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4)
- 2023(3442)
- 2022(2725)
- 2021(2853)
- 2020(2010)
- 2019(4895)
- 2018(4994)
- 2017(6851)
- 2016(4755)
- 2015(5185)
- 2014(5100)
- 2013(3808)
- 2012(3429)
- 2011(3304)
- 2010(3578)
- 2009(2637)
- 2008(2500)
- 2007(2393)
- 2006(2220)
- 2005(2113)
- 学科
- 教育(18519)
- 中国(10175)
- 济(6492)
- 经济(6490)
- 理论(5992)
- 教学(5745)
- 管理(4983)
- 学(3973)
- 发(3703)
- 发展(3603)
- 展(3481)
- 业(3389)
- 革(3375)
- 思想(3311)
- 政治(3229)
- 业经(3158)
- 改革(3135)
- 研究(3068)
- 思想政治(3028)
- 政治教育(3028)
- 治教(3028)
- 高等(3027)
- 德育(2992)
- 教育改革(2786)
- 农(2679)
- 学校(2624)
- 学法(2600)
- 教学法(2600)
- 计算(2442)
- 算机(2413)
- 机构
- 大学(52294)
- 学院(48096)
- 教育(25787)
- 研究(20315)
- 范(18305)
- 师范(18262)
- 师范大学(15365)
- 京(12914)
- 职业(11516)
- 科学(10844)
- 管理(10725)
- 技术(10177)
- 教育学(10084)
- 济(10000)
- 经济(9464)
- 所(9289)
- 北京(9201)
- 理学(8973)
- 理学院(8753)
- 江(8688)
- 研究所(8518)
- 中国(8448)
- 管理学(8390)
- 管理学院(8265)
- 中心(7867)
- 职业技术(7839)
- 院(7568)
- 教育学院(7377)
- 技术学院(6727)
- 州(6657)
共检索到83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维智
互联网时代,时间越来越成为各类教育主体争夺的"第一资源"。教育时间是个人性存在,教育是由一个个的现在、当下、时机、契机在流通中组成的情境连续体,每一个教育活动都与时间消耗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教育的发生是时间性的。教育的发生在于内在时间意识的转化,个体的生命时间是教育的唯一尺度,教育活动要依循生命的节奏进行,人类的教育活动存在共时性现象。互联网时代教育时间运行方式的变化,改变了教育时间的利用方式,改变了教育的共时性特征,改变了教育的即时性特点,改变了学生对自由时间的支配权。教育要遵循生命的时间打开方式,不夺时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时间逻辑 教育时间 教育资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培培
当今这个时代,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出现了工匠精神的回归浪潮。工匠精神的强势回归,单纯辨析其精神内涵远远不够,需要从生产方式变革及社会时代要求角度考察其内在逻辑。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合力——各国对实体制造业的再重视、消费社会后期的转型需求以及互联网时代匠人个体生存方式的回归——共同促成了工匠精神的回归。当代工匠精神直接连接当下社会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它精准地表达了这个时代的现实需求,因而具有与传统不同的新的时代内涵:重视创造创新、突显个体自主性和人的价值、强调现实统一。工匠精神背后折射的是这个时代实践精神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互联网时代 唯物史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容、运行结构、理论基础、风险特点、监管标准以及替代边界等角度出发,探究其生存逻辑、理论结构及监管准则。本文认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是互联网金融生存的必要条件,而金融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特性在基因层面上的匹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基础。在理论层面上,金融功能理论、"二次脱媒"理论、新信用理论、普惠金融理论、连续金融理论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独特的理论结构。互联网金融的内核性风险更多地表现于透明度风险,外置风险则更多地表现于技术和系统安全性,风险的叠加性相对明显。因此,互联网金融监管准则的基石标准应是透明度,外置标准是平台技术安全等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求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渗透、竞争和撞击,现行金融模式和运行结构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变革,金融功能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风险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商业的角度看,互联网所要重构的产业一定是"产业帝国":规模大、服务面广、利润厚、具有统一的标准,对经济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金融业具备所有这些要素。从世界范围看,截至2011年底,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218万亿美元,其中全球银行业资产规模约占全球金融资产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胜忠 刘怡
生态型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在互联网时代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是企业组织变革的新趋势。与此同时,传统企业如何通过生态型组织变革向生态型企业转型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析的问题。本文以马云所创始的阿里巴巴集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阿里巴巴集团生态型组织的构建始于企业生态战略,以组织结构变革作为手段和方式,根植于员工的企业强文化在变革中起到重要助推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对阿里巴巴生态组织构建过程进行分析梳理,识别和提炼出马云在生态型组织构建中体现的变革逻辑。
关键词:
马云 生态型组织 组织变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骁 吴琴 余欣
互联网时代,"跨界"已经成为热点问题,一些企业在跨界后甚至颠覆了传统的行业运作模式,但现有理论对组织跨界内部动因的研究较为充分,而对跨界颠覆的过程关注不够。本文通过对尚品宅配跨界历程的纵向案例分析,运用案例间的复制逻辑构建了组织跨界颠覆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组织跨界颠覆有以下三个时序阶段:①知识内化阶段,在组织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催化下,组织通过跨界涉入活动转化边界以外的异质性知识,拓展组织知识池。②组织边界跨越阶段,组织通过环境洞察能力前瞻性地识别跨行业机会和本行业威胁,然后以IT能力为载体,利用组织柔性能力整合冗余资源,开展跨界经营以实现不同的组织目标。③颠覆阶段,组织以客户价值为导向,通过创新商业模式颠覆行业传统的运作模式,实现"创造性破坏"。此外,本文还探究了不同目标导向组织边界跨越策略的适用情境。能力导向策略适用于组织面临的跨界内部风险低,外部风险高的情境;效率导向策略适用于组织面临的跨界外部风险低,内部风险高的情境;而权力导向策略适用于组织面临的跨界内外部风险都高的情境。本文运用丰富的案例资料呈现组织边界演化的微观细节,为解释跨界颠覆新现象构建过程理论模型,为企业跨界经营提供了洞见,对互联网情境下的组织边界动态管理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跨界 颠覆 知识内化 创新 动态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南旭光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范式,正加速改变着传统业态,也将创新职业教育运行模式,引领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潮流。职业教育所具有的"教育"和"产业"双重属性,为"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带来了丰富的逻辑内涵,通过产业网络重构、社会多元协同、资源优化配置、办学模式再造等,促使职业教育在经济新常态下深度融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提高职业教育的创新力、适应力和竞争力,进而从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未来战略布局、优化院校内外治理、创新专业建设机制等方面厘清"互联网+"战略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兴 吴本健 马九杰
本文通过对现有农村互联网信贷实践所使用的贷款技术的多案例研究,发现农村互联网信贷发展需要经历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农村互联网信贷能够开展业务的核心在于其直接或间接地嵌入一定的线下社会网络,通过"社会网+"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契约执行难题,而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让上述嵌入机制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以更低成本发挥作用;在第二个阶段,"线上信息+线上审核"的互联网信贷会成为缓解农村金融难题的重要方式。但是,无论在哪个阶段,农村互联网信贷都会运用到农村社会网络,其内在逻辑一定是"互联网+社会网",即技术逻辑和社会逻辑的结合。因此,农村信贷在引进互联网技术时,应更加注重其社会逻辑,即技术运用的社会载体及场景,实现"社会网+互联网",从而更好地促进金融普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秀云 赵勐 平新乔
文章以互联网改变传统经济活动的实践进展脉络为逻辑主线,研究互联网创造经济价值的内在机理,指出随着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互联网主要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从自身价值创造、创新市场组织、改变市场主体行为、重塑生产方式和价值网络四个方面,融入实体经济,形成经济网络,最终创造出经济价值。文章认为,为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还需深入研究"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及其内在关系,引导互联网更全面地从虚拟走向现实,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并解决中国面临的经济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 价值创造 新产业革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亚光 闫俊花
互联网保险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需求、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总结了我国互联网保险业的发展基础;依据宣传网络化、销售网络化、业务网络化和企业网络化等特征,将我国互联网保险二十年的发展过程分为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跃升阶段共四个阶段;基于"S型曲线"理论和"价值链"理论,从发展动力和价值链重构的角度发现互联网保险发展的两大逻辑,并提出了"互联网保险公司网络化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亚光 闫俊花
互联网保险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需求、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总结了我国互联网保险业的发展基础;依据宣传网络化、销售网络化、业务网络化和企业网络化等特征,将我国互联网保险二十年的发展过程分为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跃升阶段共四个阶段;基于"S型曲线"理论和"价值链"理论,从发展动力和价值链重构的角度发现互联网保险发展的两大逻辑,并提出了"互联网保险公司网络化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正 闵庆汉 朱学易
工业互联网变革了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组织模式,在冲击现行税制体系的同时,也为解构和重塑供给端的税收治理框架提供了新契机。本文遵循工业互联网“价值创造特征—价值创造路径—价值创造治理”的价值创造线索,尝试以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创造冲击我国税收制度作为主线,从理论出发,多维视角阐释工业互联网下税源变革、税收治理重点、税收结构性变化以及税收分享规则的调整。进一步地,厘清工业互联网多方联动、资源协同、结构优化、生态演进的价值创造路径,层层递进梳理出各环节税收治理的实践逻辑,并从重塑企业主体税收征管新模式、完善税收政策储备、健全税收激励机制、优化地区税收分享规则四个方面,提出工业互联网价值创造的税收治理方案,为工业互联网税收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税收治理 数字经济 税收征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峻
自2012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在国内首次提出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一度成为市场投资和关注的热点。带着对行业前景的良好预期,众多资金和人才涌入,给这个年轻的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金融与互联网这两种不同属性和基因的事物相互融合,注定无法一帆风顺。随着行业种种乱象的曝光和政府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大幕的拉开,曾经广受热捧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近期受到市场广泛质疑。无论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还是普通百姓,人们谈"互联网金融"而色变,也使得很多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鸿祥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抑制宏观背景下的创新演绎,有着内在的形成机理和经济逻辑。互联网金融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门槛,拓展了金融交易可能性边界,从而增加了普惠金融供给。但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隐含着潜在风险,如缺乏法律依据、技术存在缺陷、期限结构错配、干扰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等等,需要做出理性而适度的演进安排。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内在机理 经济逻辑 演进安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峻
自2012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在国内首次提出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一度成为市场投资和关注的热点。带着对行业前景的良好预期,众多资金和人才涌入,给这个年轻的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金融与互联网这两种不同属性和基因的事物相互融合,注定无法一帆风顺。随着行业种种乱象的曝光和政府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大幕的拉开,曾经广受热捧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近期受到市场广泛质疑。无论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还是普通百姓,人们谈"互联网金融"而色变,也使得很多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