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9)
- 2023(10274)
- 2022(8472)
- 2021(7641)
- 2020(6573)
- 2019(14505)
- 2018(14602)
- 2017(27583)
- 2016(14746)
- 2015(16111)
- 2014(15825)
- 2013(15269)
- 2012(13720)
- 2011(12024)
- 2010(12506)
- 2009(11979)
- 2008(12553)
- 2007(11491)
- 2006(10271)
- 2005(9790)
- 学科
- 业(81546)
- 企(77341)
- 企业(77341)
- 管理(68745)
- 济(63452)
- 经济(63332)
- 财(28737)
- 业经(28040)
- 方法(24567)
- 农(22591)
- 务(22505)
- 财务(22483)
- 财务管理(22460)
- 企业财务(21374)
- 制(20342)
- 数学(16720)
- 数学方法(16618)
- 农业(16460)
- 技术(16092)
- 体(15186)
- 中国(14564)
- 划(14084)
- 策(13980)
- 体制(13595)
- 理论(12527)
- 和(12484)
- 企业经济(12348)
- 经营(12017)
- 银(11689)
- 银行(11684)
- 机构
- 学院(211871)
- 大学(204908)
- 济(91701)
- 经济(89962)
- 管理(88458)
- 理学(74669)
- 理学院(74074)
- 管理学(73343)
- 管理学院(72944)
- 研究(61379)
- 中国(53784)
- 财(49860)
- 京(42066)
- 财经(37958)
- 经(34269)
- 江(34059)
- 农(32407)
- 科学(32277)
- 所(29441)
- 中心(29161)
- 财经大学(27758)
- 经济学(27307)
- 业大(27073)
- 州(26320)
- 北京(26298)
- 商学(26219)
- 商学院(25991)
- 研究所(25417)
- 农业(25078)
- 经济学院(24569)
- 基金
- 项目(129197)
- 科学(104433)
- 研究(99863)
- 基金(95718)
- 家(80322)
- 国家(79511)
- 科学基金(71530)
- 社会(66212)
- 社会科(62779)
- 社会科学(62765)
- 省(51435)
- 基金项目(50428)
- 教育(44707)
- 自然(44247)
- 自然科(43208)
- 自然科学(43198)
- 自然科学基金(42541)
- 划(40941)
- 编号(40321)
- 资助(37790)
- 业(32498)
- 制(32340)
- 成果(32270)
- 创(30886)
- 部(29170)
- 重点(28247)
- 创新(27886)
- 国家社会(27489)
- 课题(27177)
- 发(27038)
- 期刊
- 济(111974)
- 经济(111974)
- 研究(64111)
- 财(45833)
- 中国(43734)
- 管理(40099)
- 农(32274)
- 科学(25465)
- 融(24787)
- 金融(24787)
- 学报(23773)
- 农业(21701)
- 业经(20935)
- 技术(20411)
- 大学(20169)
- 财经(20047)
- 学学(19387)
- 经(17239)
- 教育(17117)
- 经济研究(16731)
- 财会(14659)
- 问题(13933)
- 业(13517)
- 技术经济(12632)
- 会计(12490)
- 现代(11798)
- 商业(10681)
- 世界(10642)
- 贸(10358)
- 经济管理(10098)
共检索到329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衍军 蒋尧明
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催生了企业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的变革,轻资产运营模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网络营销模式和客户定制化设计成为互联网时代轻资产企业的典型特征。人力资本在轻资产企业价值创造和创新中的作用更为凸显,企业家人力资本已取代物质资本成为企业的关键性资源。实现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有效激励,成为轻资产企业治理的核心问题。企业控制权集中体现为选择董事会成员或其多数成员的权力。在以进入权为基础的权力配置机制下,企业家可以通过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掌握和运用获取企业的控制权。二元股权结构设置、强化权威治理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衍军 蒋尧明
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催生了企业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的变革,轻资产运营模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网络营销模式和客户定制化设计成为互联网时代轻资产企业的典型特征。人力资本在轻资产企业价值创造和创新中的作用更为凸显,企业家人力资本已取代物质资本成为企业的关键性资源。实现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有效激励,成为轻资产企业治理的核心问题。企业控制权集中体现为选择董事会成员或其多数成员的权力。在以进入权为基础的权力配置机制下,企业家可以通过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掌握和运用获取企业的控制权。二元股权结构设置、强化权威治理机制、落实共同决策机制、完善利润分享机制、重视企业人文关怀等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且为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治理创新指明了方向。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颜光华 沈磊 蒋士成
主流的西方企业理论从资产专用性角度来研究企业控制权分配,无法很好解释企业控制权分配与企业参与者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资产专用性和专有性是资产的二重性,资产专有性才是企业控制权的源泉,企业内部控制权在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分配取决于两者资产的专有性强弱,而不同资产所有者对企业控制权的实现形式取决于其资产拥有者行使控制权所获得收益和付出的成本大小。
关键词:
资产专用性 资产专有性 控制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宋玉华 虞迪锋
根据传统理论,银行作为企业外部治理者,应具备一定的控制权,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债权人却缺乏这种控制权。由于债务约束机制、合约履行机制和债权治理机制不健全,我国商业银行作为利害相关者参与公司控制权配置还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同时,由于治理环境的不同,商业银行对企业控制权有不同形式的要求,核心问题是控制权的配置和在此基础上的制衡,在比较美日两种控制权配置模式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特点的控制权配置目标模式,即企业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相结合,债权硬约束与股票投票权相结合,形成一个合理灵活的融资结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月欣
本文运用罗宾斯泰英的轮流叫价谈判模型对企业控制权配置进行了动态分析。文中认为,企业控制权的唯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结果取决于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耐心程度。耐心程度取决于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实力、稀缺程度、专用性、唯一性和流动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控制权配置的未来趋势和多样化特征,并根据我国现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控制权配置 动态博弈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价,应当考虑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方式。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方式不同,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评价的主体、目标、内容及方法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在分析了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同配置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不同所有权与控制权配置方式对企业运转目标及对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的影响。最后对我国国有企业、存在控股股东的企业及股权分散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配置特点、企业目标及经营者业绩评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控制权 配置方式 业绩评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覃家琦
本文根据控制对象将控制权划分为非人力资产控制权和人力资产控制权,后者等价于决策控制权。研究表明:企业非人力资产配置与管理结构之间具有耦合关系;非人力资产控制权依附于管理科层并被捆绑于岗位上;由于知识的分散性,决策控制权的配置必然是分散的,任何个人在拥有特定控制权的同时都将获得管理自由裁量权;在管理科层中,让知识与决策控制权相匹配的最优途径是让知识向相应控制权位置移动,而不是让控制权向知识位置移动;控制权具有传递性,某层级的企业成员的控制权随着其层级的增加而递减。
关键词:
管理科层 非人力资产控制权 决策控制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清泉 李美清
企业权利的合理配置,有助于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发挥。在影响企业绩效的各种权利和制度安排中,企业控制权是关键。所有权意义上的企业控制权针对的是作为单个体的原子,是整体意义上的控制权;而非所有权意义上的企业控制权针对的是原子内部系统,原子内部是一个作用与反作用的互联互动系统。企业控制权是这两种控制权的有机结合与动态协调。
关键词:
企业 所有权 非所有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楚宏 林丹明 王斌
企业的控制权配置行为是获取和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行为,企业中各要素所有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源是否具备成为战略性资产的充要条件而进行讨价还价来配置控制权。由于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符合战略要求、能够成为战略性资产的资源并不相同,由此导致了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
关键词:
资源基础观 控制权 产权理论 战略性资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斌 刘有贵 曾楚宏
人的经济活动总是嵌入于某种社会关系当中,人们之间的信任可以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对企业的控制权配置产生影响,企业控制权配置是信任成本最小化的选择结果。本文通过构建信任—交易成本—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理论框架分析发现,当物质资本投入者掌握企业的控制权信任成本很高时,人力资本投入者掌握企业的控制权为最优选择。反之,则物质资本投入者掌握控制权。当双方的信任程度非常高时,任何一方掌握企业的控制权都是无差异的。
关键词:
信任 不确定性 信任成本 控制权配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俊 陈晓芳 王志涛
本文选取2007—2021年沪深A股集团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集团企业控制权配置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人事、财务控制权对企业短期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对长期绩效无显著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人事控制权集中配置有利于降低企业集团管控成本,因此对短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人事控制权集中配置不利于提高投资效率,因此对长期经营绩效影响不显著;财务控制权集中配置有利于缓解集团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进而提高集团短期绩效,但对集团经营效率影响为负,因此对长期经营绩效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集团管理 控制权配置 经营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波 王骜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掌握了公司主要控制权。在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担任CEO的情况下,互联网企业的特殊性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相对传统行业更小。通过对上市互联网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创始人担任CEO对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此外,创始人CEO掌握控制权对互联网企业的长期业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其控制权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传富 谈坚
本文在控制权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国有企业控制权特点的分析,构建了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模式,并对当前进行的股权分置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国有企业控制权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控制权模式 股权分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连建辉
长期以来 ,人们是以委托代理框架中的“股东至上主义”逻辑来诠释管理者控制权内涵的。本文认为 ,管理者不仅拥有企业特定控制权 ,而且拥有企业剩余控制权 ,管理者剩余控制是内生于企业契约内各参与方之间谈判的过程中。切实地发挥董事会作为各利益相关主体共同配置企业剩余控制权的载体功能 ,从而有效地控制管理者剩余控制权的“侵袭”效应 ,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任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军 刘晓冰
本文研究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如何建设、创新发展,进而对内部控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企业如何搞好内部控制建设,平衡二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 企业文化 内部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