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0)
- 2023(10966)
- 2022(9722)
- 2021(8959)
- 2020(7356)
- 2019(17279)
- 2018(17156)
- 2017(33363)
- 2016(18206)
- 2015(20230)
- 2014(19924)
- 2013(19509)
- 2012(17675)
- 2011(15737)
- 2010(15416)
- 2009(13736)
- 2008(13192)
- 2007(11263)
- 2006(9744)
- 2005(8254)
- 学科
- 济(69835)
- 经济(69764)
- 管理(52784)
- 业(48443)
- 企(40749)
- 企业(40749)
- 方法(34087)
- 数学(29722)
- 数学方法(29414)
- 中国(18693)
- 农(17745)
- 财(17668)
- 业经(16839)
- 地方(14618)
- 学(14333)
- 贸(12674)
- 贸易(12665)
- 制(12350)
- 易(12312)
- 农业(11989)
- 环境(11777)
- 务(11751)
- 理论(11699)
- 财务(11689)
- 财务管理(11673)
- 技术(11469)
- 银(11341)
- 银行(11306)
- 和(11292)
- 企业财务(11073)
- 机构
- 大学(245201)
- 学院(243528)
- 管理(102642)
- 济(95969)
- 经济(93868)
- 理学(89838)
- 理学院(88928)
- 管理学(87533)
- 管理学院(87119)
- 研究(78317)
- 中国(57656)
- 京(52087)
- 科学(48941)
- 财(42690)
- 所(37952)
- 业大(37022)
- 农(36474)
- 中心(35495)
- 研究所(34834)
- 财经(34719)
- 江(33749)
- 北京(32842)
- 范(31861)
- 经(31702)
- 师范(31597)
- 院(29218)
- 农业(28574)
- 经济学(27928)
- 州(27822)
- 商学(26474)
- 基金
- 项目(175012)
- 科学(138073)
- 研究(129195)
- 基金(126960)
- 家(109879)
- 国家(108998)
- 科学基金(94671)
- 社会(80933)
- 社会科(76785)
- 社会科学(76765)
- 省(68569)
- 基金项目(68415)
- 自然(61913)
- 自然科(60471)
- 自然科学(60460)
- 自然科学基金(59373)
- 教育(58977)
- 划(57384)
- 编号(53154)
- 资助(51768)
- 成果(41859)
- 重点(38613)
- 部(38348)
- 发(37060)
- 创(36622)
- 课题(35823)
- 创新(34064)
- 科研(33339)
- 项目编号(33237)
- 教育部(33066)
共检索到343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智 朱安明 王现宁 杨道理
针对互联网推进与空气质量控制对工业行业运行的影响,运用涵盖多种指标的类导向模型对中国工业行业效率和互联网推进有效性进行测算,并采用迭代抽样的Truncated回归模型检验了内外因素对行业效率的影响。效率测算结果显示,大部分工业行业具有互联网推进有效性和必要性,且互联网推进效果与行业技术水平有关;战略性新兴工业行业利用各类投入能力不同,环境污染产出应受重视。回归结果显示,积极推进创新研发与使用清洁能源的工业行业易出现较高的行业效率,并且注重互联网推进质量的行业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泽林 韦斐琼 韩冀东 陈蔚妮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国部分地区雾霾天气频发,已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雾霾相关的议题已经引起政府、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但雾霾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特别是消费者的互联网搜索和使用行为,目前还缺少充分的证据和研究。已有研究发现,空气质量变差会降低消费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并导致消极情绪,被称之为成本效应。同时,面对消极情绪时人们会自发地通过购物和娱乐(听音乐、看电影)等补偿行为缓解其影响,表现为增加对购物类和视频类网站的搜索和使用,被称之为补偿效应。基于对由空气质量引起的消费者感知的成本效应与补偿效应间的博弈,以北京市为例,采用国家环保部提供的空气质量指数和18个主要网站的百度搜索指数,使用Stata/MP 13. 0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空气质量对消费者的互联网搜索和使用行为以及终端的使用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空气质量变差,消费者对视频类网站的总搜索热度保持不变,但对购物类网站的总搜索热度会经历一个先增加后下降的倒U形过程。然而,消费者在移动端对两类网站的搜索均呈现倒U形过程,而且消费者对购物类网站的搜索在空气质量较差时的下降趋势要强于视频类网站。同时,空气质量对消费者的终端使用偏好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消费者搜索和浏览购物类和视频类网站时,空气质量变差会使更多的人从使用PC端转向使用移动端,这种终端间的迁移程度随着空气质量的进一步变差而变缓,进而下降;视频类网站中PC端向移动端迁移的程度显著地低于购物类网站。研究结果拓展了已有的空气质量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影响的理论,为空气质量对消费者网站搜索和使用行为的影响提供定量的证据。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调整其营销策略,也为政府和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李文洁 钟太刚 陈哲
选取2006~2010年我国31个省会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II级的天数、可吸入颗粒和二氧化硫含量来衡量的空气质量状况,根据与工业增加值的计量建模,研究发现混合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而固定模型估计结果与之不符,空气质量随着工业增加值得增长而逐渐改善,但到了某个水平,空气质量开始恶化。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与工业增加值处于正相关关系,某些大城市工业增长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已减弱。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郭际 郭莹莹 吴先华
"政治性蓝天"等是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管控中的独特现象。为了研究这种重大活动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影响的持续期,以及影响的空间范围等,本文采集了我国140 个城市2015年1月2日到2018年11月28日的日度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及合成空气质量指数的单项污染物浓度等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究国家层面的政治会议、运动会等重大活动对于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重大活动涉及到的城市空气质量在重大活动期间显著改善。(2)从单项污染物浓度来看,重大活动期间,颗粒物降低得最为明显,其次为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臭氧浓度的影响并不明显。(3)在重大活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空气质量指数和各个单项污染物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趋势,甚至超过平常时期的水平。(4)重大活动不仅会影响活动举办城市的空气质量,也会影响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每次重大活动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空间范围大约在活动城市周围800公里以内,且距离主办城市越远影响越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廖进中 张文婧
当下,人们最为关心的是"食",即"食品消费",我们现在讲的"消费安全",实质上主要是指"食品安全"。但人们往往疏忽了另外一种更重要、更基本的"消费"存在,那就是经过鼻孔进入人体的"消费"———"空气消费"。对应于"消费安全"这个主题,我们也就缺少了一个暂且把它称之为"呼吸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静萍 周景博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以2014年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为样本,就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模式均有显著差异。工业化对空气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影响模式为正向线性;城市化对空气质量具有间接影响,其中,人口比重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为负向线性,人口密度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人口密度影响拐点的置信区间为(363,1232)人/平方千米,2014年,有64个城市在此区间内,需要决策者重点关注。本文的创新在于首次将SEM引入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研究领域,在实证分析中揭示出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不同路径与模式;并提出,城市化率的提高和第二产业比重的降低均有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从改善空气质量的角度,应将集中型城市化作为我国城市化的基本路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静萍 周景博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以2014年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为样本,就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模式均有显著差异。工业化对空气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影响模式为正向线性;城市化对空气质量具有间接影响,其中,人口比重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为负向线性,人口密度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人口密度影响拐点的置信区间为(363,1232)人/平方千米,2014年,有64个城市在此区间内,需要决策者重点关注。本文的创新在于首次将SEM引入空气质量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雯翠
利用1990~2009年全球6个工业国和7个准工业国的经济与环境数据,通过因素分解方法将各国空气质量的改善分解为能源效应和技术效应两个部分,比较并评价工业国和准工业国改善空气质量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现,工业国多依靠提高能源效率改善空气质量,准工业国则更多地依靠治污技术的应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莉 王五一 廖永丰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尤其是污染物产生的健康效应评估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空气质量健康影响评估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风险评估。完整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框架包括危害鉴别,剂量—效应关系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四个环节。作者对城市空气质量数值模拟、人口暴露、大气污染物毒理及其健康效应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从研究尺度,研究方法和健康效应的量化指标角度剖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的趋向及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城市空气质量 健康 风险评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咸会琛 胡萌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青岛市居民的空气质量意识和对空气质量改善的支付意愿的相关数据。引入人口统计变量、经济变量和空气质量意识变量,建立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是否支付的因素;再利用Tobit模型,并采用更适合误差项非正态分布和异方差的对称修剪最小二乘法(STLS)进行估计。研究结果显示:青岛市愿意为改善空气质量进行支付的居民人数比例为86.71%,空气质量意识对是否愿意支付的影响最大,而收入水平对支付数额的影响最大;居民目前对改善空气质量的总支付意愿为每年11.84亿元,并且随着收入水平和空气质量意识的提高会不断增加。我们建议:如果政府加大空气质量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
关键词:
青岛 空气质量改善 支付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贺 李雪铭 田深圳 李松波 宫一路
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2015—2017年空气质量(AQI)日报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及空间回归模型探究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5—2017年中国空气污染城市逐渐减少,空气质量有所提高;(2)中国城市空气质量AQI季节均值在空间上基本呈现出北高南低、内陆高沿海低的分布格局。基本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3)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空间差异特征较为明显,空间依赖性特征显著,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及华北地区;(4)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因素众多,其中城市工业结构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梅笑
空气质量审计属于自然资源审计范畴。由于我国审计机关基本未进行过该领域的专门审计,导致审计尚未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符合实际的审计规范体系,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对象、审计方法等都在进一步探索中,因此借鉴美、英等审计机关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审计,是比较可行的一个思路。文章以美、英等审计机关发布的空气质量审计报告为例,分析总结这些审计机关开展该领域审计的一些经验做法,构建空气质量审计内容框架。
关键词:
空气质量 自然资源 审计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乔杉 谢胜蓝 刘金山 夏强
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的日益发展,使城市空气质量的宏观调控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本文建立了关于空气质量的似乎不相关(SUR)模型,采用Jeffreys's的不变先验分析直接蒙特卡罗(DMC)方法,计算各参数的贝叶斯后验密度和未来值的预测密度。对中国厦门市区三项污染指标及四项外部驱动因素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将其与贝叶斯分层模型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范晨璟 田莉 李经纬
我国近年来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空气质量恶化现象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探索城市扩张与空气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成为热点话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空气质量与城市形态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城市发展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同时对与空气质量相关的探索性城市形态指标研究进行了梳理。现有文献表达了以下观点:(1)不同城市形态会产生不同的空气污染排放,工业、能源、居住污染排放可以通过规模类形态指标测度,交通污染排放可以通过密度类、形状类、功能结构类城市形态指标测度;(2)通过优化建筑形态、强度、布局,以及构建城市通风廊道有助于降低城市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