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6)
- 2023(10556)
- 2022(8758)
- 2021(8036)
- 2020(6592)
- 2019(14940)
- 2018(14772)
- 2017(28583)
- 2016(14883)
- 2015(16074)
- 2014(15331)
- 2013(15157)
- 2012(13681)
- 2011(11686)
- 2010(11762)
- 2009(11176)
- 2008(11110)
- 2007(9940)
- 2006(8793)
- 2005(7940)
- 学科
- 业(78557)
- 企(73682)
- 企业(73682)
- 济(66132)
- 经济(66061)
- 管理(61329)
- 业经(28669)
- 方法(24315)
- 农(23532)
- 财(22466)
- 技术(19789)
- 务(18135)
- 财务(18128)
- 财务管理(18121)
- 农业(17639)
- 企业财务(17105)
- 数学(16443)
- 数学方法(16336)
- 中国(15774)
- 地方(15008)
- 划(13606)
- 制(13575)
- 技术管理(13549)
- 策(13339)
- 理论(12960)
- 和(12926)
- 企业经济(12205)
- 经营(11708)
- 体(11075)
- 贸(10659)
- 机构
- 学院(205631)
- 大学(196653)
- 管理(88185)
- 济(87296)
- 经济(85664)
- 理学(75682)
- 理学院(74908)
- 管理学(74158)
- 管理学院(73750)
- 研究(60497)
- 中国(49897)
- 京(41037)
- 财(40584)
- 科学(35105)
- 江(32956)
- 财经(31913)
- 农(30532)
- 中心(29027)
- 经(28756)
- 州(28187)
- 所(28112)
- 业大(27225)
- 商学(25297)
- 商学院(25064)
- 研究所(25062)
- 经济学(24926)
- 北京(24908)
- 范(24345)
- 师范(24191)
- 经济管理(23857)
- 基金
- 项目(135565)
- 科学(110860)
- 研究(103640)
- 基金(99680)
- 家(84478)
- 国家(83637)
- 科学基金(75987)
- 社会(68690)
- 社会科(65218)
- 社会科学(65203)
- 省(56249)
- 基金项目(54708)
- 自然(48325)
- 自然科(47277)
- 自然科学(47268)
- 自然科学基金(46503)
- 教育(45360)
- 划(44315)
- 编号(41514)
- 资助(37242)
- 创(35505)
- 业(33223)
- 创新(31996)
- 成果(30987)
- 发(30438)
- 重点(29509)
- 部(28862)
- 国家社会(28206)
- 制(28102)
- 课题(27959)
- 期刊
- 济(104001)
- 经济(104001)
- 研究(60541)
- 中国(40027)
- 管理(38841)
- 财(35460)
- 农(29050)
- 科学(25635)
- 学报(21129)
- 技术(21097)
- 业经(20541)
- 农业(20157)
- 融(18353)
- 金融(18353)
- 教育(17694)
- 大学(17323)
- 学学(16381)
- 财经(15683)
- 经济研究(15276)
- 业(14000)
- 经(13625)
- 问题(13557)
- 技术经济(13348)
- 现代(12366)
- 财会(11675)
- 科技(11498)
- 商业(10916)
- 资源(9920)
- 世界(9532)
- 经济管理(9512)
共检索到308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程军 王周元晔 李续双 周建平 蒋建华 侯和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互联网+"战略的推进和智慧社会的构建使互联网全面融入和渗透进实体经济行业,互联网企业的区位研究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文章以2014、2016和2019年杭州互联网新创企业数据为基础,采用核密度估计法、Ripley's K函数、条件logit选择模型等方法探究互联网新创企业的时空演化特征,考察其在街道层面的集聚与分散特征,并探索了不同时期影响新创企业选址的驱动力量。研究结果表明:(1)文三路创新社区、滨江高新创业区以及文一西路电商创业群是目前相对稳定的3个核心集聚区域;(2)杭州互联网新创企业集聚形态逐年延续并强化,核心区向外辐射,最终形成"一片三核"群团式分布格局;(3)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创业环境和区位条件一直是杭州互联网新创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高端金融商务区、政策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腾 李一杰 余杰
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典型代表,独角兽企业已成为衡量城市创新环境的重要指标,其在市域内的空间分布反映所在城市的创新主体、资源、政策等的布局状况与发展趋势。本研究选取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为案例地,从地理学视角出发,运用定性、定量和定位三者融合的研究方法探究城市尺度上独角兽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并构建区位模型分析影响4市独角兽企业分布的区位因素。主要结论是:(1)独角兽企业具有高科创属性,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和“逐科创资源而居”。(2)2016—2019年,4市独角兽企业表现出显著的集聚趋势且未产生新集聚区,通过碎化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测度发现,北京和深圳独角兽企业更加集聚,上海和杭州则稍弱。(3)北京独角兽企业集聚在中关村的海淀园和朝阳园,上海集聚在张江高新区的各园区内,深圳集聚在高新区的南山园区内,杭州集聚在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附近。(4)根据主导区位因素的不同,将“北上深杭”独角兽企业空间分布模式分别概括为综合主导型、高新区多核主导型、高新区单核主导型和知名院校+平台企业主导型。不同的空间分布模式展现了4市在科创资源配置上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以上发现对城市合理布局科创资源和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唐根年 徐晋 李宁 刘程军 胡奕沁
根据杭州市2005—2020年期间创立的5 414家科技型初创企业样本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Ripley's K函数、条件Logit回归等方法分析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时空演化格局与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变化,为城市科技产业发展和规划布局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科技型初创企业主要分布于西湖区、滨江区和余杭区三个核心区域,并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且集聚范围随着年份的推进不断扩大;从演化特征来看,已从相互竞争分裂的块状分散格局转变为片状集聚分布的格局;在网格层面,政策要素、集聚要素和区位要素均是杭州科技型初创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不同时期其主要影响有较大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丹 方斌 陈正富
基于扬州市区2006、2012、2016年互联网企业数据,以社区为研究单元,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验证不同周期、不同类型互联网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区位选择特点,为中小城市互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互联网企业数量由内至外圈层呈低—高—低空间形态,企业密度由高往低逐圈层递减;企业空间分布经历了集聚—随机—集聚的变化过程,分布热点由内城区逐步向外城区、近郊区扩散。(2)不同类型互联网企业中,技术研发型集聚程度最高、工业互联网型次之、电子商务型最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中,初创型企业空间分布以内城区、外城区为主,成长型、成熟型以近郊区为主,部分成熟型企业出现了企业部门分离趋势;不同生命周期互联网企业经历了从内城区、外城区向外扩散的过程。(3)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互联网企业区位因子差异显著。办公用房租金、住宅租金、集聚要素对各类、各生命周期互联网企业均有高强度影响,区域路网密度、高速公路出入口为中等程度影响,生态环境影响较低;专业市场、CBD对电子商务企业及初创型互联网研发企业有高强度影响;成长型、成熟型技术研发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对人才条件、产业园区要素更为敏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傅佳丽
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关于企业区位选择的区位因素(如地理位置、生产技术等)受到颠覆性冲击。此外,在互联网引起的经济变革下,社会的交换方式和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对传统的区位经济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就区位选择因素对杭州市高新区(滨江)的企业发展做出分析。
关键词:
企业区位选择 互联网+ 区域理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江 胡晓鸣
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基于调研所获取的杭州市创意产业企业基本情况,借助GIS空间分析手段,通过对杭州市创意产业的总体及各行业空间分布强度特征、圈层特征和功能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创意产业空间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旨在寻找创意产业发展规律与当前存在问题,为国内相关城市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意产业 空间分布 杭州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吕晗 杜德斌 黄筱彧
基于互联网经济转型和信息技术浪潮下的创新创业活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论文利用上海互联网新创企业数的截面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Ripley’s K函数、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探究互联网新创企业的时空演化特征与区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时序变化上,互联网创业在2010年后进入活跃期,行业分布与全国创业形势及上海产业导向相一致。②空间演变上,整体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分异特征,企业高度集聚于中环线内的同时向郊区中心镇和新城扩散。中心城区企业集聚强度不断增强,集聚规模由4.5 km扩张到6.5 km;在空间上由相对均衡向多中心集聚的形态演变。黄浦-静安-徐汇片、五角场、陆家嘴、张江和漕河泾等5大核心集聚区以其特定的资源优势获得互联网新创企业的青睐。③孵化环境、生活环境、商务环境、投资环境等构成互联网创业活动的外部环境需求;产业集聚、技术因子和土地价格等对互联网新创企业区位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项婧怡 罗震东 张吉玉 程龙
"网红空间"作为新兴的视觉消费空间,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城市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基于抖音平台数据定量测度了杭州市主城区内"网红空间"的热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内"网红空间"分布呈现出多核集聚的格局,空间热度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城区递减;"网红空间"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功能节点,不同区域内部空间的集聚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文博 许秀玲
大数据驱动情景下企业跨边界知识网络研究日益受到各领域学者的关注,其中,生态系统建构是基础性问题。运用文本挖掘方法,基于杭州互联网企业的多案例调研,系统研究大数据驱动情景下企业跨边界知识网络生态系统建构问题。文本挖掘的故事线可提炼为"驱动→建构→跨越",对应的两类关系路径分别是"大数据驱动情景→生态系统建构"和"生态系统建构→跨边界知识网络"。据此,得到集合互惠共生、开放协同、生态网络和价值治理4个主范畴理论模型,丰富了跨边界知识网络理论,并对企业生态系统构建具有指导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武前波 郭豆豆 赵淑红
舒适性正在成为当前经济社会转型中的新城市增长理论范式。以杭州为例,选取各类创意空间样本,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探究创意空间的分布格局、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创意空间整体呈现内向集聚和外向拓展的分布格局,其集聚重心和主城区范围相一致,向外拓展呈现追逐生态环境舒适性的发展特征,形成明显的生态创新轴线;(2)根据空间类型、产业功能及区位特征不同,创意空间可划分为文化创意型、特色发展型、创业孵化型、知识密集型四大类型,各类创意空间表现出多样化的舒适性偏好分布特征,与城市发展格局密切相关;(3)基于舒适性视角的创意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以人才、科技及各类消费设施为核心的教育舒适性、社交与休闲舒适性相关因子作用显著,景观舒适性、交通舒适性次之,不同类型创意空间的舒适性因子存在一定差异。最后,从舒适性视角提出城市创意空间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玉英
企业市场营销的目的早已不是获得偶然的购买,而是为了获得顾客长期的忠诚。通过价格让渡、服务质量、技术领先等方式获得的顾客忠诚与信任,顾客与企业建立的良好关系,都是可能被复制、带有一定脆弱性的。基于此,本文在理论构建与实证验证基础上,选择案例研究法为具体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顾客对企业认同机制及顾客忠诚度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扩展和深入顾客关系管理、顾客忠诚、零售企业的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
企业认同 顾客忠诚 价值创造 战略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维祥 刘晓雯 刘程军 陈雨玮 王睿
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2007—2017年互联网与区域创新相关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引力模型、重心迁移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探讨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其创新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互联网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平衡性,时空分异特征较为明显,具有自东向西呈阶梯状分布特点,同时冷热点呈现出极核化的发展趋势,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江浙沪及其相邻的中部地区;(2)互联网产业空间联系强度不断增强,内部联系结构发生变化,由简单双核心结构变为更为复杂的多核心空间网络结构,重心坐标呈现出自北向南、由东到西的"W"型漂移特征;(3)互联网产业是推进区域创新的重要引擎,同时人力资源投入、政府支持力度均对区域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花 谢萍萍 王蒙怡
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从创业者人格特质视角切入,对15个互联网新创企业的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创业者人格特质、社会网络、创业拼凑和创业学习对创业产出具有积极影响,并构建了社会网络和创业拼凑的双路径创业产出模型。研究结论对社会网络和创业拼凑理论有重要贡献,对挖掘创业产出的影响机制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人格特质 创业拼凑 社会网络 新创企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余雅滨
林业企业拥有大量的森林碳汇资源,发挥着巨大生态效益,但受限于目前的会计制度,无法将固碳释氧产生的价值纳入财务核算体系。文章基于现有碳会计理论和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试点情况,选取杭州长乐林场作为案例对象,通过数据测算,详细分析了林业企业的森林碳会计处理方法,探讨了森林碳会计可能对林业企业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总结了在我国目前会计制度和碳排放交易市场环境下林业企业将碳资产和碳收益纳入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林业企业 森林碳汇 会计核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前虎 叶雨繁 陈静
直播电商消费业态引领的数字新经济正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直播电商企业在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区位特征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以直播电商的重要发源地——杭州为例,利用天眼查企业数据,在分析2016、2019、2021年杭州主城区直播电商企业区位特征的基础上,从“人—货—场”产业生态视角,构建“主体—市场—空间”分析框架,并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揭示杭州主城区直播电商企业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直播电商产业正快速重塑杭州主城区的数字产业空间格局,自2016年以来加速向外扩延,形成了余杭、滨江—萧山、临平—钱塘三大新城直播经济板块,呈现出“中心低—外围高”的空间演变趋势,具有特殊性。(2)直播电商产业生态下专业化分工格局明显:余杭板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品质的生活服务设施与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临平—钱塘板块发达的专业市场与多样化的人才供给,辅之相对低廉的房价,集聚了大量小型直播电商企业;滨江—萧山板块兼具多方优势,综合实力最强。(3)对比经典区位论,产业基础、用人成本、交通可达性仍是影响直播电商区位选择的关键要素,但人本需求、企业孵化、人才供给等新区位要素对直播电商产业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各要素存在空间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