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04)
- 2023(21873)
- 2022(18304)
- 2021(17014)
- 2020(14166)
- 2019(32651)
- 2018(32462)
- 2017(62048)
- 2016(33683)
- 2015(37792)
- 2014(37486)
- 2013(36434)
- 2012(33053)
- 2011(29421)
- 2010(29653)
- 2009(27407)
- 2008(27027)
- 2007(24121)
- 2006(21250)
- 2005(19112)
- 学科
- 济(132626)
- 经济(132439)
- 业(111887)
- 管理(109264)
- 企(98075)
- 企业(98075)
- 方法(59490)
- 数学(48878)
- 数学方法(48071)
- 财(40376)
- 农(39410)
- 业经(37891)
- 中国(37364)
- 制(30417)
- 务(27265)
- 财务(27169)
- 财务管理(27122)
- 农业(26939)
- 理论(26330)
- 企业财务(25707)
- 学(25391)
- 技术(25034)
- 地方(25008)
- 贸(23174)
- 贸易(23153)
- 和(22837)
- 易(22502)
- 银(22154)
- 银行(22112)
- 体(21230)
- 机构
- 学院(468669)
- 大学(467222)
- 管理(187020)
- 济(185823)
- 经济(181658)
- 理学(160786)
- 理学院(159073)
- 管理学(156096)
- 管理学院(155201)
- 研究(148894)
- 中国(115866)
- 京(99551)
- 科学(90327)
- 财(89936)
- 所(72829)
- 农(72546)
- 江(71166)
- 财经(70644)
- 中心(69004)
- 业大(66897)
- 研究所(65564)
- 经(64216)
- 北京(62655)
- 范(61187)
- 师范(60642)
- 州(57201)
- 农业(56294)
- 经济学(55842)
- 院(54625)
- 财经大学(52367)
- 基金
- 项目(312901)
- 科学(247689)
- 研究(233226)
- 基金(226768)
- 家(195692)
- 国家(193968)
- 科学基金(168866)
- 社会(147595)
- 社会科(139736)
- 社会科学(139698)
- 省(122703)
- 基金项目(119080)
- 教育(108666)
- 自然(108346)
- 自然科(105882)
- 自然科学(105860)
- 自然科学基金(103962)
- 划(102106)
- 编号(96304)
- 资助(92805)
- 成果(78449)
- 重点(69625)
- 部(68831)
- 创(67358)
- 课题(66255)
- 发(66129)
- 创新(62369)
- 国家社会(60664)
- 教育部(59828)
- 项目编号(59825)
- 期刊
- 济(208782)
- 经济(208782)
- 研究(138239)
- 中国(95617)
- 管理(74465)
- 财(72987)
- 学报(68580)
- 农(66855)
- 科学(64397)
- 教育(57940)
- 大学(54146)
- 学学(50490)
- 农业(45832)
- 技术(45146)
- 融(42745)
- 金融(42745)
- 业经(35841)
- 财经(35016)
- 经济研究(32609)
- 经(30071)
- 问题(26919)
- 业(26193)
- 图书(26113)
- 技术经济(23873)
- 科技(22018)
- 版(21955)
- 现代(21716)
- 理论(21457)
- 商业(21113)
- 统计(20897)
共检索到700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丽娜 张超 朱卫东
研究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内在机理,对促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服务化转型,实现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价值共创与共享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以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变革为研究对象,从战略、价值链、组织结构和核算制度视角研究如何通过价值共创行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研究发现:互联网环境下制造业服务化关键在于用户的全流程参与,核心在于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目标是构建制造业的服务生态系统,而制造业企业成为资源整合平台,实现多主体、多资源或多因素的优化配置。海尔经验来源于中国本土实践,可在其他制造业企业中进行推广,以期促进服务化或互联网转型进程,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令狐克睿 简兆权
实现价值创造是制造业服务化的根本。文章基于服务生态系统视角探讨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和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互动层次;然后基于这两个维度构建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矩阵,详细阐述并比较了九种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最后得出结论,以为制造业实现价值共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令狐克睿 简兆权
实现价值创造是制造业服务化的根本。文章基于服务生态系统视角探讨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和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互动层次;然后基于这两个维度构建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矩阵,详细阐述并比较了九种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最后得出结论,以为制造业实现价值共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令狐克睿 简兆权
实现价值创造是制造业服务化的根本。文章基于服务生态系统视角探讨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和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互动层次;然后基于这两个维度构建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矩阵,详细阐述并比较了九种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最后得出结论,以为制造业实现价值共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岚 莫凡
在需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以各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而非单一的产品,以谋求自己企业更长的生存与更好的发展。文章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例,分析其服务化转型以来的战略变化及为新战略目标实施的具体途径,进而分析促成海尔有效转型的条件,提出服务化转型有效实施的策略,以此为有服务化转型意向和正在转型中的制造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转型 海尔集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岚 莫凡
在需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以各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而非单一的产品,以谋求自己企业更长的生存与更好的发展。文章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例,分析其服务化转型以来的战略变化及为新战略目标实施的具体途径,进而分析促成海尔有效转型的条件,提出服务化转型有效实施的策略,以此为有服务化转型意向和正在转型中的制造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转型 海尔集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岚 莫凡
在需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以各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而非单一的产品,以谋求自己企业更长的生存与更好的发展。文章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例,分析其服务化转型以来的战略变化及为新战略目标实施的具体途径,进而分析促成海尔有效转型的条件,提出服务化转型有效实施的策略,以此为有服务化转型意向和正在转型中的制造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转型 海尔集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兴 刘静
实施服务化是制造企业形成差异化优势的重要手段,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推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学术界有关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作用机理缺乏探讨。为了揭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服务主导逻辑,构建从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到价值共创,再到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逻辑框架,采用383份来自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显著提高了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价值共创的两个维度即互动合作、资源整合,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正向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文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提高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唐国锋 李丹
针对学术界缺乏对工业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创新影响因素和驱动机理探究的现状,选取在工业互联网背景下实施制造业服务化的18个典型案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展开质性研究。通过对案例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性编码以及选择性编码,共得到104个概念、20项主要影响因素,类属于5个主范畴,包括模式创新前期基础、模式创新外部环境、模式创新内在需求、平台支撑能力、服务化模式创新;构建能反映影响因素对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创新驱动机理的典范模型,并进行理论阐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简兆权 曾经莲
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是制造企业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出发,构建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互联网+制造"商业模式架构,分析其具体特征,并提出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基于价值共创构建了"互联网+制造"商业模式架构,即制造企业基于顾客导向的产品服务系统提出价值主张,在跨界商业生态系统中形成社会化价值共创,并通过服务持续获取价值。从价值主张新颖性、价值创造主体连接红利、价值传递高效性和价值获取持续性等方面提出了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最后,为制造企业提供以下管理启示:商业模式创新是创新追赶的有效方式,把握"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的制造业发展趋势,构建开放共享的社会化价值共创网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建平 骆温平
本文立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多边价值创造视角,从供应链数据质量、数据透明度以及数据驱动协同度三个层面剖析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现实问题,并结合平台理论、价值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提出支撑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关键核心能力,即供应链数据处理能力、数据融合能力以及数据治理能力,详细探讨能力内涵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在建构能力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各主体多边价值共创,剖析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机理,提出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一是构建供应链数字化映射,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强化供应链数据质量管理;二是加快数据融合,为数字化供应链提供数据互联共享,提升供应链数据透明度;三是提升数据治理能力,通过数据驱动供应链协同,实现供应链网络化价值创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惠芳 徐卫国
互联网已然渗透医疗行业,革新传统医疗服务模式。文章首先梳理了互联网医疗的基本概念与应用范围,从价值共创理论视角分析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的机理,并结合现实案例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总结互联网医疗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的建议对策以期促进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 价值共创 服务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国
造业服务化转型是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增值过程,企业客户不仅包括最终消费者,还包括上中下游企业等供应链节点环节,因而企业服务化转型就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面向终端消费者,以产品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一种是面向生产企业,以流程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根据这一导向,提出以制造服务为核心的自营性服务、协作性服务、生产性服务的概念,分析了基于产业价值链分布和产品服务系统的服务化转型模式,探讨了服务化转型的技术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企业类型-转型模式-服务类型-产品服务系统"组成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体系结构。认为企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丽娜 张超 朱卫东
制造业是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建设制造强国应充分运用好互联网平台,优化产业升级,由生产型制造转变为服务型制造。目前,以用户全流程参与的新型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基础是资源和平台,核心是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与共享,归宿是构建价值共创与共享生态系统。研究发现,从科学劳动价值论出发,共创与共享价值内涵是增加价值,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与共享本质上是生产性与共享性的统一,而生态系统的构建实际上是全民共享,也是一个渐进共享的进程。因此,互联网环境下制造业服务化本质上符合共享发展的内涵,是实现共享发展的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琳 杨皎平 徐永利
有效实现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是拉高其微笑曲线、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突破的重要方向之一。现有研究表明,平台模式有助于克服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过程中的悖论,价值共创是平台竞争力提升以及成功的关键。本研究从网络效应视角出发,以海尔卡奥斯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索制造业企业服务平台价值共创的过程及机理。研究发现:在制造业企业服务平台的不同阶段,网络效应的激活要素、平台主体间关系、平台主体的价值行动均有所不同,而且阶段之间存在协同演化关系。最后提出对策建议:要以网络效应为聚焦点,以打造平台生态圈为导向,以平台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的松紧度为切入点,不断动态化调整战略目标,促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平台的价值共创过程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