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6)
2023(2230)
2022(1908)
2021(1929)
2020(1757)
2019(4050)
2018(4133)
2017(8078)
2016(4333)
2015(4664)
2014(4293)
2013(4175)
2012(3813)
2011(2908)
2010(3074)
2009(2783)
2008(3073)
2007(2615)
2006(2199)
2005(1925)
作者
(9205)
(7586)
(7507)
(7292)
(4779)
(3475)
(3468)
(2857)
(2799)
(2719)
(2483)
(2483)
(2461)
(2423)
(2266)
(2237)
(2226)
(2146)
(2120)
(2013)
(1836)
(1834)
(1792)
(1758)
(1745)
(1699)
(1646)
(1624)
(1599)
(1495)
学科
(20715)
管理(17830)
(13779)
(12571)
企业(12571)
财政(11762)
(10705)
经济(10689)
(9252)
(8721)
财务(8720)
财务管理(8675)
企业财务(8256)
(8195)
(6246)
银行(6244)
(5866)
(5746)
体制(5518)
(5275)
金融(5275)
中国(5264)
制度(4965)
(4965)
业经(3978)
方法(3790)
(3589)
(3398)
数学(3239)
数学方法(3221)
机构
学院(45223)
大学(44319)
(20571)
(16900)
经济(16488)
管理(16046)
中国(14376)
研究(13295)
理学(13059)
理学院(12955)
管理学(12830)
管理学院(12747)
财经(11717)
(10561)
(8990)
财经大学(8464)
财政(8129)
(7559)
科学(7318)
(7155)
(7048)
中心(6863)
(6373)
北京(5884)
会计(5620)
(5559)
研究所(5536)
(5465)
人民(5375)
经济学(5353)
基金
项目(26045)
研究(20183)
科学(19707)
基金(18635)
(15630)
国家(15487)
科学基金(13405)
社会(12743)
社会科(12087)
社会科学(12085)
基金项目(9784)
(9769)
教育(8674)
编号(8316)
自然(7939)
(7852)
自然科(7766)
自然科学(7764)
自然科学基金(7629)
资助(7622)
成果(7444)
(6400)
(5957)
项目编号(5938)
(5874)
重点(5717)
课题(5588)
国家社会(5414)
(5375)
科研(5214)
期刊
(22425)
(20910)
经济(20910)
研究(17847)
中国(11546)
(8685)
金融(8685)
财经(6622)
(6523)
财政(6523)
学报(6421)
会计(6398)
财会(6034)
管理(5996)
(5498)
大学(5264)
学学(5105)
科学(4462)
经济研究(4340)
(4215)
(4122)
通讯(4107)
会通(4100)
业经(2990)
(2739)
农业(2599)
技术(2521)
财经大学(2499)
之友(2480)
理论(2436)
共检索到80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会志  刘建  
对互联网理财的监管应体现适当的风险容忍度,既要防范重大风险,又要避免过度监管,对互联网理财进行全面与客观的评价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阿里余额宝激发了社会公众的理财热潮,微信理财通则以其6亿用户的社交平台备受瞩目,二者引领的互联网理财成为最受关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截至2014年2月18日,余额宝用户数超过了6100万,规模突破了4000亿元;理财通于2014年1月22日上线,当天募得资金8亿元,6个工作日规模就超过了百亿元,余额宝和理财通所对应的货币基金份额已超过全国居民存款规模的1%。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超  
保理(保付代理)理财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一个缩影,在满足商业保理公司的融资需求、拓宽公众投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信用风险的分散与传递过程中,交易主体的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息披露风险等,最终也会扩散到投资者身上。本文旨在分析互联网保理理财产品的业务模式、法律关系以及存在法律的风险等,进而有针对性提出相关风险的防范建议以及如何实施对该类产品监管的意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韩丹  
随着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发展,其安全性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最近发生的大大集团、e租宝、3M等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事件,使得互联网金融理财监管问题箭在弦上。通过围绕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监管问题,以最近被查获的涉嫌非法集资的e租宝为例,基于互联网金融理财发展现状,剖析当前我国在互联网金融理财方面存在的法律困境,并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美国、英国互联网金融理财监管体制的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从法律法规、监管主体、行业自律、征信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钱磊  
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互联网进行金融数据处理、信用评级,在传统银行金融体系之外运行,由金融需求者和供给者自主参与的金融形式。互联网金融的特征是互联网化、去银行化和普惠化。互联网金融的范围应当包括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贷款和互联网货币。互联网金融的上述特征也影响着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从现实角度考量,互联网金融监管应当以保护普通投资者和促进金融效率为目标,坚持信息监管和风险监管原则,选择自治与监管并举的监管路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秀娟  罗敏娜  
互联网金融带来了征信业务需求的与日俱增,也带来了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行业的兴起与发展。我国现有征信行业的法律监管体制一方面滞后于时代发展,无法适应个人征信的互联网模式,另一方面存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法律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故而亟待加快完善和构建出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的法律监管体系,健全法律监管体制下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制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王宝刚  荆伟  
近几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量呈井喷式发展,多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竞相发展,但在现有金融监管体制下,立法和监管滞后,监管真空或监管重叠并存,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不断积聚,改善和加强对其的监管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立法和监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规制的有效建议,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制度规定,健全监管体制,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切实防范洗钱风险等,以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钱磊  
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互联网进行金融数据处理、信用评级,在传统银行金融体系之外运行,由金融需求者和供给者自主参与的金融形式。互联网金融的特征是互联网化、去银行化和普惠化。互联网金融的范围应当包括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贷款和互联网货币。互联网金融的上述特征也影响着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从现实角度考量,互联网金融监管应当以保护普通投资者和促进金融效率为目标,坚持信息监管和风险监管原则,选择自治与监管并举的监管路径。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裴久徵  
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理财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金融新领域。《互联网金融法律与风险控制》一书在介绍互联网金融各种主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根据现行法律、各业态监管办法、监管基本精神以及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方案,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不同商业模式相应的行为规范以及行为人在触及相应规范时可能遭遇的法律风险。书中深入讲解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亚琳  于涛  姜道奎  
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投资者三者角度出发,对三者博弈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并构建互联网理财产品质量监管三方博弈模型。通过求解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揭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相互影响关系。最终,结合博弈模型的结果为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出建议,以提高我国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质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真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交易结构,代表了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的趋势。应当把互联网金融作为践行创新性金融监管理念的试验田,探索未来"新金融"监管的范式。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监管必须具有翔实的微观基础,如厘清其体系边界、业态模式以及内生性的风险等。重塑法律监管原则与逻辑,通过提供有效法律供给、完善征信体系、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充分协调、发挥各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能是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的可行性道路。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建霞  张伟锋  
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梳理当前我国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监管现状,分析在金融信息保护领域存在的保护范围、义务主体、责任追究和破产解散情形下的移交保存等法律监管困难与问题,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对金融信息的保护。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毛志刚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地方政府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流动性和混业经营等特征也给地方政府监管带来了挑战。囿于当下地方金融监管权尚处于灰色地带,在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漏洞和不足。本文立足地方政府参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正当性,从监管对象、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央地分权等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参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困境。通过借鉴英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构建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出发点、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监管权、地方政府协作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体系,并创新性地提出地方政府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中采用软法治理、监管沙箱的监管方式和以原则性监管为导向的监管理念。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江伟  
互联网票据理财的产生实现了投资资金与实体经济的直接对接,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新的着力点。然而,在互联网票据理财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中蕴藏的票据真实性风险、合规性风险、信息披露风险等最终也会通过互联网理财平台传递给投资者。本文立足于现有法律法规,试图通过分析互联网票据理财的业务模式、法律关系以及存在的法律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江伟  
互联网票据理财的产生实现了投资资金与实体经济的直接对接,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新的着力点。然而,在互联网票据理财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中蕴藏的票据真实性风险、合规性风险、信息披露风险等最终也会通过互联网理财平台传递给投资者。本文立足于现有法律法规,试图通过分析互联网票据理财的业务模式、法律关系以及存在的法律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江伟  
互联网票据理财的产生,实现了投资资金与实体经济的直接对接,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新的着力点。但针对目前互联网票据理财的票据质押融资模式,其设质方式、质押对象与质押内容存在着较大法律风险,合规性不足,阻碍着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发展,仍然是互联网票据理财面临的法律主要问题。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票据设质规则,并引入隐名代理规则,克服其法律风险,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引导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