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4)
2023(11292)
2022(10026)
2021(9497)
2020(8048)
2019(18760)
2018(18586)
2017(37028)
2016(19906)
2015(22314)
2014(21898)
2013(21825)
2012(19776)
2011(17413)
2010(17250)
2009(15626)
2008(15378)
2007(13016)
2006(11134)
2005(9421)
作者
(53978)
(44696)
(44452)
(42369)
(28483)
(21390)
(20372)
(17583)
(16923)
(16007)
(15318)
(14802)
(13991)
(13880)
(13730)
(13639)
(13488)
(13313)
(12829)
(12464)
(11064)
(10731)
(10687)
(10134)
(10028)
(9866)
(9861)
(9762)
(8920)
(8803)
学科
(77480)
经济(77389)
管理(62382)
(58460)
(48379)
企业(48379)
方法(40671)
数学(36025)
数学方法(35725)
(32418)
(23049)
中国(19953)
(17482)
财务(17425)
财务管理(17373)
业经(17038)
企业财务(16584)
(16512)
贸易(16508)
(16065)
地方(16032)
(15322)
(14526)
农业(13806)
财政(13291)
理论(12652)
技术(12152)
(11654)
环境(11543)
(11295)
机构
大学(271368)
学院(270200)
管理(113435)
(108364)
经济(106156)
理学(99877)
理学院(98913)
管理学(97411)
管理学院(96944)
研究(83132)
中国(62040)
(57106)
(56274)
科学(51180)
财经(43135)
(40448)
(40373)
业大(40010)
(39305)
中心(38276)
(37339)
研究所(36563)
北京(35313)
(33459)
师范(33158)
经济学(32420)
财经大学(32172)
农业(31660)
(30506)
(30359)
基金
项目(189825)
科学(149718)
研究(140003)
基金(139146)
(119592)
国家(118627)
科学基金(103511)
社会(88429)
社会科(83965)
社会科学(83942)
基金项目(74728)
(73402)
自然(67656)
自然科(66098)
自然科学(66085)
自然科学基金(64900)
教育(63717)
(61150)
资助(57912)
编号(57308)
成果(45523)
(42410)
重点(41342)
(39569)
(39035)
课题(37949)
教育部(36873)
创新(36786)
科研(36663)
人文(36554)
期刊
(111124)
经济(111124)
研究(79991)
(46696)
中国(45686)
学报(40533)
管理(38879)
科学(36601)
(35356)
大学(31123)
学学(29371)
教育(26357)
农业(25097)
技术(22154)
(20891)
金融(20891)
财经(20875)
业经(18994)
经济研究(18794)
(17527)
问题(14663)
理论(14152)
图书(13736)
实践(13099)
(13099)
技术经济(13034)
(12691)
科技(12445)
商业(12444)
财会(12441)
共检索到380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顾宇薇  应志方  
互联网理财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迅速获得了众多群众的青睐,未来或成为一种主流投资。本文基于TAM模型,构建了互联网理财产品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以年轻群体为对象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兼容性、主观规范、感知有用性和行为态度显著正向影响用户采纳意愿;感知风险(财务风险和隐私风险)对用户采纳意愿具有显著负面影响;互联网理财产品特点也对用户感知有用性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小龙  刘兰娟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变革,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传统的理财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交理财产品得到城镇居民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对现有互联网社交理财产品发展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六因素UTAUT模型。对调查收集的853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信任倾向、感知风险、努力期望、年龄和经验影响显著,促成因素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提出了互联网社交理财产品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杰  陈晨  
基于TAM模型和TPB理论,设计问卷并收集数据。采用Smart PLS 3.0构建模型,进行数据实证分析。使用PLS算法以及Bootstrap自抽样进行参数估计、变量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社会影响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使用意图显著相关,使用意图对其使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自我效能不构成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实证研究,认为互联网理财企业应该基于互动开放的思维,不断提高其国际国内影响力和用户覆盖面;研究影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需求的因素,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商业模式和产品的创新。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杰  陈晨  
基于TAM模型和TPB理论,设计问卷并收集数据。采用Smart PLS 3.0构建模型,进行数据实证分析。使用PLS算法以及Bootstrap自抽样进行参数估计、变量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社会影响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使用意图显著相关,使用意图对其使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自我效能不构成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实证研究,认为互联网理财企业应该基于互动开放的思维,不断提高其国际国内影响力和用户覆盖面;研究影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需求的因素,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平  黄文雄  凌鸿  
结合商品理论和前景理论,利用国内某知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相关数据,研究了互联理财产品可投资剩余时间的饥饿效应,并考虑了用户平台经验差异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可投资剩余时间对老用户的投资行为具有显著的饥饿效应,而对新用户的影响不显著;老用户偏好投资抵押或质押类理财产品,而新用户的投资决策更依赖于平台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小阳  路明慧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消费者的角度构建了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与行为理论框架,探讨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氛围、风险控制认知、沟通交流是影响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关键因素;交易信任、计算机自我效能和购买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小阳  路明慧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消费者的角度构建了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与行为理论框架,探讨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氛围、风险控制认知、沟通交流是影响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关键因素;交易信任、计算机自我效能和购买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祎林  熊学萍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越来越受广大投资者青睐。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基于2017年河南平顶山的调查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层次回归方法检验了各种心理因素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谨慎心理、取巧心理、品牌心理和从众心理均会影响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其中谨慎心理对投资者的购买意愿存在负向影响,其余为正向影响,且从众心理的影响程度最高;收入和年龄对从众心理和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调节作用。据此,本文建议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发行者应根据投资者的心理偏好进行产品设计和营销,以促进投资者的购买意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文生  张正扬  
本文借助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回归方法研究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SHIBOR、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理财产品基金规模、季节变化都对理财产品收益率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其中,理财产品基金规模对收益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超  
保理(保付代理)理财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一个缩影,在满足商业保理公司的融资需求、拓宽公众投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信用风险的分散与传递过程中,交易主体的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息披露风险等,最终也会扩散到投资者身上。本文旨在分析互联网保理理财产品的业务模式、法律关系以及存在法律的风险等,进而有针对性提出相关风险的防范建议以及如何实施对该类产品监管的意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亚琳  于涛  姜道奎  
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投资者三者角度出发,对三者博弈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并构建互联网理财产品质量监管三方博弈模型。通过求解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揭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相互影响关系。最终,结合博弈模型的结果为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出建议,以提高我国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瑞  
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理论为基础,利用AMOS软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根据分析结果修正模型。模型分析得到互联网金融理财投资者的态度和购买意向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品流动性、感知易用性、期望收益等因素促进投资者选购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理财起点和感知风险抑制投资者选购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宇程  
互联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以完全互联网销售的互联网货币基金类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在利率逐步放松和股市经历大幅涨跌的背景下,通过相关的时间序列实证方法,研究该类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我们通过加权平均法从众多理财产品中得到具备代表性的总体收益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2014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受到Shibor滞后项、证券二级市场表现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前三个因素的影响均为正向,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则是负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荣达  林博  何诚颖  金骋路  
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情绪(IFIS)和互联网理财产品回报的互动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情绪对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回报独特的影响机制,创新性地分别采用四个类股市指标表征IFIS的直接作用、六个反映互联网金融特征的指标表征其间接作用,协同构建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情绪指数。应用从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Wind数据库和网贷之家数据库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IFIS与互联网理财产品回报之间呈负向关系,并且IFIS造成的系统性风险独立于宏观经济与其他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会额外通过互联网理财产品价格波动影响预期收益,得到风险补偿,这与基于股市投资者情绪的研究结果一致。IFIS对互联网理财产品回报呈现单向因果关系。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与国内外股市投资者情绪相关研究的结论相反,IFIS与由类比IPO数量而采用的新增平台数量呈负向关系,这可以通过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阶段性监管政策得到解释。本文结论稳健,为研究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以及互联网金融投资者行为提供一个新工具。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荣  温广虎  崔琳琳  
互联网支付平台不断渗透金融领域,相继推出各类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引起了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新趋势。在对比分析常见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基础上,以百度"百发"为案例,总结出互联网支付平台经营金融理财产品的一般模式,探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运作的风险控制问题以及其对传统金融理财机构的冲击和倒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