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83)
- 2023(5352)
- 2022(4588)
- 2021(4464)
- 2020(3661)
- 2019(8487)
- 2018(8171)
- 2017(15701)
- 2016(7912)
- 2015(8657)
- 2014(8124)
- 2013(7556)
- 2012(6940)
- 2011(6254)
- 2010(6432)
- 2009(5759)
- 2008(5851)
- 2007(5673)
- 2006(5162)
- 2005(4676)
- 学科
- 济(33673)
- 经济(33515)
- 业(24126)
- 管理(23125)
- 企(21226)
- 企业(21226)
- 方法(14972)
- 数学(11203)
- 数学方法(11154)
- 中国(10851)
- 农(10196)
- 业经(9766)
- 财(9097)
- 理论(7424)
- 融(7248)
- 金融(7246)
- 制(7217)
- 贸(6917)
- 贸易(6910)
- 银(6862)
- 银行(6860)
- 易(6749)
- 行(6626)
- 和(6526)
- 务(6060)
- 财务(6053)
- 财务管理(6046)
- 农业(5979)
- 企业财务(5871)
- 学(5454)
- 机构
- 大学(111989)
- 学院(109719)
- 济(49754)
- 经济(48867)
- 管理(45969)
- 理学(39442)
- 理学院(39087)
- 管理学(38601)
- 管理学院(38397)
- 研究(35844)
- 中国(29427)
- 财(24905)
- 京(22962)
- 财经(20041)
- 经(18342)
- 科学(17521)
- 中心(16905)
- 所(16547)
- 经济学(15966)
- 江(15655)
- 财经大学(15216)
- 北京(14676)
- 研究所(14578)
- 经济学院(14249)
- 范(14040)
- 农(14028)
- 师范(13943)
- 商学(13216)
- 商学院(13103)
- 业大(12529)
- 基金
- 项目(70529)
- 科学(57887)
- 基金(54788)
- 研究(54282)
- 家(47254)
- 国家(46405)
- 科学基金(40929)
- 社会(39192)
- 社会科(35869)
- 社会科学(35854)
- 基金项目(28792)
- 教育(24847)
- 自然(24782)
- 省(24710)
- 自然科(24303)
- 自然科学(24297)
- 自然科学基金(23948)
- 编号(21754)
- 资助(21718)
- 划(21148)
- 成果(18270)
- 部(16841)
- 国家社会(16362)
- 教育部(15436)
- 人文(15033)
- 重点(15031)
- 创(14911)
- 制(14610)
- 大学(14437)
- 性(14104)
共检索到170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宏 马文瀚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研究互联网时代线上社会互动对家庭的证券投资和房产投资参与行为的影响和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互联网线上社会互动显著促进了家庭的证券投资参与和房产投资参与,其影响程度和显著程度均高于已有文献所关注的线下面对面社会互动。很多实证证据表明,互联网线上社会互动主要通过信息获得和社会性学习机制对家庭证券投资参与发挥促进作用,其社会规范或相对财富关注机制并不明显。具体表现为,线上社会互动在证券投资参与率较高的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地区以及对较为年轻的家庭具有更为明显的投资参与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宏 马文瀚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研究互联网时代线上社会互动对家庭的证券投资和房产投资参与行为的影响和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互联网线上社会互动显著促进了家庭的证券投资参与和房产投资参与,其影响程度和显著程度均高于已有文献所关注的线下面对面社会互动。很多实证证据表明,互联网线上社会互动主要通过信息获得和社会性学习机制对家庭证券投资参与发挥促进作用,其社会规范或相对财富关注机制并不明显。具体表现为,线上社会互动在证券投资参与率较高的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地区以及对较为年轻的家庭具有更为明显的投资参与促进效应,具有明显的社会乘数效应,会放大一个地区股票投资盈亏的外部影响。另外,线上社会互动对家庭房产投资参与的影响机制还不是很明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白海峰 李羽翔 胡文韬
基于清华大学消费金融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互联网渠道通过降低信息搜寻成本显著提高了家庭资本市场参与。分年龄阶段来看,互联网渠道显著影响了户主年龄在20~50岁家庭的资本市场参与,对户主年龄在50~60岁家庭的资本市场参与影响不显著。文章提出推进信息化进程、规范社交网络发展和开展金融教育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资本市场参与 信息搜寻成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华怡婷 石宝峰
信息技术发展和居民财富水平提高使互联网等新兴信息载体逐渐成为家庭获取金融信息的重要渠道。从非风险性金融和风险性金融市场参与的角度,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家庭是否拥有智能手机或电脑作为工具变量进行面板数据回归,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显著促进农村家庭参与金融资产配置,对非风险性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大于对风险性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互联网使用能够通过金融知识或金融信息关注度来影响农村家庭参与金融资产配置的决定。互联网使用对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成员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对非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等收入家庭。
关键词:
金融市场参与 互联网 家庭金融 金融资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培辉 李梦玉
本文运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保险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家庭参与商业保险的意愿和程度;在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通过提升家庭金融知识水平、提高社会互动水平以及增加网络交易概率三个渠道来提高家庭保险市场参与度。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不同户籍、学历水平、家庭收入水平的家庭参与商业保险表现出差异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邓典雅
近年来,资本市场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对我国原有的以银行为绝对主导的金融体系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以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2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资本市场、互联网金融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总体而言都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运用相对重要性方法比较两个因素带来的异质性影响,发现资本市场的发展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更大;资本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因所有制结构而存在显著异质性,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壮大对国有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粟勤 邓小艳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三期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logit模型,分析了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和参与深度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运用工具变量方法进行了验证;社会互动通过信息获得机制、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提高作用机制影响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互动对50岁以上的户主家庭、城市居民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果为研究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视角,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需重视社会互动的信息获得机制,提高居民金融知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粟勤 邓小艳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三期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logit模型,分析了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和参与深度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运用工具变量方法进行了验证;社会互动通过信息获得机制、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提高作用机制影响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互动对50岁以上的户主家庭、城市居民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果为研究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视角,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需重视社会互动的信息获得机制,提高居民金融知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培林 张雅珊 陈潜
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推进加速了农转非人口比重的攀升,农地流转问题日益上升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命题。伴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渗透,农户的市场信息获取媒介与社交网络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进而对农地等生计资本的重新配置产生影响。基于CFPS(2014—2018)三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则不具有显著性。2)无论是移动上网或电脑上网,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但移动上网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3)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影响效应为9.183%,这一结论在利用IV-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4)农户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于老年组农地转出决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青年组次之,中年组则不具备显著性。因此,要加快推进数字战略,着力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农地流转平台;着眼于农户计算机技能培训,扩大就业选择空间。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会资本 农地流转 影响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聂爱云 郭莹
提高社会资本对增强居民幸福感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居民社会资本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1)居民互联网使用以及上网时间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其社会资本,这一结论在利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和排除一系列可能干扰估计结果的因素后依然稳健。(2)机制分析表明,个人使用互联网通过增强亲戚交往联络程度、加深邻里关系、增强人际信任、促进政治参与等渠道影响社会关系网络的密度和大小,从而增加社会资本。(3)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个人促进效果更明显,并且,互联网使用在农村地区对认知性社会资本的促进效应更大,在城镇地区对结构性社会资本的促进效应更大。本文的研究表明,加强以5G为代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网络使用深度是提高居民社会资本水平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培林 张雅珊 陈潜
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推进加速了农转非人口比重的攀升,农地流转问题日益上升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命题。伴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渗透,农户的市场信息获取媒介与社交网络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进而对农地等生计资本的重新配置产生影响。基于CFPS(2014—2018)三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则不具有显著性。2)无论是移动上网或电脑上网,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但移动上网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3)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影响效应为9.183%,这一结论在利用IV-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4)农户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于老年组农地转出决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青年组次之,中年组则不具备显著性。因此,要加快推进数字战略,着力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农地流转平台;着眼于农户计算机技能培训,扩大就业选择空间。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会资本 农地流转 影响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晨光
互联网从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深刻影响着社区社会资本的形成。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通过使用邻里信任作为社区社会资本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能否以及如何影响社区社会资本。通过使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偏误后,发现个人的互联网使用显著且稳健地削弱了其邻里信任水平。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通过改变信息渠道、改变自评社会地位的方式降低个体对邻居的信任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敏红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家庭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越来越大,投资组合日益多样化。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家庭参与风险资本市场投资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CHFS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就风险态度和受教育程度对我国家庭是否参与风险资产投资和参与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风险态度显著影响家庭是否参与风险资产投资及参与程度。同时,受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上学历时显著地影响了家庭的参与决策。
关键词:
风险资产 风险态度 受教育程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忠 杨阳
本文基于向后弯折的劳动供给曲线,论证移动互联网作为独立变量直接导致工作—家庭关系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在深入分析移动互联网与工作—家庭关系结构的耦合性基础上,提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员工工作—家庭关系衍进模型。该模型包括家庭域与工作域两个维度、四个象限、一个阈值点和一条工作—家庭心流体验线。基于此模型,笔者认为通过采取"碎片化时间整合管理系统"等措施,能促进移动互联网时代员工工作—家庭关系增益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