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9)
2023(3949)
2022(3344)
2021(2730)
2020(2282)
2019(5091)
2018(5075)
2017(10275)
2016(5060)
2015(5476)
2014(5354)
2013(5176)
2012(5099)
2011(4907)
2010(5082)
2009(4892)
2008(4505)
2007(4170)
2006(4040)
2005(3752)
作者
(14679)
(12464)
(12395)
(11824)
(7965)
(5734)
(5553)
(4831)
(4712)
(4493)
(4377)
(4084)
(3996)
(3958)
(3854)
(3817)
(3682)
(3496)
(3487)
(3258)
(3177)
(2990)
(2987)
(2940)
(2908)
(2816)
(2533)
(2524)
(2428)
(2380)
学科
(50491)
经济(50468)
地方(14463)
管理(12774)
方法(12498)
地方经济(11543)
数学(11326)
数学方法(11275)
中国(8844)
(8750)
业经(8623)
(7350)
(6614)
企业(6614)
经济学(6168)
产业(6115)
(5692)
环境(5559)
(5467)
金融(5467)
总论(5450)
信息(5316)
(5088)
贸易(5085)
信息产业(4973)
(4961)
(4840)
(4714)
银行(4714)
(4713)
机构
学院(79834)
大学(78850)
(47946)
经济(47239)
研究(31255)
管理(28267)
理学(23738)
理学院(23482)
中国(23396)
管理学(23221)
管理学院(23070)
(18847)
经济学(16754)
科学(16124)
(15925)
(15513)
财经(15142)
经济学院(14743)
研究所(13876)
(13584)
中心(13239)
(11959)
财经大学(11006)
(10829)
北京(10297)
科学院(9911)
社会(9668)
经济研究(9419)
(9349)
师范(9288)
基金
项目(47309)
科学(37583)
研究(35256)
基金(34787)
(29394)
国家(29185)
社会(25935)
科学基金(25209)
社会科(24745)
社会科学(24740)
(18192)
基金项目(17583)
教育(14671)
资助(14609)
(14283)
自然(13495)
自然科(13165)
自然科学(13161)
自然科学基金(12905)
编号(12634)
(12204)
(12186)
经济(12108)
国家社会(11662)
重点(10736)
发展(10656)
(10506)
(10319)
成果(10093)
(9378)
期刊
(61073)
经济(61073)
研究(29362)
中国(13711)
(13580)
管理(12166)
经济研究(11650)
科学(9008)
学报(8721)
财经(8623)
(8142)
(8109)
金融(8109)
技术(7855)
(7667)
业经(7497)
问题(7488)
大学(6990)
统计(6927)
学学(6847)
技术经济(6503)
(5835)
决策(5513)
世界(5378)
农业(5352)
(5152)
经济问题(4879)
经济学(4673)
商业(4650)
国际(4577)
共检索到129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录全  邹志仁  
With an introduction of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es on Internet Economy Indicators put forward b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ing indicators of Internet Economy,and the actual measuring results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1998 and 1999.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俞立平  
本文认为,在国家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背景下,互联网作为信息化发展的龙头,对其进行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网普及、互联网初级应用、互联网高级应用等四个方面选取8个二级指标建立了我国互联网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从而为测度我国及各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进而为政府部门制定互联网及信息化发展政策,分析各地区互联网发展差距,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自甫  李汶沁  万晓榆  
互联网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衡量和引导互联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还缺乏对互联网经济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经济的内涵,接着从信息基础水平、融合发展效益、新生经济能力和创新发展潜力4个方面构建了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星星  
互联网经济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一种新型经济现象,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东、中、西部8省份无量纲化标准统一后的原始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了各类指标的权重。从网络基础水平、整合发展能力、新生经济效益和协调创新潜力四个维度构建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以江浙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北京、上海成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领航者。8省份互联网经济发展综合测定结果与实际高度吻合,验证了东、中、西部8省份指标体系符合原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自甫  李汶沁  万晓榆  
互联网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衡量和引导互联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还缺乏对互联网经济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经济的内涵,接着从信息基础水平、融合发展效益、新生经济能力和创新发展潜力4个方面构建了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钟伟  
一、互联网对商品流通和国际营销的影响 互联网络(Internet)的崛起使商品流通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方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网络上开设起“虚拟公司”(VirtualCompany),即这种公司并无实际经营交易场,消费者只是通过电脑屏幕上的详尽商品介绍来选购商品,并通过电子货币的支付完成交易,由店家送货上门。目前,日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已出现数百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侯汉坡  何明珂  庞毅  郑国梁  
本文在对资源属性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首先将互联网看作一种新的资源形态,并对互联网资源的技术性、公共性、渗透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从产生新的经济形态、项目式虚拟组织、改变生产组织方式和减弱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入手,对互联网资源对现实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陶岚  矫玉洁  
随着体验经济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从时下火热的"互联网+"概念出发,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市场经济面临的新形势,得出"互联网+"环境下的体验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具体实施举措,借体验经济之东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文玲  
互联网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革命,其作用和渗透力远远超过前几次科技革命,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首先,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引发实体经济变革,推动当代世界经济产生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两种基本经济形态,并将之连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新实体经济;其次,互联网推动更多经济存在表现为一种网络状态的存在,使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革;其三,互联网作为引领性力量推动传统产业变革,深刻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组织演进,特别是互联网促使制造业在存在状态上形成了一种没有任何产权关系的产业链的链状链接,如价值链的链接、服务链的链接以及信息链的链接。"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及社会商品购买力的急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大安  
【目的/意义】互联网作为厂商与厂商、厂商与消费者、厂商与政府之间的交易运作平台,正在催生大面积的网络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体验经济等数字经济形式。【设计/方法】经济学家如何从基础理论来解说数字经济与互联网的关联和融合,如何对数字经济改变主体决策行为作出基础理论解释,如何通过这些关联和融合来解读产业组织变动,需要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以下讨论:经济学有关数字经济的相对准确内涵是什么,大数据、5G通讯、社交媒体、物联网、元宇宙、区块链、边缘计算、VR/AR等的发展如何推动互联网成为数字经济的运行平台,数字经济的拓宽和加深会在哪些方面改变个人、厂商和政府的选择行为,数字经济运行趋势化在经济运行层面上将如何引致产业组织变动等。【结论/发现】本文拟在区分数字经济和数字经济运行这两个概念存在差别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数字经济与产业组织变动作出经济学解释,试图对数字经济背景下投资、生产、消费等行为勾勒出一幅以数字经济运行为分析主线的一般图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邹传伟  刘海二  
"互联网+"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的交换经济,具有交换标的、交换媒介、交换参与者等三项基本要素。"互联网+"模式很多,但无论何种模式,其核心都离不开物流与支付、信息处理、资源配置这三大支柱。"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互联网+"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应当顺应这个趋势,引入负面清单监管模式,明确"互联网+"的法律地位,防止"互联网+"发展中形成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强化"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支撑。还要发挥互联网金融与其他"互联网+"模式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活动在互联网上实现高度融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娟  
中国互联网发展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本文运用泰尔系数考察了2000至2013年中国31个省市区互联网普及率,有效地认识中国互联网的空间分布特征动态演变,得出中国互联网差异正在逐渐缩小,互联网空间差异的主要表现已从少数发达城市为主的极化差异过渡到三大地区间的梯度差异。将互联网变量引入经济收敛模型探索互联网对区域收敛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上中国互联网扩大了经济收敛性,在互联网普及早期作用并不明显,但在后期互联网显著扩大了中国经济差距。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英隆  李新家  
伴随互联网应用平台的行业细分化发展,供应商能更精准地切入消费差异群体,消费结构因此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基于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对接的视角,探讨新型消费中的经济理论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消费者在消费互联网条件下,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进入市场,不仅改变了其需求表达的方式和对消费品的信息搜寻方法,也改变了消费品购买的决策模式。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应用平台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其对产品需求的表达更明确,不仅有利于提升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信息对称性,也更有利于产品的创新和生产工艺的变革,有利于形成消费者与生产者共创价值、消费与生产良性互动的生态发展模式。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对接,还将促进数字资源与共创价值的开发,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有利于我国经济双循环格局的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