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7)
- 2023(14576)
- 2022(12743)
- 2021(11993)
- 2020(9890)
- 2019(22957)
- 2018(22734)
- 2017(44279)
- 2016(23615)
- 2015(26315)
- 2014(26018)
- 2013(25338)
- 2012(22877)
- 2011(20189)
- 2010(19778)
- 2009(17574)
- 2008(16510)
- 2007(13802)
- 2006(11807)
- 2005(9623)
- 学科
- 济(92601)
- 经济(92495)
- 管理(66577)
- 业(61880)
- 企(50986)
- 企业(50986)
- 方法(45655)
- 数学(40444)
- 数学方法(39904)
- 中国(25245)
- 农(23851)
- 财(23051)
- 业经(20640)
- 地方(19634)
- 学(18062)
- 贸(16547)
- 贸易(16538)
- 农业(16218)
- 易(16030)
- 理论(15597)
- 环境(14856)
- 务(14522)
- 财务(14452)
- 财务管理(14423)
- 技术(14322)
- 制(14234)
- 和(14034)
- 企业财务(13674)
- 划(12451)
- 银(12297)
- 机构
- 学院(318025)
- 大学(317746)
- 管理(131957)
- 济(126103)
- 经济(123389)
- 理学(115986)
- 理学院(114776)
- 管理学(112691)
- 管理学院(112120)
- 研究(98998)
- 中国(72119)
- 京(66002)
- 科学(61571)
- 财(55496)
- 业大(47190)
- 所(46479)
- 中心(46351)
- 财经(46086)
- 农(45967)
- 江(43126)
- 研究所(42860)
- 经(42212)
- 范(41478)
- 师范(41119)
- 北京(40711)
- 经济学(38210)
- 院(37235)
- 州(36120)
- 农业(35960)
- 财经大学(34838)
- 基金
- 项目(231565)
- 科学(183485)
- 基金(169424)
- 研究(169173)
- 家(146450)
- 国家(145253)
- 科学基金(127378)
- 社会(107638)
- 社会科(102095)
- 社会科学(102069)
- 基金项目(91011)
- 省(90227)
- 自然(83674)
- 自然科(81797)
- 自然科学(81780)
- 自然科学基金(80266)
- 教育(78116)
- 划(75427)
- 编号(69234)
- 资助(68996)
- 成果(53020)
- 重点(50893)
- 部(50797)
- 创(48462)
- 发(48365)
- 课题(46364)
- 创新(45181)
- 科研(44436)
- 国家社会(44418)
- 教育部(44167)
- 期刊
- 济(128279)
- 经济(128279)
- 研究(88936)
- 中国(53001)
- 学报(47137)
- 管理(46231)
- 科学(43920)
- 财(40570)
- 农(39914)
- 大学(36663)
- 学学(34449)
- 教育(33900)
- 技术(29115)
- 农业(28212)
- 业经(22356)
- 融(22328)
- 金融(22328)
- 经济研究(21340)
- 财经(21188)
- 经(18094)
- 问题(17884)
- 图书(17268)
- 理论(16054)
- 科技(15121)
- 商业(14980)
- 实践(14972)
- 践(14972)
- 技术经济(14836)
- 业(14136)
- 资源(14130)
共检索到437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洁华 钟若愚
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例,利用百度指数构建了各城市的消费搜索指数,根据指标趋势将城市划分为较发达城市和下沉市场。在此基础上,基于2014—2019年的市级消费面板数据和北大普惠金融指数,结合面板回归和AIDS模型探索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的关系。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总体上能推动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和消费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广东省整体上属于第Ⅱ阶段消费升级(个性化消费升级)。不同类别城市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互联网发展有助于较发达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呈现第Ⅲ阶段升级特征(理性化消费);下沉市场大体上显现从第Ⅰ阶段向第Ⅱ阶段过渡的消费升级特征,互联网对消费潜力的释放和消费结构改善方面均呈现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夏晓平
本文基于分项收入的视角,构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系数,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广东省1993—2011年的城乡收入差距、分项收入差距及其收入差距效应进行分解和测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分项收入差距系数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分项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消费差距 分项收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洁华 钟若愚
文章结合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的百度指数这一高频互联网大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高频居民消费搜索指数。在此基础上,将高频搜索指数拓展进ADL-MIDAS混频模型,对居民消费情况展开实证分析和预测。研究发现:所构建的消费搜索指数能较好捕捉居民在双十一、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潜在消费行为变动情况,总体上,居民对消费相关事件的网络关注度变化会对居民消费水平产生显著影响,消费存在显著的耐久效应,收入增长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此外,引入高频消费搜索指数的混频模型,对比基准模型,在多步向前动态预测和实时预测上都呈现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向玉冰
本文对AIDS模型进行拓展,采用似不相关回归对2003~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多维度实证分析,探讨互联网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及差异性。从八大类消费的实证结果中可知,互联网整体上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且对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生存、享受和发展三大类型的实证中,发现互联网对城乡居民发展型消费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对生存型消费的影响都显著为负,而对享受型消费的影响则不一致。结合互联网发展的优势以及居民调整消费结构的内在动力剖析了互联网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存在差异性影响的原因,并提出完善互联网和物流基础设施、实施城乡差异化消费政策等建议,为实施"互联网+"战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邢天才 张夕
互联网消费金融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居民家庭投资和消费的主流,探究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和消费倾向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对于制定消费升级政策具有积极意义。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的产生以及飞速发展对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行为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因此,为了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良好发展,我国在政府层面应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协作融合,共同服务于城镇居民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城镇居民层面应提升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培养和消费水平的升级,在保证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在精神层面以及理论知识上也要有一定的储备。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消费升级 消费需求 消费倾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包振山 陈美琳 翁梅
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且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产业升级和进口贸易是数字经济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传导路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教育水平、政策支持、通货膨胀是数字经济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随产业升级呈“边际效应递增”,随进口贸易额的增加呈“边际效应递减”,且推动产业不断升级是数字经济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的长效作用机制。据此提出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辉娜 王雪梅 孙敬怡
本文结合2014-2017年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网络信贷发展规模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证实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促进居民消费行为,表现为互联网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总体消费支出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对生存型和发展型消费支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享受型消费支出具有抑制作用,并根据研究结论给出适当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静
本文基于2007-2020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检验双循环格局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动态关联效应。本文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丰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创新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的深度融合业务以及强化互联网消费金融安全风险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震 杨勇
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普及推动了消费方式的系统性变革。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文旅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家庭文旅消费概率和水平,并且在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其影响效应保持稳健。(2)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文旅消费的促进作用来源于信息渠道效应和便捷交易效应,而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增加有利于增强互联网使用的影响效果。(3)分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中西部地区、低互联网普及率地区、高景区拥有量地区,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文旅消费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4)拓展分析还发现,互联网使用没有影响家庭在必需品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但却带来以文旅消费为代表的服务消费水平和比重的显著提升,继而有助于家庭扩大消费支出,并促进消费结构的服务化转型。上述结论不仅为理解中国家庭消费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合理利用互联网激发消费潜能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二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海燕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金融体系,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面对国内目前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现象,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2004~2014年中国居民消费、国内生产总值及互联网金融模式中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样本数据,利用动态时间序列模型,实证分析了国内生产总值和互联网金融模式中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中国居民消费都产生了正向影响,即当期国内生产总值变动每增加1亿元,当期居民消费将会增加0.3188亿元;当期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每增加1亿元,当期居民消费将...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居民消费 动态时间序列模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成晓
本文先简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再利用2014年1月-2016年3月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消费需求,且对传统经济强省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意见,以确保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规范发展,进一步刺激需求。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居民消费 促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琨媛 黄耀宇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农村居民收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农村居民收入在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互联网金融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据此,应从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方面着手,强化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普惠性,助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治一 董珺 李德阳
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关系到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实施,也是扩大内需的必要途径。互联网的应用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过程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对此问题的现有研究普遍缺乏深度和广度。研究采用山东、河南、四川、吉林、辽宁5个省份的农村居民的互联网素养和消费行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素养可以促进农村居民家庭发展享受性消费占比和发展享受性消费倾向,进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互联网素养对于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存在丰富选择偏好、放松信贷约束和强化收入预期三条作用机制;互联网素养对农村地区居民家庭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的升级也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继续加大信息化数字化硬件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数字化教育培训服务供给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素养 消费升级 农村居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萍 伊成山
互联网的发展为居民消费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成为新时代居民消费升级的主要内生动力。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引入互联网发展因素的扩展AIDS模型,并基于2010-2016年我国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主要内生动力,且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推动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步伐相比于城市居民而言依然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依然处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同时过渡的阶段,而城市居民的消费模式已经跨越了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升级的阶段,开始进入由享受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模式转变的第二阶段。
关键词:
消费升级 内生动力 互联网 消费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