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9)
2023(11489)
2022(9076)
2021(8007)
2020(6863)
2019(15603)
2018(15250)
2017(30213)
2016(16179)
2015(18137)
2014(18091)
2013(17804)
2012(16290)
2011(14578)
2010(14868)
2009(14418)
2008(13526)
2007(12393)
2006(10800)
2005(9952)
作者
(46073)
(38673)
(38348)
(36942)
(24296)
(18409)
(17713)
(14957)
(14557)
(13655)
(12984)
(12810)
(12258)
(12188)
(12037)
(12015)
(11743)
(11289)
(11262)
(11070)
(9471)
(9442)
(9387)
(8945)
(8769)
(8662)
(8521)
(8520)
(7771)
(7677)
学科
(70399)
经济(70333)
(45170)
管理(43046)
(35502)
企业(35502)
方法(30465)
数学(27176)
(27161)
金融(27159)
数学方法(26987)
中国(26044)
(24919)
银行(24893)
(24062)
(20748)
(19350)
业经(17296)
地方(16207)
(16165)
(14222)
贸易(14212)
农业(14197)
(13859)
(12688)
财务(12655)
(12645)
财务管理(12627)
企业财务(12029)
中国金融(11270)
机构
学院(229146)
大学(227979)
(100023)
经济(98013)
管理(84991)
研究(77397)
理学(72912)
理学院(72142)
管理学(70931)
管理学院(70516)
中国(65018)
(47139)
(46608)
科学(45701)
(40398)
(39146)
中心(38293)
财经(37479)
研究所(35607)
(34749)
(34006)
业大(33399)
经济学(33032)
农业(31817)
经济学院(30264)
北京(29502)
(28700)
师范(28392)
(28077)
财经大学(27884)
基金
项目(150645)
科学(118182)
研究(110840)
基金(109266)
(94698)
国家(93909)
科学基金(80230)
社会(71808)
社会科(68243)
社会科学(68222)
(59220)
基金项目(57578)
教育(50353)
自然(49648)
(49146)
自然科(48539)
自然科学(48525)
自然科学基金(47690)
编号(45241)
资助(44275)
成果(36547)
重点(34365)
(33858)
(33498)
(31839)
课题(30881)
国家社会(30396)
创新(29865)
科研(29024)
教育部(28883)
期刊
(106186)
经济(106186)
研究(67787)
中国(43305)
(37561)
(37371)
金融(37371)
(36510)
学报(35343)
科学(31724)
管理(28943)
大学(26743)
学学(25302)
农业(24267)
教育(20760)
技术(19114)
财经(18828)
经济研究(18210)
业经(17811)
(16203)
问题(14713)
(13141)
(12009)
理论(11906)
技术经济(11635)
商业(11289)
国际(10878)
(10780)
实践(10716)
(10716)
共检索到341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峰  孔涛  王靖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相关研究,但使用权威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成果还十分有限。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对全国范围内互联网金融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正式检验和讨论。通过对335个地级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空间自相关进行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地区集聚效应。此外,应用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即便是在控制了多个区域经济特征变量,区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峰  孔涛  王靖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相关研究,但使用权威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成果还十分有限。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对全国范围内互联网金融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正式检验和讨论。通过对335个地级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空间自相关进行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地区集聚效应。此外,应用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即便是在控制了多个区域经济特征变量,区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杰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而林业金融则承担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职能。我国的林业金融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指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依靠大量数据的积累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支付、投资与融资服务。互联网金融具有包容性增长效应,而互联网金融与林业金融的结合,通过创新解决林业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促进了林业金融体系在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面上的包容性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华  李扬子  曹青子  王玮  
文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定义了金融效率,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长尾效应和溢出效应对我国金融效率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假设,选取指标运用VAR脉冲响应模型和方差分解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假设,就金融效率提升与优化提出了鼓励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融合共生、鼓励金融创新等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琨媛  黄耀宇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农村居民收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农村居民收入在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互联网金融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据此,应从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方面着手,强化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普惠性,助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烁  张文韬  
本文利用2010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居民使用互联网对其主观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显示,使用互联网显著提高了人们的整体幸福感,但对于幸福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互联网使用带来的影响并不一致:互联网的使用会显著提高人们的工作满意度,但同时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影响主观福利水平的作用机制:一方面,使用互联网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灵活性,进而对其工作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另一方面,使用互联网则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弱化和主观相对收入的降低,进而对其生活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从海  李慧  
伴随着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债券以及信托计划等金融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追求金融资产收益最大化的中国家庭已经开始了金融资产结构调整,近期快速兴起与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余额宝类理财产品、P2P网络借贷等)是否一定会加速这种调整的趋势,值得关注与研究。本文在一系列假定的前提下,考察了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调整的市场环境与趋势变化,分析了家庭金融资产调整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米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贸易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的进一步扩大,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种更加明显甚至是必然的趋势;与此同时,原计划经济国家相继向市场经济转轨。在此背景下,金融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并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这一联动关系对经济转轨国家利弊兼具,经济转轨国家不仅要直面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和风险,而且要承受金融全球化与其经济和金融互动所产生的双重效应。同样,由于联动关系,如果转轨国家顺利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并能获得较大的收益,这对金融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极大的贡献,否则他们的缺失或者不稳定将严重影响到金融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志昌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出现已有十余年,直至2013年,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引起了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重视。互联网金融业务如火如荼展开,同时也出现了业内企业破产倒闭的现象。如何认识互联网金融,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分析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征,从互联网精神的角度,明晰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希望能为大家理解互联网金融提供新视角。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昭霞  高雅  
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在最早出现互联网金融的美国却没有引发类似中国的热潮。对比中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当前金融抑制的体制环境、互联网金融产品缺乏创新、企业内控机制不健全、征信体系尚未建立、监管仍存在空白等。而互联网金融若要走上常态化的发展道路,则需秉持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探索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程飞  
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的确对许多行业进行了改造甚至颠覆,使得一些希望寻求创新的企业误认为只要使用互联网技术就能创建新颖而成功的商业模式。本研究旨在以谨慎保守的态度重新审视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改造作用,在分析行业的互联网化适应性、总结适合互联网化的行业特征的同时,为企业的互联网化提出建议和理论支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丹丹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五大商业银行1居民储蓄存款产生分流作用,使五大商业银行的存款市场更富弹性,贷款市场的资金需求减少。论文利用价格弹性理论和需求理论构建了五大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供求均衡模型,得出五大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市场存在严重不均衡现象的结论,同时验证了互联网金融对五大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具有替代作用。最后,论文为五大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云  杨晓雪  
互联网金融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分散投资风险、集聚社会闲散资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作用显现,给传统金融中介带来冲击和挑战。文章针对互联网金融是否会导致金融中介去中介化问题,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金融中介功能及其缺陷,认为互联网金融本质上还是金融,是传统金融在互联网上的延伸,互联网金融加剧金融脱媒,促进金融中介创新与变革,两者最终将深度融合、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