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32)
2023(15000)
2022(12665)
2021(11545)
2020(9869)
2019(21843)
2018(21249)
2017(41576)
2016(21926)
2015(23487)
2014(22868)
2013(21837)
2012(19525)
2011(17304)
2010(16682)
2009(14836)
2008(13990)
2007(11653)
2006(9499)
2005(7823)
作者
(59729)
(50175)
(49788)
(47109)
(31664)
(24280)
(22552)
(19626)
(18993)
(17228)
(16976)
(16836)
(15698)
(15428)
(15326)
(15283)
(15186)
(14968)
(14337)
(14270)
(12360)
(12126)
(11871)
(11526)
(11381)
(11034)
(10928)
(10607)
(10099)
(9865)
学科
(85971)
经济(85873)
管理(61120)
(59200)
(48251)
企业(48251)
方法(42176)
数学(37920)
数学方法(37475)
(22377)
(22367)
中国(21322)
业经(18774)
地方(17028)
(17005)
贸易(17001)
(16935)
(16576)
农业(15335)
(14422)
财务(14387)
财务管理(14363)
企业财务(13727)
技术(13689)
(13646)
环境(13250)
(13186)
金融(13184)
(13039)
银行(12996)
机构
学院(292971)
大学(292599)
(120017)
经济(117963)
管理(116748)
理学(103877)
理学院(102744)
管理学(100860)
管理学院(100334)
研究(94539)
中国(68957)
科学(60261)
(58234)
(52217)
(52178)
业大(47503)
(45933)
中心(44886)
财经(43900)
研究所(42875)
农业(41630)
(40412)
(39714)
经济学(37796)
(36772)
师范(36252)
(34701)
北京(34647)
经济学院(34495)
财经大学(33346)
基金
项目(219657)
科学(175170)
基金(164413)
研究(152659)
(147140)
国家(145671)
科学基金(125554)
社会(101244)
社会科(96213)
社会科学(96190)
基金项目(88054)
(84985)
自然(83866)
自然科(82059)
自然科学(82031)
自然科学基金(80574)
(72515)
教育(70265)
资助(65150)
编号(58339)
重点(49821)
(48675)
(47000)
(46737)
成果(44011)
创新(44010)
国家社会(43544)
科研(43530)
教育部(41895)
计划(41642)
期刊
(115858)
经济(115858)
研究(73683)
学报(51774)
中国(46685)
科学(46436)
(45197)
管理(40372)
(39490)
大学(38968)
学学(37549)
农业(30915)
教育(23655)
技术(22938)
(22539)
金融(22539)
财经(20849)
经济研究(20385)
业经(20224)
(17935)
(16768)
(15248)
问题(15171)
科技(14859)
商业(14294)
业大(13633)
统计(13583)
(13271)
资源(13157)
技术经济(12876)
共检索到391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润红  彭国斌  
互联网借助信息传播,将新颖的消费方式带给大众,改变居民的消费行为和习惯。本文数据源于CFPS(2018、2020),实证检验了互联网普及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对家庭消费具有显著正影响,通过利用互联网普及深度指标上网频率、上网强度以及家庭成员上网比例进行分析结论不变。从消费类别来看,上网有助于价格弹性较高的消费种类,包含日常耐用品消费支出、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以及交通通讯消费支出,进而推断互联网普及能够有效推动消费层次升级,促进发展型消费支出和享受型消费支出的增加;从地域分析来看,互联网普及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所产生的正向影响更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震  杨勇  
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普及推动了消费方式的系统性变革。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文旅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家庭文旅消费概率和水平,并且在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其影响效应保持稳健。(2)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文旅消费的促进作用来源于信息渠道效应和便捷交易效应,而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增加有利于增强互联网使用的影响效果。(3)分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中西部地区、低互联网普及率地区、高景区拥有量地区,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文旅消费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4)拓展分析还发现,互联网使用没有影响家庭在必需品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但却带来以文旅消费为代表的服务消费水平和比重的显著提升,继而有助于家庭扩大消费支出,并促进消费结构的服务化转型。上述结论不仅为理解中国家庭消费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合理利用互联网激发消费潜能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远  
互联网的普及正在潜移默化地重塑家庭消费的偏好,本文基于CFPS的微观数据,研究了互联网对城乡家庭日常消费的影响机理,并检验其中最重要的传导机制——信贷约束机制,从而探究互联网在家庭消费中的替代效应。结论表明,互联网的使用显著提升了家庭总消费,然而互联网对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尤其是2016年之后在城镇地区,随着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的场景化新消费业态的快速发展,显著刺激了城镇居民消费。其次,在正规金融不可及的情况下,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能够显著改善家庭信贷约束程度进而促进家庭消费。为此,文章提出应积极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全互联网金融市场环境及法律法规,以及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晓涵  
本文基于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提出相关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使用互联网的家庭,文教娱乐和家用设备消费占比升高,居住和医疗消费占比降低,食品、衣着、交通通讯消费占比无显著变化,同时各类商品和服务消费金额上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大为  李淑文  
互联网的使用改变了家庭消费偏好与约束条件,可以在全面促进消费中发挥积极作用。由于消费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不同消费领域中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存在的差异,互联网在促进消费中对各类型消费的影响会产生不同效果。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估计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总消费和食物、衣着、居住、生活、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七类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在促进家庭总消费的过程中,不同于传统消费影响因素对总消费和各类消费影响表现出的同步性,互联网对各类消费的影响效果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差异。首先,互联网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医疗保健消费,提高在其他方面的购买能力;互联网对生存类消费的促进效果有限,对提升生活品质或有助于家庭长远发展的消费促进效果更加明显,有助于家庭消费质量提升。其次,在全面促进消费中互联网影响的结构性差异主要取决于消费的需求弹性,对缺乏弹性的消费需求促进效果有限,对富有弹性的消费需求促进效果更加明显。再次,加快互联网等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力推动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和流通效率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宇飞  
文章运用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方法,按互联网资源将我国各省市划分为三大区域。通过构建模型,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率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并且对互联网发展缓慢地区更为明显;人力资本水平和结构是造成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的原因,要重视男性人力资本的精英人才培养,加快女性基础教育的普及。此外,互联网发展中等区和缓慢区应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及产业升级,进而减小地区间经济差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宇飞  
文章运用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方法,按互联网资源将我国各省市划分为三大区域。通过构建模型,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率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并且对互联网发展缓慢地区更为明显;人力资本水平和结构是造成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的原因,要重视男性人力资本的精英人才培养,加快女性基础教育的普及。此外,互联网发展中等区和缓慢区应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及产业升级,进而减小地区间经济差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宇飞  
文章运用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方法,按互联网资源将我国各省市划分为三大区域。通过构建模型,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率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并且对互联网发展缓慢地区更为明显;人力资本水平和结构是造成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的原因,要重视男性人力资本的精英人才培养,加快女性基础教育的普及。此外,互联网发展中等区和缓慢区应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及产业升级,进而减小地区间经济差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挺  张诗朦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视域下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行为偏好的品质化消费、内容消费、价格价值匹配消费、智能消费、精准服务刺激回购等特点的归纳,提取优势影响因素,构建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得出优势因素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行为偏好影响的演化规律和稳定状态。研究发现内容消费的完善度、价格价值匹配程度、智能服务进阶水平、精准消费的刺激程度对互联网+经济的消费有着正向影响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润东  王超  
文章利用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两部分模型和工具变量估计实证研究了互联网使用行为对家庭出游决策以及旅游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家庭出游概率,促进家庭旅游消费;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高收入家庭、青年家庭以及城镇家庭旅游消费影响更强;影响机制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增强社会互动,从而进一步促进家庭旅游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俊瑶   张雨航  
本文基于消费金融试点城市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消费金融发展对家庭网络购物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消费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且稳定地促进家庭网络购物消费行为,在排除社会保障水平等混杂因素后的促进效果依旧显著;消费金融发展通过刚性支出的信贷支持、当期储蓄的消费转化等渠道,正向促进家庭网络购物消费行为,但消费担保的作用渠道不成立;高频互联网消费行为家庭的网络购物消费行为挤出实体消费,消费金融发展促进家庭实体消费行为向网络购物消费行为转移。最后提出深化消费金融体制改革、促进消费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以及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卫星  张旭阳  吴锟  
借贷对于平滑家庭支出有重要作用,但也可能造成不成熟借款者的债务累积。鉴于家庭金融素养异质性较大,且不同借贷类型的利率差异会对家庭债务成本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金融素养对家庭负债行为的影响,探讨不同金融素养家庭的贷款渠道、贷款利率以及贷款期限结构。研究发现,金融素养的提高对家庭贷款获取方面有促进作用,但对家庭组合贷款中短期贷款占比没有显著影响;金融素养的提高有效降低了家庭综合贷款利率;随着金融素养的提高,家庭购房贷款中银行贷款占比明显增加,从正规渠道(银行)获得贷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购房贷款的利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魏金龙  郑苏沂  于寄语  
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互联网使用对家庭参保商业保险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是互联网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家庭购买商业保险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家庭参与商业保险的程度;二是家庭收入增加、金融知识水平提高、教育水平提升等因素,都会推动家庭购买商业保险;三是互联网使用可以提升家庭金融知识水平,提高社会互动水平,降低信息搜寻成本,从而促进家庭参保商业保险;四是互联网使用对家庭参保商业保险的作用,在具有不同学历水平、收入阶层、户籍等特征的家庭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性。由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要引导保险业把握好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转型机遇,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促进保险业向信息化、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转型;二是要准确把握移动互联网技术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率的优势,借助大数据分析、高速算法等现代科技手段,更有针对性地向潜在参保人群普及商业保险知识,提高家庭购买商业保险的参与率,满足不同家庭个性化、多样化保险需求;三是要加强和改进对互联网保险的监管,督促从业机构合规经营,严厉打击网络保险诈骗行为,为保险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营造适宜的环境。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勇  
为了解决八大类消费品价格数据不易得到的难题,本文构建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分别经验研究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住房价格同时变动不同幅度对八大类消费品价格的影响。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消费品价格变动幅度结果即为QUAIDS模型中的消费品价格变量。然后,本文采用CFPS2010数据,在QUAIDS模型中加入反映家庭所在地区的人口特征变量,研究住房价格波动对自有住房家庭消费的区域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价格波动对自有住房家庭生存型消费需求区域异质性影响的财富效应显著,而对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需求区域异质性影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勇  
为了解决八大类消费品价格数据不易得到的难题,本文构建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分别经验研究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住房价格同时变动不同幅度对八大类消费品价格的影响。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消费品价格变动幅度结果即为QUAIDS模型中的消费品价格变量。然后,本文采用CFPS2010数据,在QUAIDS模型中加入反映家庭所在地区的人口特征变量,研究住房价格波动对自有住房家庭消费的区域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价格波动对自有住房家庭生存型消费需求区域异质性影响的财富效应显著,而对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需求区域异质性影响的挤出效应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补偿变动研究住房价格波动对自有住房家庭福利的区域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提高自有住房家庭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应该把稳定东部地区住房价格放在首位。且当遇到如何优化家庭消费结构问题时,政府应该根据地区差异划分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