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8)
2023(16375)
2022(13890)
2021(13577)
2020(10919)
2019(25572)
2018(25789)
2017(46809)
2016(26337)
2015(30020)
2014(29871)
2013(28183)
2012(25906)
2011(23195)
2010(23713)
2009(20841)
2008(20548)
2007(18489)
2006(16220)
2005(14446)
作者
(70116)
(57708)
(57666)
(55118)
(36889)
(27866)
(26366)
(22619)
(22038)
(21068)
(19807)
(19310)
(18439)
(18270)
(17849)
(17561)
(17443)
(17209)
(16670)
(16543)
(14552)
(14223)
(13724)
(13353)
(13296)
(12977)
(12914)
(12861)
(11579)
(11527)
学科
(88016)
经济(87908)
管理(76011)
(67594)
(58835)
企业(58835)
方法(38460)
中国(31839)
数学(31342)
数学方法(30882)
(28973)
教育(26024)
(24389)
理论(23592)
业经(23054)
(22301)
技术(21437)
地方(19057)
(18694)
(16265)
(16012)
贸易(15992)
农业(15987)
(15514)
教学(15483)
(15109)
银行(15070)
(14557)
财务(14484)
财务管理(14445)
机构
大学(353619)
学院(347842)
管理(134099)
(125016)
经济(121650)
理学(115009)
理学院(113652)
研究(112377)
管理学(111521)
管理学院(110864)
中国(81243)
(77102)
科学(69318)
(64030)
(57008)
师范(56625)
(55086)
(54572)
中心(51393)
北京(49807)
研究所(49584)
财经(48175)
业大(46965)
(46449)
师范大学(45645)
(44756)
教育(43700)
(43594)
技术(42235)
(41148)
基金
项目(229914)
科学(181369)
研究(180302)
基金(160802)
(136884)
国家(135513)
科学基金(117203)
社会(109173)
社会科(102909)
社会科学(102885)
(92697)
教育(89849)
基金项目(84846)
(77994)
编号(77741)
自然(73161)
自然科(71428)
自然科学(71414)
自然科学基金(70135)
成果(66858)
资助(64682)
课题(56366)
重点(51880)
(51104)
(50892)
(49198)
项目编号(48667)
(46851)
创新(46793)
大学(44814)
期刊
(142457)
经济(142457)
研究(113596)
中国(83120)
教育(78225)
(51263)
管理(50998)
学报(50623)
科学(45668)
(41500)
大学(40064)
技术(36213)
学学(34781)
农业(29008)
(27560)
金融(27560)
图书(27509)
业经(23808)
财经(23251)
经济研究(21981)
职业(20255)
(19940)
书馆(19370)
图书馆(19370)
(17828)
论坛(17828)
科技(17751)
理论(17410)
问题(17126)
实践(16162)
共检索到535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金红  
<正>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更加严峻。多元化的文化思潮、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学生能够轻松接触到各类思想文化,学生的思想价值理念、道德文化意识很容易受到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潮的影响,无孔不入的信息源使高校难以实现对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稳定把控。但与此同时,网络大数据技术的进步也在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许多传统学科课程在运用网络教学模式后育人成效有明显提升。思政教育应当主动适应并积极开拓网络教育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思政教育体系,将网络时代信息多元化对思政教育的冲击转化为创新发展动力,助力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洪  
信息技术发展正在对人类未来发展及当下社会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基于互联网在不同领域的渗透,当代学生成为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群体,他们的认知及思维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主题网站作为时代新产物,其网站建设研究是当下重点研究课题,有助于弘扬主旋律并传播先进文化。由杨伯成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9年5月出版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一书,分别从概念特征、发展历程、教育内容、运行机制以及网站建设等方面对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研究网络平台系统的有效应用对策,以期为相关课题研究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昭  
近年来,伴随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重要方式",互联网+"思维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有了新的拓展渠道。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探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俊芝  高彦梅  马璇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做好学校基础管理的有效保障。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群体,是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道德素质和道德实践能力。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支撑下,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丽娟  
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2004年以来,国家颁布了多部指导性文件,为高校思政课发展指明了方向。由滕飞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思行致新——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后简称《思行致新》)一书,系统化地研究了我国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理论基础、历史沿革、科学探索、育人实践等内容,并结合经典案例分析以便于读者理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旭伟  
<正>“大思政”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扩大化,包括课程载体扩大化、教育队伍扩大化、育人过程扩大化三个方面。其中,课程载体扩大化是指将高校通识课、专业课、双创课、实践课等各种课程作为“思政拓展媒介”,赋予其思政教育职能与价值。教育队伍扩大化是指除了思政理论课程师资外,将专业教师、高校政工、党员干部、学生父母及网络领袖等纳入到教育主体的范畴,以此汇集全员化育人合力。育人过程扩大化是指打破思政理论课体系约束及学校教育藩篱,将思政教育引入到社会场域场域,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实践场景、实践方式加速思政元素价值的内化。基于此,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必须脱离“课时主义”的桎梏,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学以致用的要求展开新一轮探索。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蔺小清  
随着高校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很多业内学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深入研究工作,其中由何川著,哈尔滨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高校思政教育多元化发展研究》一书就是以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该书共分五大章节,分别从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原则、方法、理念以及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开展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代化转型和立体化模式发展应用方面的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余勇  杨俊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创造型与创新型产业发展格外重视,在一个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社会生产模式变革的时代,"创新精神"被人们赋予更崇高的意义。创新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人才培养"这一环节是重中之重,高校在社会中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大学生既是伟大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模式的接班人,大学生的三观及思维模式会对我国未来社会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关系我们国家的繁荣与长治久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涛  
<正>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迫切需要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助推器的实践思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得以凸显。实践思政有异于思政课程,不同于课程思政,它是从哲学本体论视角出发的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要求通过实践的教育形式与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学校内外的各类活动之中,以思政理论、专业教学与实践教育的整合激发思政教育,达到大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今天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践行实践思政教育,通过知与行的紧密融合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思政教育的互联互促。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佩林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将互联网技术合理有效地融入到课程思政教育中,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创新与改进,切实迎合当下“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教育的需求,实现新的突破。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教学痛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创新改革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超  张军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动能与智力支持,加快了网络育人时代的到来,拓展了高校思政育人的空间;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教育对象到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为高校育人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思政育人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的新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充分认识新媒体带来的优势,不断创新发展网络思政育人;同时,又要有效规避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形势下的新发展。文章立足新媒体时代,针对当前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新媒体时代解决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长旭  
教育主体需要放低身段,重心下移。教育形式需要新颖多样,优势互补。教育内容需要上扬正气、下接地气。根据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88亿。尽管高校大学生在整体网民人数中占比较小,但却无疑是各类新型网络平台上最积极、最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友情  
网络发展为新媒体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博客、微信、网络杂志、虚拟社区等新媒体迅速崛起,凭借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交流方式等特点迅速占领了当前大学生市场,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视角独特、论述有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科学性、实用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秦海雷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这一背景下,由黄丽娟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研究》一书深入研究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全书共包括六个章节:首先对高校思政课程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并从新时代“立德树人”理论、“以学生为本”教育模式、抗疫精神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四个方面探究了高校思政课程的理论创新;其次,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体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和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最后,从思政教育体系、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思政教育的专业建设和实践创新四个方面阐释了成人思政教育模式的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梦莱  丁宁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改变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结构的同时,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体系,应该及时根据社会对于实践性人才需求趋势的变化,推进实践育人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育人并非是要抛开理论,而是要在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如何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将理论逐步应用于实践,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强化教育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