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59)
2023(15241)
2022(12721)
2021(11713)
2020(9934)
2019(22233)
2018(22077)
2017(41933)
2016(23002)
2015(25122)
2014(24460)
2013(23301)
2012(21301)
2011(18801)
2010(18416)
2009(16308)
2008(15740)
2007(13694)
2006(11744)
2005(9725)
作者
(64210)
(54301)
(53615)
(50685)
(33894)
(26130)
(24204)
(21563)
(20514)
(19016)
(18516)
(18046)
(17010)
(16727)
(16688)
(16461)
(16401)
(15932)
(15583)
(15455)
(13514)
(13264)
(13005)
(12395)
(12166)
(12055)
(12018)
(11844)
(10903)
(10872)
学科
(85766)
经济(85686)
(71272)
管理(63620)
(49765)
企业(49765)
(47515)
方法(39118)
数学(35398)
数学方法(34951)
农业(31357)
中国(24244)
业经(24004)
(23579)
技术(19854)
(17025)
贸易(17020)
(16709)
(16600)
(16558)
(15547)
财务(15503)
财务管理(15469)
地方(14995)
企业财务(14717)
环境(14035)
(13375)
银行(13320)
(12571)
(12446)
机构
学院(305362)
大学(297086)
(121053)
管理(118739)
经济(118695)
理学(104267)
理学院(103226)
管理学(101194)
管理学院(100660)
研究(99618)
(75821)
中国(75734)
科学(64720)
(60588)
农业(59021)
业大(57685)
(51777)
(50551)
中心(49481)
研究所(46523)
(45369)
财经(42107)
(38763)
农业大学(37519)
(37368)
技术(36836)
师范(36808)
北京(36347)
经济学(36112)
(35653)
基金
项目(222227)
科学(174947)
基金(161409)
研究(157659)
(144076)
国家(142801)
科学基金(121978)
社会(100317)
社会科(94987)
社会科学(94960)
(89905)
基金项目(86487)
自然(81063)
自然科(79253)
自然科学(79230)
自然科学基金(77774)
(75317)
教育(73006)
资助(64059)
编号(63764)
重点(50612)
(48692)
(48501)
(47666)
成果(47589)
创新(44639)
科研(43788)
课题(43169)
计划(42842)
国家社会(42159)
期刊
(126351)
经济(126351)
(76050)
研究(74831)
中国(60327)
学报(56343)
农业(51602)
科学(49255)
大学(42624)
学学(41197)
(40242)
管理(38609)
技术(31717)
教育(30057)
业经(28024)
(27802)
金融(27802)
(25538)
财经(19382)
经济研究(18510)
问题(17879)
(17783)
业大(16923)
科技(16793)
(16571)
技术经济(15203)
农业大学(14565)
农村(14341)
(14341)
农业经济(13888)
共检索到434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俊霞  
一些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可以增进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率,但是没有区分互联网不同使用(有无生产性使用)的影响。互联网属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普遍低学历的农民来说“使用”不代表“会用”。利用2019年2544名职业农民的调查数据统计发现,20.32%的农民只使用通信娱乐功能,他们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率仅为30.95%,而有生产性使用的农民的采纳率为44.55%。在运用Logit、Probit、LPM回归的基础上又使用双重稳健模型IPWRA、AIPW检验,结果稳定一致。双重稳健模型表明,有生产性使用的农民采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概率提高了6.55个百分点,相当于采纳概率提高了15.68%,具有统计和经济意义上的显著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俊霞  
一些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可以增进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率,但是没有区分互联网不同使用(有无生产性使用)的影响。互联网属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普遍低学历的农民来说“使用”不代表“会用”。利用2019年2544名职业农民的调查数据统计发现,20.32%的农民只使用通信娱乐功能,他们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率仅为30.95%,而有生产性使用的农民的采纳率为44.55%。在运用Logit、Probit、LPM回归的基础上又使用双重稳健模型IPWRA、AIPW检验,结果稳定一致。双重稳健模型表明,有生产性使用的农民采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概率提高了6.55个百分点,相当于采纳概率提高了15.68%,具有统计和经济意义上的显著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书凯  
采用安徽省740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经济结构、耕地特征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整体较低,水稻耕作规模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呈"U型"关系,水稻种植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高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越高,租入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越高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越低,其他影响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变量还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文化水平和户主是否参加绿色防控培训。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通过机制创新鼓励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相关服务主体应采取差异化推广策略和服务形式,提高农户病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建鑫  赵清华  赵继春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快速推进并没有缩小城乡互联网应用差距,研究影响农民互联网应用采纳的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农村"互联网+"推进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郊区712名农民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Logit模型和泊松模型,对农民使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意愿和采纳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转移就业状况、对互联网应用的认知感受对农民采纳决策和采纳强度有显著正向作用;非农就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对采纳强度影响显著,但对采纳决策没有显著影响;以往的信息化推广措施对农民采纳决策和采纳强度作用有限。为此,应针对农民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储成兵  李平  
利用安徽省7个县市402个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影响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除农户家庭特征对农户采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意愿影响不显著外,农户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环保意识、风险偏好类型、农业信息的获取、与其他村民的交流频率、培训、贷款的可获性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纳意愿。因此,提高户主的文化程度,建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机制,完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拓展农户信息获取的渠道等对提升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纳意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丽   李辉   刘威加  
<正>农业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其中果树种植与生产是一种收效快、效益高的方式,农民可在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较差的情况下进行果树种植,实现脱贫致富,可以说,果树栽培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果树栽培与管理也更加趋向于现代化、信息化,诸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现代信息化集成技术被应用于果树行业。本文参考由尚子焕、路明明等主编,
关键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东旭  高德民  薛卫  张朔  张福全  
[目的]由于人工数据收集成本高和传统无线网络数据连通性解决方案有限,现代农业病虫害监测技术面临极大挑战。采用物联网和大数据驱动技术可以降低农业投入成本、减少损失、提高产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法]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驱动的现代农业技术平台,是一种用于生产端到端服务的物联网技术集成框架,它借助于最新通信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机和无人机收集数据。该集成框架主要解决能量供应、通信限制、低空遥感滞空时间和病虫害环境致病分析。在能量供应方面,在系统中设计一种基于天气感知的太阳能基站,系统根据能量获取状况实时改变数据采集率来减少能量损耗。在通信方面,系统采用Lora(long range)与TVWS(TV white space)相结合的技术来满足农场远距离和高宽带数据传输的需求。在无人机设计方面,为减少无人机能源消耗,通过调整无人机四旋翼的角度以及对无人机飞行路线的优化,使无人机能够充分借助风能。[结果]采用上述方案,平台能够长时间持续稳定工作,而且即使在偏远的大型户外农场也可保证网络连接不会中断。通过该农业技术平台,建立农场环境与病虫害发生关系模型,结果显示当温度为15℃且相对湿度达60%以上时,小麦白粉病大面积爆发概率显著增加。[结论]通过对农作物病虫害无人机遥感结果与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建立一套农业病虫害监测系统,从环境因素方面分析病虫害发生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储成兵  
本文利用安徽省7个县40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基于Double-Hurdle模型对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策和采纳密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定和采纳密度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户主文化程度、环保意识、参加IPM技术的培训、非农收入占比、农业信息的获取及贷款的可获性显著促进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而户主性别与风险偏好类型则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显著促进农户IPM技术采纳密度的因素有户主性别、文化程度及农业信息的获取,而农户风险偏好类型则呈负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储成兵  
本文利用安徽省7个县40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基于Double-HurDle模型对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策和采纳密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定和采纳密度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户主文化程度、环保意识、参加IPM技术的培训、非农收入占比、农业信息的获取及贷款的可获性显著促进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而户主性别与风险偏好类型则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显著促进农户IPM技术采纳密度的因素有户主性别、文化程度及农业信息的获取,而农户风险偏好类型则呈负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安然  张俊飚  盖豪  
[目的]以农户兼业为视角,探讨不同兼业类型的农户"两型农业"技术采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户"两型农业"技术采用意愿,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政策参考。[方法]利用湖北省农户调查数据,以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为例,比较了不同兼业类型的农户"两型农业"技术采用的意愿差异,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影响不同兼业类型农户"两型农业"技术采用意愿的关键因素。[结果](1)多数农户对"两型农业"技术有采用意愿,其中采用意愿最高的为二兼农户,其次为一兼农户,纯农户采用意愿最低;(2)影响不同兼业类型农户采用意愿的共同因素主要集中在两方面,感知有用性方面对各类型兼业农户均有十分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方面对各类型兼业农户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影响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对"两型农业"技术采用意愿的因素有明显差异,劳动力占比、种植面积、农药使用频率、较容易获得农业技术信息均对纯农户采用意愿有负向影响;性别和农药使用频率分别对一兼农户有负向和正向影响;文化程度、种植面积、家庭年纯收入和农药使用费用均对二兼农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可通过加大"两型农业"宣传推广力度、增强政策支持和技术推广补贴力度、适度发展规模化经营等方式以提高农户对"两型农业"的认知和采用意愿,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起建凌   袁欣   金璟   许娟   施东琦  
农业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基于云南、海南、广西以及广东四个香蕉主产省农村的654份实地入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农民绿色生态技术采纳行为及其对农民综合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民采纳绿色生态技术后福利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提升。(2)农民自身资源禀赋会影响其绿色生态技术的采纳决策,不同资源禀赋的农民在采纳绿色生态技术时的福利水平提升效应具有差异性,有贷款以及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在采纳绿色生态技术时福利水平的提升效应更高。(3)基于反事实假设,研究发现采纳绿色生态技术的农民若不采纳该技术,其福利水平会下降1.64%,而未采纳绿色生态技术的农户采纳该技术时,其福利水平能够提升21.97%,说明绿色生态技术采纳对农民综合福利有提升效应。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因地制宜推广普及绿色生态技术,资金扶持推动采纳绿色生态技术,加强引导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起建凌   袁欣   金璟   许娟   施东琦  
农业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基于云南、海南、广西以及广东四个香蕉主产省农村的654份实地入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农民绿色生态技术采纳行为及其对农民综合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民采纳绿色生态技术后福利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提升。(2)农民自身资源禀赋会影响其绿色生态技术的采纳决策,不同资源禀赋的农民在采纳绿色生态技术时的福利水平提升效应具有差异性,有贷款以及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在采纳绿色生态技术时福利水平的提升效应更高。(3)基于反事实假设,研究发现采纳绿色生态技术的农民若不采纳该技术,其福利水平会下降1.64%,而未采纳绿色生态技术的农户采纳该技术时,其福利水平能够提升21.97%,说明绿色生态技术采纳对农民综合福利有提升效应。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因地制宜推广普及绿色生态技术,资金扶持推动采纳绿色生态技术,加强引导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童朝  颜廷武  何可  张俊飚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广受关注,绿色农业技术推广迫在眉睫,但农民却行动迟缓,这是否说明农民重私利而无公德?利用冀鲁皖鄂四省1 372份农村入户调查数据,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检验,从利他倾向和有限理性视角考察了农民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结果发现:除自利动机外,农民同时具有利他倾向,对具有生态福利属性的绿色农业技术有着良好的潜在认同与需求;但囿于认知不完全、外部环境不确定所引致的有限理性问题,农民在绿色技术面前往往表现为迟疑甚至退缩;秸秆还田的机械化、亲环境和劳动替代属性使得兼业、收入、经营规模和价值认知等成为影响农民采纳的显著因素。据此,强化农民认知的同时,将公共道德塑造融入乡村问题治理之中,不失为经济和制度手段以外推进农业绿色化转型的有效选择和有益补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吉平  刘宇荧  傅新红  
为探究合作社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的影响,基于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视角,利用四川省81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了合作社及其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合作社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方面,合作社农资供应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可以显著提升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纳可能性,前者的影响效应更大,而合作社生产培训服务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基于农户异质性视角进一步分析表明,加入合作社并出资、受教育水平较低、年龄偏大和进行土地流转的社员获得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后,更倾向于采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欢  周宏  吕新业  
采用嵌套Logit模型,基于江苏省病虫害统防统治试点地区630个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对影响农户采纳包药防治服务与全承包防治服务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层次病虫害防治模式(统防统治与自防自治)采纳时,农户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认知是影响其防治模式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在第二层次病虫害防治方式选择时,用工补贴、宣传引导、雇工价格变异系数、服务价格、户主年龄、与农技员联系强度,对农户包药防治服务采纳决策有显著影响;用工补贴、雇工价格变异系数、户主年龄、留守劳动力人数、家庭收入水平和稻田规模,对农户全承包防治服务采纳决策有显著影响;提出应根据农户禀赋和所属地区特征提高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村集体组织协调功能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