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5)
2023(4903)
2022(4206)
2021(3856)
2020(3287)
2019(6950)
2018(7090)
2017(13057)
2016(6569)
2015(6949)
2014(5998)
2013(5519)
2012(4936)
2011(4370)
2010(4447)
2009(4021)
2008(3878)
2007(3667)
2006(3170)
2005(2673)
作者
(16116)
(13641)
(13452)
(12503)
(8699)
(6358)
(5812)
(5147)
(4953)
(4775)
(4596)
(4508)
(4400)
(4228)
(4152)
(4064)
(3961)
(3919)
(3903)
(3739)
(3317)
(3227)
(3116)
(3111)
(3012)
(3001)
(2947)
(2902)
(2786)
(2575)
学科
(27807)
管理(25193)
(25027)
企业(25027)
(21913)
经济(21903)
技术(18567)
技术管理(12748)
业经(7762)
方法(7713)
中国(7603)
(5962)
数学(5943)
数学方法(5885)
产业(5484)
(5302)
贸易(5297)
(5204)
(5011)
理论(4987)
(4877)
银行(4865)
(4714)
(4541)
信息(4531)
农业(4441)
总论(4289)
(4240)
金融(4240)
信息产业(4203)
机构
学院(82720)
大学(80537)
管理(35804)
(34860)
经济(34204)
理学(30872)
理学院(30610)
管理学(30254)
管理学院(30077)
研究(25828)
中国(19491)
(16621)
科学(14770)
(14276)
(13271)
中心(12327)
(11833)
技术(11577)
财经(11228)
业大(10828)
研究所(10648)
北京(10349)
(10334)
(10237)
(10230)
经济学(10219)
商学(10174)
商学院(10073)
(9818)
师范(9719)
基金
项目(57500)
科学(47140)
研究(44888)
基金(40982)
(35446)
国家(35135)
科学基金(31555)
社会(29505)
社会科(28126)
社会科学(28120)
(24700)
基金项目(21976)
教育(20584)
(20009)
(19722)
自然(19188)
自然科(18866)
自然科学(18862)
自然科学基金(18577)
编号(17513)
创新(17486)
资助(14540)
(13433)
成果(13092)
(13016)
重点(12963)
(12707)
课题(12613)
国家社会(12408)
(12117)
期刊
(38279)
经济(38279)
研究(24678)
中国(21527)
管理(17160)
教育(13185)
技术(11986)
(11161)
科学(11139)
学报(9483)
(9135)
科技(9006)
大学(7833)
学学(7210)
技术经济(7137)
(7134)
金融(7134)
业经(6823)
经济研究(6596)
农业(6514)
(5975)
论坛(5975)
财经(5440)
(4834)
职业(4569)
(4566)
(4440)
图书(4189)
商业(4148)
现代(4115)
共检索到126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苏海雨  
互联网的应用契合了公民权利需求,赋予了公民权利平等实现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作为公共领域的互联网空间,公众都可以是信息发布者,对公共事务进行公开讨论,从而更好地参与和理解公共事务。公民通过网络言论形成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产生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因此,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国家要避免采取粗暴管制方式解决互联网的权利(力)冲突,而应该将互联网赋予更多公共治理空间,培育公民参与素质,达到公民权利与公权力的竞技制衡。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韩先锋   刘娟   李勃昕  
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变系数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技术,首次实证考察了“互联网+”赋能高校技术创新效率的异质效应。研究表明:“互联网+”对高校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了显著的长短期促进效应,完全可以成为驱动高校技术创新的助推器;打好“互联网+”与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规制等的“战略组合拳”,有助于强化“互联网+”的长期助推器功能;“互联网+”对高校技术创新效率的长期冲击存在短期异质修正效应,但高校技术创新效率向均衡的调整速度具有空间差异;“互联网+”的助推器效能存在明显的异质特征,具体表现为,中、西部高校将从“互联网+”创新溢出中获益更多,“互联网+”在长期内的创新溢出红利将明显大于短期。以上发现将可能对未来国家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学林  李晶  朱平安  
文章基于信息技术创新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报告了信息技术创新(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的现状,认为信息技术创新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互联网金融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互联网金融中的技术创新不仅使得小微金融得以实现,而且能够促进普惠制金融得以发展,此外,它还能帮助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能实现金融机构组织扁平化管理。同时,互联网金融中的技术创新可能引发金融风险,需要特别注意区分互联网金融内在的风险和部分互联网金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波  杨文华  
本文基于2004-2017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互联网渗透、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渗透与技术创新均对商贸流通业发展产生正向影响,且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更显著。从分样本回归结果来看,互联网渗透与技术创新交叉项回归系数大于单独变量系数值,说明二者交叉作用对商贸流通业推动作用更大。就控制变量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与服务业发展都对商贸流通业产生促进作用;外资流入规模仅在经济发展程度高、技术条件好的地区对商贸流通业产生正向影响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平  何维达  
依据2012-2017年沪深两市A股182家互联网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以研发投入强度作为技术创新的替代变量,从市场规模、盈利能力、营运效率视角,采用稳健回归方法实证研究技术创新对于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成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互联网行业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1.52%,呈逐年提高态势。研发投入强度的提升能够显著提升互联网公司的市场规模增速与资产营运效率。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盈利能力可能存在促进作用,但未得到大部分时期数据支持。因此,要统筹协调促进研发资源聚合,引导有能力的互联网企业加强数据存储、信息传输与高性能计算等基础层技术攻关,促进基础层资源云化,以辐射更多的应用领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淑云  陶云清  
"互联网+"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系统阐述"互联网+"与普惠金融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基于2006-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互联网+"通过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技术创新;普惠金融通过激发社会底层动力和内在活力推动技术创新。由于东中西部地区互联网发展存在巨大差异,"互联网+"在东、中、西部地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出现明显的区域分岔。进一步研究发现,"互联网+"与普惠金融确实具有较强的联动性特征,其形成的交叉作用加强了"互联网+"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柯  周雪莹  
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的到来,互联网与三次产业之间从浅层联系到深度融合,逐渐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互联网发展、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证方面,基于2008~2019年31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互联网发展指数;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互联网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程度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验证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发展对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2)互联网发展能够加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3)相邻地区具有相似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正向的空间关联性;(4)技术创新在互联网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清辉  廖明治  
通过梳理影响海尔集团技术创新模式的主要因素,建立相关子系统的因果回路图,根据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并借助VENSIM建模软件建立模型,进行模拟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发现该技术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够在类似企业进行推广。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洪江  陈林  全理科  
在Berger&Udell模型框架内,从信息环境角度,研究了互联网技术对金融机构信息环境的影响及对中小企业贷款技术创新的途径与机制。具体观点是:互联网技术改变了金融机构的信息环境,信息环境的改善导致中小企业贷款技术创新。本文创新在于:(1)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信息环境及贷款技术影响的分析,发展了Berger&Udell模型;(2)对我国阿里小贷模式从信息环境及贷款技术创新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栋  
本文利用2003-2015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就互联网与商贸流通业协同发展对地区技术创新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互联网与商贸流通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了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考虑到地区间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巨大,本文又分别就互联网与商贸流通业的协同发展对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不同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互联网与商贸流通业的协同发展对不同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胥爱欢  
我国互联网金融在推动金融业结构性改革、倒逼传统金融机构创新、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互联网金融创新也面临着三大挑战:第一,"大数据自大"、算法演化和数据生成者学习行为等因素制约大数据在金融领域减少信息不对称;第二,从长期来看,跨界经营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会受到跨行业周期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大企业病"等冲击,容易成为引起金融动荡的潜在风险源;第三,互联网企业巨头通过收购和兼并不同应用场景企业构建互联网经济金融闭环,容易掉入市场垄断的陷阱,由承担着去中心化、重构权利契约的积极角色异化为扮演着阻碍竞争、抑制创新活力的消极角色。对此,我们应理性看待互联网金融中大数据的作用,警惕互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娟  
技术创新、互联网发展已经对中国各个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样也会对商贸流通业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本文利用2003-2015年期间的省级层面数据,就此展开详细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显著扩大了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分地区回归分析发现,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东部与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中部地区。互联网的发展显著扩大了技术创新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静  左鹏飞  袁新  
基于2003—2019年省域数据,构建互联网应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SYS-GMM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互联网应用、技术创新、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优化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互联网应用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持续性正向促进作用;从中介效应来看,技术创新在互联网应用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从调节效应来看,居民消费在互联网应用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在消费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无显著的调节作用。同时,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和居民消费的调节效应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并伴随时段发展呈现增强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辉宁  
互联网经济下,商贸流通企业必须通过引进新技术从而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这必然会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本文利用2003-2015年期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就互联网背景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技术创新,而互联网的发展扩大了商贸流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分地区回归发现: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显著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互联网的发展扩大了东部和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但对东部地区的扩大效应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文媛  何晖  高琦  
面对"互联网+"的兴起,中小微企业在进行协同式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时会遇到许多困境。文章从平台构建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当前构建平台所面临的困境,并对中小微企业在未来"互联网+"背景下,协同式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