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2)
- 2023(3463)
- 2022(3151)
- 2021(3103)
- 2020(2592)
- 2019(6212)
- 2018(6579)
- 2017(12481)
- 2016(6965)
- 2015(7858)
- 2014(7996)
- 2013(7567)
- 2012(6914)
- 2011(6079)
- 2010(6478)
- 2009(5870)
- 2008(6112)
- 2007(5820)
- 2006(5367)
- 2005(5161)
- 学科
- 管理(20917)
- 济(19142)
- 经济(19097)
- 业(18265)
- 企(15532)
- 企业(15532)
- 制(12302)
- 银(10920)
- 银行(10917)
- 行(10401)
- 财(9709)
- 中国(7799)
- 度(7468)
- 制度(7466)
- 农(7231)
- 融(6932)
- 金融(6931)
- 业经(6922)
- 体(6229)
- 务(6019)
- 财务(5999)
- 财务管理(5960)
- 贸(5898)
- 贸易(5892)
- 业务(5834)
- 易(5766)
- 企业财务(5549)
- 理论(5426)
- 体制(5371)
- 银行制(5323)
- 机构
- 学院(86312)
- 大学(82638)
- 济(29564)
- 管理(29512)
- 经济(28451)
- 中国(27645)
- 研究(26691)
- 理学(22685)
- 理学院(22421)
- 管理学(21934)
- 管理学院(21775)
- 财(20255)
- 京(18628)
- 江(16867)
- 科学(15253)
- 中心(14710)
- 所(14170)
- 州(14126)
- 财经(14120)
- 银(13021)
- 北京(12686)
- 经(12481)
- 银行(12378)
- 范(11976)
- 师范(11879)
- 农(11860)
- 研究所(11740)
- 省(11711)
- 行(11679)
- 技术(11159)
- 基金
- 项目(43535)
- 研究(36647)
- 科学(32376)
- 基金(27761)
- 家(22876)
- 国家(22570)
- 社会(19956)
- 科学基金(19008)
- 社会科(18592)
- 社会科学(18588)
- 省(18352)
- 教育(17799)
- 编号(17750)
- 成果(15980)
- 划(14584)
- 基金项目(14171)
- 课题(13043)
- 资助(12158)
- 年(11445)
- 自然(11301)
- 自然科(11005)
- 自然科学(11003)
- 项目编号(10816)
- 自然科学基金(10799)
- 性(10591)
- 重点(9851)
- 发(9148)
- 阶(9034)
- 段(9019)
- 阶段(8998)
共检索到158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艳萍
由于互联网支付业务资金流转过程隐蔽,可以进行跨境资金流转,第三方支付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能力和水平有所欠缺,给洗钱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现行反洗钱监管法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分业监管模式、监管人员素质等不利于实现反洗钱监管目标。应从完善立法、落实制度、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和加强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加强反洗钱监管,防范互联网支付业务的洗钱风险。
关键词:
互联网支付 反洗钱 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闫海 佟爽
非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中立、便捷、经济、安全的资金划拨方式不仅减少了交易成本和风险,还较好地突破了电子商务的支付瓶颈,但是也存在隐蔽转移资金、便利任意性套现、潜在跨境支付风险、隐匿现金形式的"黑钱"处置及多功能资金等洗钱风险。我国应在《反洗钱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基础上,对非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进一步健全反洗钱的惩罚和激励机制、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及加强反洗钱的国际合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庞贞燕 石彦杰
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已成为国际反洗钱监管方式的改革方向,也是中国反洗钱监管的发展方向。本文从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概念和必要性出发,结合工作实际,探讨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反洗钱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反洗钱监管 风险为本 风险控制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玉洁 张润红
1.建立健全完善的反洗钱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制定针对现代支付业务的反洗钱规定。组织对反洗钱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及业务规章进行清理。该修改的要修改,该补充的要补充,该废止的要废止,确保政策的透明、统一与实用。对于部门业务规章有关条款与法律相冲突的,人民银行应根据法律对规章作适当修改;对于不同业务规章对同一指向规定不一致的,应尽快予以统一;对于法规措施规定模糊的,应以发文说明或制定实施细则等形式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段玲 冯春江
从互联网金融必须服务互联网实体经济的角度来观察,可发现互联网金融体现为并行发展着的三个趋势:互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业的改造,服务于互联网贸易的互联网支付方式的发展,服务于人类互联网生活的新金融业分工体系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三个趋势对现有的反洗钱监管模式、反洗钱规则、反洗钱工作有效性带来了挑战,值得高度关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建文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但在为社会提供高效服务的同时,互联网金融便捷的交易方式也容易被洗钱犯罪分子利用。因此,加强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反恐融资工作,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成为互联网从业机构合规经营的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智 崔建英
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及洗钱风险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一是金融服务高效便捷。借助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不断在产品功能、用户操作方面作出持续改进,为客户提供直观友好的业务界面,对传统复杂的金融交易过程加以简化,极度追求用户体验,突出交易过程的高效性、便捷性。二是网络技术降低成本。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通过对以往客户行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朝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成长,第三方在线支付业务迅速发展。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第三方在线支付业务发展及监管现状,从反洗钱监管视角对第三方在线支付业务洗钱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第三方在线支付业务反洗钱监管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志国
当前,网上支付业务已经成为最新最热、最受欢迎的银行服务工具,尤其是伴随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普及,网上支付已经呈现由城市到农村、从境内到境外、从柜台到手掌的趋势。但是,网上支付的虚拟性、迅捷性、保密性、国际性等特点,也为犯罪分子洗钱造成了可乘之机,成为洗钱犯罪的高危地带。研究如何在"监管立法"与"公众需求"之间寻找最大公约数,防范网上银行非法交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莉莎
随着第三方电子支付的迅猛发展,其所潜藏的资金转移、资金套现、跨境支付和支付机构内部洗钱等多种洗钱风险值得关注。目前,我国对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反洗钱法律监管仍薄弱,应着力构建一个以《反洗钱法》为基础,包含多层次立法,并与国际监管规则相接轨,与支付行业自律规范相契合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反洗钱法律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反洗钱预防规则、法律责任规则,加强反洗钱法与金融竞争法的配合。
关键词:
第三方电子支付 反洗钱 法律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互联网金融主要以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和网络信贷作为三个主要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交易的隐蔽性、时空的无限制性使得网络洗钱成为当今洗钱的一种新趋势。目前,网络银行业务主要是由银行为主导推出,对于银行的反洗钱监管已相对成熟,第三方支付也已经纳入到反洗钱监管体系之内。唯有网络信贷,发展迅猛,但目前基本上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旭
移动支付的日益便捷及多样,致使更多金融支付风险被无限放大。此时,移动支付反洗钱监管对洗钱犯罪的防范便更具现实意义。近年来,美国、欧盟等国家新支付工具的功能性与地域性越来越全面,洗钱风险的考量与监管策略选择也更为成熟。相比较,我国移动支付,由于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信息数据存在安全隐患、监管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导致诈骗、洗钱风险日益凸现。基于此,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我国移动支付反洗钱监管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国外移动支付反洗钱监管的先进经验,并鉴于国外经验提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反洗钱监管 国际经验 几点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晓 李华伟 刘培红
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反洗钱监管工作开始向"风险为本"模式转变,而当前全面推行的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工作面临着一些新困难。工作中的难点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制度规程体系。目前的法律法规、内控制度在反洗钱规范管理方面规定较多,而在风险管理方面着墨不够,尚未形成配套完善的适应"风险为本"监管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莉莉
国家邮政管理局作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代理机构从事金融业务,但因邮政企业的行业特性,在外部监管上,不再适用金融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也不再接受央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的直接监管,出现了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监管盲区问题。本文以反洗钱为视角,就邮政机构履行反洗钱职责义务及监管覆盖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
邮政企业 代理金融业务 反洗钱监管 思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森 韩光林
认识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人类对洗钱和反洗钱的认识,也要在掌握洗钱和反洗钱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从已有的相关文献看,业界对洗钱和反洗钱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与人类反洗钱实践水平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对洗钱危害、影响及后果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采取的反洗钱措施也就越来越严密。本文重点对洗钱涵义和反洗钱监管制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评述。
关键词:
洗钱 反洗钱 监管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