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2)
- 2023(8919)
- 2022(7252)
- 2021(6771)
- 2020(5482)
- 2019(12754)
- 2018(12924)
- 2017(25609)
- 2016(13679)
- 2015(15634)
- 2014(15481)
- 2013(15599)
- 2012(14883)
- 2011(13752)
- 2010(14291)
- 2009(13405)
- 2008(13293)
- 2007(12072)
- 2006(11373)
- 2005(10671)
- 学科
- 济(61916)
- 经济(61857)
- 管理(36145)
- 业(34889)
- 企(25547)
- 企业(25547)
- 中国(24316)
- 地方(18923)
- 农(18895)
- 方法(18399)
- 业经(15735)
- 数学(15561)
- 数学方法(15448)
- 制(13838)
- 贸(13379)
- 贸易(13363)
- 银(13307)
- 银行(13295)
- 行(13020)
- 易(12981)
- 农业(12595)
- 融(12197)
- 金融(12196)
- 发(11880)
- 财(11512)
- 地方经济(10676)
- 和(10252)
- 环境(10040)
- 学(9936)
- 技术(9667)
- 机构
- 学院(200606)
- 大学(197239)
- 济(84117)
- 经济(82164)
- 管理(72929)
- 研究(71580)
- 理学(60368)
- 理学院(59663)
- 管理学(58856)
- 管理学院(58473)
- 中国(57216)
- 京(44025)
- 科学(41350)
- 财(41055)
- 所(36981)
- 研究所(32817)
- 中心(32236)
- 江(32084)
- 财经(31214)
- 农(30414)
- 北京(29367)
- 范(28599)
- 师范(28360)
- 经(28020)
- 州(26655)
- 经济学(25434)
- 院(25405)
- 业大(25037)
- 农业(23433)
- 经济学院(22841)
- 基金
- 项目(118487)
- 研究(92853)
- 科学(91608)
- 基金(80969)
- 家(69234)
- 国家(68571)
- 科学基金(57454)
- 社会(57090)
- 社会科(54075)
- 社会科学(54060)
- 省(47956)
- 教育(42355)
- 基金项目(42123)
- 编号(40518)
- 划(39747)
- 成果(34228)
- 自然(33621)
- 资助(33362)
- 自然科(32616)
- 自然科学(32607)
- 发(32285)
- 自然科学基金(31981)
- 课题(28832)
- 重点(26822)
- 发展(26360)
- 展(25919)
- 部(25782)
- 创(24978)
- 项目编号(23965)
- 年(23660)
共检索到328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江凤娟 吴峰
互联网的出现重构了新的学习时空观,为我国人力资源发展带来了双重红利。互联网先后给我国人力资源发展带来了三种新模式,分别是"互联网+学历"模式的国家远程教育计划、"互联网+能力"模式的企业数字化学习工程、"互联网+知识"模式的大学全球化慕课运动,它们快速地推动了我国人力资源发展。研究发现,解决社会对于远程教育高层次学历需求问题、解决广大中小企业对于数字化学习的需求与零供应的矛盾问题、解决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中的流失陷阱问题,互联网红利将得到巨大地深度释放。破解这些矛盾,需要制定"互联网+人力资源发展"的顶层设计;举办远程研究生教育,满足高层次的学历学习需求;实施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填补中小企业职工能力提升的学习空白;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搭建学习立交桥;推动我国终身学习立法,从制度层面保障我国人力资源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红利 人力资源 数字化学习 跨越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并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既面对数字化鸿沟所带来的挑战,也面临着利用信息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实现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的机遇。为此,我们要把远程学习作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建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第一选择;在国民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聂艳玲 崔鸽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信息革命为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互联网为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新的路径。"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是推动农业规模生产、精细管理、职能决策、服务便利的关键之举,有利于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智慧农业、农产品在互联网上电商营销以及互联网与农业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都方兴未艾,加强"互联网+"现代农业思维认识、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立、"新农人"培育、农业金融改善、政府的支持自然迫在眉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聂艳玲 崔鸽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信息革命为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互联网为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新的路径。"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是推动农业规模生产、精细管理、职能决策、服务便利的关键之举,有利于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智慧农业、农产品在互联网上电商营销以及互联网与农业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都方兴未艾,加强"互联网+"现代农业思维认识、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立、"新农人"培育、农业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玉涛 张建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是当前各国关注的焦点。笔者从当前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培训制度""推进多样化办学""创建国家创新体系""创建教育与人力资源审议决议机构"和"推行地方统筹体制"的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教育 人力资源 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永周
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的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战略对策。作者认为,促进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立足我国的局部技术领先优势,集中有限的人才、资金和资源,重点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实现突破,从而带动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同时,要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高技术企业孵化器建设,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后发优势 跨越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秀英 赵永哲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启云
我国居民消费跨越式发展,是正确认识生产与消费关系、化解我国生产性过剩危机、加快改善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促进居民消费跨越式发展,需要转变思想观念,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加强社会保障建设、调整产业结构等。
关键词:
消费 跨越式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金堂 赵毅峰
美国税收政策在美国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的经验表明,在我国投资基金市场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科学的、有效率的投资基金税收政策体系,保护基金投资者利益是投资基金税收政策的核心,必须科学定位投资基金税收政策的功能和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园 欧伟 樊治平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与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十分不协调。通过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将使我国服务企业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动态能力理论强调对原有能力重构以适应环境赋予的新的挑战,为我国服务业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动态能力 服务业 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帅
所谓"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当前,"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各个行业。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业而言,互联网模式一方面重构了人力资源管理生态,另一方面也为人力资源服务带来了新的工具和思维。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面临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互联网+"影响传统产业的基本规律出发,基于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自身特点,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存在的"痛点",进而阐述了"互联网+"推动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变革和创新的趋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爱玲
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新疆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命。跨越式发展,至少要做到"四个跨越":经济发展质量的跨越、经济发展阶段的跨越、产业结构升级的跨越和整体技术水平的跨越。从理论来分析,后起地区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从实践来看,世界各地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有许多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而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是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再丰裕的物质资本,也必须依靠人力资本来推动,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充满活力的核心动力。从长期来看,新疆的发展根本上还是要靠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由"输血"变为"造血",实现内生式发展。而增强"造血"能力的关键则是加快新疆人力资本的积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瀛通
文章揭示了因劳动年龄人口年龄结构急剧变动,使人口抚养比、人口红利等相关指标出现与实际背离的现象。究其原因皆由年龄结构变动影响所致。只有应用“粗率”的标准化方法,对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进行标准化,消除年龄结构的影响,“标化”人口抚养比和人口红利,才更有可能反映实际。这一发现对重新认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