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8)
- 2023(8498)
- 2022(7049)
- 2021(6709)
- 2020(5613)
- 2019(13011)
- 2018(13127)
- 2017(25027)
- 2016(12723)
- 2015(14361)
- 2014(13534)
- 2013(12797)
- 2012(11443)
- 2011(10232)
- 2010(10581)
- 2009(9602)
- 2008(9395)
- 2007(8410)
- 2006(7416)
- 2005(6624)
- 学科
- 济(45912)
- 经济(45881)
- 业(41436)
- 管理(38899)
- 企(34005)
- 企业(34005)
- 方法(23117)
- 数学(20468)
- 数学方法(19964)
- 银(19337)
- 银行(19192)
- 行(17936)
- 制(16702)
- 技术(15877)
- 中国(14552)
- 业经(12148)
- 融(12053)
- 金融(12052)
- 技术管理(11841)
- 度(11202)
- 制度(11192)
- 农(10516)
- 业务(10184)
- 理论(9747)
- 贸(9654)
- 财(9641)
- 贸易(9639)
- 易(9418)
- 银行制(8729)
- 地方(7677)
- 机构
- 学院(164730)
- 大学(164150)
- 管理(70041)
- 济(67225)
- 经济(65619)
- 理学(59876)
- 理学院(59341)
- 管理学(58184)
- 管理学院(57862)
- 研究(48604)
- 中国(45439)
- 京(34137)
- 财(31339)
- 科学(27506)
- 江(25685)
- 中心(24735)
- 财经(24496)
- 经(22272)
- 所(22249)
- 银(21599)
- 北京(21584)
- 州(21441)
- 农(21180)
- 银行(20676)
- 业大(20645)
- 经济学(20359)
- 研究所(20028)
- 范(19878)
- 师范(19703)
- 行(19225)
- 基金
- 项目(110734)
- 科学(88878)
- 研究(83606)
- 基金(80018)
- 家(68239)
- 国家(67685)
- 科学基金(60475)
- 社会(53980)
- 社会科(51333)
- 社会科学(51317)
- 省(44870)
- 基金项目(41602)
- 教育(39178)
- 自然(38160)
- 自然科(37458)
- 自然科学(37453)
- 自然科学基金(36814)
- 划(36622)
- 编号(34310)
- 资助(32489)
- 创(29455)
- 成果(27193)
- 创新(26436)
- 重点(24628)
- 课题(23547)
- 发(23491)
- 部(23453)
- 国家社会(22218)
- 项目编号(22204)
- 大学(21319)
共检索到257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利
推动电子银行由单纯的交易平台向综合金融营销服务平台升级,由渠道建设向在线经营模式建设升级,成为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建设金融服务新模式的必由之路进入21世纪,信息科技发展迅猛,以互联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创新呈现出深度融合、广泛应用和快速变化的特征,物联网、社交网络、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形态和行为方式,也同步改变甚至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这为商业银行提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常胜
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已经对传统行业造成了冲击,催生出了新的商业模式。根据互联网的三大效应分析,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银行面临发展的十字路口。商业银行要改变当前的思维盲区,树立互联网银行新思维——认识到互联网银行的时代特征、商业机会、运作方式,探索互联网银行的商业运营模式。商业银行应当从平台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营运能力建设几个方面探索迈向互联网银行的转型发展之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杰 贺晨
互联网金融是目前金融领域最引人瞩目的潮流之一。本文对比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之间的本质差异与各自挑战,探讨了两者之间的融合路径与改进方向,从传统银行角度,提出谋求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最大交集、抓好务实超前研究、树立底线思维三点思考。本文的目的,是在互联网金融已对传统银行全面触动的关键节点上,思考两者如何对接与融合、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互联网思维的深远影响以及我们的对策,确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银行业成功走向未来的思路。
关键词:
大数据 互联网金融 银行 融合 转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美玉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高校数字图书馆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出现较大改变,"互联网+"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信息行为主客体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简要阐述"互联网+"相关概念,及其背景下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内涵拓展与内容重构,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
互联网+ 数字图书馆 服务模式 服务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党振华 毛文彬 李剑勇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稳定社会、增加就业、创新科技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文章以农行为例,探讨如何转变传统经营理念,研究互联网金融时代贴合小微金融发展的农行产品和服务模式,有力推动农行小微金融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治春
在互联网金融影响下,商业银行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转型与服务实体经济及推广普惠金融有重要关系。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品牌管理成为重要内容。商业银行是否应该有一种新的品牌塑造模式来适应数字化和网络化转型?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品牌塑造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品牌塑造基础的影响,认为品牌塑造基础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信息交换方式、产品和服务交付渠道等四个方面构成。接着,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品牌塑造模式——共建式品牌塑造模式,并对商业银行如何实施共建式品牌塑造模式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品牌塑造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岳 王翔 周冰莲 张冬
本文提出,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从互联网1.0时代的"平台+免费"商业模式,到2.0时代的社群商业模式,再到3.0时代的"互联网+产业链O2O"商业模式,再到4.0时代的"互联网+跨产业生态网络"商业模式,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性质、结构和特征,互联网1.0和互联网2.0时代遵循"线上流量变现"的商业逻辑,而互联网3.0和互联网4.0时代倡导"线下融合聚变创新"的价值逻辑。本文结合国内企业典型案例分析予以佐证。本文研究对于中国企业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
关键词:
互联网 互联网+ 商业模式创新 生态网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云昌
面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带来的新的市场环境,作为传统产业的企业,既要看到这种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不能被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法搞得乱了方寸、无所适从。互联网时代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更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网络将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实时展现在众人面前。与互联网相关的经济迅猛发展,互联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岳 王翔 周冰莲 张冬
本文提出,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从互联网1.0时代的"平台+免费"商业模式,到2.0时代的社群商业模式,再到3.0时代的"互联网+产业链O2O"商业模式,再到4.0时代的"互联网+跨产业生态网络"商业模式,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性质、结构和特征,互联网1.0和互联网2.0时代遵循"线上流量变现"的商业逻辑,而互联网3.0和互联网4.0时代倡导"线下融合聚变创新"的价值逻辑。本文结合国内企业典型案例分析予以佐证。本文研究对于中国企业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开展互联网+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互联网+ 商业模式创新 生态网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首文 郑天游 柴若琪
互联网金融发展日新月异,日益侵蚀着传统商业银行的领地。2015年3月两会提出的"互联网+"计划,指明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产业调整发展方向。本文在综合梳理互联网金融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银行"的创新探索模式,全面评估新兴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等业务的冲击影响,分析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的现实差距,并给出传统商业银行向"互联网+银行"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传统商业银行在新常态下实现变革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银行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珉 李亮宇
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价值链中以供给为导向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走向消亡,以需求为导向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和价值创造正在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概念并对它的关键要素如社群、平台、跨界、资源聚合和产品设计进行了描述。讨论了商业模式的主要隔离机制已经由技术研发转为社群平台,并在此讨论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社群逻辑下的平台模式。然后,基于社群平台模式,从价值创造的视角出发,讨论了互联网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价值创造在载体、方式与逻辑的差异,最后,从租金的角度分析商业模式的内在驱动力,并对不同时代下企业经济租金几种形式(彭罗斯租金、李嘉图租金和熊彼特租金)的变化做出了解释。在...
关键词:
互联网 商业模式 价值创造 连接红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雷凤瑶 杨丹 王雨桐 张梦瑶
在"互联网+"时代,旅游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及手段已无法适应环境和竞争的需要,旅游企业面临着创新驱动下的重要转型。本文以旅游企业为例,就"互联网+"旅游的优势及发展现状做出简要分析,针对我国"互联网+"时代旅游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旅游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旅游 商业模式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鲁继平
目前,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着师资严重不足、时间过短和流于形式等问题。文章提出了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并指出了构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学生学习小组的教学组织形式;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上,实行高职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立健全科学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新机制。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思政课 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经阳 谢超
平台模式具有资源集聚和再分配能力,物流产业与平台经济的融合有利于集合社会物流资源,并利用各自优势,形成良性物流生态系统。本文基于协同共享理念,构造了以互联网物流平台中心为核心的物流3.0平台模式。该平台加强了传统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打破了跨领域物流服务壁垒,为物流模式创新提供了更多空间,盘活了社会零散物流资源,解决了物流平台的垄断必然性问题。并由此提出推动物流3.0平台模式健康发展的对策:宏观上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打造良好物流平台发展环境;微观上加速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平台转型升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袁满 何力军
在中国银行业新一轮不良资产形成的周期中,大部分不良资产具有因经济周期而导致的"资源错配"特点。如何重新发现这些不良资产的价值,成为当前维护金融体系稳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创新为这一问题带来了可能的解决方案。近年来,网络化的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开始出现,如金融资产交易所、淘宝资产处置平台等。然而,现有平台权威性和专业性不足、目标客户和业务属性尚不清晰,加上不良资产处置作为非标业务,线上化难度大,因而目前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线下工作。为此,要以"互联网+"为指引,加强专业化的不良资产网络交易平台建设,发挥平台效应,联接各方面的资源和需求,提高不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