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4)
- 2023(15157)
- 2022(12886)
- 2021(12177)
- 2020(10272)
- 2019(23554)
- 2018(23260)
- 2017(44504)
- 2016(24244)
- 2015(27178)
- 2014(26624)
- 2013(26287)
- 2012(24101)
- 2011(21808)
- 2010(21297)
- 2009(19452)
- 2008(18865)
- 2007(16154)
- 2006(13960)
- 2005(12246)
- 学科
- 济(95883)
- 经济(95777)
- 管理(66726)
- 业(65129)
- 企(52324)
- 企业(52324)
- 方法(45470)
- 数学(39983)
- 数学方法(39620)
- 中国(28347)
- 农(25760)
- 财(22259)
- 贸(21660)
- 贸易(21652)
- 学(21534)
- 易(21164)
- 业经(20940)
- 技术(19132)
- 农业(17629)
- 地方(16665)
- 制(15989)
- 环境(15232)
- 和(14638)
- 银(14410)
- 银行(14339)
- 理论(14193)
- 融(13818)
- 金融(13817)
- 行(13720)
- 务(13573)
- 机构
- 大学(345158)
- 学院(341335)
- 济(140422)
- 经济(137784)
- 管理(134438)
- 研究(120319)
- 理学(117710)
- 理学院(116381)
- 管理学(114450)
- 管理学院(113856)
- 中国(87908)
- 科学(76513)
- 京(74161)
- 农(62216)
- 所(61424)
- 财(58996)
- 研究所(56943)
- 业大(56181)
- 中心(53130)
- 农业(49485)
- 财经(48896)
- 北京(47106)
- 江(46282)
- 经(44886)
- 范(43765)
- 师范(43213)
- 院(43127)
- 经济学(42866)
- 经济学院(38889)
- 州(37511)
- 基金
- 项目(242763)
- 科学(189632)
- 基金(177171)
- 研究(171750)
- 家(157863)
- 国家(156617)
- 科学基金(132544)
- 社会(109096)
- 社会科(103458)
- 社会科学(103431)
- 基金项目(94306)
- 省(92582)
- 自然(87643)
- 自然科(85631)
- 自然科学(85605)
- 自然科学基金(84098)
- 划(79484)
- 教育(77953)
- 资助(72944)
- 编号(67714)
- 重点(54779)
- 部(53860)
- 成果(53378)
- 发(51661)
- 创(51065)
- 创新(47729)
- 科研(46866)
- 课题(46610)
- 国家社会(45689)
- 教育部(45574)
- 期刊
- 济(143853)
- 经济(143853)
- 研究(97744)
- 中国(61731)
- 学报(61656)
- 农(55319)
- 科学(54849)
- 管理(47155)
- 大学(45498)
- 学学(43122)
- 财(41798)
- 农业(39011)
- 教育(34667)
- 技术(28998)
- 融(25166)
- 金融(25166)
- 经济研究(24929)
- 财经(23324)
- 业经(22651)
- 业(21251)
- 经(20007)
- 问题(18983)
- 科技(18888)
- 技术经济(17429)
- 图书(16610)
- 版(16466)
- 贸(16397)
- 业大(16324)
- 理论(15501)
- 世界(15248)
共检索到483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琳 王会娟
本文基于WIOD中2000—2014年多个国家的投入产出数据,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方面探究互联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互联网技术进步对于规模报酬递减(增)行业的就业具有正(负)向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互联网技术进步减少了采矿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促进了第三产业就业,长期中互联网技术进步会促进整体就业。国别比较验证了理论分析,并发现互联网技术进步对各国的第三产业均有正向影响,对其他行业具有异质性影响,长期中对各国的整体就业都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实现经济发展和保障就业的双重目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解春艳 丰景春 张可
首先,从环境监测动态化、政府环境监管信息化、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深度化及环保产业智能化4个维度分析了互联网技术对环境质量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互联网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废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空间关联性,并基于扩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结合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互联网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互联网技术进步能显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针对不同的污染物,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效果不同。最后,基于研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环境质量 空间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展进涛 沈婷 俞建飞
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讨论农业机械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步对中国农村内部信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业机械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步均显著增加了农村内部信任。农业机械技术进步削弱了农户间的生产协作,但提供了同一地区农户统一机械耕作的协调机会,总体上增强了农村的受限制信任及一般性信任。互联网技术进步缩短了乡村与城市间的心理距离,打破了传统乡村的封闭性,通过拓宽村民的社会交往及社会网络,增强农村的一般性信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妍 覃正
为探索未来物联网技术环境下金融危机的传导情况,本文研究了互联网技术对金融危机传导的影响。在从金融危机传导理论分析互联网技术对金融危机传导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双变量VAR模型对我国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危机传导速度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格兰杰检验发现,我国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后,金融危机可以很快对我国产生影响,由此证明互联网技术可以加快金融危机的传导速度。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探索未来物联网技术环境下金融危机的传导情况,对减小金融危机的传播范围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对开放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昱 姜博川 武玮
随着互联网技术浪潮来袭,制造业正处于加速向互联网化变革的关键时期,互联网技术成为推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匹配后的大样本微观数据,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互联网化企业平均生存时间为3.13年,非互联网化企业平均生存时间为2.72年,且前者在4~6年及7年以上生存时间组占比明显高于后者。然后采用KM生存分析发现,非互联网化企业相较于互联网化企业具有更高的生存风险。其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Cox生存分析模型以及Oaxaca-RIF分解模型实证发现:(1)互联网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制造业企业生存风险。从异质性检验结果看,互联网技术对于降低国有企业、中等规模企业、非出口企业、中部地区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存风险的作用更大。(2)通过企业生存时间差距的贡献分析发现,无论是特征效应还是系数效应,互联网技术对于高分位企业影响更大。从整个生存时间分布来看,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同地区生存时间存在的差异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企业互联网化进程,助力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参考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解春艳 丰景春 张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以及"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互联网技术对农业的影响日益凸显,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农业环境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首先从技术效应和环境效应两个维度分析了互联网技术对农业环境效率的作用机理,然后基于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对中国省域的农业环境效率进行了测度,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了互联网技术普及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技术普及对农业环境效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互联网技术普及对农业环境效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已成为推动农业环境效率提升的新引擎;不同区域的农业环境效率差异较大,效率值高的地区与效率值低的地区在互联网技术普及与应用中的侧重点不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解春艳 丰景春 张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以及"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互联网技术对农业的影响日益凸显,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农业环境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首先从技术效应和环境效应两个维度分析了互联网技术对农业环境效率的作用机理,然后基于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对中国省域的农业环境效率进行了测度,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了互联网技术普及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技术普及对农业环境效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互联网技术普及对农业环境效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已成为推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东
未来金融的发展趋势应该是革命性的,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对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的运用,而这将导致我们的金融体系向金融本质的回归,它将回归到资本主义金融体系诞生之前的状态,回归到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和中央银行体系形成之前的状态。目前互联网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的状态,更像是几百年前的股份制企业,包括商业银行和证券交易所兴起时的那种状态,尤其在将来实现万物互联的时候,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而未来信息在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宜庆 李菁昭 汤文静 匡熠
基于2014Q1-2016Q1时期中国省际季度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与技术进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依赖性;互联网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的总体空间溢出效应,"硬性"技术进步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有显著的驱动作用,"软性"技术进步更倾向于推动省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邻近省份产业结构合理化;互联网金融和技术进步的交互作用未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样本期内互联网金融与技术进步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更倾向于具有较高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伟 赵嘉华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产业与企业层面技术进步的偏向。本文借助已有技术进步偏向模型,分析了互联网应用的技术进步要素偏向效应的作用机理,并做了实证。研究显示:可将互联网应用作为信息中间品纳入现有模型进行拓展;互联网的普及倾向于强化技术进步的劳动要素偏向,弱化资本要素偏向。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也印证了这个理论推断。这个结论的现实意义是:互联网的普及对于就业和劳动者收入的提升具有促进效应,但对于资本效率的提升促进不明显。这一点也印证了学术界如下发现:近年我国投资效率及资本产出率持续下降。研究的政策寓意是,政府政策应当着力于提升资本产出效率,校正技术进步劳动偏向增强所隐含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技术进步偏向 要素生产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倪方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延伸至教育领域,促使教育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符合高职英语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不仅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在实践中也显示了较强大的优势,应用形式多样。文章论述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高职英语 教学 应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斌文
以物流业务管理系统为研究目标,结合物流业务管理对实时性的需求,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物流实时通信系统。通过系统架构设计和功能设计,以提高物流业务实时性作为系统的主要目标,通过实现各种实时性功能,提供更好的系统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物流业务的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
物流业务 移动互联网 实时通信 系统设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圣 郭伟祥
为解决传统电力物资配送管理人员无法及时了解车辆的配送状况问题,提出一个在移动环境下使用移动终端对配送位置、运行轨迹等信息进行监控的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被成功运用于广东电网物资管理工作当中,不仅实现了配送过程的可追溯性,提高物资运输可视化水平,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广东电网公司物资管理向"集约、规范、高效"发展。
关键词:
配送管理 在途跟踪 百度地图 移动应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春燕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技术进步通过影响资本存量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对就业产生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在长期和短期之中有不同的表现,在短期之中技术的进步会减少就业,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各个方面的调整,在长期之中又会促进就业的增长,技术进步通过提高资本存量促进了就业的增长,而在我们所考虑的影响就业增长的因素中,技术进步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却没有相应地促进就业,这就要求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就业的作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资本积累 产业结构 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