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87)
- 2023(3147)
- 2022(2621)
- 2021(2406)
- 2020(2011)
- 2019(4508)
- 2018(4848)
- 2017(8126)
- 2016(3887)
- 2015(4342)
- 2014(4030)
- 2013(3634)
- 2012(3371)
- 2011(3032)
- 2010(3070)
- 2009(2602)
- 2008(2649)
- 2007(2527)
- 2006(2315)
- 2005(2132)
- 学科
- 业(17965)
- 管理(17913)
- 企(16024)
- 企业(16024)
- 济(15369)
- 经济(15364)
- 技术(11278)
- 方法(6560)
- 技术管理(6215)
- 信息(5900)
- 业经(5819)
- 数学(5243)
- 数学方法(5189)
- 财(4837)
- 产业(4422)
- 中国(4209)
- 务(4095)
- 财务(4081)
- 财务管理(4078)
- 总论(4040)
- 贸(4003)
- 贸易(4002)
- 信息产业(3998)
- 易(3967)
- 企业财务(3957)
- 理论(3826)
- 农(3545)
- 学(3334)
- 农业(2806)
- 教学(2638)
- 机构
- 大学(57058)
- 学院(56849)
- 管理(24987)
- 济(21213)
- 理学(20975)
- 理学院(20821)
- 经济(20752)
- 管理学(20557)
- 管理学院(20439)
- 研究(16916)
- 中国(12728)
- 京(12282)
- 科学(10371)
- 财(9294)
- 中心(8849)
- 江(8646)
- 技术(8594)
- 所(8051)
- 业大(8002)
- 北京(7627)
- 财经(7470)
- 农(7449)
- 信息(7418)
- 研究所(7271)
- 范(7105)
- 州(7091)
- 师范(7037)
- 经(6761)
- 商学(6194)
- 商学院(6138)
- 基金
- 项目(38528)
- 科学(30444)
- 研究(29756)
- 基金(27458)
- 家(23885)
- 国家(23716)
- 科学基金(20785)
- 社会(18706)
- 社会科(17775)
- 社会科学(17771)
- 省(15262)
- 基金项目(14491)
- 编号(13367)
- 教育(13093)
- 自然(12676)
- 自然科(12437)
- 自然科学(12435)
- 划(12363)
- 自然科学基金(12238)
- 成果(11016)
- 资助(10319)
- 项目编号(9504)
- 创(9181)
- 创新(8674)
- 重点(8492)
- 国家社会(8111)
- 发(8040)
- 部(8000)
- 课题(7785)
- 一(7187)
共检索到85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寄中,周勇,胡志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IT)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动机。其研究开发(ITRD)的资源配置,特别是其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配置,具有如下特点:IT研究开发资源的配置具有基础性和联动性功能;IT研究开发的国际合作具有新的方式;风险投资是IT产业的主要财力资源之一;IT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发动机。本文还讨论了中国信息技术产业资源产出的重要指标及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研究开发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闫寒冰 苗冬玲 单俊豪 魏非 任友群
持续五年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至2017年年底已基本完成。工程在标准体系、测评工具、学科资源、培训模式、应用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并且在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一期工程收尾、二期工程即将开始这一关键节点上,重新梳理问题、厘清前行方向十分重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能力提升工程有望从以下五个方面实现系统破局:从关注个人能力到支持学校发展、从开展短期培训到提供系统方案、从提供离境培训到支持实境学习、从储备式学习到即时性学习、从依靠经验支持到依靠数据驱动。期待这些破局之举可以从结构上破解当前培训存在的痼疾,不但为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开展,更为明确"互联网+"时代教师培训的方向与路径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栾莹 程云龙
“互联网+”时代悄然而至,信息技术在中国的迅猛发展,提高了各行各业的整体水平,同时也为许多行业埋下机遇和挑战。学校是知识和文化输出的重要窗口,为学生营造了学习和触碰现代科学技术的环境,因此高校不仅从要从建设上注重信息技术发展,更要在教学方面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为学生与时俱进的学习环境。基于此,由吝春妮编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芊 尹福禄
信息技术以高度智能化和网络化不断拓宽诸多产业的边界和商业模式,我国正进入以信息技术提升生产力的时代。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价值流通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本文基于信息技术的角度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特征及互联网金融新模式,就信息技术与金融变革历程展开分析,认为信息技术发展是引起金融变革的关键因素,但也增加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最后就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信息技术 金融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盖明哲
本文对未来营销观念进行了思考,将营销过程定义为企业应当致力于发掘消费者的潜在需要,找寻细分市场并定位有价值的目标市场,为客户创造价值,然后与客户建立长期互利的和谐关系。文章提出,关系营销和企业社会责任才是未来新型营销理念的核心,并且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交互功能来与客户建立触点。
关键词:
营销策略 互联网信息技术 关系营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盖明哲
本文对未来营销观念进行了思考,将营销过程定义为企业应当致力于发掘消费者的潜在需要,找寻细分市场并定位有价值的目标市场,为客户创造价值,然后与客户建立长期互利的和谐关系。文章提出,关系营销和企业社会责任才是未来新型营销理念的核心,并且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交互功能来与客户建立触点。
关键词:
营销策略 互联网信息技术 关系营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学林 李晶 朱平安
文章基于信息技术创新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报告了信息技术创新(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的现状,认为信息技术创新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互联网金融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互联网金融中的技术创新不仅使得小微金融得以实现,而且能够促进普惠制金融得以发展,此外,它还能帮助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能实现金融机构组织扁平化管理。同时,互联网金融中的技术创新可能引发金融风险,需要特别注意区分互联网金融内在的风险和部分互联网金融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鸿雁
以2008~2011年移动互联网及其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信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产业资源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灰色关联模型、市场需求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灰色关联模型、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综合灰色关联模型,并对上述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终端层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软件层与应用层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用户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导;市场需求(总量)、产业资源、经济增长、产业融合、产业规模、科技创新、市场需求(结构)由强到弱依次对移动互联网发展产生关联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申广军 刘超
现有文献大多关注信息技术的"增长效应",但对其"分配效应"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尤其是没有研究信息技术如何影响企业初次分配中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的收入份额。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4—2007年的微观数据,分析企业使用信息技术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使用信息技术的企业其劳动收入份额更高,并且这一结论对于不同的变量、样本和模型设定都十分稳健。信息技术的分配效应也存在异质性,在内资企业、内销企业、东部地区的企业表现更加明显。对影响机制的讨论表明,使用信息技术在提高企业增加值的同时,更大幅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伦 陆迁
运用贫困地区793份农户调查数据,考察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对农户增收效果比较明显。在消除农户个体选择偏误后,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对农户总收入、人均纯收入、非农总收入和农业总收入效应分别为25.7%、20.0%、23.5%、29.6%;采用OLS回归和Heckman回归估计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对不同来源构成的收入也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对农户增收效应在不同教育水平和年龄阶段具有显著个体异质性;作用机制显示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会降低农户信息搜寻成本、形成较强价格效应、拓展市场参与范围、提升人力资本,进而达到增收效果。
关键词:
互联网信息技术 农户增收 精准脱贫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新慧 闫小欢
[目的]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十四五”时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但信息差引发的预期风险不可控、预期收益不可知等问题,制约着实践中农户绿色生产水平的提升。结合当前背景探究农户社会互动、信息能力对其绿色生产的影响,对于高效指导农户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和信息论的视角,利用陕西省333份苹果种植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普及背景下苹果种植户的社会互动、信息能力对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1)社会互动对苹果种植户单项和多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采纳行为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采用条件混合估计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信息能力在社会互动影响苹果种植户技术采纳的决策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男性群体较女性群体社会互动对其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老年群体较中青年群体社会互动对其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结论]因此,应增强苹果种植户间的社会互动,持续提升苹果种植户的信息能力,弥合其技术采纳实践中的信息鸿沟,提高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采纳水平,切实推动苹果产业绿色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文峰
金融创新作为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性质与动因的归属直接影响到人们对金融发展趋势的不同认知。量化报告给出了基础信息网络技术创新是"互联网金融"创新基因的直接经验证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生命力来自于其拓展金融交易渠道和方式符合普惠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未来金融发展体系中,普惠金融发展将成为主流金融发展趋势,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将构成未来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网络金融 信息技术 金融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以标
由于互联网信息的不稳定性和多样性,对于如何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将互联网信息纳入现有技术的范围存有诸多困难,在分析互联网信息作为现有技术特征的基础上,该文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将互联网信息界定为现有技术:在公开的时间上,主要应通过建立"豁免网站"名单来确定;在公开方式和地域上,完全可以将互联网信息作为其他的公开方式;在公众可获取性上,应在对互联网信息内容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区别考虑。同时,对于其他特殊情况则应进行个案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 专利 现有技术 界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段霄
在划分我国互联网行业战略群组的基础上,发现了各群组之间在IT投资强度和绩效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并且发现企业绩效与企业相对于群组均值的投资强度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IT投资强度低于或高于合理参照值都对绩效不利。结论表明企业IT投资额度决策及回报评估需要结合行业内部结构因素来考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放
文章运用协同演化理论框架,在梳理和整合信息技术能力和金融服务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以我国互联网支付行业为例,逻辑地分析行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信息技术能力-金融服务创新的协同演化机制,从而构建二者的协同演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互联网金融时代信息技术能力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演化的路径机制、动力机制和动态匹配机制,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二者协同演化的结果,市场导向保证了协同演化的持续,从而得出了相关政策启示,为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服务创新实践提供了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