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19)
2023(17440)
2022(14942)
2021(14227)
2020(12045)
2019(27801)
2018(27554)
2017(52305)
2016(28295)
2015(31993)
2014(31504)
2013(30486)
2012(27969)
2011(25185)
2010(25358)
2009(23569)
2008(23118)
2007(20392)
2006(17563)
2005(15557)
作者
(77710)
(64817)
(64789)
(61822)
(41330)
(31026)
(29680)
(25297)
(24528)
(23299)
(21886)
(21849)
(20582)
(20309)
(20255)
(20128)
(19527)
(19218)
(18744)
(18638)
(15987)
(15940)
(15762)
(14767)
(14607)
(14578)
(14307)
(14241)
(13023)
(12861)
学科
(112577)
经济(112468)
管理(79457)
(74950)
(61099)
企业(61099)
方法(53322)
数学(47554)
数学方法(46791)
中国(32838)
(31843)
(30179)
(24448)
贸易(24436)
业经(24174)
(23877)
(21473)
(21064)
农业(20583)
地方(20150)
理论(18424)
(18248)
银行(18222)
(18187)
财务(18111)
财务管理(18067)
(17428)
企业财务(17074)
(16976)
(16843)
机构
学院(393149)
大学(390274)
(164418)
经济(161107)
管理(152829)
理学(131719)
研究(130468)
理学院(130333)
管理学(127838)
管理学院(127100)
中国(100217)
(81440)
科学(77881)
(75744)
(64545)
(61577)
中心(60989)
财经(59978)
研究所(58562)
(57623)
业大(55728)
(54565)
北京(51263)
(50796)
经济学(50735)
师范(50313)
农业(48477)
(47250)
(45946)
经济学院(45769)
基金
项目(262432)
科学(207390)
研究(193871)
基金(191008)
(165702)
国家(164368)
科学基金(141697)
社会(122759)
社会科(116403)
社会科学(116374)
(101816)
基金项目(99392)
自然(91103)
教育(91069)
自然科(89074)
自然科学(89052)
自然科学基金(87452)
(86085)
编号(80155)
资助(79668)
成果(65266)
重点(59235)
(58767)
(56547)
课题(55151)
(54821)
创新(51190)
国家社会(50992)
教育部(50862)
科研(50578)
期刊
(176147)
经济(176147)
研究(112975)
中国(74579)
(59026)
学报(56860)
(55935)
管理(55661)
科学(53915)
教育(44211)
大学(43766)
学学(41121)
农业(38476)
技术(36740)
(35574)
金融(35574)
经济研究(30122)
业经(29216)
财经(29190)
(25163)
问题(22840)
(21239)
统计(20771)
(20771)
图书(20251)
技术经济(19387)
(18746)
(17993)
国际(17924)
世界(17520)
共检索到576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国峰  余平平  
议程设置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我国传统的精英决策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政府、媒体、公众三元互动的议程设置和决策体系正在形成。通过重塑多源流理论模型,尝试探究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下公共议程建构的逻辑和运行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化建议,以期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工具和视角。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国峰  余平平  
通过对多源流模型的重塑和优化,创新性地将网络元素运用于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创新以及政策窗口开启的价值标准探析。网络时代中,公民自由表达权的成长建构起多中心话语权威体系,助推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也推动了民主化政治生态的养成,使公共政策决策机制从政府主动、公众被动的模式,向公众主动、政府跟进阶段转变,最后演变为公民主动、政府主动,官民高度互动的决策模式。在互联网信息流对流过程中,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政策的价值标准与互联网多源流析出的价值诉求标准筛选议题,促使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汇合,政策窗口开启。政府应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双良  秦玉莹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提出经历了漫长的政策议程设置过程,运用文献梳理法和综合分析法,基于多源流理论模型的视角分析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与推进路径。研究发现:宅基地的产权模糊、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市场机制缺失、法律制度不完善、土地纠纷解决机制不成熟构成问题源流;政策共同体的政策建议、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地方改革试点的示范作用构成政策源流;民众意愿的诉求、利益相关者的推动和农地"三权分置"政策的"外溢效应"构成政治源流。三条源流经由政策企业家的结合,有机交汇打开"政策之窗",使宅基地"三权分置"被提上政策议程。研究表明,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是三源流耦合开启"政策之窗"的必然结果。其后续的顺利推进需要科学设定宅基地"三权"的归属与权能配置、充分激活宅基地使用权市场配置的政策授权,加快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风险联动防控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磊  
多源流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政策议程设置理论,为《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议程的设置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相关重要指标、焦点事件以及食品安全监管出现的新状况共同构成了"问题溪流",专家学者、政治官僚、政治团体、食品安全企业代表、技术专家等政策共同体形成了"政策溪流",公众情绪、食品安全监管权限的变化共同促进了"政治溪流"的形成。三个溪流共同作用,开启了"政策窗口"。本研究通过运用多源流理论来解释食品安全法的修订过程,为我国公共政策议程的设置提供了一种解释视角。不足之处在于该理论作为西方公共政策分析的重要工具,在解释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建  
异地高考政策是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考试问题的应对之策。运用多源流模型分析框架,对异地高考政策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关键性的焦点事件和政策企业家等五个动力要素进行整体性分析发现:教育政策"断层"下的异地高考诉求形成了异地高考问题源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主张构成异地高考政策的政策源流;国民的教育公平需求,党和政府的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价值选择形成了异地高考政策的政治源流。"15知名学者上书事件"催化了异地高考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政策企业家的助推下,实现了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的交汇,进而达致异地高考政策议程的设置。而这一政策议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丽莉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和分配格局,同时也对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重构产生影响。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作为政治活动的组成部分,必然也会受到影响。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逐渐由单一宣传转变为协商沟通。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媒体参与的程度仍然十分有限。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案例两个层面,分析公共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媒体、政府和公众的互动关系。最后,针对现实问题,提出改善媒体作用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于雨杉  
网络时代公众参与政治的方式多种多样,公众对于公共政策议程的影响越发重要。面对和处理网络信息变为了政府工作的日常部分,从复杂多面的社会信息中准确识别出最反映人民真实需求的社会问题,将其列入到政府公共政策议程清单中,这给政府提出了挑战。探索网络时代给政策议程设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网络的快速便捷特点发挥最大效用,在政府的政策议程设置中占有更多的发言权,更好地实现民主化,建设服务型政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马斌  夏梓莹  申伟宁  
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公民与政府交流的重要平台,"网络问政"日益成为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梳理文献发现,互联网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是互联网属性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二是互联网运用对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制定的提升路径:积极引入"互联网+"理念,加快"数字(信息)鸿沟"的处理,加强网络环境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增加政府专职公共政策人员以强化组织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文文  张占录  
多源流模型是模糊性条件下的一种重要的政策选择模型,对于理解政策制定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囿于人地挂钩可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供新思路,但鲜有研究对其政策过程进行探讨,故基于多源流模型对人地挂钩政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人地挂钩政策的多源流中,问题源流主要包括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协调、半城市化现象、农村土地闲置浪费;政策源流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学者研究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政治源流主要包括农民遭遇引发的社会群体事件和政党重视人民幸福的意识形态";两会"时机和中央政府、国家部委的推动成为政策之窗开启以及政策显化的关键力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景安磊  周海涛  李虔  
多源流理论提供了政策议程设置的分析模型,能透视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黑箱",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框架阐释"异地高考"议题是如何引起政府关注的?政策共同体和相关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剖析在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的汇合中,打开异地高考政策之窗的过程及其内在机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建明  罗时樟  
[目的]长江流域内水生生物资源骤减给长江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政府、社会和民众的高度关注,长江禁捕工作迫在眉睫,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制定保护长江生态系统的政策。[方法]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是剖析政策过程及其政策影响的重要工具,多源流理论能为我国长江大保护政策过程提供新的解释角度。本文以长江禁捕政策议程为载体,运用多源流理论框架中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分析了长江禁捕政策议程;[结果]通过运用多源流理论提出对长江禁捕政策过程优化路径,在问题源流上对退捕渔民生存保障制度和长江资源利用方式进一步完善,在政策源流上提高政策储备,在政治源流方面加强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在首次开启政策之窗后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寻找和创造新的政策元素,以期推动政策之窗再次打开,促使长江禁捕工作有效的实施。[结论]最后,对长江禁捕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梳理并提出要不断推动和创新长江禁捕政策,我国政府需要在合理的范畴内再次实现政策之窗的打开,形成新的长江大保护政策议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运雄  罗甜甜  
公众基于互联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互联网+"时代民主政治的新形式,但公共政策制定权与公众网络参与权的利益之争、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与网络民意局限性的矛盾、对公众网络参与需求与传统政治文化的冲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众通过互联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效果。政府应增强法治和民主意识,尊重公众参政议政权利,促进公民有效参与,完善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机制,并充分发挥扶持非政府组织的能动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迪力沙提·亚库甫  张雅婷  
中国农地流转政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为什么农地流转政策的形成需要经历各个不同阶段?分析农地流转的政策过程有助于分析该问题。本文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出发,对农地流转政策的源流发展、焦点事件和政策行动者等方面进行整体分析,分析表明,农地流转政策的形成与多源流模型的内在逻辑具有一致性,多源流模型对分析农地流转政策的形成过程有一定的适用性。同时还应看到,虽然农地流转政策的形成与多源流模型的内在逻辑具有一致性,但在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下,运用多源流模型分析具体政策时还应注意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三大源流各自发挥的作用具有明显差异、三大源流之间相互影响、政策企业家身份具有复杂性三个方面。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于水  丁文  
研究目的:探讨宅基地使用权确权政策的议程设置,分析政策制定的内在规律、优化政策制定的运行机制以及预测政策制定的未来趋势。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研究结果:宅基地使用权确权政策的议程设置受到"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问题何以成为焦点议题"的问题源流、"政策连贯性及其法制依据"的政策源流以及"民众意愿、利益主体与政府策略"构成的政治源流三种源流的影响,并经由政策之窗实现交汇,推动农村集中居住区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研究结论:宅基地使用权确权政策变迁的策略选择在于以《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的政策颁布为时机,明确以"农村集中居住区宅基地确权"为主要内容的核心问题,制定以《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澜  王坤  霍红艳  
议程设置是政策过程的起点,对其进行追溯和分析有助于在复杂决策场域下对政策的制定背景、价值指向和生成逻辑进行解读。基于多源流理论,尝试对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政策议程进行探析,发现:统计数据之变动、焦点事件之影响、相关政策之反馈为问题源流;政府政策的主导推动、政策提案和学术成果的支撑为政策源流;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教育舆情和国民情绪的反映为政治源流。经过问题流与政治流的碰撞实现初步耦合,政策流与问题流的交汇实现接续耦合,政策流与政治流的汇聚实现深度耦合,三源流持续互动交融、交织嵌套,政策之窗最终得以被推开。此外,政策在实际的制定过程可能会受到超出源流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只有充分洞悉其中的作用原理,才能更科学合理地为我国新时代政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