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5)
2023(6363)
2022(5365)
2021(4988)
2020(4185)
2019(9389)
2018(9673)
2017(15777)
2016(8974)
2015(9971)
2014(9642)
2013(8413)
2012(7429)
2011(6665)
2010(7115)
2009(6309)
2008(6189)
2007(5994)
2006(5373)
2005(4819)
作者
(21572)
(18052)
(17897)
(16992)
(11513)
(8583)
(8070)
(6822)
(6782)
(6648)
(6125)
(6006)
(5840)
(5695)
(5527)
(5525)
(5301)
(5301)
(5232)
(5182)
(4775)
(4465)
(4398)
(4205)
(4119)
(4079)
(4024)
(4000)
(3646)
(3612)
学科
管理(29740)
(27625)
(24619)
企业(24619)
(22370)
经济(22343)
技术(14751)
技术管理(11315)
中国(11304)
教育(9667)
业经(8680)
理论(8498)
(8154)
教学(8066)
(7320)
(6349)
银行(6341)
(6155)
(6152)
方法(6025)
地方(5605)
学法(5314)
教学法(5314)
农业(5306)
产业(5283)
工作(5212)
(5113)
金融(5113)
研究(5112)
(4628)
机构
大学(107816)
学院(107702)
管理(40814)
(37193)
经济(36041)
理学(33983)
理学院(33660)
管理学(33014)
管理学院(32803)
研究(32539)
中国(24678)
(22427)
(20138)
(19329)
科学(18300)
(17531)
师范(17398)
中心(16345)
(16027)
技术(15230)
(14559)
北京(14361)
财经(14017)
教育(13840)
(13614)
职业(13546)
业大(13400)
师范大学(13012)
研究所(12883)
(12508)
基金
项目(68552)
研究(58449)
科学(54327)
基金(44508)
(36755)
国家(36291)
社会(34622)
社会科(32601)
社会科学(32595)
科学基金(32358)
(31588)
教育(30577)
编号(25635)
(24806)
基金项目(23544)
成果(22802)
(21507)
课题(20157)
创新(18814)
自然(18600)
自然科(18272)
自然科学(18268)
自然科学基金(17981)
(17679)
项目编号(16236)
资助(16209)
重点(15704)
规划(15561)
(15242)
(14497)
期刊
(46680)
经济(46680)
研究(36714)
中国(34954)
教育(32697)
管理(19538)
(15566)
技术(13455)
(12891)
学报(12862)
科学(12068)
大学(11122)
图书(11105)
(10966)
金融(10966)
职业(9587)
学学(8821)
书馆(8629)
图书馆(8629)
业经(8618)
科技(8606)
农业(8533)
(8021)
论坛(8021)
财经(6809)
经济研究(6717)
高等(6497)
(6067)
技术经济(5985)
(5376)
共检索到181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菱蓉  
互联网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是较之以往各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只有准确地把握互联网时代用户至上、有效互动、集成服务的思维特点,充分把握学生发展需要、设计多元化教育体系、汇集社会各方资源,打造出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全新创新型人才系统平台,才能很好地将这些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冲击转换为高效塑造创新型人才的源动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独孤昌慧  刘恒  
实施"互联网+"战略,是我国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趋势和潮流的重要举措。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推进,培养更多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是广大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本质和内涵予以解读,分析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阐明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金梅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词语。创新创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大学生是创新创业队伍中的生力军,是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来源。技术创新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而人才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高校在发展转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培养手段,以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培育出基于社会需求的、创新意识强、复合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武莉莉  任洁华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催生大批新职业和新岗位的同时,财经类职业院校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面临着新挑战。目前,财经类人才培养存在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规格不明确、课程和教学内容滞后、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等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问题。财经类职业院校要通过设置新专业、"互联网+"改造传统专业,与"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合作培养人才,改革课程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团队等措施,应对"互联网+"对财经类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晓晴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同时,高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战略要求,是高等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高校应该正确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努力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国磊  吕平  王杨  
本文立足"互联网+"新生态,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思考分析,将用户体验、跨界互动、颠覆性创新等互联网思维元素与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提出"私人定制"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向玉  徐前权  胡艳华  
案例教学是提高课堂讲授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在高校公共课教学中被广泛采用。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可以让大学生理解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能够正确看待和理性分析社会问题,掌握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后的常见纠纷处理方法。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目前案例教学在案例来源归纳、社会热点问题剖析、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应统筹校内外资源,通过开发建设案例数据库、培养双师型优秀师资队伍和实现授课师资队伍跨院系流动等方式逐步解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辉  伍虹儒  
文章在对当前高校教学考试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它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消极影响。针对高校教学考试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教学考试应遵循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学考试改革的重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辉  
翻译教学是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基于互联网背景培养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可以促进高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高校培养出能够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目前高校基于互联网落实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策略面临着系列阻碍,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此,高校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入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互联网时代的适应性。本文首先概述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势与现状,之后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慷慨  曹照洁  
"互联网+"行动推动了各行业数据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如同普通高校因应跨界人才的时代需求而广泛开展新工科建设一样。"互联网+"职业教育在产业重构升级、社会多元协同、资源配置优化、智慧校园建设等社会发展背景下,进行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再造成为必然选择。校企协同人才培养需要依托大数据进行决策,保证人才培养入口和出口决策的科学性;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制度,提高职业院校的"产品"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借助现代技术和工具整合教学资源、优化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和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为地方产教融合发展集聚智力资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景翔  南旭光  
作为时代特征和国家战略,"互联网+"不仅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力,也是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新引擎,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生了倒逼机制。文章基于对"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规律,即培养理念应开放融合、培养路径应多维联合、培养目标应能力复合、培养方向应专业整合、培养过程应多元混合等的剖析,指出"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的具体实现路径,即确立基于共享共建的办学理念、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推进基于素质培育的"双创"教育、重构基于工作场景的课程体系、实行基于个性发展的混合学习、实施基于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雪文  
转型期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科研生态环境较差,不利于创新型专业人才成长;引进人才自主权较弱,人才理念机制有较多障碍;人才激励机制匮乏,压制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双师型师资队伍不足,无法承担服务地方经济责任;创新型人才发展空间有限,无法长期留住优秀人才的问题。在深入分析转型期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科研生态环境,培植创新应用型人才队伍,完善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培养理论与实践并举的技能型专业人才,拓展创新型人才的事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地方院校转型期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活力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智林  
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项简单的单项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眼于整个培育系统的建立和创新。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与根基。创新型人培养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从家庭、学校到社会使创新观念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环境。首先,创新人才成长与生存需要全社会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创新观念,形成重视创新活动、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成果、宽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敏  
本文尝试基于国内智库人才培养管理现状,思考和探讨智库人才素质需求及其培养路径,从而提出新型智库人才培养管理创新对策。建议国内智库通过改善人才结构、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管理运营人才、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等途径,进一步激活智库内生动力并最大限度整合外部资源,有力提升智库人才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展涛  
当前,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大学使命偏失、培养制度低效、批判精神孱弱、教育目的异化等问题。直面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应在秉持社会责任为先、育人使命为本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探索研究型大学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以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民族中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