全新业态,从而不断创新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运营体系、稳步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一方
以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络为发展平台与媒介的"互联网+三农"为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互联网+三农"背景下农产品营销面临的新变化,阐释了发展"互联网+三农"营销的意义,剖析了"互联网+三农"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面临的营销瓶颈与发展机遇,最后提出新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发展途径,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三农 农产品 营销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一方
以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络为发展平台与媒介的"互联网+三农"为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互联网+三农"背景下农产品营销面临的新变化,阐释了发展"互联网+三农"营销的意义,剖析了"互联网+三农"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面临的营销瓶颈与发展机遇,最后提出新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发展途径,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三农 农产品 营销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玲
本文以理论结合实例,分析京津冀区域"农户+批发市场"、"农户+龙头企业"和"农超对接"三种主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并指出这些传统流通模式存在流通成本高、区域协作不足、冷链物流技术缺乏、深加工环节技术缺乏等问题。文章基于京津冀协同战略角度,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的"由中心向外围"为思路,提出了三级联动的梯字型农产品流通协作模式,并结合三种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具体优化调整。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 农产品流通 创新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春兰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如何提高这一群体的收入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制于农产品流通,特别是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分析其深层原因并指出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根本动力在于消费。
关键词:
农产品 传统流通模式 创意新型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晓飞 田野
相对落后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的瓶颈。与国外农产品流通渠道相比,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还存在诸多的弊端。在目前条件下,要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运行的绩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关键是要对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从渠道关系、参与主体、流通业态、流通技术(手段)、政府政策支撑体系等层面进行创新,这是发展我国农产品流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渠道 模式 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丰婕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农业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日趋重要。然而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十分显著,导致农产品供需不平衡、价格波动和质量安全等问题。本文基于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对福建农产品流通中的农资买卖、收购、批发和零售环节以及各环节不同角色间的信息不对称现状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超凡
消费互联网主要针对的是个人用户的消费过程,显著改善了消费者在饮食、出行、娱乐等方面的生活体验,而产业互联网则主要以生产者为用户,通过生产环节、流通环节、组织环节等方面的数字化改造,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与效率提升,是不同于消费互联网以"流量为王"为特征的价值提升过程。我国应以信息化和数字化为主线,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贸信息的大数据融合平台,鼓励数据信息的公开化与智能化,推进公益性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实现行政管理功能的政府化、经营服务功能的市场化;推进农产品物流的标准化、数字化、冷链全程化,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和即时性方面的需求;整合农产品流通的生产端,减少农产品流通层级,促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反馈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业流通互联网信息平台,提高流通从业人员素质,建立强有力的上游生产流通组织主体,最终实现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变革。
关键词:
产业互联网 农产品流通 数字化 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丰婕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农业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日趋重要。然而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十分显著,导致农产品供需不平衡、价格波动和质量安全等问题。本文基于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对福建农产品流通中的农资买卖、收购、批发和零售环节以及各环节不同角色间的信息不对称现状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振 翟璐
随着农产品电商模式的兴起,农产品电商已成为农产品流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为提高农产品流通质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农产品电商模式愈发成熟,但在根本上仍以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为主,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当前电商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转变进行分析,并从O2O和C2B两种现代化电商模式对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创新入手,明确农产品电商快速发展下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解决方案对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优玄
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等诸多问题,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凸显,文化生产与制作技术低下、文化产品流通渠道单一、流通效率低下、交易成本也较高,大大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抑制了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增长。文章首先指出传统文化产品流通效率低下、渠道单一和成本较高的发展障碍,并分析了互联网环境对文化产品流通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发展连锁经营、发展文化物流、创新电子商务流通模式和创新文化传播模式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文化产品 流通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