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4)
2023(8963)
2022(7319)
2021(6649)
2020(5614)
2019(12235)
2018(11611)
2017(22983)
2016(11814)
2015(12593)
2014(12086)
2013(11696)
2012(10140)
2011(8953)
2010(8974)
2009(8551)
2008(7164)
2007(6250)
2006(5512)
2005(4804)
作者
(32821)
(27300)
(27154)
(25695)
(16983)
(13224)
(12369)
(10664)
(10575)
(9422)
(9383)
(9027)
(8559)
(8486)
(8355)
(8323)
(8286)
(8104)
(7844)
(7839)
(6753)
(6531)
(6470)
(6304)
(6139)
(6100)
(5927)
(5867)
(5411)
(5402)
学科
(44666)
经济(44612)
(34248)
管理(31954)
(26497)
企业(26497)
(25096)
金融(25095)
(22493)
银行(22462)
(21824)
中国(19839)
方法(19518)
数学(17944)
数学方法(17858)
(15109)
(14017)
业经(11698)
(11683)
(11382)
贸易(11374)
地方(11256)
(11119)
中国金融(11085)
农业(10168)
(9411)
财务(9398)
财务管理(9386)
企业财务(8967)
产业(8715)
机构
学院(157358)
大学(154720)
(70324)
经济(69130)
管理(60473)
理学(53247)
理学院(52728)
管理学(51940)
管理学院(51685)
研究(51578)
中国(46000)
(31573)
(31460)
科学(30820)
(30379)
中心(26419)
业大(26088)
财经(25985)
(25405)
农业(24941)
(23785)
研究所(23468)
经济学(23292)
(21904)
经济学院(21395)
(19673)
财经大学(19644)
金融(19319)
北京(18408)
(18369)
基金
项目(112797)
科学(89047)
基金(84488)
研究(77419)
(75326)
国家(74677)
科学基金(64308)
社会(53384)
社会科(50970)
社会科学(50958)
基金项目(45392)
(44324)
自然(41725)
自然科(40837)
自然科学(40824)
自然科学基金(40135)
(36834)
教育(33833)
资助(33222)
编号(29182)
重点(25274)
(24836)
(24832)
(24341)
国家社会(23362)
创新(23265)
科研(22167)
计划(21380)
成果(21036)
教育部(20972)
期刊
(70326)
经济(70326)
研究(43543)
(30511)
金融(30511)
(28279)
学报(27828)
中国(26841)
科学(24214)
(22693)
大学(20789)
学学(20308)
管理(20107)
农业(17821)
经济研究(13378)
业经(12887)
财经(12619)
(10792)
技术(9982)
商业(9444)
(9171)
问题(9132)
理论(8045)
(7607)
(7537)
业大(7408)
教育(7280)
实践(7267)
(7267)
国际(7100)
共检索到225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邢天才  张夕  
互联网消费金融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居民家庭投资和消费的主流,探究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和消费倾向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对于制定消费升级政策具有积极意义。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的产生以及飞速发展对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行为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因此,为了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良好发展,我国在政府层面应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协作融合,共同服务于城镇居民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城镇居民层面应提升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培养和消费水平的升级,在保证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在精神层面以及理论知识上也要有一定的储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江洲  
当前,消费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控风险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内消费市场正在向多档次、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因而关注不同群体的消费偏好,对刺激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河南省城镇家庭开展相关经济调查,按照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将城镇居民分为低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中间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对疫情以来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豫  盛翔  
本文使用中国2005-2010年月度数据,发现商品住宅实际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存在抑制作用,房价的"挤出效应"占据主导地位,而"财富效应"没有显现;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回归,发现抑制作用存在地区性差异,西部地区的作用力度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引入动态面板模型,发现前两期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对当期存在正向影响,且房价对消费倾向的抑制作用相比静态面板模型减弱很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赞甫  陈军  
传统的消费倾向指标难以反映消费的结构性特征,且因价格核算体系差异的存在,不同个体之间往往也难以进行合理性比较,故本文建构含有多种收入、多类消费的指标体系,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进行界定与测算。具体而言,以2017年31个省域单位为决策单元,借助DEA实证生产可能集界定我国消费倾向,并采用DEA交叉效率方法测算各省域单位的平均消费倾向。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叉效率测算下的平均消费倾向具有现实合理性,既与传统意义下的平均消费倾向指标显著相关,又明显反映了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支出结构方面的特征。从收入来看,城镇居民财产净收入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其消费倾向越低;转移净收入占比越高,其消费倾向越高。而从支出来看,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在其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其消费倾向越低;医疗保健支出占比越高,其消费倾向越高。这意味着,关注消费的结构效应或是下一阶段促进消费的主要着力方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碧云  张波  易行健  
利用中国城镇居民2000-2008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快速城市化及住房体制改革背景下住房需求的飞速增长对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购房支出对消费支出存在显著"支出替代效应";考虑内生性情况下进行两阶段回归发现:城市化、住房体制改革及住宅销售价格均对购房与消费支出比有显著的正效应,居民购房与消费支出之比对平均消费倾向影响显著为负;且上述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罕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互联网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而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消费倾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利用2007-2017年河北省居民消费及互联网经济发展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互联网经济对河北省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实证结论得出: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对河北省居民消费倾向存在正向影响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河北省居民的消费水平,而且依然存在很大发展空间。基于以上分析,文章进一步提出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德功  韩喜昆  赵新  
基于消费金融的本质功能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使用了2000年至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设置虚拟变量将互联网消费金融纳入实证分析框架,进而构建了动态GMM回归模型研究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的产生与发展能够正向促进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而且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即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最大,而中部次之,西部则最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德功  韩喜昆  赵新  
基于消费金融的本质功能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使用了2000年至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设置虚拟变量将互联网消费金融纳入实证分析框架,进而构建了动态GMM回归模型研究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的产生与发展能够正向促进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而且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即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最大,而中部次之,西部则最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华  
本文以消费者行为理论和预防储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模型,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CT)和消费支出结构(JG)、互联网普及率(PH)、社会经济增长率(GD)、居民收入水平(WF)的回归系数均为正,且均在5%水平上显著,呈现正相关关系;城镇居民消费行为(CT)和消费者年龄结构(AG)回归系数为负,且在10%水平上显著,呈现负相关关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玉玲  
90年代以来,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倾向逞递减势,储蓄倾向提高,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消费品市场的支撑作用减弱。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要刺激消费,提高消费水平,关键是增加城镇居民实际收入,调整落后的消费方式,把握居民新的消费增长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辉  
消费是衡量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收集了我国2000-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运用Eviews软件,建立消费函数,计算并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与消费弹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提高消费水平、刺激改善消费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雪峰  
消费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其能够满足消费者在各项消费上的需求。由于国家一系列政策红利的驱动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持续优化升级,目前我国消费金融正处在关键发展时期。进一步壮大消费金融规模,对于拉动消费、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取2005-2019年31个省市区的城镇居民消费数据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构建回归模型以研究消费金融功能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演变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发挥消费金融功能,进而为促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与消费结构优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消费金融功能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虽然消费金融功能在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上存在优化提升作用,但这种作用效果仍然有限;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作用效果上消费金融功能存在地区差异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邱洪刚  
任何家庭虽不同方式来使用他们的收入,但几乎都是同样的结果。一部分被用于消费,另外剩余部分被统称为储蓄。居民消费倾向的分析,就是对储蓄倾向对居民由于增加单位的收入而导致增加的消费数量进行分析,从而把握不同时期或消费倾向或储蓄倾向的差异。1.从时间序列观察,居民消费倾向存在着忽变盲目性和趋势糊模性特征,缺乏稳固定势自1985年以来,居民消费倾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倾斜度”。应用1985—1991年广西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计算出居民的边际消费率1986年—1991年分别为0.63、0.72、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辉娜  王雪梅  孙敬怡  
本文结合2014-2017年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网络信贷发展规模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证实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促进居民消费行为,表现为互联网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总体消费支出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对生存型和发展型消费支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享受型消费支出具有抑制作用,并根据研究结论给出适当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孟晓  胡小玲  
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的过程表现在居民消费上就是消费需求的升级演变。居民消费行为演变是消费升级、消费倾向变动和收入增长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转型时期,居民消费的升级变化深刻影响着消费倾向的变动。实证分析表明,在各大消费项目中,医疗保健消费对消费倾向有很大的抑制作用。这对于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效的社会保障政策对于促进消费尤为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