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5)
2023(9646)
2022(8308)
2021(7982)
2020(6583)
2019(14499)
2018(14311)
2017(25219)
2016(14073)
2015(15671)
2014(14919)
2013(13696)
2012(12763)
2011(11424)
2010(11807)
2009(10461)
2008(10589)
2007(9857)
2006(8496)
2005(7605)
作者
(38076)
(31822)
(31649)
(30212)
(20362)
(15418)
(14328)
(12287)
(11956)
(11620)
(10804)
(10783)
(10242)
(10122)
(9873)
(9707)
(9641)
(9330)
(9330)
(9094)
(8051)
(7830)
(7643)
(7348)
(7267)
(7224)
(7209)
(6984)
(6565)
(6490)
学科
(42652)
经济(42598)
(42090)
管理(41589)
(37273)
企业(37273)
方法(17339)
技术(16910)
中国(14996)
理论(14590)
教学(13608)
数学(13566)
数学方法(13183)
业经(12453)
(12381)
技术管理(12020)
(11776)
(11414)
教育(10809)
(10326)
(9654)
银行(9627)
(9228)
(8715)
金融(8715)
学法(8564)
教学法(8564)
(8551)
贸易(8541)
(8339)
机构
学院(186422)
大学(184922)
管理(66286)
(65517)
经济(63827)
研究(61505)
理学(56784)
理学院(56069)
管理学(54740)
管理学院(54372)
中国(44649)
(39122)
科学(39053)
(32312)
(31017)
(29873)
(29844)
中心(28340)
研究所(28192)
(28010)
师范(27652)
业大(26723)
技术(25605)
财经(25387)
北京(24680)
(24007)
农业(23345)
(23112)
(22418)
师范大学(21828)
基金
项目(122434)
科学(95777)
研究(91970)
基金(84704)
(74371)
国家(73650)
科学基金(63139)
社会(55402)
社会科(52266)
社会科学(52255)
(51276)
教育(46780)
基金项目(44252)
(42371)
自然(40635)
自然科(39873)
自然科学(39860)
自然科学基金(39178)
编号(37722)
资助(33672)
成果(31984)
(31701)
课题(28609)
创新(28500)
重点(28440)
(26277)
(25509)
(24659)
大学(24110)
(24047)
期刊
(75065)
经济(75065)
研究(56566)
中国(48167)
教育(41293)
学报(31885)
管理(30108)
科学(27976)
(27333)
(26518)
大学(24700)
学学(22668)
技术(21052)
农业(18658)
(16420)
金融(16420)
财经(13105)
职业(12321)
经济研究(12118)
业经(11993)
科技(11882)
(11513)
(11082)
(9993)
论坛(9993)
(9899)
图书(9803)
技术经济(9285)
问题(8456)
业大(8123)
共检索到287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孟祥源  
近年来,伴随国家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迅速发展,并逐渐在各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宣传和应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其中,互联网络在教育行业的深入运用,更是促进了国家教育事业现代化建设,对增加国家整体教育品质与水平产生深远积极影响。历史教学作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其发展必然会受互联网社会环境影响,因此,教育者执行历史教学活动时,应着重关注互联网在整个人才培养环节中的意义与作用,借助其优势促进历史教学的优化、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亚锋  
图形设计作为平面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性课程,应用较为广泛。它的基础性作用可以覆盖到所有专业课程之中,其中对于图形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内容。从介绍客观事物的观察与分析、图形创意意识开发等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图形创意思维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熊新农  涂海华  胡秀霞  邓晓燕  
以农科物理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展开研究,分析传统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个性创新能力,开展角色换位多维拓展的广义教学,根据教育心理学以人为本分层教学建设小型化阶梯课程体系,改进农科物理的教育培养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俊涛  
文章阐述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要求,认为应锻炼学生百折不挠的意志,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加强右脑的开发,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等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毅  
文章就当前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存在的音乐教学中过多强调音乐技术技巧训练,忽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现象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五点建议,力求寻求一条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之路,从而在音乐教育中重视和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春善   尚李亮  
<正>“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创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是国家创新创业人才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段华  
通过打造一个平台,沟通企业内外的创新性人才和技术,并加以充分利用,既解决了企业自身的短板,又充分利用了社会上闲置的创新性资源。本文在企业产品创新的各个阶段融入了互联网思维,为化解企业在产品创新的各个阶段遇到的难题提供了另外的一种思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江丕权  李越  
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江丕权李越在学校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都要进行大量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包括学习和解决问题;思维的基本过程为分析与综合、比较、分类和系统化,抽象、概括与具体化,类比、归纳和演绎等;思维的基本形式指概念、判断、推理、表象、联想和想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余高  
进入新世纪以来,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在教学模式改革浪潮中,探究性学习以其独特优势获得教育界重视。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文试分析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并谈两者结合对于成人教育的意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探究性学习在成人教育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春华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通过课堂中一些典型例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现途径就是要充分发掘例题的智能因素,通过对例题的设疑、多解、多变、类比和联想,引伸和拓广,探求题型的相互变通,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能进行各种思维活动的条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章谨羽  
<正>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国家对教育教学多次进行改革,希望探讨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数学教学,其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创新思维的要求更高,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与方法,创建与学生互动更加积极、教学环境更加和谐的教学课堂,进一步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良好创新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的新时代学生。笔者参考由张登华、段馨娜、许传江著,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的《数学教学与模式创新》一书,阐述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如何优化与改进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数学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毅梅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论述,说明了其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更新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质量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且提出创新教育的实施途径在于注重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模式和重构评价体系。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清泉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层次思维,它的产生通常基于对有关基础知识达到某种程度的理解,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灵活性的运用和相当思维能力的发挥,而一个人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又会促进其对知识理解的逐步深化,基本方法的运用向"巧"与"活"的方向转化,使其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相应地使思维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一、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  
通过对职业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及素质培养的社会源起、意识过程和感知方法的探讨,结合职业教育创新思维素质培养的实验性理论,论述了创新素质产生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职业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不稳定性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