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7)
2023(11848)
2022(9716)
2021(8808)
2020(7529)
2019(16237)
2018(16294)
2017(31317)
2016(16739)
2015(18403)
2014(17863)
2013(17160)
2012(15439)
2011(13577)
2010(13982)
2009(13408)
2008(13779)
2007(12921)
2006(11486)
2005(10785)
作者
(45307)
(37887)
(37827)
(35618)
(24321)
(17750)
(17018)
(14572)
(14170)
(13737)
(12983)
(12760)
(12323)
(12185)
(11778)
(11380)
(11308)
(10974)
(10909)
(10848)
(9420)
(9178)
(9129)
(8698)
(8654)
(8552)
(8398)
(8394)
(7456)
(7443)
学科
(83370)
(77693)
企业(77693)
管理(71420)
(70096)
经济(69977)
业经(28970)
方法(27424)
(27346)
(23887)
技术(22063)
(20517)
(20494)
财务(20489)
财务管理(20463)
企业财务(19358)
数学(19093)
数学方法(18841)
中国(17632)
农业(17313)
(15016)
理论(14833)
(14390)
(14008)
技术管理(13797)
(13343)
体制(13247)
(12842)
银行(12824)
(12409)
机构
学院(237091)
大学(229445)
(101972)
经济(100056)
管理(97422)
理学(82687)
理学院(81957)
管理学(80949)
管理学院(80467)
研究(72670)
中国(60434)
(51493)
(48244)
科学(40182)
财经(39236)
(38413)
(36284)
(35395)
(35368)
中心(33883)
研究所(31012)
业大(30984)
经济学(30546)
北京(30270)
(29812)
财经大学(28587)
商学(28148)
农业(28004)
商学院(27916)
经济学院(27514)
基金
项目(148047)
科学(119101)
研究(113990)
基金(107729)
(91366)
国家(90496)
科学基金(80649)
社会(74593)
社会科(70828)
社会科学(70814)
(59936)
基金项目(56504)
教育(51151)
自然(49707)
自然科(48624)
自然科学(48612)
自然科学基金(47812)
(47627)
编号(45635)
资助(42520)
(36903)
成果(36185)
(35365)
(34814)
创新(33660)
重点(32800)
(32765)
(32141)
课题(31358)
国家社会(31143)
期刊
(122513)
经济(122513)
研究(71846)
中国(52128)
(45670)
管理(44783)
(35519)
科学(29756)
学报(28217)
技术(26173)
(24771)
金融(24771)
农业(24271)
教育(23608)
大学(23349)
业经(22207)
学学(22198)
财经(20311)
经济研究(19078)
(17600)
技术经济(15796)
(15359)
问题(14856)
财会(13895)
现代(12808)
科技(12676)
会计(12357)
商业(11862)
(11720)
世界(11512)
共检索到370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覃剑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孕育演进背景下,以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主流趋势,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我国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整体水平不高、行业不均衡、区域不均衡、意识能力不足、体制机制障碍等制约因素。面向未来,必须坚持精准化、协调化、融合化、开放化、长效化五个方向,根据制造业企业类型实施差异化转型升级路径,打造"平台+企业"协调发展的生态体系,促进官、产、学、研、企资源整合创新,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上大中小企业协同融合,增强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制造业发展动力变革能力,加快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早日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目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杜传忠  杨志坤  宁朝山  
互联网革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产生极大而深入的推动作用,并且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价值链和管理方式等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最终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发现,在生产方式方面,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促使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在商业模式方面,互联网平台创新传统原材料采购方式,形成线上线下市场营销新模式,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更普遍;在价值链方面,互联网优化制造业价值链结构、提升运行效率以及促进各环节融合发展;在管理方式方面,互联网更新传统制造企业管理理念,完善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制造企业扁平化管理组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广新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业突破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规划,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德国则全面布局"工业4.0",毫无疑问,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已日渐成为全球共识。对我国的制造业而言,应顺应世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动制造企业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耀一  
工业互联网革命不断重塑国际制造业格局,推动制造业变革,提高制造的价值创造能力,同时其会促使描述价值链环节经济特征的"微笑曲线"陆续丧失存在依据。为有效应对工业互联网革命、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以及发展中国家更低要素成本的挑战,中国工业发展就其重点而言,在企业层面,应以陆续增强持续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能力为基础,在全球市场上不断发展针对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治理能力,且推动企业向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变;在政府层面,应对已有产业政策进行重新审视与转型,政策目标应由之前的"创新推动"逐渐转向"可持续创新能力构建与推动"转变,加快发展绿色制造、ICT智能制造、高效能制造以及基于新材料的制造,且尝试建立国家高效能运算研发中心与高效能运算服务中心,陆续突破高效能运算前沿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耀一  
工业互联网革命不断重塑国际制造业格局,推动制造业变革,提高制造的价值创造能力,同时其会促使描述价值链环节经济特征的"微笑曲线"陆续丧失存在依据。为有效应对工业互联网革命、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以及发展中国家更低要素成本的挑战,中国工业发展就其重点而言,在企业层面,应以陆续增强持续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能力为基础,在全球市场上不断发展针对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治理能力,且推动企业向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变;在政府层面,应对已有产业政策进行重新审视与转型,政策目标应由之前的"创新推动"逐渐转向"可持续创新能力构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伯旭  李辉  
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越发深入,并展示出巨大的创新潜力。本文通过把握"互联网+"的主要内涵和特征,试图揭示"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机制,从而明确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运营、组织结构和竞争绩效的影响。结合国外利用"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模式和经验分析,探索"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结合点和发展路径。最后,针对当前影响制造业企业实施"互联网+"创新的制度性、技术性、认知性障碍,提出推动互联网与中国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伯旭  李辉  
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越发深入,并展示出巨大的创新潜力。本文通过把握"互联网+"的主要内涵和特征,试图揭示"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机制,从而明确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运营、组织结构和竞争绩效的影响。结合国外利用"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模式和经验分析,探索"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结合点和发展路径。最后,针对当前影响制造业企业实施"互联网+"创新的制度性、技术性、认知性障碍,提出推动互联网与中国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赖红波  
如何实现发展中国家传统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是理论界和实践界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智能化、网络化促使价值创造过程逐步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重组、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将突破传统行业界限,产生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此提出工业设计、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三业"融合创新的概念,进一步从创新理论演化角度出发,阐述"三业"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及发展路径。利用三者互动演化规律,构筑协同新兴制造平台,促进设计、互联网和传统制造业"三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转型升级,找到传统制造业向新兴制造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进而为发展中国家后发企业实现赶超及高端突破提供指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雪冰  
文章基于2012—2021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互联网发展水平、区域创新能力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区域创新能力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显著正相关;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显著正相关;互联网发展水平显著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间的正相关程度。文章结论可为制造业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推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纪玉俊  张彦彦  
在对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相关机理阐释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东部地区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效果则没有体现出来。基于此,在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上,在不同地区可实施差异性政策,从而更好地实现制造业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繁华  刘淑萍  
"互联网+"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机制也十分关键。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比重的上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比重的上升均产生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比重的上升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比重上升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纪玉俊  张彦彦  
在对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相关机理阐释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东部地区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效果则没有体现出来。基于此,在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上,在不同地区可实施差异性政策,从而更好地实现制造业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侯光明  郑刚  石秀  景睿  
首先,从道、法、术三个层面阐释了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指出制造业互联网转型的方向和路径,提出了互联网转型中制造业组织创新的内涵;其次,识别出制造业互联网转型中组织创新的影响因素,采用结构解释模型分析了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揭示了其影响机理;最后,以北汽新能源为例,验证了影响机理的实践性和可靠性,据此为制造业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的组织创新提供思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童有好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其逐步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引发了制造业资源配置的新方式,驱动了制造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促进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引发了制造业资源配置的新方式,驱动了制造业生产和经营模式的变革。这给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新机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君  成雨  窦克勤  邱君降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基础、数据应用、组织模式、业务集成等方面梳理出制约新模式的关键因素和机理框架,提出研究假设。以全国工业企业大样本调查为基础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实证结果分析,针对性提出加强开放平台建设、提升数据流动自动化水平、推动组织管理模式创新、提升企业跨部门和跨业务环节的集成运作能力等对策建议,为制造企业探索互联网时代的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变革、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