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0)
- 2023(5621)
- 2022(4441)
- 2021(4053)
- 2020(3216)
- 2019(7368)
- 2018(7033)
- 2017(12344)
- 2016(6099)
- 2015(6651)
- 2014(6318)
- 2013(5968)
- 2012(5435)
- 2011(4795)
- 2010(5280)
- 2009(5074)
- 2008(4062)
- 2007(3955)
- 2006(3627)
- 2005(3141)
- 学科
- 融(24314)
- 金融(24314)
- 济(21499)
- 经济(21486)
- 银(21466)
- 银行(21466)
- 行(20957)
- 中国(16930)
- 管理(16045)
- 业(15785)
- 企(13205)
- 企业(13205)
- 中国金融(10892)
- 地方(8797)
- 制(8369)
- 财(8282)
- 业经(8145)
- 农(7297)
- 务(6017)
- 财务(5989)
- 财务管理(5984)
- 企业财务(5765)
- 方法(5505)
- 农业(5277)
- 产业(5151)
- 理论(4935)
- 体(4763)
- 事业(4758)
- 数学(4617)
- 数学方法(4586)
- 机构
- 学院(73744)
- 大学(71322)
- 济(30517)
- 经济(29670)
- 中国(26947)
- 管理(25175)
- 研究(24055)
- 理学(20172)
- 理学院(19979)
- 管理学(19668)
- 管理学院(19536)
- 财(16979)
- 银(15435)
- 京(15028)
- 银行(14927)
- 中心(14632)
- 行(14007)
- 融(13854)
- 金融(13573)
- 财经(12606)
- 江(12024)
- 人民(11999)
- 科学(11760)
- 经(11412)
- 国人(10849)
- 中国人(10791)
- 州(10776)
- 中国人民(10687)
- 所(10485)
- 经济学(10431)
- 基金
- 项目(45300)
- 研究(38433)
- 科学(34938)
- 基金(30491)
- 家(24984)
- 国家(24676)
- 社会(24107)
- 社会科(22825)
- 社会科学(22821)
- 科学基金(21512)
- 省(19051)
- 教育(17382)
- 编号(16895)
- 基金项目(15647)
- 划(14872)
- 成果(14462)
- 课题(12373)
- 资助(11967)
- 年(11145)
- 自然(11099)
- 发(11083)
- 自然科(10830)
- 自然科学(10829)
- 项目编号(10730)
- 融(10698)
- 自然科学基金(10634)
- 重点(10494)
- 创(10474)
- 性(10460)
- 国家社会(9846)
共检索到131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霞 赵锡军
我国建立金融中心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基于网上集聚特点,建立世界级的证券市场类金融中心;基于空间集聚的特点,建立国家级、区域级的银行类金融中心金融中心是金融体系的核心,拥有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从威尼斯到阿姆斯特丹,从伦敦到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权衡 李凌
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信息处理方式掀起了一场资源配置革命。上海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从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看,上海的领先优势正在弱化。其中既有互联网金融在资源配置和信息处理方式对传统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路径的弱化,又有金融业态创新与传统金融监管模式之间的不匹配,二者共同构成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挑战。该文基于上海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调研,提出互联网金融"鼓励创新"与"有效监管"并举的发展新思路,以及"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调监管、协会监督"的监管新框架,主张在现阶段开展"信息披露和金融业务监管"双管齐下的监管方式,以更好地满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陆岷峰 徐阳洋
中心具有集聚和辐射的功能,一个地区的金融中心可以极大地促进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金融中心也存在很多痛点,主要表现在传统金融机构布局不合理、进入门槛较高、商业性太浓、注重金融要素的地理集聚,而互联网金融中心却可以解决这些痛点。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媒介弱化金融要素地理集聚,准入门槛低,聚焦长尾市场,契合国家普惠金融的理念,能够满足多数居民的理财收益需求,所以应该打造包括创新服务中心、大数据中心、人才培育中心、新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风险投资基金在内的全国互联网金融中心,而长三角地区无论是在可行性还是在必要性方面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陆岷峰 徐阳洋
中心具有集聚和辐射的功能,一个地区的金融中心可以极大地促进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金融中心也存在很多痛点,主要表现在传统金融机构布局不合理、进入门槛较高、商业性太浓、注重金融要素的地理集聚,而互联网金融中心却可以解决这些痛点。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媒介弱化金融要素地理集聚,准入门槛低,聚焦长尾市场,契合国家普惠金融的理念,能够满足多数居民的理财收益需求,所以应该打造包括创新服务中心、大数据中心、人才培育中心、新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风险投资基金在内的全国互联网金融中心,而长三角地区无论是在可行性还是在必要性方面都是打造全国互联网金融中心的首选之地。当前,长三角地区的政府应该充分认识长三角全国互联网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做好顶层设计,控制政府和市场的介入边界,高效驱动中心构建,积极支持互联网金融产业,打造强大的支撑体系,制造互联网经济发展拐点加速现象,增强区域的资源积聚能力突变,夯实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基础,强化保障支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袁国辉
一段时间里,出现在大众生活每个角落的众多互联网金融广告让我们有喜有悲。喜的是闲置资金终于不甘心银行的低收益,有机会另寻出路了。一端是投资人——资金收益可以高一些;另一端是以前从银行拿不到钱的小微企业——有了融资的渠道。悲的是互联网金融来得太突然,一切都没有准备停当,资金已然千军万马挤在互联网金融的独木桥上了。一、网络高利贷不是金融创新金融看似高深,但其实金融是商业模式最简单的生意,其逻辑很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建华
本文对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可能涉及的新市场进行研究。商业银行拓展互联网金融新市场能够带来大量客户和商业机会。互联网金融形成三种单一功能性新市场,即网络支付市场、网络存款理财市场和网络融资市场,以及综合类新市场,即银行自建电商平台。商业银行拓展互联网金融新市场的措施包括:通过打造业务"生态圈"来拓展网络支付市场;运用综合理财服务、建立直销银行等手段来拓展网络存款理财市场;通过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创新产品和管理来拓展网络融资市场;加快客户积累,提升客户体验,推行商业银行"电商平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电子银行部课题组 孙龙 申莉
近年来,我国网络金融创新方兴未艾,对满足互联网时代客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增强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期货等四种典型金融创新发展形态为抓手,力求通过对我国网络金融创新现状、积极效应和面临挑战的全面分析,从宏观角度探寻我国网络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红军
文章通过分析全球三大金融群落的结构性模式与转变,提出未来金融中心的创新之道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转型与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国内外广大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的共同参与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勾画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决心与新时代的脉搏共振,奋力谱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建宇
分析新形势、新金融业态下人才需求呈现的新特点以及当前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建构逻辑,构建"一体两翼三保障四用户"的资源体系,并就资源库建设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效应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理解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理解技术、金融和经济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有助于给互联网金融定位,对消费者、金融从业者、监管者和政府都意义深远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常态。其名义GDP的增长率在过去的三年中已经下降了十个百分点。从2007年到2011年的五年间,除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名义GDP的平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提高金融效率,丰富金融生态,给金融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利,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逻辑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希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从互联网思想家凯文·凯利多年前提出的"连接一切",到总理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与行业的关系已经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谢平
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迅速进入金融领域,传统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也纷纷主动联姻互联网企业,一时间,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甚至展示出对传统金融业的颠覆之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著名学者谢平先生在本文中提出,互联网金融是不同于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和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模式,是对传统金融业的颠覆。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程度将取决于互联网的发展程度,而金融则可能成为互联网的一种工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建鹏
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背景自2016年4月下旬开始,一场为期一年、由国务院决策部署、十余个部委共同行动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大幕。在总计七个分项整治子方案中,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分别对网络投资理财、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业态,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