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2)
2023(13865)
2022(11776)
2021(10755)
2020(9017)
2019(20799)
2018(20564)
2017(39179)
2016(20846)
2015(23878)
2014(23929)
2013(23920)
2012(23144)
2011(21468)
2010(21618)
2009(20212)
2008(20100)
2007(18203)
2006(16321)
2005(15315)
作者
(62924)
(52811)
(52732)
(50307)
(33905)
(25251)
(24053)
(20580)
(20026)
(18886)
(18341)
(17616)
(17020)
(17015)
(16725)
(16420)
(15726)
(15529)
(15239)
(15231)
(13565)
(13081)
(12906)
(12114)
(12031)
(11962)
(11661)
(11641)
(10705)
(10658)
学科
(113105)
经济(113011)
管理(55974)
(55020)
(41642)
企业(41642)
方法(40730)
数学(35940)
数学方法(35709)
中国(32832)
(27926)
地方(27707)
业经(22734)
(21739)
贸易(21725)
(21060)
(20626)
(20555)
农业(18997)
(18426)
技术(17866)
(17441)
银行(17407)
(17158)
金融(17156)
(16928)
地方经济(16666)
环境(15752)
(15117)
(14562)
机构
大学(314599)
学院(314457)
(146727)
经济(143960)
研究(120144)
管理(114493)
理学(96470)
理学院(95271)
管理学(93903)
管理学院(93287)
中国(92273)
科学(70092)
(68756)
(63459)
(62582)
研究所(56417)
(53781)
中心(53347)
财经(49812)
(48473)
经济学(46941)
(45125)
北京(44951)
业大(43552)
(42420)
(42249)
经济学院(42137)
师范(42035)
农业(42018)
(38290)
基金
项目(197224)
科学(154702)
研究(146143)
基金(142301)
(124056)
国家(123029)
科学基金(103532)
社会(94962)
社会科(90119)
社会科学(90097)
(75776)
基金项目(74112)
教育(65813)
(64117)
自然(63001)
自然科(61526)
自然科学(61505)
自然科学基金(60424)
资助(58971)
编号(58076)
(48839)
成果(47934)
重点(45146)
(44779)
课题(41321)
(41133)
国家社会(40278)
发展(39960)
(39340)
创新(38728)
期刊
(172697)
经济(172697)
研究(102458)
中国(68686)
(50426)
(47670)
学报(47254)
科学(45191)
管理(43634)
大学(35579)
农业(34476)
(33375)
金融(33375)
学学(33348)
教育(33260)
技术(29714)
经济研究(29161)
业经(26109)
财经(25918)
问题(22694)
(22562)
(20275)
(19347)
技术经济(18822)
世界(18512)
国际(18274)
统计(15676)
商业(14867)
经济问题(14337)
(14263)
共检索到500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戴德宝  范体军  刘小涛  
"互联网+"是由民间自由经济到政府国策的新模式,凸现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张力,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务实精神。本文应用历史探索和数据验证的方法从科技规律、经济规律、发展数据和时序规律四个方面来论证一个道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科技发展则决定经济基础;互联网商业模式加快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而互联网技术支撑着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互联网技术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正向互动效能关系证明开放、拿来、消化和发展是现今中国企业和政府的明智抉择。对中国企业和政府进一步的建议,是继续拓展"互联网+"效益机制和大力发展互联网的软硬件技术以适应未来新阶段的经济循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松鹤  孟令鹏  何大维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深刻变革,传统的市场机制正被颠覆,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凭借高时效性、体验性和可定制性等优势,发挥服务本质,满足快速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和习惯,助力服务业的深刻变革和加速发展,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小碧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由连接者主导的超边际模型,探究"+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内在区别以及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微观机理与条件,揭示这一结构转换对经济增长的宏观意义。研究发现:内容者与市场的关系以及连接者的功能形态是"+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内在区别,连接一切、用户自生成内容、平台型集聚分销和社群分享四种机制诱致内容者成为社群型市场的"黏连者",推动价值创造型连接者不断取代价值分配型连接者,进而实现"互联网+"无边界社群型连接对"+互联网"单向局部连接的替代;只有当市场交易效率和连接服务本身的交易效率同时超过各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小碧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由连接者主导的超边际模型,探究"+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内在区别以及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微观机理与条件,揭示这一结构转换对经济增长的宏观意义。研究发现:内容者与市场的关系以及连接者的功能形态是"+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内在区别,连接一切、用户自生成内容、平台型集聚分销和社群分享四种机制诱致内容者成为社群型市场的"黏连者",推动价值创造型连接者不断取代价值分配型连接者,进而实现"互联网+"无边界社群型连接对"+互联网"单向局部连接的替代;只有当市场交易效率和连接服务本身的交易效率同时超过各自的门槛值时,价值分配型连接者主导的"+互联网"单向局部连接才会向"互联网+"无边界社群型连接升级;市场交易效率、连接服务生产效率的提高及学习成本的降低都有利于连接者的出现,而"互联网+"结构中价值创造型连接者的生成速率还取决于内容者的生产效率和学习成本;"+互联网"向"互联网+"的转换促进了劳动力在分工结构内和跨结构间的优化配置、市场容量的扩张以及经济剩余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宝文  陈更力  
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能源利用模式。以inco Pat专利检索平台和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提供的数据为基础,分析新能源微电网领域的重点技术,并从发明专利的申请趋势、技术领域、地域分布、申请人和重要发明专利方面对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的专利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的专利申请数量虽多,但是不注重在其他国家的专利布局,并且研究热点和研究主体过于集中。建议政府进一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争取使我国能够早日占据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的制高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李义  涂奔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视角出发,在线性内生增长AK模型的基础上,将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简化为资本边际产出率、储蓄-投资转换率和储蓄率,进而结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中国2011—2015年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和上述变量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上述变量均能产生正向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李义  涂奔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视角出发,在线性内生增长AK模型的基础上,将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简化为资本边际产出率、储蓄-投资转换率和储蓄率,进而结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中国2011—2015年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和上述变量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上述变量均能产生正向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印成  高杰  
当今互联网已经与社会、企业和普通老百姓深度融合,互联网为促进网络消费、推动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分析了国内互联网发展状况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数据,在构建计量经济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对国内互联网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回归模型结论提出了一些具体举措,以促进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钟会根  
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微金融"模式的悄然兴起,服务理念快速更新,金融功能优化开启新进程,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以互联网技术为切入点,对金融功能优化进行探讨,建议在鼓励与监管并重的基础上,坚持风险为基、人性为本的原则,加快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促进我国普惠金融持续稳健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孟令鹏  许维胜  吴启迪  
技术进步业已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从用户需求、终端功能、网络入口、开放平台、应用服务、网络安全等方面,分析把握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见其演进路径,即从泛终端时代,到大融合时代,再到机器人时代。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曹雷  李诚固  才德昊  
县域经济将成为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活力强、增速快、效率高的重要地域经济发展单元。"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与创新业态,通过多业态的整合与优化,对生产经营要素的配置进行集成、优化与关联,将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县域的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互联网+能源产业",推进新型能源业的快速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业",形成全新的农业发展网络,推进农业产业化和链条化,推进农业资源对外新发展。同时,促进"互联网+新型材料工业"、"互联网+区域旅游、文化发展战略"等的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徐杏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推动互联网普及持续提升,越来越多居民通过使用数字经济平台进行网购等新型消费行为,显著改变了城乡消费的差异性。本文采用CFPS2010-2018年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结合“分组加权法”构建城乡家庭消费基尼系数以刻画我国城乡消费差异情况,并采用SYS-GMM模型考察互联网普及、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显著降低了我国城乡消费差异水平,这一正向效应在控制特征变量、替换核心指标等稳健性分析中依然保持可信度;居民收入与消费提升对城乡家庭消费差异的影响系数方向不一致,居民收入提升会缩小城乡消费差异,消费提升会扩大城乡消费差异,居民的消费“惯性”导致城乡消费差异始终存在;结合分位数回归法和逐步回归法结果,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普及率提升更有利于消弭城乡消费差异,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经济发展起到“中介渠道”作用,具体效应值约为74.6%。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晓丹  
在当今时期,我国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部分都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尤其是我国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最近几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中兴起了智能交通等新概念。随着“互联网+”的引入,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新的活力,使交通运输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在原来的交通设施的基础上,充分降低了交通运输的成本投入,使总体的运输效率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曹雷  李诚固  才德昊  
县域经济将成为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活力强、增速快、效率高的重要地域经济发展单元。"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与创新业态,通过多业态的整合与优化,对生产经营要素的配置进行集成、优化与关联,将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县域的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互联网+能源产业",推进新型能源业的快速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业",形成全新的农业发展网络,推进农业产业化和链条化,推进农业资源对外新发展。同时,促进"互联网+新型材料工业"、"互联网+区域旅游、文化发展战略"等的发展,增强对有优势、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和提升县域的城市管理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梁红波  
该文基于"互联网+"理论基础和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创新构建"互联网+"在技术、线上、线下和国家的四维度动力模型,对"互联网+"的功能与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互联网+"既是一场科技革命,激发社会和市场的潜力和动力,拉动经济良性向好发展;又是一场保障公平的社会变革,为民众提供创新创业机会,为企业提供开放的、无边界、跨国界的网络平台。它催生了网商新商帮群体和新农人群体,产生了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普惠金融、网络教育、云物流和自媒体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