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8)
2023(11116)
2022(8990)
2021(7985)
2020(6951)
2019(15170)
2018(15351)
2017(30902)
2016(16468)
2015(18359)
2014(18246)
2013(17672)
2012(16264)
2011(14465)
2010(14549)
2009(13968)
2008(13959)
2007(12590)
2006(11047)
2005(10521)
作者
(43774)
(36781)
(36570)
(35118)
(23697)
(17429)
(16915)
(14185)
(13976)
(13189)
(12734)
(12528)
(11685)
(11680)
(11649)
(11610)
(10948)
(10767)
(10585)
(10525)
(9179)
(9028)
(8699)
(8452)
(8385)
(8342)
(8091)
(8071)
(7264)
(6998)
学科
(71134)
经济(71018)
管理(55249)
(54492)
(43934)
企业(43934)
方法(33595)
数学(30413)
数学方法(30256)
(24520)
中国(21289)
(20336)
(18693)
业经(16782)
(16061)
银行(16051)
(15963)
财务(15934)
财务管理(15895)
企业财务(15305)
(15113)
(14862)
金融(14860)
(13575)
(13099)
贸易(13093)
(12752)
农业(12271)
体制(11375)
(11233)
机构
大学(232459)
学院(231463)
(104086)
经济(102165)
管理(92190)
理学(78510)
理学院(77855)
管理学(76871)
管理学院(76450)
研究(71013)
中国(63345)
(56783)
(46896)
财经(44109)
(40168)
科学(36621)
(35323)
中心(34785)
经济学(34299)
(33403)
财经大学(33121)
(32038)
经济学院(31091)
北京(29444)
研究所(29283)
业大(28422)
(27849)
商学(27155)
商学院(26927)
(25586)
基金
项目(148371)
科学(119704)
基金(112670)
研究(111142)
(95145)
国家(94376)
科学基金(83749)
社会(76337)
社会科(72556)
社会科学(72542)
基金项目(58736)
(55828)
自然(51483)
教育(51419)
自然科(50355)
自然科学(50345)
自然科学基金(49524)
资助(46436)
(46199)
编号(43836)
成果(35921)
(34947)
(34643)
国家社会(32832)
重点(32632)
教育部(31518)
(30887)
人文(30726)
(30112)
课题(29705)
期刊
(114838)
经济(114838)
研究(76081)
(45897)
中国(45284)
(37582)
金融(37582)
管理(35282)
(29861)
学报(29393)
科学(28174)
大学(24489)
财经(23328)
学学(23274)
(19704)
经济研究(19495)
教育(18518)
业经(18491)
农业(18362)
技术(18087)
问题(14984)
理论(12306)
(11890)
商业(11731)
财会(11251)
技术经济(10962)
实践(10857)
(10857)
统计(10660)
会计(10414)
共检索到355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英军  
通过比较互联网消费信贷债权在线证券化与下线传统证券化的差异,可以发现线上模式存在特殊目的载体缺位、风险隔离较弱、交易结构不完整、信息披露不足等问题。互联网借贷平台的债权转让交易正在趋近资产证券化操作模式,需要关注其中的金融风险,包括与基础资产相关的风险、来自网贷平台的风险以及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等。建议设置网贷平台参与线上ABS的准入门槛,设立专司SPV职能的非营利性实体公司,规范业务流程和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制约监督,强化网贷平台线上ABS的信息披露,完善线上ABS的监管机制,以便促进线上ABS的有序和规范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丁磊  
针对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推出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以及2015年以来将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后向投资者推出的现象,本文立足于传统信贷风险的分析并同时考虑资产证券化为消费信贷带来的风险因素,力图探讨这类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问题,同时证明建立互联网征信系统的迫切性。在分析中涉及到目前我国征信系统的发展概况以及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征信发展的可期方向,并以美国新兴成熟互联网征信平台Zest Finance为借鉴,旨在为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征信平台的建立提出发展思路。
[期刊] 征信  [作者] 龚丹丹  张颖  
比较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推出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与信用卡在基本特征、风险控制以及运作模式方面的区别。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个人消费信贷产品较信用卡而言,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并且共同面临着监管风险、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等问题。但其作为对传统商业信贷市场的补充,为中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龙训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鼓励微观金融主体积极探索和开展以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无疑凸显了我国金融当局进一步推动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深化改革的决心。如何在鼓励和推动以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活动的同时,有效控制由创新诱发的金融风险,进而维护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成为当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祖友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在我国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也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加强其风险控制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对资产证券化进行概述,解释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含义,阐述了我国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意义,进而深入分析了我国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风险问题,尤其是就我国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相关结论以及给出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建鸾  宋菁菁  刘国超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结构性金融产品,投资人难以穿透观察底层基础资产,且交易主体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为实现各自利益,会做出损害利益相关方的道德风险行为。声誉理论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良策,本文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首先构建了声誉共同体模型解释声誉控制道德风险的机理,其次采用序贯博弈推导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声誉模型中的“主导者”为发起人,最后重点分析发起人声誉模型,根据声誉动态、期间贴现因子、误报的发起人收益区分最低成本分离均衡、完全分离均衡、部分混同均衡和完全混同均衡,研究声誉如何帮助投资人区分发起人类型及甄别其道德风险行为。本文得出声誉共同体的声誉价值即为其道德风险行为获益的机会成本,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道德风险的重点在于控制发起人道德风险,风险自留减少可以成为其声誉提高的信号这三项结论。本研究对分析结构性金融产品交易主体的声誉机制有一定参考意义,对声誉实证研究也有一定启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涛  
针对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各种决定因素,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探讨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模型在中国应用的现实约束;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按照风险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找出最需关注的"四大风险",提出解决和控制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具体防范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宫兆辉  
目前,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行业发展尚处于野蛮成长阶段,它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风险隐患。文章针对互联网消费信贷的潜存风险隐患,未雨绸缪,提出相应的管控对策、建议,旨在推进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避免因信贷过度而导致的风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树红  孙文  徐文涛  
从20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文章着重从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入手,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提出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光玉  左廷亮  
本文从中国消费信贷发展现状入手 ,对消费信贷贷款者面临的消费信贷系统风险进行分析 ;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基本定价理论和运作流程的介绍 ,从风险收益角度探讨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消费信贷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志仪  隆宗佐  
文章对住房消费信贷与房地产业资产证券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可行性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隽  
为防止风险外溢和影响金融市场稳定,商业银行应该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交易结构设计、风险自留等方面做好制度安排近两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迅速发展,产品发行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并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六家银行作为首批试点银行。此举不但丰富了证券化产品种类,而且拓宽了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对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不良资产证券化刚刚起步,资产估值极为复杂,国内尚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峣  
近年来,"发展消费金融,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强劲推动,互联网消费信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客观上也存在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影响了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基于英美都是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如何借鉴其先进立法和监管经验,从业务制度、监管制度和征信制度等法律法规方面保障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需要加以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军  赵冰洁  
近几年,互联网借贷在我国发展迅速,网贷平台的数量和交易额均呈现爆发式增长,平台的业务模式也由最初模仿国外的纯线上模式逐渐演变为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债权转让模式,实现了业务上的进一步创新。但是,这种创新是否合法,存在哪些风险,应如何规范和监管,值得研究。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借贷债权转让模式在我国产生发展的促进因素,从互联网借贷平台是否具有发售理财产品的资格、引入担保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债权转让是否等同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债权转让可能演变为非法集资以及存在庞氏骗局的可能这五个方面进行了合法性分析,并深入剖析了该模式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针对其规范和监管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