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01)
- 2023(16644)
- 2022(14146)
- 2021(13153)
- 2020(10983)
- 2019(25092)
- 2018(24851)
- 2017(47359)
- 2016(25492)
- 2015(28329)
- 2014(27421)
- 2013(26936)
- 2012(24493)
- 2011(21793)
- 2010(21778)
- 2009(20259)
- 2008(20084)
- 2007(17723)
- 2006(15566)
- 2005(13867)
- 学科
- 济(104407)
- 经济(104279)
- 业(98230)
- 企(89711)
- 企业(89711)
- 管理(88895)
- 方法(45536)
- 数学(35070)
- 数学方法(34679)
- 业经(34640)
- 财(31839)
- 农(31513)
- 中国(26407)
- 务(23527)
- 财务(23466)
- 财务管理(23441)
- 技术(22679)
- 农业(22262)
- 企业财务(22207)
- 理论(21949)
- 制(20467)
- 学(20104)
- 和(19487)
- 地方(18841)
- 贸(18103)
- 贸易(18089)
- 划(18032)
- 易(17545)
- 策(17280)
- 体(15652)
- 机构
- 学院(357958)
- 大学(355619)
- 管理(148767)
- 济(144050)
- 经济(141102)
- 理学(128328)
- 理学院(127030)
- 管理学(125234)
- 管理学院(124575)
- 研究(111943)
- 中国(86443)
- 京(75569)
- 科学(68062)
- 财(67456)
- 农(54542)
- 所(54464)
- 财经(53901)
- 江(52677)
- 业大(51419)
- 中心(50431)
- 研究所(49301)
- 经(49074)
- 北京(47457)
- 范(45106)
- 师范(44745)
- 州(42665)
- 经济学(42630)
- 农业(42502)
- 院(41438)
- 商学(40424)
- 基金
- 项目(240865)
- 科学(191653)
- 研究(180876)
- 基金(175170)
- 家(150890)
- 国家(149527)
- 科学基金(130861)
- 社会(115092)
- 社会科(108999)
- 社会科学(108974)
- 省(94914)
- 基金项目(93215)
- 自然(83733)
- 自然科(81819)
- 自然科学(81803)
- 教育(81698)
- 自然科学基金(80405)
- 划(78079)
- 编号(73958)
- 资助(70085)
- 成果(59227)
- 创(54424)
- 重点(52948)
- 部(52403)
- 发(51368)
- 课题(50043)
- 创新(49976)
- 国家社会(47056)
- 项目编号(46605)
- 业(45819)
- 期刊
- 济(162836)
- 经济(162836)
- 研究(105756)
- 中国(66749)
- 管理(59801)
- 财(54489)
- 学报(51022)
- 农(50640)
- 科学(49589)
- 教育(40242)
- 大学(39892)
- 学学(37519)
- 农业(35114)
- 技术(32728)
- 融(29895)
- 金融(29895)
- 业经(29371)
- 财经(26658)
- 经济研究(25198)
- 经(22973)
- 问题(20767)
- 业(20459)
- 技术经济(19638)
- 科技(18509)
- 现代(18094)
- 图书(17678)
- 商业(17245)
- 理论(16805)
- 财会(16269)
- 版(15721)
共检索到524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骅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了挑战,也对现有的组织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诸多企业率先进行了组织创新变革。本文基于松散耦合理论视角,探究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创新,归纳组织创新的必要性和新特点,探究组织内部和组织间松散耦合系统的组织形式和特点,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组织创新的实现路径,即转变合作关系、调整激励方式、引进市场化管控机制,构建自驱动自成长组织结构,为企业的组织创新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丰富了组织创新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组织创新 松散耦合理论 组织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首魁 党兴华 李莉
将技术创新网络看成是由模块化结点形成的复杂网络组织,网络结点模块的双重性特征,使得合作创新网络的整体性和模块结点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协调,超越了传统的组织理论。Weick等的松散耦合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对技术创新网络及其结点模块特征的分析,从网络整体性与模块独立性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松散耦合理论映像的N-M(Network-Modularity)矩阵,提出了技术创新网络是一个松散耦合系统的观点,并对技术创新网络的松散组织结构与弱耦合关系强度及耦合过程进行了讨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悦 邵泽斌
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是由多个主体型构而成的新型产教融合组织。建构产教联合体有助于优化产教融合组织形态、化解产教融合运行悖论、优化产教融合发展方式。由于联合体内主体关系、主体行为与评价标准的耦合特征,依据松散耦合的理论建构产教联合体,可以应对产教融合主体的离散化与碎片化趋势,顺应产教联合体的组织特性与治理方式,推动产教联合体的行为创新。为此,应融合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目标,确立产教联合体的新价值;形成连锁性与松散性的互动,建立产教联合体的新机制;实行统一性与自主性的共治,推进产教联合体的新治理;集成正式性与非正式性的文化,激发产教联合体的新活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联合体 产教融合 松散耦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仓 唐新林
高等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部分。然而,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科层性的组织都具有松散耦合的特性。高校学工系统是典型的科层理论组织结构,在科层制理性决策效率最大化的理想追求和环境多元化的现实情境面前,用"松散耦合"理论进行考察,反思学工系统的组织关联性、工作对接的混乱与无序以及学生组织间的关联,以期创建体制性、规范化的制度环境,转变管理人员的理念和专业研究,坚持多样管理,最终实现管理效率最大化,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某种反思视角和考察方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焦妍妍 郭彬 优瑞池
基于"互联网+"视角,建立耦合协调模型研究各省2013—2017年"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金融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系统的协同发展趋势,并通过面板随机效应模型探寻科技、金融创新的耦合协调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东部省市各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高于中西部,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也更为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纯芳
本文以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经济为主线,经过细致分析互联网的大数据经济对消费人群的需求、企业的产品、产品的价格以及对营销方式产生的各种影响,揭示了在互联网大数据经济时代,企业面对的营销挑战、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情况以及市场营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指出我国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就必需适应当前互联网时代的经济环境,对营销策略进行不断的完善创新,并应用多种有效的科技手段开展营销活动,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互联网大数据 企业营销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耀福
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组织模式,但互联网平台化组织模式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仍不明晰。为此,本文构建了互联网平台、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三方博弈模型,研究互联网平台化组织模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互联网平台收取会员费时,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会提高加入平台的线上生产企业创新水平,降低不加入平台的线下生产企业创新水平。互联网平台的出现可以提高社会福利,但与社会最优相比,市场均衡创新水平仍偏低。随着互联网平台覆盖的市场范围扩大,互联网平台对线上生产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越大。相较于会员费,平台收取交易费会降低生产企业的创新水平。当平台收取的交易费较低时,互联网平台仍可以提高线上企业创新水平,但当平台收取的交易费过高时,互联网平台反而会降低线上企业创新水平。本文结论表明,政府应继续鼓励互联网平台化组织模式的发展和深化,推动互联网平台化组织模式与企业创新的良性互动,并重点关注平台收取过高的交易费。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 创新 收费模式 社会福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东辉
随着互联网对实体经济带来的深刻变革,传统流通企业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传统流通企业的组织特征产生了重大转变。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流通企业的形成和特征,随后探究了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流通企业的重组与变革以及由此形成的组织新特征,最后基于我国流通企业的现状,提出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推动我国流通企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流通企业 互联网时代 组织特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立茹
互联网经济下,企业网络创新能力比单个企业创新能力更加重要。互联网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经济,存在节点创新与网络价值的正反馈机制、软件创新和硬件创新的正反馈机制、企业创新与产业地位的正反馈机制。价值网络创新架构要素包括核心企业、节点企业和客户。核心企业创新战略引领者地位增强并组织平台实现创新;节点企业呈现出模块化的特征,并以大量弱联系改变价值网络的创新特性;客户作为价值提供者进入价值网络创新体系。价值网络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有效的技术创新。企业价值网络制度创新路径,包括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联盟、内部创业制度和网络研发基金等。企业价值网络管理创新路径,包括大数据管理、物联网管理和网络文化理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温倩 邹可
文章选取2009—2017年期间并购公司或目标公司是沪深A股互联网上市企业的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了并购双方的创新能力对并购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目标公司创新能力与并购意愿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并购公司创新能力对并购意愿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目标公司创新能力对并购绩效有稳定持续的提升作用;并购公司创新能力与并购绩效有促进作用,但作用具有时效性。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并购行为 互联网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艳春 张巍 何毅
互联网促进了创新主体由企业、组织等向用户转移。用户参与的微创新改善了消费者体验、丰富了企业创新机制。文章综述了互联网企业微创新的方法和技术,指出近期研究的若干内容和方向,以推动其在国内的研究与发展。
关键词:
微创新 互联网企业 机制设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电子银行部课题组 孙龙 申莉
近年来,我国网络金融创新方兴未艾,对满足互联网时代客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增强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期货等四种典型金融创新发展形态为抓手,力求通过对我国网络金融创新现状、积极效应和面临挑战的全面分析,从宏观角度探寻我国网络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骁 吴琴 余欣
互联网时代,"跨界"已经成为热点问题,一些企业在跨界后甚至颠覆了传统的行业运作模式,但现有理论对组织跨界内部动因的研究较为充分,而对跨界颠覆的过程关注不够。本文通过对尚品宅配跨界历程的纵向案例分析,运用案例间的复制逻辑构建了组织跨界颠覆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组织跨界颠覆有以下三个时序阶段:①知识内化阶段,在组织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催化下,组织通过跨界涉入活动转化边界以外的异质性知识,拓展组织知识池。②组织边界跨越阶段,组织通过环境洞察能力前瞻性地识别跨行业机会和本行业威胁,然后以IT能力为载体,利用组织柔性能力整合冗余资源,开展跨界经营以实现不同的组织目标。③颠覆阶段,组织以客户价值为导向,通过创新商业模式颠覆行业传统的运作模式,实现"创造性破坏"。此外,本文还探究了不同目标导向组织边界跨越策略的适用情境。能力导向策略适用于组织面临的跨界内部风险低,外部风险高的情境;效率导向策略适用于组织面临的跨界外部风险低,内部风险高的情境;而权力导向策略适用于组织面临的跨界内外部风险都高的情境。本文运用丰富的案例资料呈现组织边界演化的微观细节,为解释跨界颠覆新现象构建过程理论模型,为企业跨界经营提供了洞见,对互联网情境下的组织边界动态管理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跨界 颠覆 知识内化 创新 动态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春伟
在《创意经济与管理》一书中,作者围绕顾客价值主张将商业模式创新作基本点,以多个角度分析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对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影响。该书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理念对顾客需求作出预测,或让消费者自定义产品的架构并进入到产品设计中。然后,在消费者参与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或产品,进而为企业创造利润,形成全新的一套商业模式。
关键词:
企业管理模式 创意经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蔡文源 张竹
既有文献通过交易成本视角、组织间关系视角、社会网络视角、资源与知识视角、能力视角、产业环境视角、政策环境视角对企业协同创新进行论述,本文在梳理、整合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互联网情境下协同创新理论的深化方向与探索路径。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移动互联网 产业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